中国诗歌报四川工作室诗评会第36期
关注中国诗歌报(中诗报),让诗歌点亮生活!让诗歌温暖人生!
马新朝,原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诗歌报编委会主任、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学院副院长、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
《中国诗歌报》纸刊选稿基地
中国诗歌报四川工作室编辑部
指导:海底月
副总编:英子
主编:带刺的玫瑰
副主编:雨荷,九歌
群管编辑:平凡之路
美篇编辑:王景秀 带刺的玫瑰
诗评顾问:蒋江华
诗评指导:带刺的玫瑰
诗评组长:九歌
诗评作品:精华选评(14首)
诗评人员:带刺的玫瑰,雨荷
婉清,姜联军,天外天,林克强
yuny
灯影
文/醉逍遥(内蒙 呼和浩特)
有多少回
梦里总有那盏油灯
摇曳的灯影下
那双手编织着甜美的梦想
忘不了
厚重的千层底
踩着苦涩的岁月穿行
更忘不了
帆布书包里
躺着那件缝补了N次的衣衫
小油灯
在时光中衰老
白炽灯下
再难寻针线翻飞
嗅着淡淡的煤油味
翻找着记忆
那模糊的身影
却不曾抬头
【yuny浅析】詩作《灯影》,诗人围绕着詩眼“油灯”,以发自心底的语言,并展开丰富联想,倾心刻画了慈母哺育“我”成长,辛勤操劳的一生。从小油灯下的纳“千层底”;到出现在帆布书包里缝补了无数次的衣衫;再看岁月流逝,那灯影,无不隐隐出现母亲的身影;如今,“我翻找着记忆 那模糊的身影 却不曾抬头”。“我”对母亲的情至真,意之切,呈现在读者面前。诗句娓娓道来,比拟修辞的运用,一系列的意象组合,人物形象丰满,画面感极强!
六月的足迹
文/春的私语 (湖南)
端坐在六月
瘦弱的心事
寻找一些鲜活的文字
抵达心灵深处
一双求索的眼神
在这里
寻找那位知性的女子
羞羞涩涩,浅浅笔墨
学着写诗
一枚一枚拾金,装进行囊
生命中的,生命之外的
把灵魂引向美的诗意
在预约的明天
听,六月江南的
小桥流水
缓缓而行
流向不染尘的水墨之乡
我用心学着,一步一步
跋涉……
【yuny浅析】诗人笔下的“六月的足迹”,可谓是诗人寻找“鲜活的文字”,把灵魂引向美的诗意的足迹。那一双双求索的眼神,“羞羞涩涩,浅浅笔墨 学着写诗”。生命之中的,生命之外的,“我用心学着,一步一步跋涉…”全詩读来,一气呵成!诗人酷爱詩行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詩作语言空灵动人,写景抒情,人物心理活动刻画得栩栩如生,意境和画面均很美!且读者亦被这“知性的女子”,那丰富的内涵,追求内在的美而折服!
灯影
文/杨汉春 (四川)
他们搬来山峦
搬来树影
搬来青黄不接的秧苗
也没能填满夜晚的空洞
一粒小小的豆灯
把祖母瘦弱的身体
钉在墙上
只留一双小脚板
在人世间来回走动
【yuny浅析】诗人的思维、视野,尽管有山川,原野,树影,但终究抵不过简陋小屋慈祥祖母的身影。本詩的“灯影”,从描述祖母那日渐苍老、瘦弱的身体上落笔。动词“钉”的运用,豆灯的照耀,墙上倒映着祖母的身影。那对祖母的怜爱,跃然纸上!不禁让读者感慨,祖母劳苦一生,“只留一双小脚板 在人世间走动”。短诗虽小,但蕴含丰富,情感真挚。詩作很有画面感!
蜱
文/骆和平 (江西)
在正义来临之前
从一滴血中
拨出刺刀
破解万物生存之道
面对原始丛林
与法则
一头巨兽
突然有了切肤之痛
【姜联军赏析】蜱,蜱虫,壁虱,吸血虫,吸血鬼,俗名草爬子,在人和动物身上寄居吸血,传播疾病,是实实在在的大害虫。“在正义来临之前/从一滴血中/拨出刺刀/破解万物生存之道”。有个前提,即在正义来临之前,害虫蜱,肆无忌惮地做尽坏事,从人或动物的身体中、血液里拔出如刺刀的毒嘴,就像日本鬼子731细菌部队一样,解刨着人和动物,积累着作恶的经验,觊觎破解着别种生物的生存之道,以备其更加有恃无恐地危害世界而拼命作恶。“面对原始丛林/与法则/一头巨兽/突然有了切肤之痛”。在生存法则面前,落后就要挨打。在体毛如丛林般的环境里,蜱占据了主动,而体大如人如动物的落后者,老旧帝国反而成了受害者,牺牲者,悲哀者。虽然没有死掉,却也有了切肤之痛,有了重新惊醒奋起的觉悟。如果正义最终到来时,一定要把害虫杀死,杀光!这是一种解读,类推的话,可以联想出恶人和善人,贪官污吏和百姓等等,解读的角度会很多,很多。又一次赏析骆和平老师的诗作,倍感亲切!在我眼中,骆诗兄台的诗歌特立独行,自成一体,我称其为骆和平体或骆体诗,其特点为六行上下,二七字左右,言简意赅;摆一句诗眼,如匕首,力刺见血,多发沉痛之声,让人警醒,穿透力极强,过目不忘,记忆深刻。读者可以多读些骆和平老师的诗作,就能够体会到以上直观的感觉和韵味。这首诗很好地体现了骆老师诗作的风格,短小的文字里,有寓言的味道;朴素的文字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就是能力,这就是风格,更是风采和品味。向骆兄骆和平老师学习致敬。拱手!
灯影
文/九歌 (山东)
灯影如豆
父亲,抽着土烟斗一明一灭
暗淡的光下,沉默无语
古铜雕塑一般
营养不良的日子
像个半瘪的气球在空中飘浮
田垄,在父亲的额角上
延伸着叹息
刮风的年头
给多少草木刻下贫血的记忆
算盘上的汗水,养不活
面黄肌瘦的炊烟
时过境迁
父亲的神态,仿佛依然清晰
那个曾摇曳不定的灯影
岁月深处晃动
灯影
文/杨汉春 (四川)
他们搬来山峦
搬来树影
搬来青黄不接的秧苗
也没能填满夜晚的空洞
一粒小小的豆灯
把祖母瘦弱的身体
钉在墙上
只留一双小脚板
在人世间来回走动
【姜联军赏析】这一期的诗作质量非常高,尤其是《灯影》这一题目,诗境诗意诗味十足,都有联想,都有感情基础,都有话说,易出精品。这期《灯影》诗作中,特别喜欢九歌老师和杨汉春老师的作品,请允许我试着对比着赏析一下。首先,两位老师都借如豆的灯火,照映了两位亲人,一位是父亲,一位是祖母;他们的投影,一个如“古铜雕塑一般”,一个如“钉在墙上”一样。记忆中的深刻印象,铜浇铁铸,永不磨灭!这份情感,是久年的积淀,是血脉跳动的延续,是自己的倒影!请对比着读一下,味道全出:九歌老师说“灯影如豆/父亲/抽着土烟斗一明一灭/暗淡的光下/沉默无语/古铜雕塑一般”;杨汉春老师写“一粒小小的豆灯/把祖母瘦弱的身体/钉在墙上/只留一双小脚板/在人世间来回走动”。其次,两位老师以不同的角度切入,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描述了亲情之影这一主题。达到了殊途同归的效果。九歌老师直抒胸臆,开门见山,古铜雕塑一般的父亲,在困苦的日子里,面对营养不良、贫血、刮风、面黄肌瘦等磨难,都缓缓地刻进了父亲的皱纹里,摇曳在岁月的痕迹中。诗意形象鲜明,印象深刻。杨汉春老师的《灯影》分两段,前一段铺陈对比,山峦、树影、秧苗都填不满自己记忆的黑洞,而祖母的一豆灯影,却钉在了墙上,刻进了记忆里,融入血脉中,读来绵远悠长,回味无穷。第三,两位老师都是诗群里的佼佼者,各领风骚,读者可以领略两位老师的不同风采和创作技巧,希望两位老师多出精品,保持旺盛的创作热情,使读者和诗友们,学到更多的写作技巧,进一步提高诗歌的欣赏水平。仅此。
灯影
文/红尘一笑/张锐(陕西)
你知道孤独的三味
就是不轻易给相逢的机会
一滴泪那么直白
失去了青春也不会后悔
谁对谁错不再一次次追问
如山的现实面前爱情只得败溃
总有人知难而退
灯影里劣质纸烟与酒共存
一切都得面对
灯光将出双入对的梦撕碎
只有或深或浅的伤感勾兑
灯影也会累
摇摇晃晃从未下跪
【姜联军赏析】读张锐老师的小诗《灯影》,心里一惊,眼前一亮,吓一跳,有同悲同喜、感同身受的情绪。这是一首失恋后,痛彻心扉、情感波动的诗作。古诗词中多有弃妇伤感诗,现今社会,弃夫伤感诗也屡见不鲜。笑一下!谁没年轻过,谁没失恋过,那是成长中的烦恼,是成人礼,是必须跨过的门槛。不过,能把这种感觉描写的如此精彩动人,还真是难得呀。“你知道孤独的三味/就是不轻易给相逢的机会”。孤独的滋味,最难受的就是不给你见面的机会,不得见面,后续全无。“一滴泪那么直白/失去了青春也不会后悔/谁对谁错不再一次次追问/如山的现实面前爱情只得败溃”。面对现实,直白的泪也留不住爱情,一次次问寻是非对错,毫无意义。难得的觉醒啊,但还是不由己,难自拔。“总有人知难而退/灯影里劣质纸烟与酒共存/一切都得面对/灯光将出双入对的梦撕碎/只有或深或浅的伤感勾兑”。隐藏的诗意是,失恋的男子穷,劣质是标签,是宿命,是失恋的重要原因,于是只好退出,只能失败地退出,伤感地面对。“灯影也会累/摇摇晃晃从未下跪”。终于,把失恋的真正原因想清楚了,爱非所爱,失恋的男子就从痛苦中摆脱出来了。虽然,还摇摇晃晃,还踉踉跄跄,还心有不甘,还心有不忍,还心有不舍,但是,失去了纯真纯洁的这份爱情,又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哪?看清了这一点,所以,有出息的男子汉,不下跪!该诗感情真挚饱满,叙述栩栩如生,情感波动跳跃,自爱自怜,顾影自叹,画面感生动,故事性强,让读者随失恋男子的情绪而波动,有时忍俊不止。若是将此诗扩写一下,会是一篇很不错的情节小说。又笑一下。
灯影
文/李智 (四川达州)
斑斓 迷离
时光碎片洒落一地
在夜晚 在暗处
你的内心一览无余
温暖的光搖曳
搀扶起一个个失落的梦境
伏身光影下
善良 罪恶
自己审视自己
内心默念那无上的经文
【天外天浅析】在现代诗歌中,不管是现实的“写境”,抑或是浪漫的“造境”,它都是虚构和幻想的产物。不过,应该说,它的本质却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种表述和抒发,这种表述和抒发在某种程度上尽管带有夸张的意味,但就其构思的整体意识来说却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或者说它是我们每个人心灵的再现。这首小诗,从起笔到结尾,结构简短,内容新奇,构思与众不同。诗人以明暗交错的灯影作为引申,从“斑斓,迷离”外表的明艳,再反衬到内在的暗淡以及光影明暗所凡指的善与恶的反差,直指人心!这种由表及里,由明至暗,意在暗喻的写意手法,令人拍手称快的同时,不免让人在审视自身的过程中引起深深的思考。可谓一首警世,劝世之作!总的来看,这首小诗虽然短小,却情节完整,细细品读,其间韵笔委婉含蓄,情由曲笔暗示而出,大有欲露还藏的特点。可见笔者构思老道,手法娴熟以及较好的笔墨功夫。一首发人深省的小诗,值得推崇为作者点赞!
雨后
文/秦岭风(陕西)
发霉的心绪,在刺眼
阳光里,张开久违的欢笑
透过绿盖上水珠
荷尖蜻蜓在盈彩里灵动
燕鸣追赶云翼
舞起彩虹的飘带
心随幻彩在斑斓里游弋
蓝空。靥面泛起潮红
田野饱饮琼浆玉露
禾苗挺直腰身,听着风歌
拾起失落的感动
【天外天赏析】风霜雨雪,在中国的诗词歌赋当中,应该说是一种常见的意象。但这种意象所表达的喜怒哀乐,大都凭借作者的起兴与心情而有所不同。这首《雨后》,诗人以“阳光里”为观察点,选取了若干反映雨过天晴后比较有特点的景物进行细致的描写。譬如:叶片上的水珠,荷尖上的蜻蜓,欢快的燕子,雨后的彩虹等等。具体地说,和春天的生机勃发相比,夏季万物鼎盛,同样是绿树红花,在春天,如同少男少女,清新娇艳;到了夏天,便如盛年之人,尽情展现生命的力量。“绿盖”一词,诗人写出了枝繁叶茂,绿荫如盖的新颖,“盈彩”又写出了荷花竞相盛放的娇艳。接着,作者又用蜻蜓,燕子来渲染雨过天晴后的喧闹。可谓景与声相结合,轻描淡写间便勾勒出一幅明艳热烈的雨后盛夏图。以我鄙陋的观点,诗的最后才是通篇立意的重点,或者说是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意象:“田野饱饮琼浆玉液/禾苗挺直腰身,听着风歌/拾起失落的感动”。诗人这样的写意,是将一份雨后的喜悦之情推及到山野田间,也就是说,一个在城市中生活的人看到这种雨后的盛景尚且欢欣鼓舞,更何况那些天天望着田间地头,盼着这一年收成的农人该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总的来看,全诗以“雨后”为主旨,诗人分别取远景,近景等特写镜头描绘了雨后的不同风韵,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结尾含义深远,整体气势畅达。一首生动欢快的小诗。为作者点赞!
思念的月光
文/霜叶红榆(黑龙江)
辗转难眠
凝视星星眨着烦乱
如水的月光,清辉洒满墙壁的惨淡
交织着内心的忧伤
打捞旧时光的碎片
缝补岁月的裂痕
拨动心弦
音符曼舞着思念
如缕缕月光,洒进林荫小路
曾经走过的浪漫
漫步在小河旁
风摇曳着水草
隐匿月亮梳妆,洗澡
倾听蛙鸣,嘻闹
漫过田埂,旷野
与露珠交相辉映
像一个个萤火虫
点亮夜色朦胧
思念的月光
给家乡的大地写满诗行
【雨荷读诗】作者以倒叙的写作方式,开门见山,在月光下的回忆,“辗转难眠……缝补岁月的裂痕”把昔日的伤感,写成诗行。第二节紧扣上节,用隐语书写,一段暗藏的心事,曾经浪漫的往事,在月光下,呈现在眼前。第三节和第四节,以景抒情,诗人穿越时空,漫步小河,走过田埂……甜蜜的回忆,给家乡的大地写满诗句。这首诗,环节紧扣,上下关联,洁白的月光中,流淌着思念,作者的墨迹,如同一幅山水画,画中,在你,有我,有山, 有水,把画面带给读者,让读者欣赏画中风景,留恋不舍的赏析,这家乡曾经有过的足迹。
雨后
文/李秀珍(四川都江堰)
这场雨洗去了尘埃
枝丫绿了一地的脚印
向北延深
折叠的影子碾压岁月
心与叶子私语
遗落的尘埃打捞泥土的芬芳
握不住的温度
在噪音中拾起睛天
镶嵌在胸口的往事瘦了夕阳
新诗是用凝练的语句组成,写新诗要开阔眼界,突显主题内涵意愿,也就是把主题的意愿情节化、感人化、让景物灵性逼真化。我曾经品过李秀珍的诗,因为那首诗读起来让人有一种享受感,今天,读她的这首《雨后》没有那种感觉,那么就只有写诗评了。因为写的是雨后,首先,我们从视觉的角度上写的话,那就要写彩虹,从情节的角度上写的话,那就围绕雨后的现象写心情,如果从环境的角度上写,那么,就应该写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融合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画面,如果从生活的角度上写,就应该以雨后的现象导出生活中的故事;然而这首诗既没有围绕主题写,也不符合通感修辞格的要求,只是以自己的意识心态构思,让读者猜。其实,我可以猜到本身要写的意思是:春雨过后,不仅洗去季节遗存的尘埃,还滋润出了新绿,由南方向北方延伸。说道此处,我不得不提到配词的问题了;首先,我个人认为没有延深这个词,即使有,从表象上来讲,也是从上而下的意思,怎么能体现向北的方向呢?这不出现了矛盾了嘛。我记得桑瑞经常用这样手法写,可是,人家运用通感修辞法能还原出了真实的意象,让人读后浮想联翩。再看下面的两节,体现出了什么内容,要明确什么意思,我感觉不到,只有作者知道。另外,评诗也是相互学习互相提高的一种方法,要有褒有贬才是评,所以,评诗不留情,留情不写评,如果不解析清楚问题所在,会给自己与他人一个误区,因为我们都是爱好者,达不到诗人的水平 境界,但也不必只以赞美的语言掩饰,让误区扩大。我与作者是微友,既然是友,我只能吐真言;如果作者承受不了我的评,望谅解!
雨后
文/天外天(吉林)
西天的霓虹
改变云的模样
刺破的强光
刷新空旷的广场
街路上
又现华丽的时尚
阳光也开始
掠夺那一点清凉
【林克强浅析】雨后,经过冲刷洗滌,空间有变化,心境亦清爽,观景睹物,有所感想,或想起一件事,追思某个人,都与雨后有关,都可入诗表达。天外天的短诗《雨后》,只有两段,两个场景,两幅画面,有色彩,有动感,有思考,有寓意,作者观点藏而不露 ,让读者想象,借题发挥,感悟诗中的灵气。第一小段巧用动词/改变/刺破/刷新/,关联雨后呈现的景物,/云的模样/ 强光/空旷的广场/,全都灵动起来。紧接着作者把目光触及身居的城市,截取一个景点描写,隐喻自己的思考,雨后逐渐又恢复了原样。/街路上/又现华丽的时尚/阳光也开始/掠夺那一点清凉/,寓意世间万物的轮回反复。我们从中能顿悟出什么规律和哲理吧。
雨后
文/凡了 (云南)
又一次,荒芜的心开始拨节
像马鞭草,挥手
梁王山流淌的歌
伴着万溪冲欢快的节奏
搁浅在洛龙河的桨
长出了芽
雨后的黄昏
慢慢划进故乡的梦
【婉清简评】作品情境交融,虚实相衬,寓意性隐喻出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思维模式。红尘俗事多,人生有太多的起伏不定,也难免会被人轻视利用,唯有放平心态,淡对世事,才能化险为夷。小诗对衬巧妙,语句简单流畅,且不失内涵。
雨后
文/凡了 (云南)
又一次,荒芜的心开始拨节
像马鞭草,挥手
梁王山流淌的歌
伴着万溪冲欢快的节奏
搁浅在洛龙河的桨
长出了芽
雨后的黄昏
慢慢划进故乡的梦
【林克强浅析】雨后,万物沐浴,生命萌动,空气清新,画面鲜活。《雨后》为题入诗,时空无垠,视野广阔,任作者自由发挥,看到什么,偏爱什么,想到什么,顿悟什么。凡了的《雨后》,描绘作者目睹的景象和心中的感觉,流露对故乡的热爱和眷恋。这首短诗四小段仅八句,运用比喻、白描、意象、夸张等修辞技巧,展示故乡雨后欣欣向荣的景象,体现作者独特的认识。雨后景,故乡情,溶入意象中。全诗每小段都巧用动词,诗意缓缓流淌,形象栩栩如生。如:拔节,挥手,流淌,长出,划进等,都是雨后发生的;荒芜的心拨节;梁王山流淌的歌;浆长出了芽;划进故乡的梦……最后一句诗点题,原来是雨后黄昏的情景,正慢慢地溶入故乡的梦。
思念的月光
文/董秀岚(内蒙古)
静夜
山坳里
银光 似水
风云变幻着
山村寂静的月光
蛙声 鸣曲
小径通向远方
四季轮回中
用心打捞串串月光
写一首牵念故乡的诗行
【带刺的玫瑰读诗】这首小诗借用意像、通感、拟人的修辞手法,以景抒情,阐述了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故乡的眷恋,朴实的内涵读来清新自然,画面感很强,那些家乡的山水让人倍感亲切……作者以静夜入手,在岁月的流逝中,怀念家乡那轮明月,寂静的山村,月下,蛙声齐鸣,回忆过去的时光,而今,在月光下浮想联翩,用心去写一首关于家乡的诗行。
【后记:讨论诗评观点】
1【林克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林妹妹。读诗亦如此。当然诗的质量是主要,有把公平秤 ,重量变不了。差异在对一些诗句的不同理解和认识。李秀珍这首短诗《雨后》,虽然意象有点乱,个别句子生癖难理解,但总体还是可以,主题是表达作者的心境和顿悟,展示的画面中寓意。我理解的是,/枝丫落了一地的脚印/向北正延深/,并非写实,而是浪漫主义手法,展示作者的一种感觉或心愿吧。浪淘沙老师对诗评的要求理论上是正确的,但不大符合这个刚起步的群体,而适合专业化队伍,如《诗刊》《星星》内的诗歌与诗评。李秀珍这首短诗不要全盘否定。要求太高,就没有可以拿出来评的诗了。
2,【天外天】各位老师下午好!首先声明我所要说的一切,没有针对性!我只是谈点个人看法,请诸位不要误解。有人说诗评“要有褒有贬才是评”。这话我非常赞成!不过,这话应该是针对职业诗评人而言。我们这十六个人当中哪一位是真正的职业诗评人呢?老实说,就我们这些人而言,诗评中的褒贬,绝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应该说,褒,谁都可以接受,这其间没有局限性。而贬就不同了,贬的局限性太大了!首先,贬,是需要资格和资历的!是需要身份的!因此说,你在贬人家之前,你得清楚你自己是干什么的!?你是职业诗评人吗,你是资深的业内人士吗?你有哪个资格和资历贬人家吗?你觉得人家会接受吗?说句不该说的话,对方若是反问你一句:“你是干啥吃的”,请问你怎么回答!人呐,千万别自我感觉良好,也千万别自找没趣!我们这十六个人和群里的诗友没有任何区别,都是普普通通的文学爱好者,既然同是天涯沦落人,又何苦横挑鼻子竖挑眼!再说了,你觉得人家会在意你吗?记住:“文人相轻”这句话。老实说,即使我们只褒不贬,能否达到对方满意还未起见!个见!
原创作品来稿20行以内,作品优秀,不涉及政治和宗教,随3至5首作品并照片投至邮箱zgsgb2@126.com 文责自负,拒绝抄袭剽窃和一稿多投。如发生任何纠纷,与本平台没有任何关联。打赏10元以上发放,一半赏金作稿酬(10日内结算,一次性发放,不存在二次发放),其余作为平台维护,请加稿费发放人素素微信j13603499693。广告及赞助事宜,请加微信fengjunying102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