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鹰堡——湖北英山县,1936年才从安徽割入湖北
英山,古为皋陶(黄帝长子少昊之后,中国司法鼻祖)之后的封地。《史记— 夏本纪》载: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封皋陶之后于英、六。秦末汉初,九江王英布则生死于兹!
南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在蕲州罗田县直河乡鸡鸣山(今属英山温泉镇)下筑鹰山寨。
南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年),蒙古兵攻破罗田县城、县治遂迁驻鹰山寨。
理宗嘉熙元年(1237年)后,因罗田西部为蒙古兵所扰,民户多移居处于深山区的东部,罗田县实际处于废置状态。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应沿江制置大使所请,南宋朝廷析罗田县东隅直河乡,于鹰山寨设英山县,以境内英山尖而得名,首任英山知县为段朝立。
英山尖,位于今英山县杨柳湾镇与安徽岳西县交界处。属大别山脉。面积约3.4平方公里。呈东北—西南走向,主峰海拔1128米。传说秦末楚汉战争时,淮南王英布屯兵于此,故名。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英山,在今安徽英山县东五十里,县以此名”。
清康熙《英山县志》载:“九江王英布墓在英山尖下,茔碑尚存。”
《英山县简志》(1981年版)载:“英布墓已于1968年被王家界大队掘毁(于此建大队部),出土宝剑等文物,亦被毁弃。”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将英山县划属六安州管辖。明属南直隶庐州府六安州,清属安徽省六安直隶州。期间,明思宗崇祯十二年(1639年),为避闯、献之难,英山迁县治于章山。十六年(1643年)复迁添楼乡(今孔家坊)。清初方还旧治。
民国十八年(1930年),“三二”暴动攻占英山县城后,改英山县为红山县,属鄂豫皖特区西北道。
民国二十年(1932年)11月,红军主力转移,国民党军攻占温泉镇后,复称英山县。
1936年3月28日,经国民政府批准,将安徽省英山县划归湖北省管辖(据湖北、安徽两省民政厅公函。又据1936年195期《湖北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