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救栖霞矿难受困者,后续别忘跟上心理治疗
采矿行业一直是比较高危的行业之一,在采矿过程中发生的事故通常具有极大的危险性,世界上每年至少有数千人死于矿难。近日,山东栖霞笏山金矿又发生爆炸事故,致使22名作业人员被困地下。
尽管在事故刚发生的时候,企业存在迟报30个小时的恶劣行为,但万幸的是,经过救援人员的不懈努力,已与地下部分被困人员取得初步联系,并投放了给养。
栖霞金矿事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采矿行业危险重重?影响受困者生存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更好地帮助矿难人员提高生存几率与恢复健康?
“太长不看”版:
1.目前栖霞金矿五中段有11人,六中段1人,4人受伤,另有10人情况不明
2.最常见的矿难类型有爆炸、冒顶、透水,其中爆炸的生存率最低
3.在矿难发生后,事故类型、井下环境、救援时间及受困者的求生意念,都会极大地影响矿工生存率
4.矿难除了会给人造成直接身体伤害,还会留下严重的心理创伤,心理治疗同样重要
栖霞金矿井下22人已被困八天
1月10日下午2时,栖霞笏山金矿井下“一中段”(离井口240米)发生爆炸事故。事故发生时,“一中段”无作业人员,“六中段”(离井口698米)作业人员13人、“五中段”(离井口648米)作业人员9人。爆炸导致井筒梯子间损坏、罐笼无法正常运行、通信系统损坏,井下22人被困。
事故发生后,企业组织力量施救,但因对救援困难估计不足,时隔约30个小时后,直到1月11日20时5分才向栖霞市应急管理局报告有关情况。
1月11日20时48分,烟台市委接到事故报告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多方调集力量,全力开展救援,并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救援现场/图源:见水印)
12日晚,烟台市应急管理局局长孙树福在发布会上介绍:因井筒装备遭到爆炸破坏,通风管下放阻力大,排放有毒气体、清除障碍物,需要一定时间,现场救援情况复杂、难度较大、任务艰巨。
救援按照“两条腿”并行的思路紧张进行,一方面加快清理回风井井筒障碍物,另一方面加快地面打钻,开辟生命通道。救援现场共布置6个钻孔进行施救。
经过全体救援人员的共同努力,17日13时56分打通3号钻孔,救援人员收到3号钻孔井下传来的敲击钻杆的回应,17日晚22时许,3号钻孔开始投放给养,由铅坠带着牵引绳,缓缓下放,有手电筒、营养液、药品、纸笔等。
大约17日22点46分左右,给养投放到底,救援人员反馈有人明显拽了钢丝绳,23时40分左右,救援人员缓缓拽出了钢丝绳,发现补给已经全部被取走。此外,从井下传回来一张纸条。传回纸条显示,五中段有11人,六中段1人,4人受伤,另有10人情况不明。
(受困人员传回的纸条/图源:央视新闻)
18日凌晨5时03分救援现场又实现了1号钻孔的贯通,尚未得到井下人员的回应。
采矿行业危险重重
由于矿产资源一般深埋地下,采矿施工环境复杂,结构多变,矿井建设、矿地用电、爆破工作等等,都极具危险性。
而除去这些内因,企业为追求利润选择低成本、不安全的技术,当地有关部门缺乏安全监管等原因,同样会带来大量安全生产事故。因此,采矿一直是属于高风险行业。
(煤矿开采/图源:123RF)
在所有采矿类型中,最常出事故的其实是煤矿行业,而煤矿矿难所导致的伤亡,也往往最严重。其中最常见的矿难有三种:
1.爆炸:爆炸事故有瓦斯爆炸和煤尘爆炸两种,其中以瓦斯爆炸为主,两者的毁伤效应基本相同。此次栖霞金矿的爆炸,则是因为炸药和电雷管混放,及炸药储存严重超标,所幸爆炸处“一中段”无作业人员。
2.冒顶:冒顶是指在采矿过程中顶板岩石发生坠落的生产性事故,其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有砸伤、掩埋,与外界隔绝还可以导致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继发伤害。
3.透水:透水事故是指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由于防治水措施不到位而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裂隙、断层、塌陷区等各种通道无控制地涌入矿井工作面,造成作业人员伤亡或矿井财产损失的水灾事故。
在以上各种事故中,透水的生存概率最高,冒顶次之,爆炸最小,瓦斯爆炸时如果未能及时升井,此后就几乎没有存活的可能。
如何提高生存几率?
根据世界相关权威组织机构对各国煤矿矿井事故调查报告的结论,认为矿井事故发生的瞬间伤亡人数并不多,很大比例的伤亡人员是被困在井下后,受到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的侵害而死亡的,还有一部分是由于溺水、塌方而死亡。
在矿难发生后,事故类型、井下环境、救援时间及受困者的求生意念,都会极大地影响矿工生存率。我们以2019年杉木树煤矿“12·14”透水事故为例,在经过88个小时的救援后,最终13人获救、5人遇难。
(杉木树煤矿事故被困者获救/图源:央视新闻)
此后,据矿工刘贵华、易光明和李正富回忆88小时被困求生关键:躲在高处、吃皮带煤炭、敲钢管传信等。
1.井下被困人员经验较丰富,被困期间,轮流打开安全帽上的矿灯,以确保洞内保持光源,在漫长的等待中大家保持了信心。
2.被困人员熟悉井道地形,灾难来临选择了生存几率最大的逃生方向,且没有走散,为一次性营救奠定基础。
3.被困人员逃生到地势比较高的独巷,且有相对充足的空气。巷道内温度维持在24摄氏度左右,为大家保存体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总之,一般矿难的黄金救援时间为72小时,而矿难发生后,遇险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井下空气的流通性,有没有能维持生存的水,人员之间的互相鼓励,以及外部科学救援技术,都会极大地改变受困人员的生存率。
譬如曾创造被困地下时间最长、且成功生还世界纪录的2010年智利铜矿矿难,33名矿工受困地下69天后被成功营救。他们能成功生还的原因,包括井下避难室、每天运输的必需品、矿工们能与外界保持一定信息交流、医生提供远程心理援助、用于安慰的投影仪等,这场矿难被称为“21世纪的奇迹”,甚至还被拍成了电影《地心营救》。
(智利矿难被困矿工获救时的场景/图源网络,侵删)
而矿难除了会给人造成直接身体伤害,还会留下严重的心理创伤。井下事故属于急性强烈重大的应激性事件,往往引发失眠、紧张、焦虑、惊跳反应等情绪障碍,严重的甚至产生急性应激障碍(ASD)或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一些对矿难幸存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幸存者在第一周会明显表现出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等症状。因此,在矿难发生后,在生命救援的同时,还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以减轻事故给矿工带来的心理创伤。
编辑:春雨医生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稿件,版权归属春雨医生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授权与合作事宜请联系reading@chunyu.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