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关节炎诊疗指南
一、定义
骨性关节炎又称退行性关节病、软骨骨化性关节炎、增生性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它主要是由于力学、生物学因素造成关节软骨、细胞外基质和软骨下骨的正常退变与合成间失去平衡的结果。这些改变包括:水分增加、蛋白黏多糖成分减少、胶原基质改变。上述所有改变一起导致了关节软骨破坏。本病起病缓慢,随年龄增长,55~64岁的人群中,膝关节炎的发病率达40%,其中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发病部位多在负重关节、小关节、脊柱关节。
二、诊断
1. 病史
病程长,多有关节劳损和负重史,多见于老年人。
2.症状体征
2.1 疼痛
疼痛为骨关节炎最突出的表现,是关节因各种不同的刺激因素 (包括机械性干扰)所引发炎症性反应的结果。早期多为轻至中度间歇性钝痛,病情可呈持续性加重,最后发展至活动受限。早期疼痛常因某些因素 (例如劳累、活动量增加、天气变化等)加重,后期则休息时或夜间疼痛明显。
2.2 关节活动受限
早期轻微,仅在晨起和久坐后感觉关节活动不灵活,活动后可恢复。随着病情的发展,关节活动范围逐渐受到限制,并可出现关节屈曲挛缩、关节畸形。关节有炎症时,可见关节滑膜肿胀、积液,关节活动时可有交锁感或伴滑膜摩擦音。
¤常见部位及其特征
3.手
指间关节最常受累,尤其是远端指间关节。肿痛和压痛不太明显,亦很少影响关节活动。特征性改变为:在指关节背面的内外侧出现骨性增生而形成硬结节,位于远端指间关节的结节称为Heberden结节,位于近端指间关节称为Bouchard结节。这种结节发展很慢。只有少数患者最终会出现远端指关节的屈曲或外斜畸形。当第一腕掌关节受累而有骨质增生时可形成“方”形手,这种畸形在中国人中少见。
4. 膝
膝关节痛是本病患者就医时常见的主诉。其早期症状为上下楼梯时疼痛明显,尤其是下楼时为甚,呈单侧或双侧交替出现;平地行走时,可出现关节交锁;后期或关节有炎症时,可出现关节肿大,也可出现关节腔积液;严重者可出现膝内外翻畸形。
5. 髋
髋关节痛表现为大转子部、臀外侧、腹股沟等部位疼痛,可放射至膝。髋的内旋和伸直活动受限。我国人群中发生髋的骨性关节炎者较白种人为少。
6.足
第一趾关节是病变出现的常见部位。穿紧足鞋和反复外伤是其病因。症状为局部疼痛、骨性肥大和拇外翻。
7.脊柱
椎体、椎间盘、骨突关节的退行性病变可引起颈、腰段椎体的病变,局部出现疼痛、僵硬。少数严重者因椎体缘的唇样增生和骨赘压迫局部神经根、脊髓或局部血管而出现各种放射性痛或神经系症状。
8.影像检查
X线摄片为骨性关节炎的常规检查,早期多正常,中晚期可见关节间隙不对称狭窄,关节面下骨硬化和变形,关节边缘骨赘形成及关节面下囊肿和关节腔游离体。根据Kellgren和Lawrecne的放射学诊断标准,骨性关节炎分为5级。0级正常。I级关节间隙可疑变窄,可能有骨赘。II级有明显的骨赘,关节间隙轻度变窄。III级中等量骨赘,关节间隙变窄较明确,软骨下骨质轻度硬化改变,范围较小。IV级大量骨赘形成,可波及软骨面,关节间隙明显变窄,硬化改变极为明显,关节肥大及明显畸形。
·骨性关节炎的诊断,需要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综合评价给予临床诊断。其中影像学检查是最为重要的依据。
·不同关节骨关节炎诊断标准亦不同。199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有关膝、髋和手关节的骨关节炎分类标准如下:
①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诊断标准:近1个月内大多数时间有膝关节疼痛;膝关节活动时有摩擦音;晨僵<30min;年龄≥38岁;膝关节检查有骨性肥大。满足①+②+③+④条,或①+②+⑤条或①+④+⑤条者,可诊断为膝关节骨关节炎。
②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及放射学诊断标准:近1个月内大多数时间有膝关节疼痛;X线示关节边缘骨赘;关节液实验室检查符合关节炎;晨僵<30min;年龄≥40岁;膝关节检查有骨性肥大。满足①+②条,或①+③+⑤+⑥条或①+④+⑤+⑥条者,可诊断为膝关节骨关节炎。
③髋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诊断标准:近1个月内大多数时间有髋关节疼痛;髋内旋≤15°;髋外旋>15°;血沉≤45mm/h;髋晨僵≤60min;血沉未做,髋屈曲<115°,年龄>50岁。满足①+②+④条,或①+②+⑤条或①+③+⑥+⑦条者,可诊断为髋关节骨关节炎。
④髋关节骨关节炎临床及放射学诊断标准:近1个月内大多数时间有髋关节疼痛;血沉≤20mm/h;X线片示股骨和 (或)髋臼有骨赘;X线片示髋关节间隙狭窄。满足①+②+③条,或①+②+④条或①+③+④条者,可诊断为髋关节骨关节炎。
⑤手骨关节炎的诊断标准:近1个月内大多数时间有手痛、发酸、发僵;10个指定手关节中2个以上硬性组织肥大;掌指关节肿胀≤2个;远端指间关节硬性组织肥大在1个以上;10个指定关节中1个或1个以上畸形 (注:10个指定关节指双侧第2、3指远端指间关节和第1腕掌关节)。满足①+②+③+④条或①+②+③+⑤条,可诊断为手骨关节炎。
☝5度骨性关节炎
三、 鉴别诊断
1.类风湿性关节炎
病损关节周围骨质稀疏,关节间隙弥漫狭窄,软骨下散在性、多发性的小囊腔透亮阴影,以关节滑膜受侵犯为主。骨侵蚀最易发生在关节边缘,软骨与骨组织连接部位。两者都累积指关节、膝关节等,然而类风湿发病年龄多为30~50岁,以近指关节和掌指关节的病变为突出,且关节肿痛、滑膜炎症远较骨性关节炎明显,且多伴有全身症状。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沉增快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骨性关节炎最重要的鉴别点之一。
2.银屑病性关节炎
本病亦易累及远指关节,但X线表现与骨性关节炎不同。患者皮肤有银屑病皮疹。
3.痛风性关节炎
常表现为偏心性边缘清晰的骨侵蚀,关节间隙通常保留。在病程后期,可看到骨增殖,表现为骨骺端骨赘增大,伴有关节间隙狭窄,类似骨性关节炎表现。特别是当有骨组织沉着而掩盖潜在浸润性一侧时更易混淆,X线显示关节软骨面有钙化线,关节液中可找到焦磷酸钙的结晶。
4.其他类型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这一类病例可见到骨增生,但在关节边缘往往不清晰,常常表现为关节内骨性连接,骨强直为其特征。这些病种早期阶段,病损往往侵蚀关节边缘,关节间隙狭窄往往均匀,而且以韧带钙化、骨化为特征。
四、辨证
1.气滞血瘀证
关节疼痛如刺,休息后反痛甚,或有外伤史,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
2. 寒湿痹阻证
关节疼痛重着,遇冷加剧,得温则减,伴见腰身重痛,舌质淡,苔白腻,脉沉。
3. 肝肾亏虚证
关节隐隐作痛,腰膝酸软无力,酸困疼痛,遇劳更甚,舌质红,少苔,脉沉细无力。
4.气血虚弱证
关节酸痛不适,少寐多梦,自汗盗汗,头昏目眩,心悸气短,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插播广告
五、 治疗
1.治疗原则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良性、慢性疾病。中医治疗主要消除或减轻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增加关节的稳定性,防止畸形发生。手术治疗主要用于疼痛症状较重、活动障碍、畸形和关节紊乱严重、影响关节功能等情况。
1.手法治疗为中医学传统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它通过放松软组织、松解粘连、缓解痉挛起到疏通气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软骨的新陈代谢和炎性物质吸收的作用。采用揉、按、拿、捏手法解除软组织紧张与痉挛;点穴减轻疼痛;采用推拿、揉按、旋转以增加髌骨活动度;采用捶法、压法、叩击法以消除膝关节肿胀;采用牵引法增加膝关节活动。
2.药物治疗
2.1 中药内治
2.1.1 气滞血瘀证治法:活血化瘀通络。
主方:血府逐瘀汤 (《医林改错》)加减。
常用药:红花、桃仁、当归、川芎、赤芍、柴胡、乳香、没药、延胡索、透骨草、姜黄、穿山甲、地龙。
2.1.2 寒湿痹阻证
治法: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主方:蠲痹汤 (《医宗金鉴》)加减。
常用药:羌活、防风、当归、炙甘草、赤芍、白芍、炙黄芪、姜黄、生姜、苏木。
2.1.3 肝肾亏损证
治法:滋补肝肾。
主方:左归丸 (《景岳全书》)加减。
常用药:熟地黄、山药、枸杞、山茱萸、川牛膝、鹿角胶、龟板胶、菟丝子。
2.1.4 气血虚弱证
治法:补气补血。
主方:八珍汤 (《丹溪心法》)加减。
常用药:人参、肉桂、川芎、熟地黄、茯苓、白术、炙甘草、黄芪、当归、白芍。
3.中药外治
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与内治法在病因、病机、辨证用药上是相同的,一般有中药熏洗、外敷、中药离子导入等方法。
4.中成药
可选抗骨增生胶囊等口服;或选用复方南星止痛膏、红药贴膏 (气雾剂)等外贴。
5. 手术治疗:
5.1反复发作的关节肿痛、关节积液,非手术治疗欠佳;关节活动功能已不同程度受限;因先天或后天关节畸形所致的骨性关节炎,症状呈进行性加剧;骨性关节炎伴关节内游离体形成;原发性关节炎及各种疾病所致的继发性骨性关节炎,关节严重损坏,关节功能明显丧失;持续性关节肿痛;X线片显示受累关节已呈晚期改变;严重关节肿痛,影响日常工作及生活,非手术治疗欠佳。
5.2 手术方法
截骨术、肌肉松解术、关节清理术、软骨下骨穿透术、关节切除成形术、骨软骨和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关节融合术等。
6. 功能锻炼
可坚持做增加关节活动度锻炼,增强关节周围肌力锻炼,增加耐力锻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