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炭井影像:石炭井,今夜我不曾将你遗忘
“我的家曾在石炭井,父母为了石炭井的建设奉献了他们的青春年华。我们这群六零后叫石炭井人。”
一位网友说。
就像我一样,现在虽然早就离开大武口那个军工厂。
但在外面见到大武口人就会说:我是905出来的。
这样的话语,仿佛是一个历史的标签,牢牢留存于我们的血脉之中。
石炭井似乎也是如此。
对石炭井我不很熟悉。
人生的经历中,去过的次数也不是很多。
大概的印象里,是个煤矿。
而更多的印象,是来自于朋友金徽美女的讲述。
曾经她在那里呆过了青春岁月,高中后离开。
但在她的讲述里,石炭井承载了她很多难忘的刻骨铭心的记忆。
当然,其中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那是一代人和又一代人的故事。
怎么介绍石炭井呢?
还是来看一位曾经在石炭井工作过的老矿工的回忆:
石炭井不过是一个弹丸之地。上世纪六十年代,从天南海北支援三线的前辈们,风餐露宿,靠一股执着劲将一车车乌金送到了国家需要的地方;七十年代,许多支援者将家安在了矿区,我的父亲便是其中之一;八十年代,我们这代人呱呱坠地,有的成了煤二代,有的进了煤矿,我和大哥接下了父亲的“接力棒”,从石炭井转战宁东大地,一干,便是十几年。
时间把情怀冲刷得越来越清醒,每个石炭井人都会想到,某一天这座因煤而生的矿区将“沉睡”,但他们不愿,也不敢去想,生怕想多了,一切会成为现实。
而现实便是如此,今天的石炭井也就不过400人光景,居民的楼房破败,街上商铺几乎全部关门,萦绕一代人记忆的红光市场也悄然关门。
街头仅存的饭馆也不多了,东北口音的老板娘说,没啥生意。
也就街边几个超市惨淡经营。
山边的楼房,一排排的喑哑着,人去楼空。
院子里也是杂草丛生,屋子里堆着破烂的沙发,歪斜的柜子。
一个收破烂的说他1973年就来到了石炭井,从建设,兴盛,到衰败,他都经历了。
至于他为何一直呆着这里,我也没问。
每个人都此在,都有他自己的充足理由。
就像这座被几乎掏空的煤矿,随着国家生态战略的调整,昔日熙攘喧哗的大山,突然陷入长久的沉默。
但这种沉默或许是暂时的。
留守的街道办的工作人员说,他们还在疏通下水,整修街道,那些旧房子老房子都没拆,留着,有些人还会回来的。
夏天,回来避暑的老年人比较多些。
这里,还正打造工业旅游基地。
这里,还是有未来的。
还没有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