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证”的治法与方药9则
关于火证的治法与方药,傅老反复强调,临证时一定要四诊合参,分清脏腑部位,查明虚实真假,做到辨证准确,立法得当,投药适宜,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傅老本着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虚实夹杂、攻补兼施的治疗原则,拟定了火证的治法与方药,分述于下。
01
甘寒退火法
甘寒退火法为初感火邪所设。
用于正盛邪实,高热初起,口干咽痛,周身不适,咳嗽,舌苔白或黄,脉浮数有力者,三味退烧汤主之。
处方:白茅根50g、生石膏50g、蝉蜕10g。
水煎服,每日1剂。小儿用量酌减。
02
升阳散火法
升阳散火法为风寒外闭,火邪内郁,因风生热者所设,风为本,热为标。此外感之火,当先治风,风散而火自熄,所谓火郁发之是也。
用于身热不扬,五心烦热,肢节疼痛,舌红苔黄脉弦数者,升阳散火汤主之。
处方:柴胡、葛根、白芍、羌活、独活各15g,人参、生甘草、防风、升麻、生姜各10g,大枣5枚。水煎服,每日1剂。
03
釜底抽薪法
此乃泻大便或利小便之法,具有抽薪灭火之意,用于火气郁结,二便不畅,高热,面红目赤,口干舌燥,渴喜冷饮,甚则神昏谵语,脉洪数,苔黄燥者,六味抽薪饮主之。
处方:生石膏50g、白茅根50g、大黄15g、芒硝15g(冲服)、厚朴15g、枳实10g。
水煎服,每日1剂。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04
滋阴降火法
滋阴降火法多为房劳过度,致使精血不足,相火偏旺。
相火愈旺则阴愈伤,终乃发生痨瘵咳嗽、咳血吐血等症,治时当用滋补肾水的药物来降其相对有余之火,不可妄用苦寒之药来灭其火,正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大补阴煎主之。
处方:龟版50g、生地50g、黄柏15g。水煎服,每日1剂。
05
引火归原法
引火归原法用于命门火衰,肾中虚寒,龙火无藏身之位,游于上而不归,出现上焦烦热,口干咽痛,甚至口腔舌面及咽部糜烂等症。
治时当以辛热之品掺于壮水药中,以导火下行,所谓导龙入海,引火归原是也。引火归原汤主之。
处方:生地40g、黄芪50g、重楼50g、附子5g、肉桂5g。水煎服,每日1剂。
06
甘温除热法
甘温除热法为阴火乘其土位而设。
症见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头痛或渴不止,六脉虚大,此脾土中之火,以甘温之药养其火而火自退。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劳者温之……损者温之”,此之谓也。补中益气汤主之。
处方:黄芪25g,甘草、人参、橘皮、柴胡各10g,当归、白术各15g,升麻5g。水煎服,每日1剂。
07
疏肝抑火法
抑火者,使其不旺也,肝经气结,五郁相因,当顺其性而条达之,所谓木郁达之。
此法妙在诸郁并见,从肝着手,肝郁一解,诸郁皆解。龙胆逍遥散主之。
处方:龙胆草、当归、白芍、茯苓、白术、生姜各15g,柴胡10g,甘草10g,薄荷5g。水煎服,每日1剂。
08
泻火解毒法
泻火解毒法为温疫火热,疮疡疔毒所设,可用于诸种火热,烦躁狂乱,热甚发斑以及外科疮疡疔毒等症。加味黄连解毒汤主之。
处方:金银花25g、黄连10g、黄芩10g、黄柏10g、栀子15g、酒大黄15g。水煎服,每日1剂。
09
攻补兼施法
实火应攻泄,虚火当滋补,医者皆知。
若遇虚实夹杂,邪盛正虚之人,非攻补兼施不可,但要明辨虚实程度,以何为主。假如虚多实少,以治虚为主,兼治其实;反之,则以治实为主,兼顾其虚。
张景岳说:“无虚者,急在邪气,去之不速,留则生变也。多虚者,急在正气,培之不早,临期无及也。”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