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仪浦《一跃为谁殉--王国维》

一跃为谁殉--王国维

1927年6月2日,颐和园,晴。

红日当天,碧荷遍撒,时有盈盈蜓蝶掠过湖面。

烟,燃得差不多了,他轻轻抖了抖手,拍了拍衣褂上的灰烬。

“该走了吧......”一个纤瘦的身影在朗日下缓缓地挪动。

“扑通......”

清脆的声响在寂静无人的园中回荡,很快就听不见了,只留下湖面上的道道涟漪,轻扰着安详的午后......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这是王国维最后留下的文字,他走了,可他为什么要走呢;终于不再受辱了,可这耻辱又是什么呢?看来,这个秘密将陪着他永远深埋昆明湖底了。

书香氏族之后的王国维生不逢时,于茫茫乱世之际,留学东洋,几经辗转,寻寻觅觅,觅觅寻寻,终于在古典文化中找到了真爱,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从此开启了他国学大师辉煌而传奇的一生。

遍览古今中外文卷,使他博学而广识;熏染新旧文化思想,令他丰富而先觉。中西哲学的碰撞在他的笔尖浮现;新陈美学的交融在他的文间流淌。中国古典词曲,戏剧及史学更是倾注了他毕生的心血,独特的哲学思想和深厚的国学积淀使他一跃成为近现代之交国际著名学者,享全球盛誉。

而正是在他人生的顶峰,他却选择了这样的结局,淡淡地一跃而终,令人唏嘘不已。是他缺少了什么吗?是他看透了什么吗?又或是他想借此表达什么吗?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知道答案了,但是,回到那个黑暗而动荡的时代,回到那个黑白无常,文化颠覆的世界,回到他那饱含深情,才思奇峻的文字里我们也许能看出些什么。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近代伊始,西方文化入侵了古老的中国文明,先进炫目的西方科技与博大精深的中国经典交织在一起,时代青年们注定要成为这次文化变革的试验品,王国维登高望远,博览中西,最终确定了以研习国学为自己的人生志向,不失为人生第一层境界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评阅了千百卷艰涩深奥的经卷,历经了无数个灯火长明的夜晚,欣欣以往,孜孜以求, 才写下了流传后世的不朽著作。国学的魅力使他倾心忘我,人卷合一,这份情的真切,这份爱的深沉,真可谓人生第二层境界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登峰造极,炉火纯青在千锤百炼后悄然到来,某一个深夜,昏暗的灯影下,那些诗篇,那些思想,那些千百年来的兴衰荣辱,人世沉浮忽然连成了一片,他看到了秦皇汉武沙场的英姿,看到了五胡乱华纷乱的天下,看到了崇祯的白绢,看到了洋人的舰炮......也许,这些都是必然,此生便是徒劳吧。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确是达到了人生的第三层境界。

然而,达到至境,人生却反而显得有些苍白了,那白的是那么寂寞,那么可怕......

他什么都没有,但他又什么都有了。他失明了,因为已经没有什么他没见过的东西了......既然已经没有什么值得眷恋了,那不如以我微渺的身躯祭奠这文化,殉葬这时代吧......

“真的没有走下去的必要了吗?”

“唉,累了,就让我睡吧......”

......

“抽了这根烟,我想去见见李后主,会会辛幼安......我们一起写写词,看看大好河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