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普通的你还能撑多久‖文/三娃

北上广,普通的你还能撑多久

要说北京上海等地近期最热门的假期打卡地,非付费自习室莫属,甚至出现了国庆七天预约满座的情况。买座自习,每小时5-20元不等,使用者表示愿意每天花费近百元“投资”自己,以获得自我提升。
付费自习,有人觉得无可厚非并表示值得尝试,就像花钱买自己的时间一样,让自己的时间“明码标价”,这样可以敦促自己学习,让自己变得更有效率;也有人觉得没必要而且认为有些昂贵。几年前“知识付费”的概念刚刚兴起,也是有人支持有人反对,但现在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我自己就是个知识付费的忠实粉丝。
不过生在二线城市的我的确是第一次听说自习还要付费的,在我的认知里,自习要么在家里要么去图书馆,最多在星巴克点杯咖啡装装样子。为什么只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付费自习室悄然兴起?
《蜗居》里有一段话令我印象深刻:“对于一个年过三十,没有硕士文凭,已经生过孩子的女人来说,对于那么多外地小年轻虎视耽耽盯着的大都市的所谓白领阶层来说,她都快摇摇欲坠了。就这3500块,还得努力拼搏。加班加点是常事。”知乎上有一条问题“人到中年,刚过40,收到总部人事来信,要求自己与人事部门谈离职。你怎么看?”其中一条高赞回答来自一个HR,35岁是一道门槛,基层技术岗位35岁就面临着失业的风险,更多的是那些做着普通办公室工作的人们,我们随时都有被替代的可能。这就是资本市场的现实和残忍,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的学习,武装自己,来避免成为那个被辞退的人。
常将有时思无时,去年河北唐山收费站停止收费,一位大姐哭喊着:“我已经38岁了,我除了收费什么也不会。”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如果有一天,稳定的工作突然没了,怎么办,还有其他选择吗?在同一年阿里巴巴招聘“淘宝资深用户研究员”,要求60岁以上,年薪40万。最后入选的83岁老太,是清华学霸、广场舞群KOL,62岁老爷爷会PPT、熟练运用PS。38岁收费站大姐和60岁后的大爷大妈,两者对比,你会发现,要想不让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就得不断的学习。
我们再来看一组来自网络的数据,这组数据随机抽取了100个北京人
(图片来自网络)
怎么样,单看学历好像没什么感觉对吧,我们再来看看收入
(图片来自网络)
一线城市房价高我们都知道,想要在一线城市扎根除非有二“才”,要么有财,一毕业家里给个五千万,去,买个房子先住着;要么有才,那些学历更高,专业能力更强的人,再加上政府人才引进的政策加持,也能在一线城市有个安身之所。但我们大部分都是出身普通家庭的普通人,我们才华普通、能力普通,唯有努力是我们可以掌控的,郭沫若说:“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天资就能发挥几分;天资的充分发挥和个人的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我们虽然不是天才,但至少通过努力可以提高自己的学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最终提高收入。
我也是个三十岁生过孩子的女人,我也没有硕士文凭,我还因为怀孕失业在家。我每天都很焦虑,担心孩子的奶粉钱,我出去找工作屡屡碰壁,不是因为年龄太大,不是因为脱离社会太久,是因为我没有一技之长。我每天都在学习,报各种课程,希望我学到的技能可以变现。孩子一睡觉,我就拿起书本,平时带娃的时候就打开手机听书。我学数据分析,学习最新的分析软件,我正在学习写作,同时也把多年不用的英语捡起来,我还学习西班牙语。本来我只是一个公司行政部打杂的,现在我拿到了京东的数据分析师的offer,我有房有车有老公养尚且如此,何况那些在一线城市漂泊的年轻人。知识改变命运是真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也是真的。
如果不学习就会被淘汰,如果自己不升值,工作就不会升职。道理大家都懂,可是这个社会人人都是拖延症患者,所以就催生出了“付费自习室”,而且人是一种很容易被影响的生物,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自习室里人人都在学习,自己也就不知不觉的认真学习起来了。
“付费自习室”可以说是一线城市太高的生活压力的产物了,不知道普通的你还能在这里坚持多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