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旗不定|造成语的反
文字游戏 切莫当真
若有雷同 纯属巧合
释义
原指戏曲舞台上跑龙套的旗手不断变换角色身份,为粉墨登场的各方势力举旗。后比喻那些见风使舵的小人,谁占上风,他就为谁摇旗呐喊。
出处
有些人,你也不用骂他傻逼,我们京剧就专门有这行,职业龙套,谁在台上他就帮谁举旗,上半场曹操在台上他举“曹”字旗,后来周瑜在台上他举“周”字旗,到了后面,他又帮刘备举“刘”字旗。他是没有立场的,他的工作就是帮在台上的人举旗。
——大眼妈妈(80岁)
闲篇
举旗不定 45×31 纸本水墨 2019|河夫作品
可能会有朋友说,举旗不定?不早就有这个成语吗,用你造?
不好意思,您肯定看成“举棋不定”了,读音一样,看起来字也一样——如果您跟我一样老花的话。
首先声明,这成语的的出处,还真不是造的,它真真切切来自我朋友大眼的妈妈,高龄80,去年我在大眼家吃过她老人家亲手做的四川腊肠,好吃到我差点把舌头都吞下。几天前大眼跟他妈妈打电话,聊了一些不可言说的话题,老人家在电话里对儿子如是说。
天下的妈妈都……不是一样的,母爱各有各精彩,所以我不会很羡慕大眼有这样的妈妈,只是希望,当我80岁时,也能保有如此清醒的头脑和立场。如果到那时候说话还得这么费劲的话,我也希望,能有大眼妈妈这样飞花摘叶的语言能力。
OK,以上是开场白。来都来了,听个故事再走呗。
看到“举旗不定”这个成语,你会联想到哪个擅长此举的历史人物?
吕布吧,三姓家奴嘛,本姓吕,认丁原为父,被董卓拉拢,杀了丁原,又叫董卓爸爸;被王允使连环计,又杀了董卓……后来被曹操活捉了,还想叫曹操爸爸,但曹爸爸听了刘备的话,不敢要这三姓家奴,就把他给杀了。
看来您演义挺熟的嘛。
不过,演义只是演义,罗贯中把吕布黑惨。真实的吕布,也许不是啥正人君子,但他至少就没叫丁原爸爸,连他用的兵器,也是矛而不是咋咋唬唬的方天画戟。
历史上有另一个“布”,比吕布更适合当“举旗不定”这个成语的代言人。
那就是英布。
秦末天下纷争中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对刘邦的作用,仅次于韩信。
英布是安徽六安人,又名黥布,因为他在扫嘿除恶运动中不知道因为什么事被判了黥刑——就是在脸上刺字,然后被发配到骊山为秦始皇修陵墓。
当时被发配到骊山的囚徒有几十万,黥布受不了奴役之苦,就纠结了一些胆大的逃跑了,成了江洋大盗。
这时候的的英布,只是打着自己旗号,满足于打家劫舍混日子,没啥革命理想。
没多久,走投无路的陈涉起事,貌似坚不可摧的强秦被撕开一道血淋淋的口子。英布一看机会来了,从自发斗争升级为自觉斗争,将矛头直指大秦帝国,聚集了数千人马,开始跟帝国军队正面硬刚。
几乎是同时,项梁项羽叔侄也在江东起兵。因为有楚国洪二代这身份,影响力更大,英布见风使舵,带兵投奔项家叔侄,并宣布易帜。
这时候他举的旗,上面是大写的“項”字。
项梁叔侄为了更有号召力,扶植了一个楚王室的后代为楚怀王。后来项梁战死,楚怀王不甘心只是当傀儡,开始培养自己的势力,任命智商很高的宋义为上将,项羽、英布都受宋义节制。
这时候,英布打的是“宋”字旗。
项羽什么人,怎么可能跟英布一样接受宋义领导,很快就弄了个口袋罪把宋义杀了,逼得楚怀王封他为上将军。
于是,英布又认项羽为老大。
项羽实在太强势了,谁也不敢望其“项背”,所以英布举项羽旗的时间最长,为项羽当前锋,逼降章邯,坑杀秦军二十万俘虏,入咸阳杀秦王子婴……这些事都是他干的。
项羽分封诸侯,因为英布功劳大,就封他为九江王,以自己老家六安为根据地。
后来项羽回师山东,逼迁楚怀王(义帝),又派英布去追杀楚怀王。
按司马迁的说法,英布也就真的把楚怀王杀死在湖南郴州城外。
精神领袖义帝被杀,项羽犯了众怒。一直在扮猪吃老虎的刘邦,以此为借口,联合各路诸侯,组成伐楚联军,向东追击项羽。
英布的态度,也就开始暧昧起来。
项羽征讨齐国,希望英布派兵支援,英布“称病不往”,只派一个将军率几千士兵去敷衍一下。项羽怒了,但他已腹背受敌,需要英布帮他固定大后方,所以不敢跟英布翻脸。
刘邦率领的汉一方面军,一路牛逼哄哄追着项羽的楚军,结果在彭城(今徐州)被项羽回头杀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搞到要去投奔他小舅子。
这个时候,项羽如果集中兵力,一举把刘邦灭了,历史上也就没汉王朝啥事了。
偏偏,英布出来搞事情了。
刘邦在逃亡路上对左右说,你们这一个个的,都是废物!韩信居然还好意思问我汉旗到底能打多久,这还得问吗?我想来想去,为项羽坐镇大后方的九江王英布是个关键人物,他如果能反水,项羽肯定会集中兵力去怼他。只要他能拖住项羽几个月,我就能搞掂天下。
刘邦手下一个叫随何的谋士,自告奋勇去当说客,三寸不烂之舌,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别看楚强汉弱,但正义在我们这边,项羽迟早要失败。”就这么一番奇葩说,英布真的被忽悠到了,立即宣布通汉反楚,史称六安事变。
果然,项羽怒了,回师攻打英布,刘邦和汉军终于缓过劲来。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垓下之围,英布和韩信的兵马是主力,最后逼得项羽自刎乌江边。
历史不能假设。前面说过,如果项羽不被英布的反水激怒,一鼓作气把已经没有还击能力的刘邦灭了,再教训举旗不定的英布,估计英布又会再次打楚旗的。
关键时刻,英布挽救了刘邦挽救了汉,成为了汉卿。在刘邦当上皇帝后,他又被封为淮南王。
那么,英布就此一直举汉旗了吗?
他想举,刘邦也不让他举。
对韩信、英布这样的人,刘邦从来就没有真正信任过,只是利用,利用完了,就到了你该死的时候了。
不死,我刘家人怎么坐稳江山。
汉初大肆屠戮功臣,为了给天下人一个交代,最常用的办法,就是“逼反”。韩信是这么死的,彭越是这么死的,英布也是这么死的。
不过,跟韩信、彭越不一样,英布最后是真反,因为他能征善战,一开始也给汉军制造了很大麻烦,最后是刘邦御驾亲征,才把英布给灭了的。
《史记·黥布列传》最后写刘邦跟英布阵前相见,刘邦“遥谓布曰:何苦而反?布曰:欲为帝耳。”
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如果早有此野心,何须举旗不定。
那么,一个历史人物的“举旗不定”对整个历史的影响有多大?
就说一点:如果不是英布搞六安事变,我们现在就不叫“汉族”,很可能是“楚族”了。
最后抄一首真·鲁迅写的诗《无题》来点题,跟新老朋友们共享共勉: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其实,在某些特定历史时期,把“旗”字换成“手”,也是一样的。
造句
在举旗不定的年代,举旗坚定的人就是SB,比如我。
画家
河夫
1974年生于广东饶平 现居广州 自由职业画家
部分新造成语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