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的吞吐量
大脑的吞吐量
渐新堂
50年前读《沫若文集》,其中一句话至今难忘。
“大脑犹如一座高炉,能不能吐出优质的钢水,就看到底吞进了多少矿料。”
这也和古训“读万卷书,行万路路”的实质相同。
我们常常说,人一说话,就能够知道(或判断)其书读到了哪一本,也就是读书读到了什么程度。这也与吞进多少矿料才能够吐出优质钢水的说法类似。
近些年,著书不立说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缺乏实地调研,缺乏足够的数据,缺乏最基础的阅读,缺少最基本的积累。说到底就是吞进的东西太少,吐出来的基本上都是水货,自然立不起“说”即道理来。
吞进矿料,是思考加工的第一步。掌握的信息多寡,考量视野的宽窄,思考决断的正误,常常取决于对实际情况对问题背景的理解与储备。
为什么我们把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之前的教育称为基础教育,我想大概也是作为人的成长,首先需要吸纳人类五千年文明的精华,要先吞进足够的至少是一定数量的矿料,然后才可能去思考发酵形成自己内化出的东西,去工作学习与生活。这也是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更加需要我们终身学习的理由,没有对大量矿料的不断吞进,必定难以与人交往,必定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难以获得思考的自由与快乐。
吞进矿料,首先是足够的量,否则是难以碰撞发酵内化成钢水的。信息掌握少,当然其结论的客观性就差。
其次是不同的类,优质钢水的构成,务必需要恰当的配比。一些人成天也在不断刷屏,但是,信息类别单一,思考的内容自然单调,结果必然就容易单薄。不同类别的信息进入大脑,才可能构成不同的思考维度以及不同的思考问题的层次。
再次是对矿料的选取,特别是信息时代,面对海量天量的信息,人不能被淹没其中,而是逐渐从中确定自己的所需以及所用。不能够做无脑人,被信息左右,被信息奴役,仅为不加分析的信息传播者,成为可悲的消息跟风者。
类与质是第二第三层次的期待,而现状是缺少最低量的矿料吞进,腹内空空,问题自然难以解决。这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水货太多的原因。
长按或扫描此码方便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