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针布齿型规格设计探讨(二)

本文发表在2016年出版的第31期《梳理技术》杂志上,更多好文章期待您的投稿。投稿、咨询邮箱:shulijishu@geron-china.com

金属针布齿型规格设计探讨(二)

许鑑良

[东华大学,金轮针布(江苏)有限公司]

3.2.2.2    道夫齿密ND

由(7)式可见:道夫齿密ND与梳机产量q、纤维平均公制支数Nm和道夫梳理度CD成正比,与道夫转速nD和纤维平均长度

成反比。

【例1】梳棉机产量q为20 kg/(台·h),道夫转速nD为25 r/min,纤维平均长度

为0.029 m,纤维平均公制支数Nm为5800 m/g(即线密度为1.72 dtex),梳理度CD为0.4696,则道夫针布齿密ND为358 齿/(25.4mm)2

【例2】梳棉机产量q为30 kg/(台·h),道夫转速nD为35 r/min,纤维平均长度

为0.029 m,纤维平均公制支数Nm为5800 m/g(即线密度为1.72 dtex),梳理度CD为0.4934,则道夫针布齿密ND为403 齿/(25.4mm)2

【例3】梳棉机产量q为40 kg/(台·h),道夫转速nD为45 r/min,纤维平均长度

为0.029 m,纤维平均公制支数Nm为5800 m/g(即线密度为1.72 dtex),梳理度CD为0.4226,则道夫针布齿密ND为357.98 齿/(25.4mm)2≈358齿/(25.4mm)2

3.2.3    刺辊齿尖密度NT

刺辊加工的是纤维束或纤维块,且含有较多破籽等大杂,故刺辊齿密不能过大,否则损伤纤维,碎裂杂质。

3.2.3.1    刺辊的梳理度CT

式(8)中:

DT—刺辊直径,一般均为0.250m;

nT—刺辊转速(r/min);

B—刺辊幅宽,A186机为1.016m;

NT—刺辊齿密[齿/(25.4mm)2],折算成每平方米齿数时,需乘以1550 ,即1550 齿/m2 ;

q—梳棉机产量( kg/台·h);

Nm—纤维平均公制支数(m/g);

—纤维平均长度(m);

落棉率单位为%,一般梳棉机总落棉率为35%~4.5%;高产梳棉机装有尘刀吸管和棉网清洁器时,总落棉率可达6.5%以上,视吸点多少而定。

将有关常数代入(8)式后得:

在加工纤维平均公支数为5800 m/g(即线密度为1.72 dtex),纤维平均长度为0.029 m,不同梳棉机产量、不同刺辊速度和总落棉率时,现有刺辊齿密,按(9)式计算的刺辊梳理度CT列于表18~20。

由表18~20可见:刺辊针布齿密增大,梳理度提高;梳棉机产量提高,刺辊针布梳理度降低;所以,高产梳棉机必须相应增加附加分梳件。刺辊针布梳理度CT一般在0.3~0.92  齿/根,过小则分梳不足,过大易损伤纤维,一般应控制在0.5~0.6 齿/根。因此可根据梳理度计算刺辊齿密。

3.2.3.2    刺辊针布齿密NT

式(10)中:

CT—刺辊针布的梳理度(齿/根);其他符号同(8)式。

【例1】q为20 kg/(台·时),总落棉率为4%,nT为850 r/min,Nm为5800 m/g(即线密度为1.72 tex),

为0.029 m,CT为 0.61 齿/根,则NT为40.21 齿/(25.4mm)2

【例2】q为30 kg/(台·时),总落棉率为5%,nT为900 r/min,Nm为5800 m/g(即线密度为1.72 tex),

为0.029 m,CT为0.59 齿/根,则NT为55.63 齿/(25.4mm)2

【例3】q为40 kg/(台·时),总落棉率为6.8%,nT为1000 r/min,Nm为5800m/g(即线密度为1.72 tex),

为 0.029 m,CT为0.522 齿/根,则NT为60 齿/(25.4mm)2

3.3     齿距p、基部宽b1和齿部宽b2

3.3.1    齿距p

金属针布的齿尖密度N由针布齿条的齿距p和基部齿宽b1计算得出。

3.3.1.1    锡林齿条齿距pc 

齿距pc越小,纵向齿密越大,每根纤维的作用齿数越多,拉伸和平行伸直纤维作用强,梳理充分,但是易损伤纤维且转移困难,增加短绒。故当梳理的纤维长时,齿距应增大;纤维短,齿距应减小。锡林针布上的纤维,一般均呈卷曲状态,其投影长度最多仅为纤维伸直长度的2/3,纤维的伸直度系数η为0.61。针齿抓取纤维时,一般握持在纤维的1/3处,一根纤维至少需要与3~5个齿尖接触,平均4个齿接触,才不至于切向滑脱,则齿距pc

pc=(1/3)

η/4          (11)

【例1】纺细绒棉,纤维平均长度为29 mm,则pc为1.47 mm。

【例2】纺长绒棉,纤维平均长度为37 mm,则pc为1.88 mm。

3.3.1.2    道夫齿条的齿距pD

道夫针布前角小,齿深大,其齿距受限制,且其纤维层厚度是锡林针布的好几倍,为增加道夫凝聚纤维量和泄导锡林、道夫三角区的高速气流,道夫齿条的齿距pD必须放大,一般道夫针布齿条齿距:

pD=KD pc       (12)

锡林与道夫齿条齿距配比见表21。

常规选配时,KD在1.0~1.4,pc小配pD小,pc大配pD大。纤维短,配比KD取较小值;纤维长,KD取较大值。

3.3.1.3    刺辊齿条的齿距pT 

刺辊加工的是棉束或小棉块,束、块均比单纤维长,一般约为单纤维的3倍多。故刺辊锯条的齿距pT

pT=KTpc       (13)

据现有锡林和刺辊锯齿条统计,锡林、刺辊纵向齿距配比见表22。

由表22可见:KT值常为3.23~3.53,锡林齿条齿距与刺辊齿条齿距成对应关系,即:纤维短,取小值;纤维长,取大的值。

个别自锁刺辊齿条,将pT设计在2.1~2.6 mm间,用于握持分梳时将严重损伤纤维,使生条短绒大幅增加,欠妥;但若用于三刺辊的第二、第三刺辊的自由分梳,则尚可。

以下情况时,齿距p需作相应调整:

a)棉纤维成熟度差,或化纤单强低时,应适当增大齿距;

b)化纤伸长大,易伸长时,应适当增大齿距;

c)纤维摩擦因数大时,应适当增大齿距;

d)纤维刚度大,或卷曲数少,或抱合力差时,应适当减小齿距;

e)针布前角小,抓取力很强,或齿深大,纤维易沉入齿根,或易绕花时,应适当增大齿距。

3.3.2     基部宽b1

基部宽b1越小,针布横向齿密越大,对棉束的分解点越多,将棉束分解为单纤维的作用越强,分梳作用越好,可减少束丝和棉结;b1过小时,易嵌杂和损伤纤维,增加杂质和短绒。

基部宽b1对梳理质量的影响远大于齿距p,所以在设计时应以基部宽为主。

基部宽b1可由已计算得到的齿密N和纵向齿距p求得,即:

【例1】纺细绒棉,设Nc为818 齿/(25.4mm)2,pc为1.47 mm,则b1c为0.54 mm。

【例2】纺长绒棉,设Nc为950 齿/(25.4mm)2,pc为1.80 mm,则b1c为0.38 mm。

【例3】纺棉型化纤,设Nc为576 齿/(25.4mm)2,pc为1.6 mm,则b1c为0.70 mm。

基部宽b1是针布齿条基部两侧面间的距离、针布齿条在滚筒上每包一圈的横向间距。此间距影响相邻齿横向空隙的大小、齿隙内可容纳纤维的根数、齿尖分解纤维束的点数。b1大,相邻齿横向间隙大,可容纳较粗或较多根纤维,梳理负荷大,梳解纤维束分割点数少,不利于梳理,也不易损伤纤维和嵌杂;b1小,则相反。纤维直径粗,b1应大;纤维直径细,则b1应小。

纺化纤时,锡林齿条基部宽b1与化纤细度的关系如表23[7]

纺棉时,棉纤维细度选配,取决于纺纱号数。号数大,纱号粗,选配棉纤维线密度粗,纤维短;纱号数小,纱号细,选配原棉密度细,纤维长。纺高含杂转杯纱时,为防嵌破籽,锡林齿条基部宽应放大。棉纱号数与锡林齿条基部宽的关系如表24。

英国专利认为,纺棉和棉型化纤的金属针布,锡林针面与道夫针布横向每25.4 mm齿数与纵向每25.4 mm齿数之比最好不小于1.75∶1,最高达4∶1。对比试验如表25。

由表25可见:横纵向齿数之比为4∶1,齿密减少28.57%,且产量提高到1.5倍时,由于横向密度大,从并条到布面,棉结杂质都显著减少。

此外,纵向齿密大,必然使齿条总高、齿深减小,齿尖角变小,齿尖强度降低,使设计这些参数时受限制。以下情况时,可适当调整基部宽b1

a)纤维细、长,成熟度好或单纤强力较高时,b1可适当减小;

b)纤维的摩擦因数小,卷曲度少,或抱合力差时,b1可适当减小;

c)纤维摩擦因数大,易生静电,易绕滚筒时,b1应适当增大;

d)针布前角大、齿深小,针布释放性强时,为平衡分梳和转移的矛盾,b1可适当减小。

道夫针面上纤维层厚度是锡林针面上的好几倍,为增加道夫针布的容纤量和泄导锡林~道夫上三角区高速气流,提高道夫转移率,横向齿密不能大,基部宽一般都设计在0.8 mm和0.9 mm。过大不利于棉网均匀度。

刺辊锯条基部宽,嵌槽齿条,基部宽与槽宽过渡配合,一般为1.09 mm,一寸8槽,针布横向齿间距为3.2 mm。

自锁齿条基部宽b1有3.2、3.0、2.0、1.6 mm四种,以3.2 mm最多。刺辊针布加工的是小棉束或小棉块,齿条基部宽不宜过小,过小易损伤纤维和打碎杂质,也易嵌破籽,影响刺辊落棉和纤维完全向锡林转移。

清梳联主清棉机的自锁齿条:国内外现有齿条基部宽最大4.2 mm,最小3.0 mm,加工高含杂转杯纺原棉时,嵌破籽非常严重。FA109型第2辊齿条b1应增加至10~12 mm,第三辊应增加至8~10mm;FA116型加速辊的横向齿间距亦应增加至10~12 mm,大分梳辊横向齿距增至8~10mm,以防止嵌破籽、籽棉和棉籽,防损伤纤维,增加短绒;防返花、增加棉结;防轧碎杂质而增加杂质粒数。

3.3.3    齿部宽b2

齿部宽b2是齿根部宽度,齿条加工制造过程中,b2与b3差值小时,轧坯条时易加工;但b2过小,则齿部强度低、不抗轧,且齿根部侧间隙退拔度小,纤维或杂质嵌入齿根间隙后难向齿尖转移。一般b2比基部宽b1小0.15~0.20 mm。

4      齿深h6、基部高h2和齿总高h

4.1    齿深h6

齿深h6应根据加工纤维层厚度和齿隙容纤量等因素决定,它影响分梳、转移和均匀与混和作用。

4.1.1    锡林齿深h6c

锡林齿条齿深h6c小即齿浅,则针隙容纤量少、针面负荷轻,有利于高产、强分梳,提高道夫转移率、防止纤维绕滚筒;但齿深太浅时,分梳时不能容纳大棉束或大棉块,使纤维束、块在紧隔距状态下强分梳,易损伤纤维,压碎大杂,使短绒和杂质粒数增多;针布容纤量少,储存和释放纤维量少,均匀、混和作用差。当前角较大时,影响更显著;但齿深小则释放能力强,转移率高,利于减小前角,提高分梳能力,且能增强齿尖的抗轧性能;因此,随密齿、小前角发展,锡林齿深h6c有向小齿深发展的趋势。

锡林齿深h6c可用下式估算:

式(15)中:

q—梳棉机产量(kg/台·时);

γD—锡林道夫转移率(%);

Dc—锡林直径,A186机为1.29 m;

nc—锡林转速(r/min);

B—锡林幅宽,A186机为1 m;

ρ—为纤维密度,单位为g/cm3,一般纺织纤维密度为1.14~1.52 g/cm3,折合每立方米时的单位为(×106 g/m3)。各种纤维的密度见表26[8]

Kc为纤维层的膨松系数,是纤维集合体压紧前、后体积之差与受压前体积之比值[8]。膨松度系数与开松度和纤维卷曲度、 弹性有关。锡林针布上纤维层的膨松系数,当产量在15~60 kg/(台·h)时,Kc为0.223 ×10-2 ~0.483 ×10-2,梳棉机产量、锡林速度和道夫转移率低时,取下限;梳棉机产量、锡林速度和道夫转移率高时,取上限。

若纺细绒棉,纤维密度为1.5 ×106 g/m3,A186机幅1 m代入(15)式,则可得:

【例1】梳棉机单产为15 kg/(台·h),锡林转速为310 r/min,道夫转移率为6%,Kc取 0.368×10-2,则h6c=0.6 mm;若Kc取0.223×10-2,则h6c≈1.0 mm。

【例2】梳棉机单产为20 kg/(台·h),锡林转速为360 r/min,道夫转移率9.7%,Kc取0.314×10-2,则h6c=0.5 mm。

【例3】梳棉机单产为25 kg/(台·h),锡林转速为410 r/min,道夫转移率15%,Kc取0.223×10-2,则h6c=0.5 mm。

【例4】梳棉机单产为40 kg/(台·h),锡林转速为430 r/min,道夫转移率17%,Kc取0.375 ×10-2,则h6c=0.4 mm。

【例5】梳棉机单产为60 kg/(台·h),锡林转速为500 r/min,道夫转移率19%,Kc取 0.433×10-2,则h6c=0.4 mm。

经统计,棉纺锡林齿深h6c列于表27。

经统计,毛纺锡林齿条齿深h6c列于表28。

4.1.2    刺辊齿深h6T

刺辊齿深h6T 应与喂入棉层厚度相适应。刺辊针布为握持分梳,齿深h6T过浅则刺不透棉层,下层棉束或棉块梳不到,使上、下棉层分梳差异增大、棉束增加,锡林~盖板间梳理负荷增大,上层纤维受锯齿剧烈搓擦损伤纤维、增加短绒和棉结,甚至打碎杂质;齿条齿深h6T过深,则不易抛落杂质、转移纤维,影响刺辊落棉,刺辊上未转移给锡林针布的纤维返回给棉罗拉处,与喂入棉层搓擦,产生大量棉结。刺辊齿条齿深h6T可用式(17)计算:

式(17)中:

G0—为棉卷或筵棉的定量(g/m);因大多数梳棉机机幅为1 m,故此定量的实际单位是g/m2

ρ—为纤维密度,单位为 g/cm3,一般纺织纤维密度为1.14~1.52 g/cm3,折合为每立方米时的单位为(×106 g/m3)。

KT—棉层、或筵棉、或棉卷的膨松度系数[8],是棉层、筵棉或棉卷压紧前、后体积之差与压紧前体积之比值。膨松度系数与开松度和纤维卷曲度、 弹性有关。棉层密度远比纤维密度小,即使是纤维包也远远小于纤维的密度。一般棉层、筵棉或棉卷的膨松度系数KT在 0.09~0.11。开清棉,棉层开松度差,取下限值;梳棉棉卷开松度中等,取中间值;清梳联筵棉,开松度最好,取上限值。

【例1】普通梳棉机,棉卷定量G0为400 g/m,机幅为1 m,即G0为400 g/m2,细绒棉ρ为1.50 g/cm3,即ρ为1.5×106 g/m3;棉卷的膨松度系数KT为0.10;则h6T为2.67 mm。

【例2】清梳联,喂入筵棉定量G0为600 g/m,机幅为1 m,即G0为600 g/m2,细绒棉ρ为1.50 g/cm3,即ρ为1.5×106 g/m3;筵棉的膨松度系数KT为0.11;则h6T为3.64 mm;若膨松度系数KT为0.1,则h6T为4 mm。

【例3】清棉机,喂入棉层定量G0为900 g/m,机幅为1 m,即G0为900 g/m2,细绒棉ρ为1.50g/cm3,即ρ为1.5×106 g/m3;清棉机棉层的膨松度系数KT为0.09;则h6T为6.67 mm。

经统计,棉纺刺辊齿条齿深h6T列于表29。

4.1.3    道夫齿深h6D

虽然道夫与锡林为分梳配置,但锡林针面线速度是道夫针布针面的20多倍,凝聚的纤维层厚度也比锡林针布上纤维层厚得多;且锡林转速高,离心力大,带动的高速气流须要通过道夫针布齿隙排泄,否则易在锡林道夫上三角区形成涡流,制造纱疵。因此,道夫齿条的齿深不能浅,应与生条定量相适应,可用式(18)估算:

式(18)中:

GD—生条定量(g/5m)或(g/m),因一般梳棉机机幅为1.0 m,故即为 g/m2

ED—道夫至圈条器的张力牵伸,一般在1.25~1.45;

ρ—纤维密度(g/cm3)或(×106 g/m3);

KD—道夫纤维网的膨松度系数,约为0.123×10-2 ~0.183×10-2,生条定量轻,取下限值,生条定量重,取上限值。

【例1】生条定量20 g/5m,即4 g/m2,道夫至圈条器的张力牵伸为1.35,纤维密度ρ为1.5×106g/m3,KD取0.164×10-2 ,则h6D为2.2 mm。

【例2】生条定量25 g/5m,即5g/m2,道夫到圈条器的张力牵伸为1.42,细绒棉纤维度ρ为1.5×106 g/m3,KD取0.183×10-2,则h6D为2.59 mm。

【例3】生条定量15 g/5m,即3 g/m2,道夫至圈条器的张力牵伸为1.25,长绒棉纤

维密度ρ为1.51×106 g/m3,KD为0.123×10-2,则h6D为2.03 mm。

经统计,棉纺道夫的齿深h6D列于表30。

4.2     基部高h2

基部高h2影响针布包卷:h2大,侧压刀虽容易压牢,不易跳刀,但包卷过程中齿条弯曲刚度大而难以弯曲成弧形,包卷后针面圆柱度差,且易倒条,而且制造时耗用钢材多,成本高;h2过小,虽可节省钢材,包卷针布针尖面圆柱度好,但侧压刀与齿条侧面接触面积小,包卷过程中若稍有机器振动则易跳刀;据包卷经验,一般齿条的基部高h2应为1.0~1.3 mm,过小过大都不宜。

V型齿条,因其基部有V形槽,h2要适当增大至1.5 mm,也有设计2 mm的,但浪费钢材,影响包卷而无必要。

嵌槽齿条要与凹槽紧密配合,基部高h2应不小于1.5 mm。

4.3      条总高h1   

由图17可知,齿条总高

h1=h2+0.2+e+h         (19)

式(19)中,e的大小既影响齿根部嵌纤维和杂质,又影响包卷:e大,齿根处易嵌纤维和杂质,且齿条抗弯刚度大而不易弯曲,包卷张力要大,也费钢材;e小,则相反。故e以偏小为好,一般e为0.2~0. 3 mm。

图17    齿条总高

5      齿顶面积b3×l

b3为齿顶厚,l为齿顶面长。齿顶面积b3×l越小,针齿越易于刺入棉束和纤维层,分梳效果越好;但齿顶面积过小,冲齿时易使齿部变形扭曲,淬火易烧毁或氧化脱碳,使用时锋利度易衰退,且抗轧能力差。如采用园锥状梳针形齿尖,握持分梳时不易损伤纤维可减少短绒,但自由分梳时,不利于抓取和握持纤维。故Graf公司制造的锡林针布齿条齿顶面积不是零,放大到1000倍时为一小平面,b3×l=0.05 mm×0.07 mm,纺纱效果好且寿命长,棉纺锡林针布齿条齿尖均可设计此尺寸。

道夫易轧伤,为提高其抗轧性能,道夫齿顶面积宜增大些,b3常设计在0.10~0.15 mm;l为0.08~0.13 mm。

刺辊齿条为握持分梳,其齿顶面积小有利于刺入棉层,减少纤维损伤和击碎大杂,防止短绒和杂质增多;但握持分梳的梳理力很大,齿尖过于锋锐易损伤,不利于使用寿命。故刺辊齿条的齿顶b3常设计在0.14~0.18 mm,l常设计在0.05~0.10 mm。毛纺用刺辊齿条,个别齿顶厚设计为0.8 mm,梳理过程中将切断很多纤维,大大增加短绒含量,这样不妥。

6      齿型规格参数间的相互关系

金属针布齿条齿型尺寸规格参数对梳理工艺的影响,彼此密切联系,互相制约。如锡林齿条齿深h6c在一定范围内减小时,锡林针面负荷减轻,梳理作用增强,且有利于齿密增大和前角δc减小;但齿深h6c减小到一定程度后,针布均匀和混和作用减弱,梳理大棉束、块时易损伤纤维,压碎大杂。其他各项参数间亦有类似情况,所以在设计金属针布齿条尺寸规格参数时,必须根据梳棉机的产量、速度、纺纱号数、纺制纤维的长度、线密度及摩擦因数等因素综合考虑,并抓住主要矛盾适当搭配,巧妙组合,以处理好抓取、握持、分梳与释放、转移间的矛盾,才能收到良好的工艺效果。

设计加工涤纶等化学纤维的锡林金属针布齿条时,如纺中特纱时,单产15~25 kg/(台·h),应抓住涤纶纤维与金属的摩擦因数大易生静电、纤维长易绕锡林的特点,设计齿型释放能力强(小齿深、或前角渐变负角,负角弧背或驼峰背),有适当前角和齿密的针布齿条,如AC2520×01860型。

设计加工棉中特号纱的锡林金属针布齿条时,单产30~40 kg/台·时,其特点是加工纤维长度常为28~30 mm,线密度是1.82~1.72 dtex的细绒棉,产量和锡林转速较高,可设计矮、浅齿、小前角、齿密较大的锡林针布齿条,如AC2030×01550型。

设计加工细号纱锡林金属针布齿条时,因所纺纤维既细又长,对成纱的棉结杂质、条干要求高,梳棉机产量和速度都较低;所以,可设计小总高、小前角,密齿850~1000 [齿/(25.4mm)2],齿深较深(0.5~0.6 mm)的直齿形锡林针布齿条,如AC2030×01840型。

小锡林梳棉机的锡林针布,因锡林直径小、转速高,离心力很大、道夫针布转移率特别高,所以,应采用前角特别小(δc=55°~60°),深齿(h6c=1.0~1.5 mm),针隙大容量和齿密较大的锡林针布。

在设计高速、高产、重定量梳理工艺用针布时,一定要增加道夫的齿隙容纤量,应根据定量设计齿深h6D、总高h1D大的道夫针布齿条,如AD4530×01890型,甚至AD5030×01890的道夫针布。

在设计加工低级棉和高含杂原棉用针布齿条时,应针对其纤维长度短、纱号粗、含杂高、针布嵌破籽问题突出。当锡林速度和产量中等时,可设计δc稍大、齿密Nc较稀、横向密度小(b1c较大)、齿深中等的锡林针布,如AC2520×01365型;当锡林转速和产量极高时,锡林齿条也可以设计为浅齿、小前角,但横向齿密一定要小,齿形释放性强,以防止嵌破籽,如AC2030×01365型。道夫针布齿密ND要稀,基部宽(b1D)要大的针布齿条,如AD4530×01890型或AD5025×02090型。

针布齿条的尺寸规格参数中,前角δ、齿密N和齿深h6均既影响抓取握持分梳,又影响释放转移纤维。在增强抓取握持,减小前角δ时,必须防止释放转移不良,应相应减小齿深或减小齿密,或设计带负角或设计驼峰形齿,以兼顾分梳与转移;当齿深h6减小而提高释放和转移功能时,必须防止分梳不充分,均匀混和作用减弱,应相应减小前角和设计更大的齿密,以防转移过度,分梳不足。Graf公司制造的棉纺锡林金属针布齿条向矮、浅、尖、密、小前角方向发展,即是恰当地处理了分梳与转移的矛盾。

7      结论

笔者提供的金属针布齿条齿型尺寸规格的设计程序为:首先设计以前角为主的角度,然后设计影响梳理度的齿密、齿距和基部宽,再设计齿深和基部高,最后设计齿顶面积。设计的依据为:根据纤维与针齿的摩擦因数和纤维在针齿上的离心力设计前角;根据梳理度、梳机产量、锡林速度和纤维长度、线密度设计齿密;根据纤维长度设计齿条的齿距;根据齿密和齿距计算齿条基部宽;根据纤维层厚薄计算齿深;根据包卷要求设计基部高;根据纤维线密度设计齿顶面积等。通过探讨金属针布齿条齿型、尺寸规格的定量计算,以供金属针布设计制造者参考,为纺纱厂选配针布时提供依据。

(全文完)

参考文献:

[1]GB/T 24377-2009,纺织机械与附件金属针布尺寸定义、齿型和包卷[S].

[2]费青.梳理针布的工艺特性、制造和使用[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7-10,142.

[3]许鑑良.细旦化纤四配套针布探讨[J].梳理技术, 2008(14):67-69.

[4]许鑑良.细旦化纤四配套针布探讨[J].梳理技术, 2008(15):45-54.

[5]许鑑良.细旦化纤四配套针布探讨[J].梳理技术, 2009(16):48-59.

[6]费青.锡林道夫转移率对梳理质量的影响[J].梳理技术, 2004(9):22-26;2005(10):23-28.

[7]冯学本.金属针布参数与纤维性状的关联性探讨[J].梳理技术,2012(23):11-12.

[8]于伟东.纺织材料学[M].北京:中国纺织工业出版社,2006:114,80-8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