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一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总让人回想到那个佛法兴盛的时代——南朝。
公元 6 世纪中叶的南北朝时期。北朝信仰佛教主要做法是建造佛像,南朝则以兴 建庙宇为主,俗称“北造像,南造寺”。莆田的广化寺,便始建于香火鼎盛的年代。在福建四大禅林中历史最为悠久。在广化寺的后山上,生长着几十棵松柏树,有些树 龄已达百年,苍翠挺拔,“南山松柏”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开莆来学
历史记载,南山广化寺创建于南朝陈永定二年 (558年)。当时,本是儒生的郑露三兄弟从永泰来到南山,在山 南脚下的湖边筑庐为室,看守郑家祖墓,并开辟书堂。“南湖三先生”的朗朗书声划破了亘古静默的天空,更开创了一个时代——也就是后来令莆田人民感到无上荣光的“十室九书堂, 龙门半天下”的辉煌时 代。
公元558年秋天的一个晚上,明月与海天共色,松涛与海潮交响,郑露在“湖山书堂”内做了一个奇怪的梦。身高丈余的西方金仙恳请他将书堂舍为佛宇,以度众生。郑露梦醒之后,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改儒家传道之处为佛家清修之门,千年古刹广化寺也由此而生。
如今,寺内的郑三先祠正是为纪念舍地建寺的名儒郑露三兄弟讲学遗址,祠内有一“开 莆来学”的匾额,静默地展现着莆田文化的薪火相传、文脉相续。
千年古刹
中国的传统建筑之美,在广化寺体现得淋漓尽致。照壁、牌坊、 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建筑沿着漫长的中轴线依次排开,巍然壮 观,古韵悠扬。这里的动植物也是灵动的,龙眼和橄榄每年都会结出 满树的硕果,数百年的榕树在南方温润多雨的气候中繁茂地生长着, 如今已能荫蔽一方,与建筑组成了一幅古朴清幽的画卷。
鸽子更是有趣,一位僧人告诉我,这些都是信众放生后便“赖” 在寺庙中的鸽子,僧人 们一边担心它们的排泄物会毁坏建筑,一边又 舍不得伤害,简直拿它 们一点办法也没有。这些小动物也一点也不怕人,在人脚边也能悠然自得地渡着步,一切都如此安生自在。
南山,别称“莆山”“凤凰山”,是莆田文化的发祥地和宗教圣地。这里的千年宝刹南山广化寺规整庄严、气势恢宏, 系全国重点寺院,福建十佳风景区之一,福建佛学院挂靠其间。
广场的尽头,三十七层台阶拔高的地势,被称为三十七道品。登上台阶,便是“入三摩地”,这时回过头来再看山门内侧,上书四个大字“莫向外求”。“三摩地”是梵语音译,亦为“禅定”的通称,即令自心安住于一境而不散乱。依山而建的广化寺,在每个层高都有着不同的境界,心灵也随之不断地领悟与升华。“莫向外求”,则是提醒修行者真正的修行,当返观自心。
唐皇赐号
大宗师柳公权亲笔书匾
唐景云二年 (711),寺院住持志彦禅师被睿宗李旦召请进宫讲解佛法,大受赞赏,赐号“聪明禅师”,其所在寺院赐号为“灵岩寺”,并由书法家柳公权书匾, 悬挂于寺门之上, 至此 , 灵岩寺名扬天下。
这样一座殿群、院落、楼阁、庑廊移步换 景,错落有致的大丛林,总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与福州鼓山寺、厦门南普陀寺、泉州开元寺并称福建四大丛林。而僧 人告诉我,在鼎盛时期, 寺庙的规模比现在还要 宏伟。
中晚唐时代,灵岩寺开山已超过300年。在这期间,莆田佛教以灵岩寺为中心得到了蓬勃发展,聚集了一大批 高僧大德,同时也伴随着莆田文脉的兴盛。
来自灵岩精舍内学生们的朗朗书声,既是对数百年前湖山书院绝响的回应,也是对后人的呼唤,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在晨钟暮鼓声中重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诗篇。由于历史上文人墨客纷至沓来, 如今寺内仍保留着许多珍贵的石刻,等待游客 追寻背后的故事。
宋帝赐名
莆田文脉薪火相传
宋朝时 , 广化寺所在的凤凰山佛教寺院盛极一时。宋太平兴国元年 (976 年 ),宋太宗赐名广化寺,一直沿用至今。
公元979年宋朝廷在莆田设置地方政府“兴化军”,故民间有“未出兴化,先有广化”之说。兴化与广化,就这样被 宿命般维系在一起。
当时,兴化军人口极盛时不过 17 万余人,不到相邻福州或者泉州的五分之一,却先后涌 现出无数的名臣、孝友,与忠义之士,乃至理学、史学、诗词大家,被誉为“海滨绉鲁”。《莆田市志》载,宋代兴化 士子进士及第或被朝廷 赐予出身者1678名,兴化军每科参加取解试的 举子经常超过6千人,军学容纳不下,竟连续12科借广化寺为考场, 直到后来可容万人的贡院落成。南山的儒、释两家文化,从南陈时代的点点星火, 经过500 年生养积聚终成燎原之势,汇成奔流川海。
文物穿越历史
广化道风今犹在
沧海桑田间,广化寺虽屡损屡建,古朴的历史风貌一直留 存在这座古刹中。除了释迦文佛塔,大雄宝殿殿后外檐下的四根宋代石瓜楞柱、天王殿前两座宋代石经幢等遗存, 依旧氤氲着宋代遗风。
方言石经幢
天王殿前静默矗立着两座陀罗尼石经幢,造于宋治平二年(1065年), 呈五层八角形,一座无铭文,另一座刻着《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咒》以及捐金助建者的姓名等,幢身雕刻精美、线条鲜明、笔法细腻。
近千年后的今天,这些被完整保存下来的实物,已然成为学者们研究梵文汉译与莆田方言关系的珍贵资料,更彰显出佛 法的源远流长,久盛不衰。
经幢:经幢起源于印度、西藏和尼泊尔等处, 佛教传入中土故亦效仿创建之,但后来于佛寺殿堂中。幢悬挂殿堂中,其下端 多以金银线绣以花饰及流穗垂下。更有以水泥或石刻建筑代之,其形似塔状;但塔中空,而幢不空,且塔多有层次(三层,或七层),幢则无层次之分,而假石幢之表面书以经文,故得名经幢,所谓竖法幢,有宏扬正法、消弭灾祸,而崇敬高标经文, 兴发善信向道诚敬之心。中国历代著名古寺前或绿树丛中,列立经幢,有法幢高竖之意。
释迦文佛塔
屹立近千年不倒的文化地标
走进广化寺,沿着赏心悦目的花径小道向东而行,有一座 历经千年依旧保存完好的古塔——释迦文佛塔。它与寺庙 主体的关系不近不远、恰到好处,既是寺庙标志性建筑之一,又遗世而独立。
石塔呈八角五层空心状,边长超过 11 米,高达 30 余米。石塔创建年代文献无记载,但根据塔上 第 2 层北面塔门右门柱上题刻的“乾道改元清明 日亳社张景醇挈家同登”的字样看,石塔的建筑 年代绝不晚于南宋乾道元年(1165)。
一塔阅千年
八百多年来,虽然广化寺几经兴衰、数次重修,此塔却历经风雨 沧桑、巍然挺立,保持着最初的模样。古朴、坚固,像是注入了建造者那牢不可摧的信仰, 这是释迦文佛塔留给我 们的初印象。
历经八级以上地震矗立无损,石构斗拱精巧,塔身雕像丰富,对于研究莆田社会学、宗教学、雕刻艺术、海丝文化等领域, 释迦文佛塔都是一座独一 无二的“宝藏塔”。
尽管历经无数暴风骤雨,但那塔身上所雕刻 的菩萨、护法将军、凤凰、飞仙、奇花异草等图案依旧栩栩如生,仿佛将游客带入一个隐秘的佛陀世界,更是那个时代海上丝 绸之路文化交融的印记。
历强震而不倒
当我们走进这座仿木构楼阁式石塔,更在其恢宏壮丽之中感受到了古塔的优雅 灵动之美。半米高的卷云栏 板环绕塔底,视觉上看,石塔仿若飘逸云端。随着塔身逐渐缩小,5层飞檐也逐层渐缩精细,每层飞檐宽度相当 于塔体宽度的三分之一,在修长塔檐的衬托下,塔身再 添展翅欲翔的轻盈之意。
从结构上看,塔檐双重叠,仅在各面的中间和转角处设置斗拱辅作, 这种处理使得飞檐更修长轻盈;塔身转角处瓜楞形连踬倚柱上置栌斗, 每层柱头铺作、补间铺作表现为一杪一昂加一杪一昂的做法及形式, 这种结构可见于敦煌榆 林窟,而在我国现存的古代建筑中极为罕见, 为人们研究古代建筑的 斗拱结构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其实,这不仅仅是有美观的效果,更饱含科学道理。释迦文佛塔的内部空间较大,每层外廊进入室内都要先经过短距离的门道,再上四级台阶才到达室内陆面(通常塔室地面与同 层外廊在同一平面上),由于室内陆面比外回廊高,因此室内顶部都形成拱状券顶,从力学的角度而言,拱形的荷载能力,稳定性和刚度均大,增加了塔体的抗力。这也从侧面解释了历经 800 多年释迦文佛塔依然 完好无损的原因。
塔身内外有宋、元、明 历代题刻46 处,见证着 宝塔的沧海桑田。
历史上,莆田曾发生八级以上大地震,有史料记载的分别在:
宋淳熙十三年(1186)
元至正十九年(1359)
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
明正德十五年(1520)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
清嘉庆十四年(1809)
清嘉庆十九年(1814)
艺术殿堂
891 幅精美石雕铸就传世浮屠
莆田石雕技艺闻名遐迩,释迦文佛塔最显著的特点是塔身拥有极其丰富的雕刻,据统计,共有浮雕891幅,堪称塔中石雕宝库。
恍若见敦煌
犹记得第一次看见敦煌壁画时的震撼。而当你亲身站立在释迦文佛塔下时,这种感觉再次浮现。
向上仰望,各层塔檐薄而长,轻巧美观。塔身雕刻丰富,须弥座、门槛两旁,回廊栏板浮雕株儒、罗汉、金刚武士、观音菩萨、飞仙、凤凰、狮子及牡丹、 莲花等各种花草图像,刻功精巧。
全塔雕刻繁密,却繁而不乱,疏密有致。这是因其采用对称布局 形成的效果。在相对称 的位置雕刻同类型的图案,相邻的图案也呈对称状态,又不尽相同, 呈现出古代建构水平中 的对称美,平稳端庄, 诗意隽永。塔上最精彩的主图案是分布在塔体每层每 面两侧的高浮雕宗教人 物立像,有圆雕和浮雕两种。
塔身各层各面(门洞、影门或塔龛 ) 的两 侧都有高浮雕立像,共80尊, 其通高在107~116厘米间。高浮雕立像有罗汉、护法金刚、菩萨,人物形象十分生动,有手托阿育王式塔,持铃、钵、贝叶经、扇、 如意、念珠、拂子等器物,形态各异、清晰可见。
此外,层层斗拱叠涩出挑,每个拱头均雕朵云、双头羽人、飞天伎乐和牡丹、凤凰等精美图案,塔檐仿砖瓦雕 刻,有鸟革翚飞、凌风 飘举之势,无不体现出 精湛的雕刻技艺。
释迦文佛塔建筑技术之 高超、雕刻之精细、浮雕数量之丰富、造型之 生动,是研究古代建筑、 石雕艺术以及宋代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
时代印记
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
打开这份”国宝档案“亦开启一段朝圣之旅。岁月铭刻在宋朝的题刻中,成就了这座屹立千年的文化地标。近千幅遍布塔身的传世石雕,续写着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印记。
海丝航标塔
宋代,莆田航运水系发达,莆田的产品也行销海外, 远达波斯、大食等阿拉伯地区。在当年,释迦文佛塔对 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起到了实际上的功用。宋乾道《莆阳图经》记载:“白湖东引沧江,介延寿、木兰二水之间,南北商舟会焉。”在宋代,广化寺东面约一公里处即白湖港。位于兴化湾沿岸的释迦文佛塔,对于过往的船只是极为醒目的标志,自建塔之后就发挥了航标塔的作用。记录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点点滴滴。
释迦文佛塔多处浮雕涉及波斯献宝图案,这些负重的侏儒力士或背坛,或扛象牙,或头顶果盘,惟妙惟肖,反映了宋代莆田海外贸易 的兴盛。
在塔身众多精美绝伦的浮雕中,罗汉立像的面部表情和神态栩栩如生,当时高超的工艺技术可见一斑。这些罗汉和菩萨或手施密宗结 印,或手持铃杵等密教法器,无疑是研究南宋佛教密宗和文化艺术在 东南沿海地区传播的宝贵实物资料。释迦文佛塔也被纳入莆田市海丝 文物精品,见证着这段繁盛的历史。
塔身上所雕刻的飞仙、瑞兽等图案栩栩如生,仿佛将游客带入一个隐秘的佛陀世界。
人生皆修行
一座寺院的道风, 好像是一个很抽象的东西,它是如何形成的呢?大德出世,办学、印经、持戒念佛,形成广化寺宗风。寺庙内有一个木鱼,僧人告诉我,“鱼类昼夜常醒不眠,以木刻成鱼形而叩击之,目的在警惕众人不可昏沉懒惰。”小南山则已成为僧人们上课的地方。僧人们读书、礼佛,万事皆有规矩,千百年来老一辈人所留下来的精神,依 旧在传承和延续。
漫步在广化寺,沿着释迦文佛塔绕塔而行,耳畔传来稍远处的晨钟暮鼓 或是阵阵佛音,远眺莆田二十四景“南山松柏”美景,内心也宁静下来,“偷得浮生半日闲”的自在与惬意莫过于此。在千年古寺的晨钟暮鼓,奔赴一场心灵的修行。
吃过广化寺斋饭的人都会想,明明是粗茶淡饭, 广化寺的斋饭为什么这么香?日常生活中行走坐 卧皆是修行,斋饭也是修行禅法中的必修课。在 广化寺的周边,大家一锄头一锄头把荒地变成了 绿色蔬菜的海洋。中国佛教史上许多高僧都是在 日常洒扫砍柴、烧水做饭等劳作中而悟道,从而 有“自古大寮出祖师”的说法。
(来源:莆田文旅 编辑: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