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红楼 | 从谨小慎微到目无下尘,被捧杀的林妹妹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第1篇:

从谨小慎微到目无下尘,被捧杀的林妹妹

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林如海送黛玉进贾府的初心是什么?第三回,作者让林如海自己说了出来。

那女学生黛玉,身体方愈,原不忍弃父而往,无奈他外祖母致意务去,且兼如海说:“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

远离父亲投奔外祖母这件事,黛玉本身并不愿意,但“外祖母致意务去”,父亲又用“减我顾盼之忧”当说辞,外祖母是强制命令,父亲是道德绑架,懂事的黛玉只好“洒泪而别”。

外祖母致意务去”的原因不得而知,林如海的目的却很明确:“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我在《黛玉之父林如海做了两大恶事,助推了贾府的败亡》详细分析过,丧母的黛玉属于那个时代“五不娶”之列,必须保障她接受良好的教育,才会有美好的未来。在林如海心中,贾府是最好的选择,贾府的教育已有成功先例(贾敏、贾元春),何况还有“舅氏姐妹”相依相伴。

因此,林如海的初心很明确:希望贾府能给予黛玉良好的教育,以保障她未来有个好姻缘。

对于教育这件事,历来是有分歧的,如果一个孩子有出息,到底是孩子本身的底子好,还是老师教得好?

作者曹先生非常体贴用心,在黛玉初进贾府时,用了非常多的笔墨,来说明此时的黛玉是极具教养的。(我在《谁还记得,那个初进贾府极具教养惹人怜爱的林姑娘?》有详细分析)。那时的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
他去
”。这也正是当时社会对女孩的要求:低调、内敛,因此黛玉才会对未见其有先闻其声的王熙凤评价为“放诞无礼”。

可以说,林如海对女儿的教养是非常有信心的,这绝对是一棵好苗子,送进贾府是会丢林家的脸,未来也一定是一个知书达礼的大家闺秀。

林如海没想到,人是会变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黛玉在林家时,受林家环境的熏陶,自然就有了良好的教养,一旦进入了贾府,环境变了,人也就变了。

贾府给黛玉的是什么样的环境?

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

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宝玉是谁?在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特别强调过,宝玉是贾政的二公子,衔玉而生,祖母“爱如珍宝”,当“命根一样”。由此可知,黛玉的“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自然是得到了贾府最高规格的待遇,“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比亲孙女还要亲,还要疼爱。

所以,如果依然认为黛玉是来投靠的,贾府只是普通的收养,那就对不起贾母的这番疼爱了。

享受最高规格的待遇有问题吗?从疼爱的角度来看,没问题,是否疼爱,不在于语言,都体现在行动上,所以贾母的疼爱是货真价实的,一点都不来虚的。但是,从林如海的初心来看,就太有问题了。

林如海送女儿入贾府,是干嘛来了?“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意思是在外祖母的庇护下,与表姐妹们一起学做大家闺秀。

可是,这一来,就被贾母强制站队了:黛玉与宝玉一个梯队,与三春不是一个梯队。

家里姐妹多的人应该有共鸣,或者上学时的圈子也是同理,孩提时代,是否被权威人物(父母、老师等)重视,自然就会形成不同的圈子:嫡系和旁系。被重视的是嫡系,旁人不敢得罪,但同时会产生心理隔阂。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人如果被捧到顶点,就容易脱离群众,久而久之,黛玉在众人心中就有了“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印象。

“孤高”是客观现象,身处高处自然是孤独的,但如果还“自许”,以孤高为傲,那就会离群众越来越远,何况黛玉还“目无下尘”。、

初读红楼时,错看成了“目下无尘”,理解为洁癖,这倒无可厚非。有一天突然发现是“目无下尘”,对曹先生的崇拜真是高山仰止:用词太讲究太精准了,一字之差,人物性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什么是“目无下尘”,即眼里没有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贾母把黛玉捧到了高处,她便顺竿往上爬,眼睛朝天,对那些比自己地位低的人不屑一顾。

这一字之差,黛玉在贾府的形象,就再也不是那个“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的林家女儿了。

这是林如海完全想不到的,他不知道,自己的岳母已经不是教育贾敏时的贾府当家主母,早已随着进入老年,而失去了理智,心中只有溺爱了。(关于溺爱毁人,书中另有两个实例,一是薛蟠,二是夏金桂,作者还刻意让他们走到一起,互相伤害,我们可以对照着看,也是大有深意的,以后再详述。)

贾母之溺爱,把黛玉与三春分割,让她失去了与姐妹们一起成长的机会。对黛玉的成长教育来说,这还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是她被贾母与宝玉捆绑到了一起。

黛玉初进贾府时,王夫人未雨绸缪地告诫黛玉要远离宝玉,黛玉是这样回答的:

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这位哥哥?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虽极憨顽,说在姊妹情中极好的。况我来了,自然只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得去沾惹之理?

真是难为死了王夫人,她太懂贾母也太懂宝玉了,她知道无法阻止贾母,也管不了宝玉,只好走曲线救国的路线,先给黛玉打个预防针。这一针如果打得有效,就既救了宝玉,又保全了黛玉。

黛玉的回答,体现了林家女儿的教养,也说明了她有见识:“我来了,自然只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得去沾惹之理?

按照常理,黛玉是应该与姐妹们住一起的,沾惹宝玉就是无理之举,何况还共居一室?

可是,当初这么明白的黛玉,很快就在贾母的安排下自打脸了,不仅共居一室,还“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

精明一世的老祖宗贾母确实是老糊涂了,不知道她到底是选择性无视,还是有意闭塞视听,她好像完全不知道宝玉早已臭名远扬:“将来色鬼无疑了。

一个只爱在“内惟厮混”的男孩,如果再给他制造厮混的环境,就相当于助纣为虐了,再把黛玉送到她身边,等同于送羊入虎口。(后文可知,宁府的混乱,就是因为贾珍喜欢厮混,焉知贾政说的“将来色鬼无疑了”不是担心变成贾珍的样子?)

在那个极其讲求名节的社会,在贾府这个极其重视礼节规矩的贵族之家,把男孩女孩养在一起同吃同住,就是在落人口实,毁黛玉的名节。

宝玉的“色鬼”之名能外扬,黛玉与宝玉养在一起有失教养之名就不会外扬?

林如海的初心,是把黛玉送进贾府接受良好的贵族教育,不想黛玉却成了宝玉这个“顽劣异常、极恶读书”的纨绔公子的玩伴。

回头再看贾母的“致意务去”,贾母强势接走黛玉,更像是专门为了给宝玉找一个玩伴,好让这个“命根子”顽劣得更彻底。

以疼爱之名,贾母就这样把一个极具教养的好苗子,捧杀成了“目无下尘”的孤高女,离教养越来越远,从而开启了黛玉的悲剧人生。

所谓孤女,不是身孤,而是心孤,黛玉在贾母的捧杀下,把自己给孤立了。

作者在第五回的开篇,用极少的笔墨来描述黛玉的变化,对我们接下来理解黛玉的判词,有非常大的辅助作用。

我们下一篇再分析。

回归文本,紧扣原著,欢迎一起走进红楼、重温经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