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通常是因为不够好
图:Paul Gauguin
《国富论》在亚当·斯密生活的年代,是极其重要的思想巨著,属于今日经济学理论的beta版,经过无数人逐步的提炼和扩展优化,那些浓缩的东西早被反复稀释渗透到各个角落,其中的一些核心观念变成常识。除非搞经济学史研究,读的意义不大。
有些经典著作可以类比成原材料,很糙,还需要有专业人士加工。虽然实际上一直“知识的二手贩子”这种蔑称,但做得还远远不够。
很少有大师会直面自己在面向大众传播时的无能。米塞斯也好,哈耶克也好,从写下第一个字开始,就带着传播正确理念的强烈动机。有一种特别酸溜溜的说法“xxx理论是给100年后的人看的”,就不敢承认,实际上就是表达上的无能。
过去这段时间逐字逐句阅读哈耶克的《自由宪章》,我可以毫不留情地告诉大家,这是一本完全不值得浪费时间阅读的书,因为写得太糟糕了。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的意外出圈之后(靠的还是畅销杂志《读者文摘》的通俗解读),写的大部分书从最终的结果看,都是不及格的,毕竟哈耶克是希望所有这些书能如同《通往奴役之路》一样畅销,能触达更多读者,影响人们的认知。这也是他作为思想家的野心和责任感。后期的那些著作甚至学术界也都反响平平(谁读谁知道),这也让哈耶克郁闷了很长一段时间。
相比之下,米塞斯的表达能力要强悍太多了,扎实而流畅,清晰且简洁。我这么说并非贬低哈耶克的伟大,哈耶克是伟大的思想家毋庸置疑,只是就表达能力论,确实存在巨大缺陷。目的是传播,最终几乎没人看,手段未能达到目的,无情客观地说就是失败。这无关乎作者本人是否在乎,而且他本人确实在乎,哈哈哈哈。还好后来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安抚了我哈受伤的心灵。
一方面虽然多数畅销书的内容品质确实可疑,但另一方面小众通常是因为不够好。很多经典作品在其诞生的年代都很流行。我心目中好的作品标准是叫好又叫座,这当然很难。
我年轻的时候无法诚实面对自己,装逼过瘾,试图从小众的文艺闷片的刻意抒情里强行体会深刻和感慨,那都是我大脑的理性包装出来的,不是真正的生理反应。虚伪的作品带来虚假的体验,作品和观众共同经历了一场刻奇的狂欢。
我们说有些歌传唱至今。注意“传唱”,首先得传起来,才有机会淘汰时间。我们回顾下过去几十年的流行乐坛,屹立不倒的是不是周杰伦和伍佰呢?我们再看中国摇滚乐队,作品还会被传唱的有几支?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给出更加残酷的结论。
当然,这些都不是绝对的,只是大概率。小众简单啊,无论什么风格的内容都能找到两三个知音,多糟糕的人都有粉丝。再看《乐队的夏天》,似乎每支乐队都有一小撮粉丝,但很明显能感觉到,这些乐队不红是有原因的,就是没那么好嘛。五条人火了,被问到为什么参加乐夏,回答,名和利。坦率,不装逼。
普通人几乎没有亲自去读经典的必要性。文化和知识传播中自然形成的分工专业化,会让更懂得传播的人占领市场。图书面临的问题日益凸显,看书成为巨高的门槛,其实图书只是载体,从纸质到电子版的进化倒是很迅速,但内容上与时俱进的革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许许多多的大部头的最终的归宿跟婚纱照差不多,安静地躺在某个角落里积灰。
其实在这方面有些作者早就领先于时代了,比如说当年明月,他写的《明朝那些事儿》到今天依然畅销,也许直到今天依然有不少人批评这书过于流行和肤浅,但事实证明,人家完全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虽然其中有一些瑕疵甚至幼稚的抖机灵,但总体而言如果普通人想了解明朝,好像没有比这套书更合适的了。这套书史料完整,通俗易读,就达成普通读者想粗略且完整了解明史的目的,足够了。
作为一个读者或者观众,平常心对待所有内容,不要因为自己从不读经典就觉得自己肤浅,更不要有一种读了经典好像就会突然有文化的幻觉。不要有这种毫无必要的执念,无论书籍、电影、音乐,不要被它们自带的光环影响到判断,如果你不喜欢,那就是不够好。有时只是还没到时候,未来的某一天你可能会突然发现它的好。
上篇:80后是最惨一代?
推荐:如何有效杜绝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