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学外语》:3个方法让你轻松学外语
我们总是花非常多的时间在学习外语这件事情上,最后却总是收效甚微,比如我最近在学日语的时候,每天晚上都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练习口语和语法,但是总是觉得力不从心,还是没有办法做出很大的提升。而且英语作为主课,让很多的学生痛苦不堪,近几年,取消英语考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是这真的是我们所期望的,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事实上,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第一语言,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文的地位虽然也有了一席之地,但它是没有办法完全取代英语的地位。所以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去排斥外语,去质疑它的重要性,而是要去正视外语,调整学习外语的心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高效地学习到外语的知识。
我虽深知语言习得的重要性,但一直以来,用的都是英语老师教我的土方法,很多单词、语法都靠死记硬背来记忆,成效虽然也不算差,但是效率极低,而且一直不断在寻求学习外语的理论和方法知道,最近看到的《如何科学学外语》这本书,却给了我不少的启发,看完这本书,让我对语言的学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它的作者白井恭弘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应用语言学博士,美国凯斯西储大学认知科学系教授,日本语言科学会第三届理事长。作为日本人,他更理解亚洲人学习西方语言的困难和无奈,它的很多理论知识也确实让我意识到了自己在学习外语时候的很多问题。
01|母语影响外语的习得
我们很多人不知道,其实我们在学习外语的时候,难免会受到母语的干扰,我们在进行学习的时候,会将现有的母语知识储备迁移到第二语言,比如我刚刚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使用的普通话谐音法、还有常说的中式英文都是我们在学习外语过程中,发音、单词、语法、文化发生迁移的情况。我之前也一直崇尚着只要开口说和练习,外语就能够说得好,写得对,但白井老师的一席话,颠覆了我的认知,它指出在我们外语的水平还不够高的时候,还是要有准备地进行开口和写作,注意“说”和“写”的规范性,因为水平不足的情况下,开口说外语很容易发生语言迁移的情况,在表达的时候完全都是依靠母语的语法和发音,最后中式外语就诞生了。
同时,我也学习到了一个新名词,叫做“语言距离”,它指的是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似程度,通常与母语和所学外语所属的语言体系有关。比如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均属于罗曼语族,它们的语言距离就相对比较近一些,甚至还能够正常交流,但是和汉语却相差甚远,我们很难通过汉语和西班牙语或葡萄牙语进行无缝对接。而且书中还提到的方言其实和官话也存在一定的语言距离,比如江浙沪的吴侬软语,两广地区的粤语,以及台闽地区的闽南话,这些其实和以北京地区官话为基础的普通话真的不能算是同一种语言。
我最先习得的语言是瑞安话(温州话的分支),普通话于我而言也算是学习的第一个外语了,那为什么学习普通话的时候没有障碍呢?我觉得很大程度是因为瑞安话除了保留了古汉语的语音和的语法,却没有形成一套自己的体系,而且是靠口口相传继承下来的,所以在学习普通话的时候,其实没有所谓的语言迁移的情况,所以学习起来其实和从零开始并没有区别,当我们学习英语、日语、韩语的时候,总是会带入普通话的相关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干扰,所以作者说有的时候零基础的孩子反而更加容易Get一门新语言。
02|过了某个年龄阶段,学外语就有困难?
我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临界期假说”。就是说过了某个年龄界限,学习外语就会很难,就很难在外语的学习上取得成功。很多人认为这个时期是在青春期初期,所以学校最迟在初中开设英语课。但是真的有这样的临界期吗?其实很难说,我们都知道许渊冲老先生27岁才到法国留学,如果有这个临界期存在,那么他根本没有办法达到现在的高度,但事实上他不仅可以精通法语,更是为我过的翻译行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由此来看,年龄不是制约外语学习的主要因素,主要原因是人脑结构的变化,因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人脑结构也开始变得不一样,我们开始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习逻辑,我们不能够像孩子那样学习外语了,而且环境对我们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我身边的一些亲戚和朋友不仅能够说流利的汉语,还能流利地说意大利语或英语,那是因为他们从小就在国外学习和生活,父母和他说着汉语,出门交流说着外语,所以在这种环境和学习氛围中,他变成了母语和外语都非常厉害的人。所以说学习外语的环境其实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学习外语的结果。
03|我们该如何学习外语?
最后和大家分享几个书中学习外语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升学习效率。
专注某一领域。如果是打算留学国外学习医学的人,那么就专注医学领域的外语;或是对航空航天感兴趣,那就专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外语学习;如果喜欢看电影,那么外语电影真的是你不错的选择。在专注的这一领域,由于有母语的基础,单词基本可以通过结合上下文猜出意思,不会很大程度影响到阅读和听力,可以等阅读或者听力结束之后,在翻查词典。这样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而且可以不断积累某一领域的新词汇,在这一领域的外语,就会达到一个特别理想的水平。这也是为何很多的外语经验文章推荐大家看电影,看新闻的原因。
坚持输出。“一天不练口生,一天不听耳生”,所以听说读写都是要每天进行的,哪怕只有坚持二三十分钟,只要你坚持不懈,学习就有效果,只有做好输出,才能将外语内化成为我们自己的知识。
找准策略。学习外语确实有个体差异,所以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对于不同的个体,学习策略也是不一样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有的人需要完整的时间才能记下东西,有的人可以将碎片时间完全利用,这就是个体差异,选择自己学习效率最高的时间,最习惯的方法,最有效的激励,才是最适合自己的策略。
学好外语,并不是记单词、背语法,也不是背课文、看原声电影,而是在和一种文化交流,通过学习外语,摸索出最合适自己的路。这条路不好走,希望大家都能够勇敢地走下去。
“希望各位读者可以通过本书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进程,提高外语学习和教学效率。世间的很多问题都源自沟通不畅,说到底,学习外语的目的就是异文化间的沟通交流。我真诚地希望外语学习效率的提高或多或少地解决一部分世间纷扰。”希望大家都能够学习好外语,理解对方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消除文化隔阂,突破文化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