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窑洞里的那些“秘密”……|回眸百年 致敬青春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我们特别开设“回眸百年 致敬青春”专栏。忆往昔岁月峥嵘,看今朝风华正茂。愿青年读者从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中汲取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贡献出磅礴的青春力量。

延安窑洞是如何打成的 (节选)

作者:胡松涛

01

黄土高原深处的延安,最常见的“住房”是窑洞。依山而建的窑洞,由低而高,多至六七层,窑洞上下左右毗邻。白天看去,山上的窑洞像蜜蜂的巢穴一般;晚上,高高低低的窑洞灯火与天上的星星一起闪烁。

一座座开凿窑洞的山,更像是一艘艘航船——从“一大”南湖驶来的航船,承载着革命者,承载着全中国的人心,在时代的大风大浪中航行……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半期,众多革命者落脚陕北,首先学会了打窑而居。

他们先找到一个荒山沟,在一个朝阳的山坡,齐齐地錾下去一个垂直的平面,然后在平面上挖出一个下方上圆的山洞,宽三米、深五米左右。最后,洞口处用砖石或木料镶上拱圆形的门窗,糊上窗纸。冬暖夏凉的窑洞就算打成了。

打窑出来的土,填平窑洞前面的小山沟,在窑洞门前形成小小的平地,用来种树、种菜,以及集合、开会。窑洞有一间的,有里外套间的,还有一明两暗三间的。套间的窑洞叫“跨窑”。

一九三七年十月,抗日军政大学招收近千名学员,没有住处,抗大教育长罗瑞卿立即组织学员自己动手打窑洞;这是抗大第一课。十五人组成一个打窑小组,按照三米宽、三米高、五米深的规格打窑。有人用镢头、铲子刨土,有人用土筐往外抬土。

窑洞打好后,再用烂泥把墙抹平,等不及通风去湿气,马上就住了进去。

罗瑞卿说过,抗大学员“在两个星期的时间内,挖出了170多个窑洞,使得将近千人的两个大队立即有了新的校舍了。这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学校,恐怕都不能不是一个伟大的创举”。(罗瑞卿:《“抗大”的过去与现在》)

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校长办公室的窑洞

革命者自己动手打窑洞,毛泽东很赞成。他说:“打窑洞就是学习,而且是很重要的学习。不要小看打窑洞,你们知识分子是读书人,长期脱离劳动,不会打窑洞怎么会和劳动人民有共同语言呢?打窑洞是接近工农的第一步,打窑洞就是在打通和工农群众隔开的墙。”(何长工、陶汉章、李夫克:《抗大抗大,越抗越大》)打窑洞不仅有生存意义,还具有如此重大的革命意义。

02

窑洞和窑洞前的场地,是革命者学习、工作、生活的最主要场所。从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到普通的士兵,都住在延安的窑洞里,度过一段难忘的岁月。

从都市和敌占区来到延安的同志住在窑洞里,感受到自由的空气、宽大的空气、快活的空气。这里没有宪兵、没有日本浪人,这里可以公开学习马列主义,这里人人平等,彼此都是同志关系。

美术家蔡若虹从上海来到延安,他说:“我们过去在亭子间中不敢大声唱《国际歌》,而现在在窑洞里却可以纵情高唱了;我们过去总嫌亭子间里的电灯不亮,而现在却觉得窑洞里的油灯很亮了。”(蔡若虹:《岁月峥嵘五十年》)

图源:《延安美术作品·木刻(一)》,太白文艺出版社

大家在窑洞里,读书,读报(中央党校里,每个窑洞里配一份《解放日报》),做笔记。由于日军和国民党的封锁,延安物品紧缺,连每个窑洞的点灯油也是定量发放的,得省着用。(莫文骅:《从整风中学习战争》)

鲁迅艺术学院的师生经常晚上演出,半夜里回到窑洞,肚子饿了,又没吃的,只好忍着。有一天,漫画家华君武看到白天糊窑洞纸窗户剩下半碗糨糊,拿来吃了。真香啊!

可不是经常有糨糊可做夜宵,肚子里的“馋虫”在呐喊,华君武有一天想出一个办法,把总务科发的点灯的清油拿来炒小米饭吃。不久就被总务科发现了,总务科的同志也不批评,只是在清油里滴几滴煤油,不声不响地制止了华君武他们的违规行为。(华君武:《鲁艺美术部生活剪影》)

03

窑洞里有革命者的人间烟火。说是冬暖夏凉,夏天的窑洞自是清凉无汗,冬日里着实不怎么温暖,窑洞中盆盆罐罐里的水都会结冰,笔尖都冻结了,要放在嘴里哈几口气才能写字。

每个窑洞每天发两斤或三斤木炭取暖,红红的炭火支持不到凌晨。被子单薄,灰冷席凉,许多人都是蜷缩着睡觉,有的用一根草绳把被子的一头扎起来保暖。大家互相开玩笑说:“我们都是'团长’待遇。”

住在半山腰的窑洞里,生活用水都是从山下的延河里挑上来的。冬天基本上没法洗澡,也没有换洗衣裳,不少人长了一身虱子,又没有消灭虱子的药物,只好在闲暇的时候,坐在窑洞门口,一边晒太阳,一边捉虱子。革命人把虱子叫作“革命虫”。

在延安,文艺家结婚之后,夫妻可以分到一个窑洞。诗人艾青在自己的窑洞里,请工人帮忙用土坯垒了沙发,大约四尺长、二尺来宽,用白灰刷得溜光,又购置了一条陕北本地产的白羊毛毡铺上,他爱人用黑红两色的土布缝成两个坐垫,如此“豪华”的“沙发”成为窑洞里的“靓点”,赢得来客的惊叹与夸赞。

图源:《延安美术作品·木刻(一)》,太白文艺出版社

窑洞分土窑洞和石窑洞。石窑洞比较结实,条件相对好一些。作曲家冼星海一九三八年十一月从上海来到延安,没几天就遇上日本飞机对延安城的大轰炸,组织上安排他住在一孔石窑洞里。

冼星海在《我学习音乐的经过》中写道:“以前,我以为窑洞又脏又局促,空气不好,光线不够,也许就像城市贫民的地窖。但是事实全不然,空气充足,光线很够,很像个小洋房,不同的只是天花板(应说'土’)是穹形的。后来我更知道了它冬暖夏凉的好处。”

冼星海在窑洞里居住的一年多时间,创作出《黄河大合唱》等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

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中国交响乐团 - 中央乐团1956-1996历史性录音

丁玲是第一位到达陕北的著名作家,党中央在窑洞里举行欢迎会迎接她。毛泽东专门写了《临江仙·赠丁玲》,其中说道:“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丁玲在陕北完成了由文学家到革命家的转身,她因久住窑洞,后来得了关节炎。

有对窑洞不满意的声音传到了毛泽东的耳朵里。毛泽东说:“不习惯蹲窑洞,这是要不得的。延安的窑洞是最革命的。延安的窑洞有马列主义,延安的窑洞能指挥全国的抗日战争。蒋介石现在比我们住得阔气,有高楼,有洋房,有电灯,可是全国人民都不听他的。我们不要看不起自己,不要看不起窑洞,全国人民的希望都寄托在我们身上,寄托在延安的土窑洞里。”(《毛泽东年谱1893—1949》)毛泽东住窑洞,也得了关节炎。

革命者依偎于简陋窑洞,调整着自己与窑洞的关系。他们在窑洞里扎下根来,他们走进老乡的窑洞,他们在窑洞里团结群众,接地气,形成与窑洞相一致的世界观,浴火重生。

图源:《延安美术作品·木刻(一)》,太白文艺出版社

04

延安的窑洞里,聚集着一群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窑洞“铸剑”,它不生产战火前线需要的武器和给养,它生产的是一群民族解放的先进分子。窑洞“灌浆”,它孕育出了革命理论和革命文艺,诞生了新的文化。《军民进行曲》《生产大合唱》《黄河大合唱》,还有《白毛女》等经典作品都是在窑洞完成的。

毛泽东在陕北十三年,在八十四个城镇和村庄的窑洞住过。窑洞里他文思泉涌。后来出版的《毛泽东选集》四卷共一百五十九篇文章,有一百一十二篇诞生于延安时期;《毛泽东文集》八卷中的八百零二篇文章,有三百八十五篇写于延安;《毛泽东军事文集》六卷中的一千六百二十八篇文章,也有九百三十八篇是在陕北写作的。毛泽东与黄炎培的“窑洞对”,传为佳话。

陕北的窑洞反映了民族的脉动,造就了一种哲学的深度。中国革命的乐章在陕北窑洞里“调弦”“定调”。

1938年春,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 资料图

中国共产党人的“老对手”、住在洋房里的蒋介石,关注到了共产党人的窑洞。一九四七年八月,蒋介石以胜利者的姿态来到延安,他看了抗大一排排简陋的窑洞,又专门来到枣园,想看看毛泽东居住的窑洞。

他先是站在门口张望一番,然后慢慢地走进窑洞。四下都是黄土,陈设简陋。蒋介石久久地沉默不语,他无法洞悉窑洞的秘密,更无以窥见共产党人创造的“窑洞文化”的真谛。

后来流行一个传说:

一个吓得发抖的村民被带过来,蒋介石和颜悦色地向他问话。

问:“你见过毛泽东吗?”

答:“是的,经常见。”

问:“他穿什么衣服?”

答:“跟那些兵一样。”

问:“新的还是旧的?”

答:“旧的,袖口膝盖都打了补丁。”

问:“毛泽东穿什么鞋?”

答:“布鞋,还有草鞋。”

问:“他跟你讲话吗?”

答:“讲过。”

问:“讲些什么?”

答:“他说额(我)家的红枣好吃哩。”

问:“你送给他的?”

答:“没,他买的,给了额钱。”

问:“还说什么?”

(想了想)答:“问为啥陕北人不爱吃红辣椒。”

问:“你怎么回答?”

答:“额说,吃了那家伙嗓子疼。”

问:“他平时最喜欢吃什么菜?”

答:“一个是南瓜,一个红辣椒。”

问:“平时有何爱好?”

(想了想)答:“散步,逗孩子,开会,听匣子(收音机)。”

问:“他几时睡觉?”

答:“听说晚上不睡觉,早上睡觉。”

这个对话,近乎史实,胜于史实。

历史的真实是:蒋介石在延安住了一个晚上,住在延安最好的外交宾馆,宾馆的洋瓷脸盆、澡盆、马桶、沙发、钢丝床,以及山珍海味、西餐用具,还有西餐厨师等,都是他的部下胡宗南从西安空运过来的。蒋介石离开延安的时候,望见一弯残月。

住在窑洞里的革命者,望见的是:中国革命的航船将要胜利地驶过历史的三峡,一个大时代就要到来了……

作者简介:胡松涛:作家,学者。著有《毛泽东影响中国的88个关键词》《辋·王维》《〈心经〉初见》《民间的阳光》《嚼雪录》等。现居北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