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大联考语文试题
河南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大联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摘编自李青松《生态文学绿意盎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态文学催生出生态意识,生态意识包括健康环保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感受等。
B.将生态意识和自然伦理精神深深嵌入民族文化,是生态文学的唯一使命和责任。
C.生态文学通过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来改变生态状况,进而改变人们的思维和观念。
D.生态文学注重生命内在的丰沛和高贵,提醒人们牢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引用“文脉与国脉相牵,文运与国运相连”,旨在论证形成生态文学现象的原因。
B.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生态文学与其他文学不同的价值追求。
C.第三段分析了生态文学的特征,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把文章的论证推向深入。
D.文章以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学的关系为基础,论证了生态文学的使命和责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生态文学日渐兴起,成为--种独特文学现象,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B.生态文学作家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作为一个整体,记人、叙事、状物、抒情都能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
C.生态文学的理念与中国自古就有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和为贵、和谐共生、美美与共等哲学思想是相通的。
D.我国生态文学作家关注中国生态问题,探寻生命万物之关系,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根本任务,表达对美丽中国的畅想。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摘编自蒋俏蕾《短视频发展中自律与创新同样重要》,《光明日报》2021年2月2日)
材料二:
(摘编自王子潇《以积极健康内容赋能短视频生态》,《人民日报》2020年9月11日)
材料三:
(摘编自陈凌《短视频,监管和责任不能“短”》,《人民日报》2020年6月30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年来,网络短视频迅猛发展,短视频用户规模已占网民整体的大部分,观看短视频已成为很多网民生活的一部分。
B.短视频的快速传播不仅对传统长视频的制作带来巨大冲击,而且对人们的认知思维、价值观念和时间管理带来挑战。
C.短视频操作容易、短小精炼、趣味性浓、交互性强等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短视频的制作中来。
D.短视频形式鲜活视角广阔,能够通过镜头、配乐和剪辑,展现人们真实而多彩的生活,传递更加丰富的信息。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短视频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因此逐渐规范短视频行业的发展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B.短视频内容的直观性和感染性,以及在传播过程中的移动化与伴随性,都为短视频的传播提供了深厚的受众基础。
C.要想成为短视频平台上的网红主播,不仅要学会“有意思”的创新,还必须要能够选择“有意义”的主题内容。
D.短视频虽然内容丰富,但内容的品质却参差不齐,这与其制作的门槛、成本算法推荐技术等有很大的关联。
6.在短视频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让短视频长效地发挥对青少年教育的正向作用?请结合材料分析。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壳
彭家河
(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老宅锁了几年”后成了“破败的躯壳”,而“我”在城市多年“借壳蜗居”,这样的现象引发人们对于个体生命选择的思考。
B.“山更青了,水更绿了”写出了乡村自然环境的美好,但作者“总发觉有所欠缺”,是因为此时的乡村变得空落,缺少了人间烟火气。
C.“我咬着脆脆的李子,却尝到了一阵强烈的酸”,作者以一种强烈的味觉感受,含蓄地表达了对于乡村现实的隐忧与痛心。
D.远离了乡村的乡民,尽管进人城市生活,但在物质层面“无壳而居”、精神层面“无壳而护”,在作者看来回归乡土才是正确的选择。
8.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融记叙抒情为一体,作者以自己对乡村生活的个体记忆为出发点,记叙有关经历和思考,将个人的经历与时代的发展变化结合起来。
B.作者在文中将自己比喻为“漂泊的虫子”,既写出了自己在外部世界中的渺小,也突出了自己离开乡村之后心灵无处安放的现实。
C.文中写建立在乡村土地上的“壳牌”广告时,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意在突出跨国企业对本土经济尤其是乡村发展的影响,丰富了主题意蕴。
D.文章题目“壳”也是整篇散文的核心词,文章通过运用细腻而感性的语言,诠释了“壳”的多重意蕴,展现了作者对于个体生命与乡土文明的深邃思考。
9.作者笔下的“壳”既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10.作为一位乡土作家作者文学创作的源泉是对于乡土复杂而矛盾的情感。为什么说作者对乡土的情感是“复杂而矛盾”的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节选自《宋史·范师道传》)
[注]①亲事亲从兵:亲事官和亲从兵。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掖庭觊觎迁拜者甚多/女御何名/而迁乎才人品秩既高/古有定员/唐制止七人而已/外人不能详知/止谓陛下于宠幸/太过恩泽不节耳/
B.而掖庭觊觎迁拜者/甚多女御何名/而迁乎才人品秩既高/古有定员/唐制止七人而已/外人不能详知/止谓陛下于宠幸太过/恩泽不节耳/
C.而掖庭觊觎迁拜者甚多/女御何名而迁乎/才人品秩既高/古有定员/唐制止七人而已/外人不能详知/止谓陛下于宠幸太过/恩泽不节耳/
D.而掖庭觊觎迁拜者/甚多女御何名而迁乎/才人品秩既高/古有定员/唐制止七人而已/外人不能详知/止谓陛下于宠幸/太过恩泽不节耳/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及第指科考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而得名。最初只用于考中进土,明清殿试的一甲三名称赐进士及第。
B.谏院是宋代设立的舆论机关,负责在朝廷中搜集建议和评论。当时在朝廷中设立谏官和御史,通称台谏。
C.诰命又称诰书,是皇帝封赠官员的专用文书或授赠给官员家属的荣誉证书。“诰”,是以上告下的意思。
D.工部是古代三省六部中六部之一,长官为工部尚书,掌管全国的工程、水利、交通、屯田、土地等事务。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师道执掌县政,禁绝民间陋习。他考中进士后曾任广德县知县,当地百姓每年在张王庙祭祀神灵,杀几千头牛,他坚决禁止这种做法。
B.范师道据理力争,反遭权贵外放。宰相刘沆安葬温成皇后时没有按照典制称“陵”,范师道多次指出其失礼之处,刘沆厌恶他,就找理由把他调出京城。
C.范师道为官尽责,多次建言献策。他曾提出罢内降推恩、贡举改三年等建议,他还上疏反对大加赏赐女御,认为诰命不出自有司违背朝制。
D.范师道颇有见地,受到仁宗优待。他提醒朝廷加强边防,防止小人作乱,要重视选好将帅,训练士兵;仁宗晚年时对他的建言,总能宽容对待。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论者谓宦官谋广亲事亲从兵,欲取京畿财赋赡之,因以收事柄。
(2)一才人之奉,月直中户百家之赋,岁时赐予不在焉。
五、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
黄庭坚
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①。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②。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注]①宋哲宗绍圣二年,黄庭坚以修《神宗实录》不实之罪,被贬,此词为词人在戎州贬所与友人史应之的唱和之作。②倒著冠:倒戴着冠儿。此句暗用山简典故,《世说新语。任诞》:“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日暮倒载归,茗芋无所知。复能乘骏马,倒著白接篱。”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看到黄菊盛开,词人用一个“寒”字,点明二人相聚是在深秋时节,且与下文“黄花”呼应。
B.“人生莫放酒杯干”,与李白的“莫使金樽空对月”在情感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C.“身健在”三句,表明词人不想在世俗中违心附和,只想余生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
D.末尾两句,词人以“黄花、白发”来喻暮年,以“冷眼”来代世俗的态度,自然而贴切。
16.请简要分析本词中词人所传达的主要情感。
六、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写出沙漠冰封、乌云密布的景象。
(2)韩愈在《师说》中用对比手法揭示了当时--般人与古代圣人差距巨大的原因,古代圣人“________”,而当时一般人“________”,怎能不更加愚昧。
(3)古代文人往往在与友人“痛饮”之时伴随以“狂歌”,苏轼在《赤壁赋》中就曾“扣舷而歌之”:“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理想的执着和政治上的苦闷。
七、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8.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遥望 气贯长虹 连结 独树一帜
B.鸟瞰 大气磅礴 维系 匠心独运
C.遥望 大气磅礴 连结 匠心独运
D.鸟瞰 气贯长虹 维系 独树一帜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危旧故宫自从转为平安故宫、数字故宫学术故宫、活力故宫,壮美的紫禁城已经随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历史进程焕发出新的生机。
B.自从危旧故宫转为平安故宫、数字故宫学术故宫、活力故宫,壮美的紫禁城已经随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历史进程焕发出新的生机勃勃。
C.自从危旧故宫转为平安故宫、数字故宫、学术故宫、活力故宫,壮美的紫禁城已经随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历史进程焕发出新的生机。
D.自从危旧故宫转为平安故宫、数字故宫、学术故宫、活力故宫,壮美的紫禁城已经随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历史进程散发出新的生机勃勃。
20.下列各句中的双引号,和文中“打卡”双引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互联网巨头紧盯居民手中菜篮子,五花八门的“云买菜”服务让消费者挑花了眼。
B.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
C.消费者应该清醒看待直播带货的广告本质,不要因为主播的一句“买它”就冲动下单。
D.以人脸识别为代表的新技术滥用、个人信息采集过度,必须用“猛药”来规制。
八、语言表达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阅读下面的“公众绿色消费意识与行为”图表,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22.根据图表数据,得出相关结论。要求:不出现具体数字,不超过40字。
23.综合图表内容,写一条倡导性标语。要求:不出现“购物袋”“一次性餐具”等图表中所列具体条目,不超过25字。
十、材料作文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答案以及解析
1.D
2.B
3.D
【分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逻辑关系不当。依据文意,应该是先有生态意识,再有生态文学。
B.表述绝对。原文说“是生态文学的使命和责任”,并不是“唯一”。
C.由原文“生态文学不能直接改变生态状况,但改变人们的思维和观念,乃至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是有可能的”可知,选项理解错误。
故选D。
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
B.原文没有对比论证手法。
故选B。
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根本任务”表述错误,原文只是说“我国生态文学作家以关注中国乃至人类生态问题为己任”。曲解文意。
故选D。
4.B
5.D
6.①短视频制作者应制作出积极健康的优质视频,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丰富的知识和精神给养。②加强对整体短视频行业的监管,加强平台自律与协同共治,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健康的短视频良性发展环境。③引导青少年学会科学选择,学会自我管控。引导青少年远离那些低质、低俗的短视频,提高自制力和时间管理能力,防止过度沉迷短视频。
【解析】
4.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短视频的快速传播不仅对传统长视频的制作带来巨大冲击”错误。原文只是提及“相对于传统专业的长视频拍摄制作”的种种特点,但并未提及对“传统长视频制作”带来巨大冲击,选项无中生有。
故选B。
5.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D.“这与其制作的门槛、成本算法推荐技术等有很大的关联”错误。短视频内容的品质与“算法推荐技术”并无关联。
故选D。
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内容,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由“无论技术条件、市场环境如何改变,传播真善美,信守公序良俗,坚守法律、道德底线,都是短视频制作的基本要求,是生产者和平台方共同的职责”“短视频的要义是同时运用好镜头、配乐和剪辑,展现真实健康的生活,传递积极向上的信息”分析可知,短视频制作者应制作出积极健康的优质视频,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丰富的知识和精神给养。
由“对于蓬勃发展的短视频行业,平台自律需与协同共治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引导短视频传播良性发展,推进创新”分析可知,加强对整体短视频行业的监管,加强平台自律与协同共治,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健康的短视频良性发展环境。
由“一些色情、暴力等低俗有害信息,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影响,而危险动作、整蛊恶搞、吸烟喝酒等不良内容,更是会让青少年受到误导甚至伤害”“随着算法推荐等技术的应用,平台还能根据用户偏好,推送相应内容,这对于缺少时间管理观念、自控能力较弱的青少年而言,很容易让时间在指尖上流走”分析可知,短视频存在着泥沙俱下的问题,对于缺少时间管理观念、自控能力较弱的青少年而言很容易浪费大量时间,故要引导青少年学会科学选择,学会自我管控。引导青少年远离那些低质、低俗的短视频,提高自制力和时间管理能力,防止过度沉迷短视频。
7.D
8.C
9.①壳是乡村的物质外衣,乡村中很多物品都有壳。②壳是漂泊在城市的乡民的栖身之所。③壳是变空落的乡村。无形的壳:①壳也是作者想要突破的乡村人的身份。②壳是乡民心灵的保护屏障。
10.①乡土是闭塞的、落后的,作者选择凭借知识的翅膀,冲破乡村之“壳”,逃到更广阔的天地间生活。②乡土是淳朴而温暖的,作者在远离乡土之后,逐渐认识到乡土的自然醇厚,认识到乡土生活的温暖可贵,因而又怀念乡村、眷恋乡土。③作者痛心于乡土文明的消逝。城市文明对乡土文明的侵袭、远离乡土后乡民的无根漂泊,无不引发作者对于乡土文明的反思。
【解析】
7.
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在作者看来回归乡土才是正确的选择”错误,文中作者只是将部分远离乡村的人的生活现状进行了分析,但并未就如何改变现状明确表达观点。
故选D。
8.
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意在突出跨国企业对本土经济尤其是乡村发展的影响”错误,旨在突出工业文明对乡村的入侵。
故选C。
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点词语的含意的能力。
有形的壳:
由“壳,是乡村的外衣”“乡村有许多种壳,怀抱米粒的谷壳、包裹树木的树皮、覆盖大地的野草、漂浮在水面的绿萍或者红萍……”分析可知,壳是乡村的物质外衣,乡村中很多物品都有壳。
由“终于,在我十五岁那年,我飞出了我居住的那个壳”分析可知,壳是漂泊在城市的乡民的栖身之所。
由“那些曾经的庄稼地长满了野草,散落的种子都已经无迹可寻,田野里也难发现一丝农作物生长过的痕迹,天空的炊烟早已吹散,放眼望去,乡村只剩一个巨大的空壳”分析可知,壳是变空落的乡村。
无形的壳:
由“我曾经梦想能长出一双翅膀飞离我身在的那个壳,乡下多年,翅膀倒是没有长出来,却让我深刻地领悟到一个人人皆知的道理:知识改变命运”分析可知,壳也是作者想要突破的乡村人的身份。
由“虽然可以在出租屋、单身公寓安放肉身,然而,那层柔软的没有甲壳的心灵,又怎么能够抵御城市有形无形的肆意侵袭呢?没有壳的保护,那些心灵又怎会不伤痕累累”分析可知,壳是乡民心灵的保护屏障。
1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主要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
由“我在乡村,就被这个壳的另一半死死罩住”“我曾经梦想能长出一双翅膀飞离我身在的那个壳,乡下多年,翅膀倒是没有长出来,却让我深刻地领悟到一个人人皆知的道理:知识改变命运。对于我,我觉得,知识就是一双隐形的翅膀,能带我飞离现实抵达梦境”分析可知,乡土是闭塞的、落后的,作者选择凭借知识的翅膀,冲破乡村之“壳”,逃到更广阔的天地间生活。
由“什么时候,这些蜗牛才有一个重重的属于自己的壳呢?”“那层柔软的没有甲壳的心灵,又怎么能够抵御城市有形无形的肆意侵袭呢?没有壳的保护,那些心灵又怎会不伤痕累累”分析可知,乡土是淳朴而温暖的,作者在远离乡土之后,逐渐认识到乡土的自然醇厚,认识到乡土生活的温暖可贵,因而又怀念乡村、眷恋乡土。
由“那些曾经的庄稼地长满了野草,散落的种子都已经无迹可寻,田野里也难发现一丝农作物生长过的痕迹,天空的炊烟早已吹散,放眼望去,乡村只剩一个巨大的空壳”“这满树的果实,是我儿时多么浓烈的梦想啊!为了能寻得一枚果实,儿时伙伴们几乎想尽了一切办法,还往往无功而返。然而,现在,这累累的果实,却成为无人问津的弃物”分析可知,作者痛心于乡土文明的消逝。城市文明对乡土文明的侵袭、远离乡土后乡民的无根漂泊,无不引发作者对于乡土文明的反思。
11.C
12.D
13.B
14.(1)议论此事的人认为这是宦官谋求扩充亲事官和亲从兵,想要取京畿财赋来供给他们,借以收揽权柄。
(2)一个才人的给养,每月相当于一百户中等人家的赋税,每年的赏赐还不在内。
【分析】
11.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为:宫中渴望升授的很多,侍女为何要升授呢?才人是品级比较高的封爵,自古就有定额:唐代仅有七人。宫外人不知详情,会说陛下宠幸的人太多滥施恩泽。
“甚多”作“觊觎迁拜者”的谓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乎”,句末表疑问语气,后面断开;“宠幸太过”“恩泽不节”结构对称,中间断开;排除A。
故选C。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D.土地由户部掌管,不归工部。
故选D。
13.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B.“宰相刘沆安葬温成皇后时没有按照典制称“陵’,范师道多次指出其失礼之处”错误,根据原文,刘沆护葬温成皇后,礼官商议称“陵”,范师道认为这不合典制,数次争论。
故选B。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1)“广”,扩充;“赡”,供给;因,凭借。
(2)“奉”,给养;“直”,相当于;岁时,每年。
参考译文:
15.D
16.①失意苦闷,郁郁不平。词人因不实之罪被贬他乡,心中自然苦闷郁结。看到黄菊盛开,他吟出一个“寒”字,其实,天气未必有多寒冷,寒冷的应是词人此刻的心。②随性洒脱,狂放不羁。诗人举杯畅饮,横拿笛子对着风雨吹,头上插花倒戴帽,酒醉中放浪形骸,不理会世俗的一切,无拘无束。③坚守志向,侮慢世俗。作者以“白发”指自己,与高洁傲霜的菊花携手归去,表达了作者自己要有御霜之志,决不同流合污,要挣脱世俗约束。
【分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D.“以'黄花、白发’来喻暮年”表述有误。这一句是写白发人牵挽着黄花,并非以“黄花、白发”来喻暮年。
故选D。
16.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首句“黄菊”二字,点明二人相聚时节正是菊花盛开的秋季。在这万物即将凋敝的时节中,词人也不免悲秋,再加上他此时身为贬谪之人,心中自然苦闷郁结。
“人生莫放酒杯干”,劝朋友抛去一切烦恼,更进一杯酒,作者的万丈豪情由此可见。“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二句中,“风前”一词,描绘了一位挺身立于狂风之中,任凭风吹雨打而岿然不动的壮士形象。虽承受风雨交加的冲击,但作者的心依然平静,甚至还手握横笛,继续演奏着美妙的乐曲。他顺手摘下一朵黄花,插于发中,把发冠随意倒扣在头上,呈现作者轻松、快乐、无拘无束的情状。
“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从词的最后两句可以看出,作者知道自己现在这种轻松自由的状态不会被世人所接受:“醉里簪花倒著冠”的行为会被视为异类,但词人不会顾及那些流言蜚语,表明要有御霜之志,决不同流合污,要挣脱世俗约束。他以“白发”代指自己,与高洁傲霜的菊花一起携手归去。此句表达了作者欲与俗世脱离、归隐田园的理想与洒脱不羁的情怀。
17.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犹且从师而问焉(而)耻学于师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以下词语的书写:瀚、阑、凝、渺、予。
18.B
19.C
20.D
【分析】
18.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处,遥望:侧重于向远处看,看远方。鸟瞰:从高处往下看。语境中的观察点落在“景山公园的万春亭”,地势高,是从高处看故宫,故应选择“鸟瞰”。
第二处,大气磅礴:形容气势盛大。气贯长虹:形容精神极其崇高,气概极其豪壮。语境中,用来修饰故宫,与精神无关,故应选择“大气磅礴”。
第三处,维系:维持并联系,使不涣散;维护并保护,使不中断。连结:衔接;联合、结交。语境中阐述的是历史文物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应是维持并联系,故应选择“维系”。
第四处,独树一帜:比喻与众家不同,自成一家。匠心独运: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独创性地运用巧妙的心思。语境中强调紫禁城是明清两朝建筑师运用巧妙的心思的艺术作品,不是强调与众不同,故应选择“匠心独运”。
故选B。
19.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出现的错误有:②“危旧故宫自从……”介词使用不当,导致中途易辙,把“自从”调到“危旧故宫”的前面;②“焕发……生机勃勃”动宾搭配不当,可改为“焕发……生机”。
故选C。
20.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点符号作用的能力。
文中“打卡”的双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A.表示特定称谓。
B.表示否定和讽刺。
C.表示直接引用。
D.表示特殊含义。
故选D。
21.抑郁是一种疾病抑郁症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抑郁大多能康复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文段谈抑郁及忧郁症的内容,本句在句首,应为观点句。对应“不是……”,此处应天“抑郁是一种疾病”;
第二空,把握文段,此句和后面内容为论点和论证关系,后面内容主要谈疾病的家族遗传,此处可填“抑郁症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
第三空,为总结句,根据“抑郁症并不可怕”及具体疗法,表明抑郁是可治的,此处可填“抑郁大多能康复”。
22.公众普遍认为绿色消费十分重要,但绿色消费践行状况都不太理想。
23.示例:努力践行绿色消费,力争做到“知行合一”。
【分析】
22.
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在能力。
观察图表,认为绿色消费在各种行为重要占比灰超过了百分之八十,大部分接近百分之九十,由此得出:公众普遍认为绿色消费十分重要。而经常践绿色消费行为行占比都不足百分之五十,低的才近百分之三十,故得出:色消费践行状况都不太理想。
23.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拟写标语在能力。
由图表内容可知,对于绿色消费,人们“知”而不“行”。据此应倡导人们努力把理念变为行动,去践行绿色消费,做到“知行合一”。标语要简洁明了,具有鼓动性,注意字数限制。
24.例文:
阅读经典品味人生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倡议人:xxx
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