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 纯棉特细号纱生产技术的探讨(下)

七、减少细纱毛羽

减少毛羽,细纱是关键,但也与前纺相关。

7.1 前纺

(1)减少精梳条的短绒含量,要求长绒棉精条的20mm短绒率≤10%,细绒棉精条中的16mm短绒率≤8%。

(2)粗纱采用高效假捻器和紧卷绕工艺。

(3)选用较大的粗纱捻系数(114~118)。

(4)做好各项减少毛条的工作。

7.2 细纱

(1)采用“二大二小”工艺,减少牵伸过程中的纤维扩散。

(2)加装“双筋抗静电”集棉器,3mm毛羽可降低20~30%。集棉器开口9.7tex:1.8mm;7.3~58tex:1.6mm;4.9~3.9tex:1.4mm。

(3)抬高叶子板、导纱钩高度。卷绕起始的导纱钩与筒管头距离由22~25mm抬高为30~32mm,可使大纱卷绕小直径时气圈不碰擦筒管头、增加大纱时的气圈弹性。

(4)抬高钢板起始卷绕高度,使用205mm筒管时应抬高15mm,同时选用较大直径的钢领,相应减轻钢丝圈号数1/0~2/0,三者“相得益彰”可使卷绕气圈形态完美,张力和张力波动减小、弹性增大,减少毛羽、降低断头。

(5)选用A60-63°软弹性胶辊,加大前胶辊前冲量(由前冲2mm改为前冲3.5~4.0mm),减小加捻三角区的宽度和长度,以有效减少毛羽、降低断头。

(6)选用瑞士“贝克”钢丝圈,使用寿命可由10~12天增加到30~45天。

(7)选用高硬度(HV1000)、细钢丝(Φ3mm)、小孔径(Φ2.0mm)导纱钩。

(8)加强卷绕成形部份的维修,结合重点检修捉“活气圈”——歪气圈、颤抖、无弹性、形态波动大和拎头重的气圈。

(9)挡车工做好一轮班断头锭号划“粉记”工作,重复断头的锭号下班时记录在交接班记录薄上,日班检修工应在第二天跟踪检修。

(10)新钢领(普通光面钢领)一次性使用6个月,下机回磨后盛放金属油桶内,浸没在锭子油中高温煮烧4小时,取出擦净存放容器内(一台一箱)备用,回磨钢领一次性使用3个月报废。钢领应存放在烘箱内。

八、后加工的生产技术

8.1倍捻机的选用

特细号纱一般都是股线产品,为使股线“无结头”,许多工厂已摒弃环锭捻线机而选用倍捻机。衡量倍捻机水平的标准有二项,一是锭速快,二是捻不匀小。选用进口倍捻机档次高但价格贵;选用国产倍捻机价格便宜但质量差。

生产特细号纯棉纱可选用国内组装、质量有保证、价格稍贵的“苏拉”VTS-09型(小锭距)倍捻机。锭速差异小(≤1.5%)、卷绕速度差异小(≤1.0%),因而捻不匀较小(≤3.0%)。锭子质量好、卷装小(并纱筒重1.8kg/只),因而锭速快,最高锭速15000r/min,生产纯棉特细号纱锭速不宜过快,锭子实际运行速度在10000~11500r/min较好。

使用VTS-09型小锭距倍捻机生产纯棉品种时应加气圈罩。股线斜筒重量1.8kg/只,有3°30'、4°40'和5°57'可选用。

8.2 降低股线捻度不匀率

(1)捻度过多。应检查和整修倍捻机的齿形带磨损、筒子架振动、筒子跳动的情况,防止托盘摩擦卷绕罗拉、托盘转动不灵活等现象。杜绝筒子架压力过小、卷绕张力过大、卷绕罗拉表面油污等问题造成的筒子回转打滑。

(2)捻度过少。杜绝刹车块碰擦锭盘、锭子回转不灵活、龙带张力过小或张力不匀、锭罐或锭子轴承损坏、锭子绕纱等问题。

(3)结合平车使用闪光测速仪进行逐锭测速,1次/8月,对慢速锭子(-1.5%)应查明原因和修正。

8.3并纱机的选用

“苏拉”倍捻机生产商推荐“瑞士”生产的SSM并纱机与其配套,但价格昂贵,根据国情,可在经纬纺机FA705、沈阳二纺机FA706和日发纺机RF231B等国产机中优选。选用并纱机重点是2根(或3根)单纱并纱时的张力要均匀,断头自停的灵敏度要好。

8.4蒸纱

特细号纱(线)在针织用纱中有强捻纱品种,有单纱常规捻而股线是强捻的,也有单纱和股线都是强捻的。强捻纱(线)都会产生小辨子,为了保证后道工序的正常生产,强捻纱(线)必须经过“蒸纱”,给纱(线)“定捻”,称“热定型”。

“热定型”通常用蒸纱锅,蒸纱锅有二种,一种是无水蒸纱锅,先抽成真空,输入蒸汽直接给纱线加热至80℃,保温(定型)45分钟。另一种是蒸锅下层有水槽,抽成真空后输入蒸汽(或电加热)将水槽内的水加热至50~60℃(真空条件下水的沸点为50℃),产生低温饱和蒸汽,对纱线加热加湿30分钟,再第二次抽真空,水加热至80℃,保温45分钟。二者相比,前者属于“干蒸”,纱线强力降低,还可能产生“黄白纱”。后者属于“湿蒸”,不会降低纱线强力,不会产生“黄白纱”。

九、双程粗纱

9.1 要否采用双程粗纱

纺纱工艺理论认为,控制熟条定量是降低成纱重量CV%、减少细节和纱疵的基础,为确保粗纱机高架引条时熟条(特别是精梳纱)具有必要的强力和减少意外伸长,熟条定量不应过轻,细号纱≥18.5g/5m,特细号纱≥16.5g/5m,同时并条机还应采用加长(5mm)、小孔径(Φ2.6~Φ3.0mm)压缩喇叭头,使棉条具有足够的紧密度。

粗纱机的牵伸倍数4.2~12.0倍,实际使用的最佳牵伸A454/A456为6.5~6.8倍,FA458为7.8~8.0倍,当7.3(5.8)tex粗纱定量为3.6g/10m时,此时的熟条定量,供A454(A456)的为12.2g/5m,供FA458的为14.4g/5m,显然都过轻,粗纱高架引条时极易发生意外伸长,停车时间长和空调吹风都会使棉条伸长和产生毛条、破条、劈条,甚至断条,最终导致成纱质量波动,甚至恶化。

采用双程粗纱不仅可满足特细号纱熟条定量≥16.5g/5m的要求,而且由于二根粗纱的并合作用,使细纱的重量不匀、条干不匀、强力不匀等均有较大的改善,并且能显著减少粗纱断头。当然,采用双程粗纱会增加工序道数、设备台数、用工、用电和机物料,但二者相比,前者利多弊少,万锭细纱仅增加头道粗纱机0.5台。

9.2 二道粗纱(双根并)纱架

二道粗纱(双根并)纱架见图4。粗纱3排,每排80只,粗纱间距162.68mm。纱架高相对车面800~900mm,以牵伸清洁装置掀起时盖板不碰导纱杆为准。头道粗纱直径取Φ135~150mm,双根喂入。

图4 二道粗纱(双根并)纱架

9.3双孔喇叭头

为确保双根粗纱呈平行状态喂入牵伸区,后喇叭必须使用双孔喇叭头,孔形为Φ4×6mm腰形孔,间距5mm,见图5。

图5 双孔喇叭头

十、赛络纺

赛络纺能显著提高成纱强力和条干水平,并能有效减少毛羽,见表6。

赛络纺生产特细号纱时,混用30~40%细绒棉,其成纱质量与100%长绒棉的常规纺质量相近,而用棉成本大幅度降低。赛络纺(细绒棉40%/长绒棉60%)和常规纺(长绒棉100%),对比试纺JC7.3tex(80Ne),成纱质量如表7。

细号纱可采用赛络纺,特细号纱中的9.7~7.3tex也可采用赛络纺,但细纱机必须有60~68倍大牵伸的能力,粗纱机应是四罗拉“D”型牵伸,并配用10~12倍的牵伸,此时的9.7tex的粗纱定量在2.9g/10m左右、7.3tex的粗纱定量在2.5 g/10左右m,熟条定量在14~15 g/5m之间。

赛络纺纺纱过程中,要重视和防止单根粗纱直纺,除了加强运转管理和优选责任性强的挡车工外,钢系圈应偏重掌握,络筒机上应配用具有错支功能的电清。

因赛络纺是双根粗纱喂入,为确保两根粗纱不重叠而呈平行状态喂入牵伸区,应用3mm间距得双孔喇叭头,粗纱架改单层8列或单层6列。粗纱卷装8列为Φ130mm,6列为Φ95mm。6列粗纱,应大、中粗纱间隔装,中纱直径≤Φ80mm。粗纱的平面布置见图6。

8列吊锭粗纱架吊轨横杆应加长为1320mm,影响吹吸风机的行走。6列吊锭粗纱架吊轨横杆不需加长,但粗纱卷装要改小为Φ95mm,还应大(Φ95mm)、中(Φ80mm)纱间隔装。

十一、结语

由于特细号纱产量较低,因而使前纺清、梳、精工序生产实施“轻定量、慢速度”工艺成为可能,而“轻定量、慢速度”为生产优质纯棉纱奠定了基础。

纺好纯棉特细号纱,除了做好原棉的选配外,长细绒棉在清、梳、精工序应“不同原棉、不同工艺”分开生产。并按不同品种的长细绒棉混和比,在精后并(一)进行棉条混和,精后并应经二道。

细纱大牵伸是生产特细号纱的关键技术,必须具有55~68倍的牵伸能力,因此正确选择牵伸形式、合理配置牵伸区附加摩擦力界十分重要。

提高纯棉特细号纱质量的要点和难点是降低三个“CV%值”(重量CV%、条干CV%、单强CV%)和减少毛羽,除了合理工艺,扎实做好设备基础工作外,采用双程粗纱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9.7~7.3tex品种(粗纱定量≤2.5g/10m)采用赛络纺,能显著提高成纱质量和降低用棉成本。

生产特细号纱同样应做好各项基础管理。人的因素第一,职业道德,岗位技能、操作法的培训和测定至关重要,劳动竞赛,操作比赛,检查考核,评优表彰等激励机制必不可少。实行“无疵点操作法”,对口交接班检查,质量守关,质量管理,先做先用,一条龙固定供应和干部经济责任制等应同步做好。

生产特细号纱不仅是市场的需要,对企业自身,用棉量少,用棉资金减少1/2以上,一线用工减少40%,劳动强度、生产环境也能显著改善,因而纯棉特细号纱是纺织企生产品种中值得探索和实践的一个方向。

作者:薛金山 上海申达股份有限公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