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疲惫时,请读八路军白手起家的故事,看你还有什么好抱怨的?

前言

到至今为止,总有人不太愿意承认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战场上大量杀敌的事实。总是拿国军在正面战争打仗来说事,也不愿意承认抗日战争后期,国军集中在大西南这个事实,事实上国军在正面战场抗日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国民党政府本身就掌握了国家经济-税收,包括了海外的支援,国民政府既有的中央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原本已发行多种货币。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中心城市和交通线全部丧失,大中、保商、农工、农业四大银行也相继被日本人占领,也大量发行货币。1938年3月起,在占领区又开设了20多家银行,国策公司、华北开发会社和合作社,吸收法币,倾销日货,套购抢掠中国粮棉煤铁各种物资,经济斗争愈演愈烈。

八路军的生存环境远没有影视剧里那样:打着发胶,抽着雪茄谈笑间就把鬼子给灭了。可以说八路军的生存环境是非常不好的, 不仅时刻面临着日军的扫荡,还得提防国军制造摩擦,甚至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仅在太行山区流通的钞票就有30多种。没有一种是我军的钞票,我军在这种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如何生存?只有存了下来,才能在抗日战场上杀敌。

经西安事变之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按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我党没有权力组织政府,没有政府就无法发行货币。如果不能发行货币,国民政府已经撤走,如果任由日伪钞票和杂钞通行,大量物资就会哗哗外流,这样下去,129师在太行山根本站不住脚!只能打擦边球,此时冀南行政主任公署已经成立,这是国民政府默许的,虽然鹿钟麟曾宣布撤销,但我党从来没有承认他的《撤销令》,社会各界也正在争取,发行自家钞票,掌控经济大局,这是再明白不过的道理了。

印刷业的奇迹

1939年6月,冀南银行总行在山西黎城西井村筹备,由129师供给部部长徐林负责。当即着手的工作有:印刷纸币,筹划账簿,培训业务人员。

可是太行山内既无设备,又无技术,打惯了仗的八路军们搞经济,真还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哩。

1939年6月的一天, 邢台县抗日县长胡震来找129师先遣支队支队长的张贤约,说他找到一些工人,会印假钞票,想印一些敌占区流通的满洲票,用它到敌占区去买布、煤油、皮革等紧缺物资,同时扰乱日军的金融。张贤约说,出钞票可是件大事,得请示领导。张贤约到辽县师部开会时,向邓小平政委汇报了这个想法。邓政委说:“你们先尽可能地收集工人,筹集机器、纸张、油墨和版,我们正想发行自己边区的票子,就是缺乏这些。”

张贤约回去后就让胡震放手来干。过了一段时间,师部派供给部长徐林同志前来接洽,他负责筹建冀南银行。他从胡震那里把人员设备全接到太行山区去了。

这批邢台印钞技术工人透露,要印钞,最主要的是钞面设计和雕刻制版,这个技术只有一个人精熟,此人叫张裕民,现正在邢台监狱里关押。

原来,这个张裕民是南宫人,从小在北京、天津学徒搞美术设计,特别精通精美印刷。去年,被邢台一家老板高薪聘请,设计和印刷国民党货币,也就是印假钞,印出的假钞在市面上畅行,无人能识别。只是后来被人揭发出来,张裕民被抓了起来,关进了监狱,判决死刑,过一段日子将要被处决。

徐林赶紧把这一情况报告了政委邓小平,人才难得,邓政委指示徐林抓紧时间设法营救张裕民。

据有关资料记载:为营救张裕民,八路军可是下了血本,不仅花了不少当时的法币,甚至还动用了十多条黄鱼,这才将张裕民从监狱里救了出来。

张裕民被营救出来后,先被送到邢台浆水镇,后来被转移到129师司令部。他怕得要死,以为八路军要枪毙他。没有想到喜从天降,八路军要成立钱币研究所,任命张裕民为所长,并为他配备了一匹马,一个警卫,一只手枪,这是八路军旅长的待遇了。

张裕民也不负众望,很快就设计出一张两角钱的图案。首长们大喜,简单修改后,就定稿了。

张裕民鼓作气,接着又分别设计出10枚不同面额的铜元券,以及壹角至伍角、壹元至伍元、拾元至伍拾元、贰佰伍拾元、伍佰元、壹仟元、贰仟元和本币贰佰元、伍佰元、壹仟元等,共计56种。

问题来了,图案设计是完成了,印钞机去哪里弄呢?

八路军好不容易通过地下关系,从天津搞来了石印机床,从新乡搞来石头印版。

从工艺发展的角度而言,这石印已经非常传,落后于当前其他的印刷设备,却照样能印出精美的钞票。

八路军真正经历了白手起家的过程,好不容易有了图案设计和印刷机,

油墨和纸张成了大问题?即使暂时可以从敌占区搞到一部分,但印钞票所需用纸、墨的量太大,一旦敌人加强封锁,就没有原料可用,必须土法上马自给自足解决这个问题。

原本漳河两岸,自古以来就有造纸的传统,茅岭底以及山西省的云头底等地,都有古老的纸厂。只是这些造纸厂工艺水平有限,所用原料,全是绳头、鞋帮、旧鞋底之类废料,生产出来的大都是麻头纸,供记账、糊窗、写字用也还凑合,如果印钞票,那是肯定不行的。

要想造出好纸,关键在原料上要选择上等原料,需要从长治购买优质上等的好麻,用驴、骡子等原始的运输工具日日夜夜地赶运回来。

没有硫化碱,也没有漂白粉、滑石粉漂白,而钞票纸要求特别白净,只能用松香和石灰反复使劲冲刷,精心洗涤,因为山沟里清泉绝对管够。这样造出来的纸果然漂亮。只是薄了一点,工人们于是又将单层纸改为双层纸。

纸张的问题算是解决,油墨怎么办?

用购买的方式解决显然不太现实,只能是土法制造。而油墨制造过程要复杂得多,这就是发挥群众的智慧,很多民间高手纷纷出主意,把自然界中的五颜六色印到到纸上,当时,他战士们在老百姓的帮助下成功了,掌握了色彩的秘诀。可以印出所需要的各类颜色了,就如同电视剧《大染房》里的陈六子,那就是一个土化学家。

图案、纸张和油墨问题解决之后,剩下的问题就是动力,那个年代那个地方只能是人力。我们廛的手工作坊。

印刷冀钞的手工作坊,就在距赤岸村不太远的多个山庄,一印刷点不能把所有的颜色全部印上,分成几道工序,一个山庄设一道工序,分别设在辽城、常乐、悬钟等多个地点。为了安全起见,在各个印刷点四周的路口都层层设岗,防止敌人搞破坏,因此印刷工作极为保密,几乎没有人知道,在那些不起眼的破庙窑洞里,正在印刷着纱票。

原始的印刷工艺简单,但非常繁琐,每印一版,制版员都得将票样照下来,轧在石印板上,用醋酸、硫酸或松香之类起码要抹刷四五遍以上。每印一张钞票,工人们都得连续印刷六次。

印成后的大张钞票怎么裁成一小张的钞票,太行山区当时可没有裁刀机,只得靠工人用剪刀进行手工裁。

当时印刷工作实行两班倒,每个工人一天一个班,一班12个小时,定额3.6万张,日夜不停的印刷。

1939年10月15日,冀南银行的组建和印刷钞票等工作基本完成后,正式宣告在黎城县小寨村成立。同日,冀南行署以财字17号通告,分布发行冀钞的通知,同时向边区各专署、各抗日民主县政府颁发通告,发布了关于成立冀南银行的布告,由此,冀钞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冀钞初进市场,市场上钞票极其混乱。比如太南:太南公开流通有潞城、壶关、长治等县银号发行的县票,同时也有高平、晋城、阳城等县发行的钞票,还有上党银行发行的上党票,和阎锡山发行的山西票,还有因其印刷模糊被老百姓称为“大花脸”新票,还不包括暗地里日军联合银行发行的伪钞也在流通。

如不加以强制廓清,新生的冀钞根本无法流通,抗日的财力就得不到保障。

到了1941年10月,边区政府实行了

“巩固冀钞,保护法币,打击伪钞”

的政策,颁布法令规定冀钞为本位币,一律禁止伪钞在边区流通,对其它各种乱七八糟的杂币,要求限期兑换,否则过期作废。

边区的经济开始围绕着冀钞运转起来,这片土地的活力因之而更加聚合,但也有不安分的人,试图与冀钞唱反调,河南店村有个盐商叫孙万宽,不知怎么回事,成了铁杆汉奸,时有攻击八路军的行为。当有人在他店铺买盐时,明目张胆不收冀钞,没少说怪话:

“这也算是钞票吗?绵塌塌的,少筋没骨,哪能跟人家那票子比?人家那票子,硬板硬得像刀片,能割下人的耳朵来。”

不但如此,还到处扬言:

“八路的票子,是花不得的,过几天等他们打败了,都不知跑哪去了,握在手里都是些麻纸,只能擦屁股用。”

是可忍,孰不可忍,为了维护冀钞信誉,边区政府把孙万宽抓了起来,对他进行了公审;对其所作所为定为“汉奸罪”,发出了一张布告处决了。

百团大战后期,八路军由攻转入守势,日军也不断疯狂地“扫荡”根据地。一天,邓政委叫住张贤约,交代他们支队专门拿出一个营,在日军“扫荡”期间,专门负责冀南银行和印币厂转移的安全问题。即使牺牲自己的性命,也绝对不能让日军把咱们的银行搞掉了,这关系到根据地战士们穿衣吃饭的大问题。

银行和印币厂有50多人主要人员,战士们用几十头骡子将票子、机器、币版和纸张分开拉着,在太行山的邢台、沙河、涉县、武安,山西的黎城、辽县、和顺一带和日军周旋。到10月底,百团大战结束, 终于完整地把银行的人员和机器交给了部队。

民间手工业的奇迹

虽然《游击队队歌》里的歌词是:“没有吃没有穿,敌人给我们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这种通过战争夺取敌人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满足需求的,但是,我军的发展太快,这种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队伍的需要。仅仅依靠从日军手中夺取,实际上是很困难的。日军可不比国民党军,这些战争分子顽强、死硬,宁愿把枪炮毁坏也不留给八路军。

而且,我军打的是游击战,积小胜为大胜,一般而言规模不会很大,打一仗能消灭百多个日军,就可以算是大胜仗了,能收缴的枪支弹药非常有限的。打败伪军收获可能会更多一些,但还是满足不了队伍扩展的需求。

不仅如此,即使枪支损坏了,也需要有人维修吧

一切必须依靠自己!

于是,我军招了一批批来自乡间的铁匠、木匠、锡匠,在悄悄向产业工人蜕变。这些些民间铁匠和木匠。游走于晋冀豫三省之间,以打制大刀、梭镖、猎枪为生,后来世道乱了,他们的技术也随之增长,可以改造步枪。因此,那些有钱的地主老财有时为了保护自家大院,往往会花十来块大洋,让这些工匠给改造枪支。

1938年12月,129师在圪腊铺找了一处秘密山洞,里成立了一个小型修械所,负责修理和生产武器,如步枪、手枪、大刀和刺刀。八路军还派了一个政治指导员。

说是修械所,其实就是是一个多样化的铁匠铺而已,屋子里炉火红红,铁锤一阵咚咚猛响。没有正儿八经的机器设备,就是连一台像样的机床也没有,只有像钳子、凿子、钻头、锉刀、扳手、大锤这类原始的工具。

但这些中国民间工匠实在是了不得,在这种条件下化腐朽为神奇,像枪筒、枪槽、枪托、小桩、枪栓、搭子勾等八大件,竟然也能变着法儿全造出来了。

看他们是如何进行制造的呢,如枪筒,行用铁轨烧红之后截取与轮箍接触的那部分精钢加工成铁杆,当时没有气锤,工人就支起一个铁架,在铁架安装上滑轮,拉起一只大锤来代替气锤。找一个石磨,在石磨中间打一个洞,将铁轴穿过洞中去。这个铁轴中间有弓字形一个弯,在轴头上安装一个钻头,转动磨扇,借助磨扇转动时的惯性力量,把铁杆硬生生地钻成一个枪筒粗坯。

枪筒粗坯制好后,经过反复打磨,制复线,定准星、缺口。接下来的工序是检验,先从枪筒看中目标,锁定具体目标之后,固定好枪筒,再用调整准星和缺口,通过准星和缺口进行瞄准,只要两种方法看到的目标一致后,再装枪托、扳机、枪栓和其他配件,这样一支步枪就大功告成了。

枪是有,还需要自己造子弹。

子弹如何造?

在当时的制造水平,同时没有冶炼黄铜设备,弹壳肯定造不出来,只能把旧弹壳进行翻新。在那个年代弹壳是最不缺的,日本人在中国军队面前,还是显得财大气粗,打起仗来不吝惜子弹,往往一场战斗结束后,弹壳撒满满了山上的石缝里。于是各村就发动老百姓捡弹壳,八路军按铜的价格进行收购,共产党员们也上山了,用来抵缴党费,当时20个弹壳就可以顶一个月的党费。

把弹壳收集后,进行碱水煮,清洗、缩孔、拆火帽等二次加工。

同时,先制好火药,这火药如何制造呢?从茅房里扫出的白碱土熬制成硝,边区没法生产磺,就从敌占区购买,再加上棉花灰,三者压制成粉末,按比例进行配制后,装入弹壳。

紧接着,下一道工序是装弹头。一般是用锡制成弹头,弹头的来源是从民间收购的锡制品,如破损的酒壶、蜡台,加温后烧铸成一个个弹头。

然后是装火帽,就是弹壳底部那一圆块。是子弹的引火,大小如苍蝇屎一般,嵌入子弹尾部凹槽,然后用薄金属片堵上,涂上一层紫胶。

这种紫胶也是一种稀罕物,原本是印度等地一种生活树上的寄生虫,这种寄生虫的排泄物经特殊炼制后,可以防水防火,无论怎么发热也不软化。

中国没有这种胶,民国政府都是通过进口而来。太行山也没有,就通过地下关系,从国民党兵工厂里偷出来。不过好在用量相当小,需求量不大,一桶胶就可以用半年以上。

最后是当时品质检验,挨个儿品验,凡是不符合规格的都挑选出来,重新加工。整个枪支弹药的生产就算是完成了。

到了1939年3月,八路军总部由刘鼎任军工部长,成立了军工部。一些留学国外的技术专家,归国华侨,和敌占区的技术工人也陆续来了这里,人数达到了上百人, 同时带来了部分先进设备。

八路军兵工厂规模扩大了,同时也发现了新的问题。

原来所造步枪型号、规格不同,零件不能通用,越来越不适应越来越扩大规模的战争。

必须在现有物质、技术条件下,能用流水线的方式、半工业化批量生产步枪。

刘伯承同时强调,所制造的步枪不要单纯追求射程远,而把枪管造得又长又重,战士们使用起来难以掌握,而导致射程虽远,命中率却非常低。他认为,步枪其实是一种近战武器,在200米以内射击准确就行了,而且越轻越灵巧越好。

组织设计试造交给了水窑一所副所长刘贵福。

刘贵福本来是阎锡山太原兵工厂技术工人,1938年到了延安,是一位造枪能手,在茶坊兵工厂参加过无名步枪的设计与制造,刘贵福接受任务后,经过苦苦研制

终于在1940年8月1日,制造出我军第一支新步枪。

这种枪集“捷克式”、“三八式”、及“汉阳造”的优点为一体,整体比一般步枪略短,但比马枪要长一些,这种新枪被命名为“八一式步马枪”。

这种枪的刺刀紧紧贴在枪筒口部,折在枪杆下也不会丢掉,需要与敌人进行肉搏战时,刺刀能自动弹出。整只枪的重量只有3.36公斤重,口径统一为7.9毫米,难得的是射击相当精确,加上刺刀特别锋利,外形美观、枪体轻巧,非常适合我军战士使用。

八路军总部下达命令,批量生产这种“八一式步马枪”,停造杂牌枪。

原料当中,铁好办,扒掉铁轨,抢敌人的汽车,运回来就有了,因此,我军经常扒敌人的铁轨,一方面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另一方面,就是为了搞造枪的原料。

另一个问题来了,原来的工人都是传统的铁匠、银匠、木匠、锡匠、铜匠,可以说都是有两把刷子的,但他们有短板:不识字,看不懂图纸,只是习惯于手工作业,经验主义,心里明白,却无法表达出来。

为了能跟上形势,必须进行全面的培训!于是,山沟沟里一场工业技术革命开始了。

这些国外和国内大城市过来的专家们,手把手地教育工人们,反复地讲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重要性,生过程中必须严守工艺流程,和生产过程的检验制度,学会看图作业、英制公制单位换算,充分使用测量工具、机床进行操作等等

一批批匠人和青年农民从乡间来到这里,正在悄悄蜕变成产业工人……

到1940年底,各枪支修械所生产步枪3300多支,为我军在抗日战场取得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感言

我军的成长真的太不容易了,后期没了政府的军饷,硬是依靠自己的双手,自力更生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而且在抗战结束之时,我军离敌占区更近,这就说明了一切问题。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了人民的智慧,把困难一一解决,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将来,这都是值得咱们学习的。

同时让人们对“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看看革命老前辈”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