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宪问篇(二十一)

01

   原  文     

宪问第十四

14.21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02

   释  解      

齐国大夫陈恒杀了他的君主齐简公。消息传到了鲁国,孔子于是沐浴更衣入朝见鲁哀公,禀报说:“陈恒把他的君主杀了。为正礼义人伦,请求兴师讨伐他的罪行。”鲁哀公说:“现在我国的境况,你是知道的。为君的我还是期望你去通报于季孙、孟孙、叔孙三位大夫吧。”孔子说:“我也还随从在大夫之后,有事本当直陈君主您本人。对于齐国这样的弑君犯上,本应就是天下共诛的大事,是不敢不负责任地不禀报君上您的呀!” 鲁哀公说:“我让你去告诉季孙、孟孙、叔孙三位大夫的原因,是因为我国的情况和齐国相同。要你去告诉季孙、孟孙、叔孙三位大夫,弑君犯上是天下共诛的大逆不道的事情”孔子说:“我也还随从在大夫之后,君上之命我要尽职尽责地遵从,不敢不去告诉季孙、孟孙、叔孙三位大夫:弑君犯上是天下共诛的大逆不道的事情!”

03

   释  字     

讨(討)
《说文》:討:治也。从言从寸。他皓切。
《玉篇》:討:他倒切。治也,诛也,去也。
汉字“讨”从言从寸。从寸,与从又同,即从手。会人有所乞求先以言后以手之意。张舜䘗《说文解字约注》按:“舜徽按:寻究谓之讨,盖求义之引申。诛讨二字,本可互训。诛求既可连言,则讨亦自有求义。今俗犹谓己所匮乏而从人有所乞求者为讨,盖古语之仅存者。讨字从言从寸,从寸与从又同,即从手也。从人有所乞求者,必先之以辞,故从言;次出之以手,故从寸。此字当以讨求为本义,余皆引申假借义也。徐锴谓寸者法也,奉辞伐罪,故从言。此乃据后起之义为说,非造字时本意。”本义为乞求、讨求,引申为谋取、讨论,又引申为上对下的治理、整治,进而引申为讨伐、征讨等义。

04

   素说     

前一章通过“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的教导,让行政者体悟行政教化者自身“先之”的仁德之正,方能自觉对其言行不善的偏离顿生惭愧之心,从而把握行政者对仁德之道的守本忠贞,对君之道的崇义谨慎,对民众的慈惠宽厚,体察行权之善的无欺坦荡的勇和智。本章通过陈成子弑简公,老师“不敢不告也”的述说,让人们体悟行政者“言之不怍”的“为之也难”,从而把握从政者求讨正义的担当应为之职责。
齐国大夫陈恒杀了他的君主齐简公。消息传到了鲁国,孔子于是沐浴更衣入朝见鲁哀公,禀报说:“陈恒把他的君主杀了。为正礼义人伦,请求兴师讨伐他的罪行。”鲁哀公说:“现在我国的境况,你是知道的。为君的我还是期望你去通报于季孙、孟孙、叔孙三位大夫吧。”孔子说:“我也还随从在大夫之后,有事本当直陈君主您本人。对于齐国这样的弑君犯上,本应就是天下共诛的大事,是不敢不负责任地不禀报君上您的呀!” 鲁哀公说:“我让你去告诉季孙、孟孙、叔孙三位大夫的原因,是因为我国的情况和齐国相同。要你去告诉季孙、孟孙、叔孙三位大夫,弑君犯上是天下共诛的大逆不道的事情”孔子说:“我也还随从在大夫之后,君上之命我要尽职尽责地遵从,不敢不去告诉季孙、孟孙、叔孙三位大夫:弑君犯上是天下共诛的大逆不道的事情!”
本章需要注意孔子两次所说“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不是孔子自言,而是当鲁衷公之面的直陈之言。因为齐国陈恒杀了他的国君是篡位谋反。按照礼制和盟约,鲁国和其他盟国应该派兵讨伐陈恒,这是为了使各国不再有以臣犯上篡位之乱的正义行为,也会使各国平稳安定。孔子之陈是理所当诛的大逆之事,是义不容辞名正言顺之事。孔子为何要私下自言嘟囔,而不当面直陈,诉说利害得失?同时这种解读和孔子一贯的尽忠之直不相一致,和前一章“言不怍,为也难”的教导相违背。丁纪在《论语读诠》中解说:“陈恒为逆,夫子请讨之,此大义所在,亦礼之当然也。然而不行者,可见礼义之坏,岂仅在齐而然?天下皆然也。……两谓'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者,前则不敢不往告于君,朱子谓'大夫谋国,义所当告’,……后则不敢不往告于三子者,以大夫职则不当往告,盖此'政’也,无谋于大夫之家之理,……然君既有所命,故不敢不往告,盖臣有勿违君命之义也。……告于哀公,公曰'告夫三子’,果然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虽然,公室衰微,而尊君之义不废,齐君之为君一如鲁君之为君.夫子尊君如此,尤见理不容逆、而陈恒之必为所讨也;告于三家,亦尊君抑臣,使其知天理昭昭.公道自在人心也,故,朱子谓'其所以警之者深矣’。……夫子前谓'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朱子以为'孔子出而自言如此’,钱穆、杨伯峻解亦如此;然,若果为夫子'出而自言’,恐有所不平之气,亦失夫子欲哀公自尊之望也,稍疑。我意,此或为面陈于哀公之语;而再言此者,恐亦是面告三子,此所以为义正辞严,而足以为深警也。”因此,我借鉴了这一解读,采纳参考了林觥顺《论语我读》中的断句标点和解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