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中,屋脊是屋顶较为重要的部分,不仅具有防水等结构功能,还起到装饰美化和标示建筑等级的作用。脊头瓦多发现于南北朝至五代时期的宫殿、官署、佛寺等高等级建筑遗存,一般为陶质,是屋顶封堵垒脊瓦端头的饰件,形制为在平直或稍有弧度的瓦板上模制或捏塑出高浮雕兽面等纹饰。脊头瓦是目前对此类饰件的常见称谓,因这种形制的瓦件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找不到对应的名称,研究者往往依据其形制,结合自身理解而命名,因此脊头瓦也被称为兽面砖、兽面瓦、鬼(面)瓦、脊头砖、垂兽等。至迟在唐中期,脊头瓦开始由在平直瓦板上模制纹饰,转变为在平直或弧形瓦板上手制半圆雕状兽面纹饰。至迟在唐末五代时期,模制浮雕板状脊头瓦趋于消失,脊头瓦演变为宋辽金元建筑遗存中常见的兽头形象,弧形瓦板上手制的兽面前凸程度加大,兽口大张,兽角镂空,变得更加立体。《营造法式》是北宋官方颁布的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记载了建筑瓦顶用“兽头”的制度,说明至迟于北宋中晚期,“兽头”已较为流行且成为当时建筑上半圆雕状兽面脊饰的称谓。至明清时期,大多数兽头已演变为圆雕状的兽面脊饰。渤海国(公元698~926年)是唐至五代时期以粟末靺鞨族为主体建立的地方政权。祁英涛认为渤海上京城出土的兽头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最早的垂兽和戗兽,渤海的兽头处于中国古代建筑脊饰演变中的关键一环。中国现存的唐代建筑南禅寺大殿修缮时采用的鸱尾参照了渤海上京城出土鸱尾的式样,渤海的曲背檐头筒瓦不见于同时期的中原地区,是渤海建筑脊饰的特色。渤海国作为唐朝的羁縻府州,整体文化面貌与唐趋同的同时,仍保留了自身的独特性。渤海建筑脊饰中的脊头瓦和兽头的形制与中原地区的同类建筑脊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研究渤海建筑的瓦顶形式,以及渤海与唐文化的交流具有重要价值。渤海的兽头已有学者讨论过定名与使用功能等,而渤海的脊头瓦则未有专门论述。学界对于渤海脊头瓦和兽头的关系、文化来源,以及与同期中原地区同类建筑脊饰的互动关系等关注较少。本文拟通过梳理渤海的脊头瓦、兽头材料,对其位置与安装方式、年代与文化渊源、功能等方面进行研究,不当之处,望方家指正。渤海的脊头瓦目前仅发现于吉林敦化六顶山渤海墓地,墓地年代在公元8世纪,即渤海国早中期。墓地Ⅰ区大型王室或贵族墓M1、M3、M4、M5墓上堆积或附近发现了脊头瓦残件。M1、M4、M5为石室墓,M1、 M4各发现脊头瓦残块1件,M5墓顶堆积东、南部的不同位置发现脊头瓦残块6件,属于4个脊头瓦个体。M3为土坑墓,墓上有方形木结构建筑基础和倒塌堆积,出土脊头瓦残块11件,其中6件出土于墓葬弃土,4件出土于墓上建筑北侧,最完整的1件出土于北部偏东覆土的上部,这11件残块可能属于至少6个脊头瓦个体。六顶山墓地出土脊头瓦的形制相同,均为弧顶方底,平直的瓦板上模制高浮雕兽面。兽面双目圆瞪,皱鼻,张口,口中以三个圆形泥饼作为门齿,左右獠牙向下。ⅠM3∶1基本完整,高26、宽22、厚3.6厘米(图一,1)。ⅠM3出土的其余脊头瓦残块,从残存尺寸来看,至少有2件与ⅠM3∶1基本相同。发掘报告作者认为脊头瓦是常用于斜脊下的装饰,六顶山墓地出土的脊头瓦与汉魏洛阳城一号房址出土的脊头瓦形制和兽面形象很相似,传承自中原无疑。
渤海的兽头目前主要发现于珲春八连城、和龙西古城、渤海上京城等城址,渤海王城出土的兽头是在弧形的瓦板上捏塑或雕刻半圆雕兽面,长鼻,大口,獠牙凸出,长舌前伸,圆眼鼓出,脑后竖起三根鬃毛,鼻后部与瓦板间有斜向贯通的孔,安装时将铁条穿入孔中,将兽头固定于脊端。渤海城址中,以渤海上京城出土的兽头最多、最完整,简要介绍如下。一号佛寺分为主殿和东西两室,发现1件绿釉鸱尾和至少13件绿釉兽头,在主殿附近发现4个以上的兽头,发掘报告推测主殿屋顶应为歇山式,东西两室的屋顶可能为四阿式或四角攒尖式。一号佛寺可复原的2件兽头形制大致相同,细部有别且釉色不同。T405∶7位于主殿台基东北部,施紫色釉,高43、宽31.5、厚27厘米。T417∶64位于主殿台基西部和西室台基东北部,施深绿色釉,高39、宽35、厚23厘米。九号佛寺出土1件黄绿釉鸱尾和8件兽头,发掘报告根据脊兽数量判断其屋顶应为单檐歇山顶,可复原的2件兽头形制相同,尺寸稍有不同。T003∶12,高33、宽37、厚26.5厘米。T001∶14,高38、宽38、厚24.5厘米(图一,3)。二号宫殿出土鸱尾残片,正殿台基附近发现至少6件釉陶兽头和5件釉陶套兽。兽头形制大致相同,但细部如兽口张开大小稍有差异,从基本完整的兽头来看,尺寸也略有不同。99NSGⅣT003004②∶28,高50、宽41、厚36厘米(图一,2)。99NSGⅣ T011003②∶33,高45、宽40、厚31厘米。三号和四号宫殿址出土鸱尾残片,包括5件(釉)陶兽头、1件釉陶套兽。五号宫殿出土釉陶鸱尾残片,至少有4件(釉)陶兽头,从残存的尺寸看,应有大小两种兽头。五十号宫殿址F4出土至少1件鸱尾、3件釉陶兽头和较多套兽。皇城南门和郭城正北门均发现釉陶鸱尾残片和至少1件釉陶兽头。郭城正南门发现鸱尾残件和8件釉陶兽头。此类遗物在1939年日本学者发表的《东京城》报告称为鬼瓦,认为用于正脊或垂脊端头,中国学者在《六顶山与渤海镇》和《渤海上京城》等报告中称为兽头,认为饰于垂脊和戗脊前端。关于渤海脊头瓦和兽头的位置,除了前文介绍的发掘报告的观点,还有不同意见。祁英涛认为渤海的兽头是目前可见最早的垂兽和戗兽,即用于垂脊和戗脊。汪勃认为渤海的兽头不是鬼瓦,而是宫殿用的鸱尾,即用于正脊。虽然渤海的脊头瓦发现较少,但由于脊头瓦广泛发现于东亚,尤以中国发现最多,所以学界对脊头瓦的研究较多,对脊头瓦的位置主要有八种观点。一是垂脊说,以马得志、李浪涛等为代表。二是垂脊及戗脊说,以祁英涛,王飞峰为代表。三是正脊两端、垂脊前端说,杨鸿勋、吴镇烽持此说。四是正脊两端、垂脊及戗脊说,持此说者较多,如傅熹年、李百进、森郁夫等。五是非脊上装饰说,韩钊、张永红认为脊头瓦不能作为正脊和垂脊的装饰瓦,可能用于建筑其他部位,但未指出具体位置。六是檐下墙头贴砖说,北魏洛阳城一号房址简报和张强禄持此观点。七是柱上装饰说,糕振西认为是柱子一类建筑上的构件。八是贴于房檐和斗拱说,朝鲜有学者持此说。由于渤海脊头瓦和兽头发现较少,欲究其位置,需结合内陆的相关发现进行探讨。
庑殿顶建筑使用脊头瓦的例子有山西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和唐懿德太子墓房形石椁。九原岗北朝壁画墓“门楼图”的建筑为大出檐庑殿式屋顶,正脊两端为鸱尾,垂脊前端有两个黑色的兽面脊头瓦(图二,1)。唐懿德太子墓的石椁为庑殿顶式石房,正脊两端各浮雕脊头瓦,脊头瓦上扣有瓦当。悬山顶建筑使用脊头瓦的例子有山西大同北魏墓M10中的陶屋,陶屋正脊两端为鸱尾,简报虽未描述垂脊端的情况,但照片中垂脊端头有凹凸感,右侧垂脊端头似有兽口,应存在脊头瓦(图二,2)。歇山顶建筑使用脊头瓦的例子有隋代李静训墓石棺、河南博物院藏隋代陶房。前者为歇山式屋顶,正脊用鸱尾,垂脊和戗脊端装饰脊头瓦,脊头瓦上部扣有瓦当(图二,3)。后者正脊两侧用鸱尾,正脊端头鸱尾旁及垂脊、戗脊端头均用兽面脊头瓦。脊头瓦额部、鸱尾后部等处钻小圆孔,推测陶房上原有其他装饰(图二,4)。古人事死如事生,墓葬或壁画中的建筑一定程度上是当时现实生活中建筑的反映。通过以上材料可以发现,脊头瓦可用于垂脊、戗脊端头,常与正脊上的鸱尾搭配使用,也可用于正脊两端。出土脊头瓦的六顶山渤海墓地的所有墓上建筑均未发现鸱尾,可能不是后期破坏所致,而是因为建筑本身不用鸱尾。ⅠM3墓上建筑出土至少6件脊头瓦,屋顶为庑殿顶的可能性最大,即正脊两端和四条垂脊前端各有1件脊头瓦。其余墓发现脊头瓦过少,可能是破坏丢失所致。六顶山渤海墓地出土的脊头瓦上未发现钉孔,也未发现曲背檐头筒瓦与之共出,根据前述隋李静训墓石棺和唐懿德太子墓石椁推测,脊头瓦应立置于正脊和垂脊端头,其上放置普通檐头筒瓦以勾住脊头瓦。渤海的兽头与宋金时期的很多兽头相似。《营造法式》编纂于11~12世纪,距渤海灭亡不远,故渤海兽头的用法可参考该书。根据《营造法式》卷十三用鸱尾、兽头之制,殿阁类建筑正脊用鸱尾,垂脊用兽头;堂屋、廊屋和散屋正脊用兽头,垂脊兽降一等;兽头皆顺脊用铁钩一条。因此,渤海上京城出土鸱尾的建筑均应为殿阁类建筑,屋顶若为庑殿式,则兽头用于垂脊端,若为歇山式,则用于垂脊和戗脊端。《六顶山与渤海镇》根据发现的鸱尾和兽头数量推测一号佛寺主殿和九号佛寺屋顶均为单檐歇山式。一号佛寺主殿台基附近发现的2件可复原兽头高度相差4厘米,九号佛寺台基附近发现的2件可复原兽头高度相差5厘米。二号宫殿正殿台基附近发现鸱尾残件、至少6件釉陶兽头、 5件釉陶套兽,其中2件基本完整的兽头高度相差5厘米。张铁宁曾将二号宫殿正殿屋顶复原为重檐庑殿顶,笔者赞成其观点,除了从等级及重要性考虑,套兽数量大于5个亦可推测其为重檐庑殿顶,而非单檐歇山顶。上述3座建筑所出兽头的高度均相差约4~5厘米,笔者认为产生这种差异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单檐歇山式屋顶垂脊和戗脊的兽头存在等级差异,重檐庑殿式屋顶中,上下层屋顶的垂脊兽头亦存在等级差异;二是手制过程或后期维修更换产生了高度差异。渤海上京城的兽头鼻后部与瓦板间有斜向贯通的孔,有的兽头孔中尚存铁条,参考《营造法式》“凡兽头皆顺脊用铁钩一条”的记载,可知渤海的兽头应是通过铁条穿入兽头的鼻部与背板进行固定。《渤海上京城》报告在绘制兽头时,将“底座”向下并稍倾斜(应是考虑屋面坡度),显然认为兽头应平放于脊端。兽头若平放,即弧状瓦板朝下成“底座”,则兽头后部的竖鬃向后伸出超过“底座”,将无法与脊端贴合而起到封堵垒脊瓦的作用。参考北宋徽宗绘《瑞鹤图》之门楼顶的兽头,推测渤海的兽头应是立置于脊端,而非平放。出土脊头瓦的六顶山墓地ⅠM1、ⅠM3~ 5年代为渤海早中期,且早于贞惠公主墓(公元780年),因此这批脊头瓦的年代应在渤海国早中期。出土兽头的城址中,西古城营建时间不晚于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渤海上京城营建年代应不晚于公元756年,后期有修缮增建,八连城的营建不晚于贞元元年至贞元十年(公元785~794年),因此兽头应流行于公元8世纪后半叶至渤海国灭亡,即渤海国中晚期。以西安和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是多个王朝的政治中心,都城内脊头瓦发现尤多,目前较早的脊头瓦实物发现于南北朝时期的洛阳城、邺城等地,隋唐时期中原地区的脊头瓦较南北朝大大增加。渤海国建立之初即与中原王朝联系紧密,渤海文化亦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欲探讨渤海国脊头瓦和兽头的文化渊源,需将其放在中原地区脊头瓦和兽头的演变中观察。关于脊头瓦和兽头的关系,学界基本认为兽头是脊头瓦发展演变的结果。基于渤海上京城出土的兽头和相关材料,祁英涛、傅熹年认为浮雕板状脊头瓦向半圆雕兽头演变的时间大致在盛唐、中唐之际。王飞峰通过梳理东亚地区发现的脊头瓦,认为角兽(应指带长角的兽头)至少在宋代已经出现,并逐渐取代脊头瓦,明清时期垂脊前端出现了当沟和垂兽组合,最终取代脊头瓦并沿袭至今。此前的研究虽已指明脊头瓦和兽头出现的先后关系,但尚缺乏系统的论述,中原地区脊头瓦的演变序列仍不清楚。故我们在此先分析中原地区脊头瓦的形制与分期等问题,然后探讨渤海国脊头瓦的文化渊源及其向兽头转变的原因。脊头瓦多出土于宫殿、官署、佛寺遗址等高等级建筑,但限于相关史料缺乏,尚不清楚使用脊头瓦建筑的具体等级,及其用于不同等级建筑是否有形制等的规定。脊头瓦的形制一般是在陶质瓦板上模制浮雕或捏塑半圆雕兽面。中原地区的脊头瓦按制作工艺、兽面等纹饰凸出瓦板的程度可分为两类。甲类为浮雕板状脊头瓦,一般是在平直的陶质瓦板正面模制出高浮雕兽面等形象,瓦顶为方顶、圆顶或弧顶,瓦中上部多有小穿孔,应为固定之用。甲类最早发现于南北朝时期,均有兽面,元宝形嘴,獠牙外凸,兽面周围多饰鬃毛,瓦板上有小圆孔。如北魏洛阳城一号房址发现2件圆顶脊头瓦(图三,1),北朝晋阳古城遗址发现1件方顶脊头瓦(图三,2),东魏北齐邺城遗址发现1件弧顶脊头瓦(图三,3)。相较于南北朝时期的脊头瓦,隋唐时期的甲类脊头瓦四周多饰一圈联珠纹或边框,方顶居多。如洛阳唐代砖瓦窑址发现7件方顶脊头瓦,年代为公元627~731年(图三,4)。陕西历史博物馆藏1件方顶脊头瓦,兽面额部还有“大吉”二字(图三,5)。弧顶脊头瓦见于唐懿德太子墓房形石椁正脊两端,年代为公元701年(图三,6)。隋唐之际还发现了宝相花纹脊头瓦。目前发现的甲类脊头瓦主要流行于南北朝至唐代早中期。
乙类为捏塑半圆雕状脊头瓦,在平直或弧状瓦板凸面上捏塑或雕刻出兽面,犄角透雕竖于头顶,立体感强于甲类,四周无联珠纹或边框。乙类主要发现于唐朝中后期至五代,年代较早的发现于唐肃宗建陵,时代可能为公元763或798年(图四,1)。唐华清宫遗址Ⅲ区晚唐地层也有出土(图四,2)。唐代黄堡窑址发现1件,背部瓦板为弧形,面颊两侧各有一个圆孔(图四,3)。唐华清宫御书亭遗址出土的晚唐时期脊头瓦(图四,4)和晋阳古城遗址出土的五代时期脊头瓦(图四,7)兽面均凸出较高,兽口上颌垂直于瓦板,近乎立体效果,形制与宋金、西夏时期的兽头(图四,5、6、8、9)较为接近。考古发现的宋金、西夏时期的兽头遗存应即《营造法式》记载的“兽头”。
基于以上分类,中原地区的脊头瓦可大致分为三期。第一期为南北朝时期,甲类发现较少,瓦顶为方顶、圆顶、弧顶,瓦板平坦,正面模制浮雕兽面,无联珠纹,瓦板多有圆形穿孔。第二期为隋至唐早中期,以唐肃宗建陵出土的脊头瓦为本期下限。甲类剧增,平顶脊头瓦成为主流,多数有联珠纹或边框,瓦板多无小穿孔。第三期为唐中晚期至五代,至迟于唐肃宗建陵修建或修缮时期,乙类已出现并逐渐盛行,甲类于此期式微。为了增强立体效果,多数乙类背部的瓦板变成弧形,兽面前凸程度增大,至晚唐五代时期,乙类已接近《营造法式》中的“兽头”形象。脊头瓦还广泛发现于中原地区之外的东亚地区,日本学者曾对朝鲜半岛和日本出土的脊头瓦的起源进行了深入研究,均认为其来源于中国。中国东北地区在高句丽时期已受中原影响出现了兽面脊头瓦,高句丽政权灭亡三十年后,渤海建国。六顶山脊头瓦形制与国内城、安鹤宫、清岩里废寺等高句丽遗址出土的脊头瓦形制和兽面都有明显差别。六顶山脊头瓦与中原地区的懿德太子墓石椁正脊南端的脊头瓦最接近,均为板状弧顶,兽面轮廓简洁,蒜头形鼻,元宝形嘴,獠牙外凸,两者在细节处理上较为相似,因此推测六顶山发现的脊头瓦应是受唐中原地区脊头瓦影响的产物。渤海存国229年,受唐朝羁縻统治,曾多方面学习中原典章制度。渤海建国初期,高王大祚荣即“数遣诸生诣京师太学,习识古今制度”。文王大钦茂更是“遣使求写唐礼及三国志、晋书、三十六国春秋”,有唐一代渤海遣使朝唐进贡150次,仅大钦茂时期就达49次。渤海曾多次派王子及大量学生去唐朝都城学习,《册府元龟》载:“代宗大历八年(公元773年)闰十一月,渤海质子盗修衮龙,擒之。词云:'慕中华文物’。帝矜而舍之”。渤海对唐制度、文化的学习在大钦茂执政期间(公元737~793年),即公元8世纪中叶前后达到了一个高潮,并逐步对中原文明产生了心理上的认同。也正是由于渤海积极地“宪象中原”,渤海文化与唐文化达到了“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的高度趋同性。渤海脊头瓦和兽头即是在渤海积极吸收唐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渤海对中原建筑文化的效仿反映在了渤海都城建制上,据刘晓东考证,渤海早期上京城、中京西古城、东京八连城整体形状均为东西窄、南北长的纵长方形。当时武则天以东都洛阳为“神都”,渤海早期都城即效仿洛阳营建。唐中宗还都长安后长安城再次稳定地成为唐都城,渤海晚期都城即现存上京城遗址整体形状为东西长、南北窄的横长方形,模仿了长安城。渤海的都城建制追随中原都城的现象也体现在建筑构件上。渤海建国初期(公元8世纪中叶之前),正值唐早中期盛行甲类浮雕板状脊头瓦,此期的渤海脊头瓦形制属于中原地区脊头瓦的第二期。大钦茂在位时营建西古城、上京城、八连城(公元8世纪中后期),正值唐中后期盛行乙类捏塑半圆雕状脊头瓦,此期的渤海兽头属于中原地区脊头瓦的第三期。目前渤海诸城址未见浮雕板状脊头瓦,而六顶山渤海墓地墓上建筑亦未见兽头,渤海兽头当在8世纪中叶前后逐渐取代了渤海脊头瓦,成为主流的建筑脊端饰件,而中原地区至迟在唐肃宗建陵时期出现乙类脊头瓦,两者时间一致。渤海由使用脊头瓦向兽头的转变,应是渤海紧密效仿、追随唐王朝建筑文化的具体表现。脊头瓦置于正脊两端,垂脊、戗脊等前端,用以封堵垒脊瓦,既防止垒脊瓦下滑,又能保护建筑免受雨雪侵害,这应是其最初的实用功能。但后来其装饰功能和象征意义日益突出。有的饰宝相花纹,这是受佛教影响而流行的吉祥纹样,个别脊头瓦上部有“大吉”二字,显然是有祈福的吉祥寓意。有的脊头瓦兽面额部有“王”字,应是虎的象征,虎在汉代就成为民间信仰中的神兽,负责驱鬼辟邪。虎面纹的脊头瓦用于屋顶脊端,虎面张口吐舌,獠牙外露,辟邪功能显而易见。有的脊头瓦兽面周围旋卷的鬣毛则是雄狮的典型特征。狮子于东汉时传入我国,《尔雅注疏·释兽》载:“师子食虎豹……师子形似虎,正黄,有髯耏,尾端茸毛大如斗”。汉唐时期,佛教盛行,狮子在佛教是高贵、至尊的灵兽,能护法辟邪,降伏一切,因此狮子在人们心中逐渐成为驱邪消灾,象征吉祥和帝王权势的神兽。唐代很多脊头瓦兽面上还加入了龙的犄角,应与龙在当时作为吉祥图案,居于“灵物”、“瑞兽”的显位有关。脊头瓦还应具有等级象征,如唐文宗时“以四方车服僭奢,下诏准仪制令,品秩勋劳为等级……常参官施悬鱼、对凤、瓦兽、通袱乳梁”。此处的瓦兽应包括了鸱吻、兽面脊头瓦等建筑构件。渤海的脊头瓦兽面图案抽象,具有神秘感,出土于王室、贵族墓葬的墓上建筑,兽头狰狞夸张,多数施釉,常出土于大型宫殿建筑中,两者应和唐代脊头瓦具有相同的功能,即保护垒脊瓦端免受雨雪侵害的同时,具有辟邪厌胜、祈福和等级象征的意义。渤海国遗存中的脊头瓦和兽头充实了中国建筑脊饰的研究材料。六顶山渤海墓地出土的脊头瓦处于唐代浮雕板状脊头瓦的盛行时期,渤海上京城出土的兽头处于古代建筑脊头装饰由浮雕板状脊头瓦向立体圆雕兽头转变的关键时期,其形制为后代沿用。渤海的脊头瓦和兽头是渤海受唐朝建筑文化影响的历史见证,是渤海“宪象中原”的物化形式。附记: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渤海国与唐王朝关系的考古学研究”(项目号20CKG01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武松 冯恩学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原文刊于《考古》2020年第12期;此处省略注释,完整版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