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争霸:华夏农耕文明四千年的主食争夺战,谁是最后的赢家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宋孝宗淳熙八年,正值水稻扬花之际,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从此在上饶隐居近十五年,度过了难得的闲散时光。这首《夜行黄沙道中》的词,就是夜宿黄沙岭所做。
忧国忧民的辛弃疾,诗词每多豪迈之气,这首词却疏朗婉约,大气自然。清风、明月、疏星、蝉鸣,风中有稻花飘香,田间有蛙声一片,让长年奔波辗转的诗人心旷神怡!优美如画的诗词,不仅写出了山间村庄之美,更说明了水稻作为一种主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种植。
主食是一个国家、一个文明赖以生存的基础,它要受到耕作水平、作物种群、水土气候的影响,主食不仅仅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更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一个国家的文明进程和前进路线。
大约一万年前,在地球不同的角落里,不同的人类群落栽下了自己选择的第一棵种籽开始,人类文明开始迈向向农耕时代前进。华夏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更是最大的农作物起源地之一。
在漫长的岁月里,华夏文明的主食也经历了不断的变化,演变出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在华夏人的食物谱系中,五谷是占据食物链顶端的存在,它们不仅有着悠久的种植栽培历史,更是经历了无数风雨、战乱的考验,养育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先民,在大乱与大治的交替中,度过了无数黑暗却又充满希望的岁月。
一马当先的粟:农耕文明的五谷起源就是主食的崛起过程
通常,我们一说到主食,就会想到五谷。在明清时代的马铃薯和红薯尚未进入之前,五谷在华夏人的饮食中占据着主要地位。那么,什么是五谷呢?
《周礼·天官·疾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 郑玄 注:“五谷,麻、黍、稷、麦、豆也。”
《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 赵歧 注:“五谷谓稻、黍、稷、麦、菽也。”
从这两则记载来看,古人对“五谷”的定义有着明显的地域区别。前者多了水稻,少了麻,后者有麻而无水稻。从《周礼》来看,华夏文明最初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殷、商、周等国家都是在黄河流域建国,并发展壮大的。
在夏之前,华夏人是多主食的饮食特色,主要是受限于耕作技术,作物的产量有限,体现不出农业规模化生产的优势。很多地方甚至还有明显的“攫取型农业”,即以采摘为主,并没有去“有意识”地耕种。
讨论五谷的起源,必须先要考证耕作的起源。人类最初获得食物是狩猎和采摘,依靠自然界的天然产出来维持生存。狩猎发展出了畜牧业,而采摘则发展出了耕作农业。这一阶段是“有什么吃什么”。
人类在采摘食物的过程中,将一部分多余的食物储存起来,其中一些植物的种籽在适宜的温度、温度下发芽,引起了人类的好奇。同时,人类粪便中未消化的植物种子,以及抛弃的垃圾等,也会促进种籽发芽。
这种现象引起了人类的好奇和探索精神,他们小心地呵护这些幼苗,其中一部分存活下来的作物,开花结果,最终有了产出。产出的果实和自然界中天然生长的完全相同。人类意识到这些植物是可以驯化的,能够通过有组织的种植获得食物。于是人类开始向农耕文明迈进。
在经历了不知道 多少岁月的积累之后,人类的耕作技术有了一定的积累,通过种植收获的食物远远超过了采摘,这也导致了人类部落发生了出现以来最大的变化: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变。从工具利用的角度来看,也可以称为新石器时代。但最根本的转变还是原始农业的出现所导致的。
在新石器时代,最早成为主食的粟,也就是俗称的小米,而粟从被人类耕种开始,就牢牢地占据着主食的地位数千年,即使是面对麦、稻的挑战,依然有着无可撼动的地位!小米的为何有这么大在优势呢?
坦白讲,小米的口感并不好,营养且不论,用小米做的干饭,特别“辣”喉咙,吃一顿两顿是尝个新鲜,连续吃上几天你再试试?也有人说小米粥特别香,你吃上几天试试?小米之所以能够在农耕文明率先占领了人类的餐桌,成为最早的主食,是与它的作物特点分不开的。
小米是属于耐旱作物,无论是土地肥沃的平原,还是贫瘠的山地,或者是高原地带,小米都可以很好地生长,相比之下,小麦和小稻严重依赖水利条件。人类在相当长的岁月中,无法组织规模化的水利建设和整治,依旧属于靠天吃饭的阶段,发源于黄河流域的小米以其超强的耐旱性能被广泛种植。
目前,在距离今天五、六千年的、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等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中,都发现了炭化了的粟粒和粟壳。证明早在六千前以前,粟作为主要的作物,在北方被广泛的种植。
实际上小米也经历了一番由北向南的推进过程,逐渐在南方也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这种优良的耐旱作物,陪伴远古的人类经历了无数自然界的冰雪风霜,走过了漫长的战乱与和平。
小米的产量也是相当惊人的,在没有选种育种、没有化肥农药的古代,它的亩产量可以达到惊人的200斤以上,这依旧是水稻和小麦所无法企及的。古代的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基本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在战国时代,能够成为雄霸一方的诸侯国,哪个不是农业大国?没有关中的千里沃野,秦国统一天下只能是梦想。
最后,小米还有一个令人发指的“天赋技能”,那就是贮存能力雄居所有作物之冠。
《新唐书》:其后洛、相、幽、徐、齐、并、秦、蒲州又置常平仓,粟藏九年,米藏五年,下湿之地,粟藏五年,米藏三年,皆著于令。北宋《天圣令》:诸仓窖贮积者,粟支九年;米及杂种支五年。下湿处,粟支五年;米及杂种支三年。
在古代粟的存储时间能够达到9年之久。无论是封建王朝统治时代,还是科学昌明的现代,粮食储备都是国家粮食安全最重要的环节,粮食储备可用于应对荒年、战争消耗等。
而这9年,并不是粟的贮存上限,只是一个“保质期”,如果有需要的话,存放十年也不是什么问题!在农耕文明不发达的古代,仅凭耐旱、产量高、耐贮存,足以让小米牢牢占据着餐桌主食霸主的地位!
近年来,曾经有人提议用高产的土豆替代主粮,却遭到无情的嘲讽,不说品味营养、烹饪习惯,水份丰富的土豆很容易腐烂生芽,根本经不起“岁月的考验”,提出这种建议的人不是蠢就是坏。跟“何不食肉糜”有什么区别?
那么,小米的这种优势保持了多久?“小米加步枪”五个字足矣证明它的生命力之顽强!没有任何一种作物,在华夏人的餐桌上占据了如此之久的主食地位!但是,小米也有着许多强有力的挑战者!
小麦:强有力的主食挑战者
小麦目前种植的农作物中最重要的粮食品种,栽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于前三,全球有三分之一、中国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小麦为主粮,与水稻地位并尊。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尤其是它的花样是小米所无法比拟的,能够制作成各种各样的美食,但小麦挑战成功用了整整四千年!
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山东龙山文化时期,小麦已经作为农作物被种植,在陶罐内发现了相当数量的炭化麦粒。关于小麦的起源,最普便的观点是小麦大约在4500年左右的时候,由西亚传中华夏,然后迅速被推广种植。
小麦之所以能够向粟发起挑战,主要是他具有三大优势:产量高、口感好、能冬作。但是由于耕作技术落后,小麦的这些优势完全无法得到体现,而且,对于灌溉条件的需求限制了小麦的种植推广,尤其是华夏北方特有的春旱现象,导致小麦很难挺过干旱,老百姓和统治者对其兴趣不高,这一时期的小麦一直在坐冷板凳。
那么,小麦是不是一无是处呢?
《左传·成公十八年》中有这么一段:“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
菽是指豆类,无法分辨豆麦、不识五谷居然被当作继承人的判断标准,可见当时小麦已经在中原地区被广泛种植!但是除产量因素外,小麦在当时的烹饪条件下,体现不出粉食的优势。当时的磨面技术,只是将小麦的麦粒磨成碎粒,本质上依旧属于“粒食”,在口感上也没有突出的优势!根本无法撼动小米的地位。
小麦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向小米发起挑战是在秦。因为这段时间正好碰到难得的暖期,气候趋于温暖潮湿,为小麦的推方提供了气候条件。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时期冬小麦出现了!
先秦《礼记·月令》所载:“季春之月……天子乃为麦祈实。”又:“仲秋之月……乃命有司,趣民收敛,务畜菜,多积聚,乃劝种麦,毋或失时,其有失时,行罪无疑。”
将小麦的种植上升到律法的程度,可见封建王朝对它的重视! 传统的小米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就是俗称的春种秋收,但是从春天到秋天漫长的几个月里面,粮食是处于缺乏状态的,只能靠吃存粮、瓜菜来度过青黄不接的春荒,历史上的大饥荒基本上都发生在这个季节。
而冬小麦是秋播夏收,来年五月就能够收获,填补了中间的粮食空档,为中原王朝解决了旱地耕作的重大难题。而且冬小麦在秋后播种,碰到灾年时能够迅速补种,只要熬过了这段时间就能够活下去。所以,冬小麦的出现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也带来了政权的稳定和国家治理的改善,所以小麦的种植才受到如此重视,才会出现由官府组织的“劝种”,这种荣耀是其它作物从来没有享受到的。
唐孔颖达:“以黍、稷、百谷不云劝种,于麦独劝之,是尤重故也。”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带领部下行军时,曾下令“士卒无败麦,犯者死”,可他自己的马却跑到了麦田里,最后曹丞相耍了赖皮,把头发害虫了代替刑罚!麦苗青青的季节,理个发倒也不错!但是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三国时期对小麦的重视。
当然,汉唐时期小麦的种植主要是由于当时的气候条件,只要大气候一旦转冷,小麦的种植优势立刻丧失殆尽,所以第一次挑战失败。
小麦对粟的第二次挑战,始于南北朝,兴于宋朝,成于明中。南北朝继承了隋唐的农业技术,而随着冶炼技术的进步,铁制农具得到推广,筒车和汲车等灌溉工具出现,能够实现精耕细作的曲辕犁得到应用,为小麦的推广种植提供了水土条件。到了宋朝,小麦开始发起了总攻!
宋朝的军事在历朝谈不上强盛,但它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却能稳居前列。在宋朝,由于水利设施的完善、耕作技术的成熟,人类开始逐步摆脱靠天吃饭的限制,有能力改造自然地貌,形成宜于小麦生长的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小麦有了一个强劲的队友,那就是水稻。麦稻两熟轮作开始出现在华夏大地上,这绝对是华夏农业另外一个革命性的改变。
当小麦收获之后,马上可以种植水稻,确保了土地的产出效率,小麦得以在长江流域推广,并形成了由“苏湖熟,天下足”向“湖广熟,天下足”的改变。到了明后期,湖北、湖南的长江中游地区,人们开始平湖造田,大批湖滩草荡变成了适宜耕作的良田,逐步取代了苏常地区而成为了最重要的粮食基地。
除了耕作技术和农具的进步外,小麦的口感优势在先进的加工工艺下开始发挥!在春秋直到汉朝之后,虽然有了石磨的再现,但是粗粒的小麦依旧和其它粮食一起蒸煮食用,而直到到了汉朝晚期,磨面技术越来越精细,精细的面粉开始出现,同一时间人们又发现了面粉的发酵现象,而今逐渐丰富起来。经过近千年的不断积累,终于在宋朝形成了完全的面食体系。
在宋时,面粉已经发展出煮、蒸、煎、烤、炸、烙、焙、烘、炒等十多种烹饪技术,面点更是包括了面条、面饼、蒸馍、包子、饺子、抄手等上百个花样,而面点、糕点的出现,让小麦的地位更加牢固,在国外更是出现了以面包为代表的烘焙系,在清朝时,小麦已经完成这个挑战过程,变成了华夏人餐桌上的主食。
但此时的小米并没有销声匿迹,它依旧凭借“吃苦耐劳”的特性被广泛种植,“小米饭、南瓜汤”不也是打造了一支战无不胜的铁军吗!
逆袭的水稻有着主角光环
在华夏人的主粮中,素有“南稻北麦”的说法,水稻能够夺取主食的半边天,与其悠久的栽种历史有关。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
水稻是由野生稻驯化而来,在七千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由稻子的壳、杆、叶及稻粒堆积而成的遗存,平均厚度达到了四十五厘米,是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栽培稻。
在稍晚的时代,考古学家在太湖、江淮、江汉及海门地区的古人类遗址中,都发现了稻谷了存在。从地域分布上来看,从长江为分界线,一直到南方,古代人类已经掌握了成熟的水稻种植技术。
但是水稻和小麦一样,对水肥有相当的要求,无法旱地种植,所以在数千年的时间里,始终没有能力挑战小米的统治地位。既然产量低、要求高,那么大米为什么能够成为主食的“后备军”呢?这主要是因为在当时的烹饪条件下,大米良好的适口性,甚至比小麦更有优势。
在新石器时代,人们食用“五谷”基本上全部是“粒食”,即将这些种籽用火烘干食用,对于大米、小麦这样的食物来说,这种原始的烧烤实在难吃!直到人类发明了陶器之后,煮食才成为烹饪的主流。
古代人类将谷物放在陶器中加水煮熟,就是我们今天的米饭。它的烹饪过程和今天的没有任何区别,唯一的区别可能是那时候的稻谷谷粒较小,颜色也没有这么雪白。
事实上,能够成为主食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无味”。很多人可能无法理解,无味难道不是寡淡吗?然而这正是米面的优势所在,因为只有“无味”,才能适应更多的品味,通过菜肴的搭配变得丰富多彩。
可以说,水稻出现不久,它的烹饪技术就已经达到了顶峰,是所有作物中最先点满了技能点的!
《礼记·内则》淳熬,煎醢加于陆稻上,沃之以膏,曰淳熬。
礼记上记载的“淳熬”,就是把肉煎熟,然后把肉汁和肉一起浇在米饭上食用,这和今天的卤肉饭有区别吗?如果再配上各种调料,或者用别的菜肴替代肉块,和今天的盖浇饭有区别吗?
口腹之欲最撩人,在蒸饭技术上,古代的吃货也是充分发挥才智,他们将米用温水浸泡,然后用冷水淘洗,这样蒸出来的米饭“饭色洁白,无异清流之米。”想一想都流口水啊!
所以,水稻能够一直存在,首先是因为南方水土丰沃的地方,它几乎是唯一能够大面积种植的作物,其实是由于它的美味,和辣喉咙的小米、稀糊糊的麦粒饭比起来,卤肉饭不香吗?水稻一出场就高高在上,直到南北朝,它都是贵族享用的奢侈品。
水稻能够逆袭成功,小麦功不可没,稻麦轮作技术的成熟,为水稻成为主食提供了现实基础。从水稻成为主食的时间轴来看,东晋衣冠南渡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节点。
《齐民要术:种谷》:凡谷成熟有早晚,苗秆有高下,收实有多少,质性有强弱,米味有美恶,粒实有息耗。地势有良薄,山泽有异宜。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水稻的大发展自南朝后期始,至宋南移,至明奠定地位。主要原因还是由于耕作技术和农具的进步,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宋朝的人口爆炸式增长,在结束了五代十国之乱后,宋朝人口超过了一亿,有了极为充足的劳动力,再加上长江流域优越的农业条件,水稻得以大面积种植,甚至在华夏的东北高纬度地区也出现了优质稻米品种。
所以,当外部条件具备之后,口感优良的水稻,以其三倍于小米的产量,终于成为了千家万户的主食之一,进而形成了“南稻北麦”的基本格局,自清代之后再也没有被撼动过,至此,主食争霸硝烟落定!
在华夏的作物中,为什么只有粟、稻、麦能够成为主食并统治华夏人的餐桌数千年呢?
黍是最先出局的,因为粘乎乎的口感差,产量也不高;
菽,即豆类也很快出局,豆类虽然蛋白质含量高,碳水化合物含量却只有稻、麦的三分之一,需要摄入更多的数量才能够满足身体所需,而它的产量却不如这三者。
尽管豆类没有成为主食,却在另外一个领域成为了霸主,那就是油料作物,目前全球有三分之一的食用油是大豆提供的,榨油剩余的豆粕还是优质的饲料。
最牛的高粱,耐旱高产的它,虽然因为糟糕的口感没有成为主食的潜力,但是它淀粉含量较高,易于发酵,物质配比恰到好处,微生物发酵产香顺利,能够很好地产生各种香味物质,用它造酒,甘洌香醇,回甘绵软,远胜于其他粮食酒。
至于马铃薯和红薯,进入中国的年代较晚,并且水分较高不耐储存,红薯吃多了还会烧心,只能屈居其后,委屈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