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状元合并两个名方,搞定各种头痛,无论偏正,皆有奇效

头痛分全头痛、偏头痛、巅顶痛、前额痛、后头痛等,各有各的方子,偏头痛有陈士铎的散偏汤,巅顶痛有张仲景的吴茱萸汤……

如果要找一个方子可以把所有的头痛一并搞定,那就要用明代“医林状元”龚廷贤的清上蠲痛汤。

龚廷贤这个方子见于《寿世保元》,是根据宋代《和剂局方》之川芎茶调散及金代《内外伤辨惑论》之羌活胜湿汤合方加减衍化而成。

川芎茶调散,主治丈夫、妇人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疼,鼻塞声重;伤风壮热,肢体烦疼,肌肉蠕动,膈热痰盛,妇人血风攻注,太阳穴疼,但是感风气,悉皆治之。

羌活胜湿汤,主治脊痛项强,腰似折,项似拔,上冲头痛,及足太阳经不行。腰背重痛,一身尽痛,难以转侧。

这两个方子都是千古名方,一直沿用至今,临床应用极为广泛,效果甚佳。

龚廷贤先生将两个名方合二为一,组成一个通治各种头痛的方子——清上蠲痛汤,其效果是“一切头痛之主方,不问左右、偏正、新久皆有效”

当归(酒洗)一钱、小川芎一钱、白芷一钱、细辛三分、羌活一钱、防风一钱、菊花五分、蔓荆子五分、苍术(米泔浸)一钱、麦冬一钱、独活一钱、生甘草三分、片芩(酒炒)一钱五分。上锉一剂,生姜煎服。

加减法:左边痛者加红花七分、柴胡一钱、龙胆草(酒洗)七分、生地黄一钱;右边痛者加黄芪一钱、干葛八分;正额上眉棱骨痛甚者,食积痰壅,用天麻五分、半夏一钱、山楂一钱、枳实一钱;当头顶痛者加藁本一钱、大黄(酒洗)一钱;风入脑髓而痛者加麦门冬一钱,苍耳子一钱,木瓜、荆芥各五分。气血两虚,常有自汗,加黄芪一钱五分,人参、白芍、生地黄各一钱。(注:一钱等于十分,一钱合3克)。

如果仔细分析,方中药物功效以偏头痛效果为最佳。

现在用于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顽固性头痛、慢性头痛、三叉神经痛、月经头痛等。

凡头痛多用风药,因《素问·太阴阳明论》:“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金元·李杲《兰室秘藏》:“高巅之上,惟风可到”。“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全方用药量轻,有轻可去实之意。

凡属阴虚火旺的头痛失眠之证不宜用本方。

药物分析:

1、祛风解表除湿:防风、羌活、独活、苍术。

防风,能除各种风邪,还可祛湿。《神农本草经》:“味甘温。主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日华子本草》“治三十六般风。”《本草备要》:“为去风胜湿之要药。凡风药皆能胜湿。”

羌活独活是一对对药,通治一身上下之风湿。羌活主上,独活主下。羌活,《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并气”。《液》云:“君药也,非无为之主,乃却乱反正之主。太阳经头痛,肢节痛,一身尽前,非此不治。”元人王好古曰:“病头痛、肢节痛、一身尽痛,非羌活不能除,乃却乱反正主君药也。”《大明》曰:独活是羌活母也。则知羌活即为独活之子。《经》曰:“半身以上,风受之也。半身以下,湿受之也。”独活主下。《名医别录》:“主治诸贼风,百节痛风无久新者。”《本草求真》:“搜足少阴肾伏风头痛,并两足湿痹。凡因风干足少阴肾经,伏而不出,发为头痛,痛在脑齿。则能善搜而治矣。”

《名医别录》:苍术“主治大风在身面,风眩头痛,目泪出,消痰水。”

2、通窍活络止痛:白芷、细辛。

白芷,《本草发挥》:“洁古云:治足阳明头痛,中风寒热,解利药也。”《药性解》:“白芷,去头面及皮肤之风,除肌肉燥痒之痹,止阳明头痛之邪,为肺部引经之剂。”

细辛,《神农本草经》:“味辛,温。主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本草衍义》:“治头面风痛不可阙也。”《药类法象》:“治少阴头痛如神,当少用之。独活为使,为主用药也。”《心》云:“主诸项头痛,诸风通用之。”

3、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菊花、蔓荆子。

菊花,《本草崇原》:“主治诸风头眩肿痛,禀金气而制风也。”蔓荆子,《名医别录》:“治风头痛,脑鸣,目泪出。”

4、活血化瘀:当归、川芎。

《本草发挥》:“《主治秘诀》云:性温,味辛。气厚味薄,可升可降,阳中阴也。其用有三:心经本药一也,和血二也,治诸病夜甚三也。”川芎,上行头目,下行血海,旁开郁结。杲曰:“头痛必用川芎,如不愈,加各引经药。太阳羌活,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厥阴吴茱萸,少阴细辛是也。”

5、养阴润燥除烦:麦冬。

《名医别录》:“大寒。主风湿,下胸胁气,客热头痛。”《本草备要》:“甘淡而寒。降肺中伏火,泻肝肾虚热,能凉血而补正气。故内治五内邪热,热淫于内,治以甘寒。”麦冬在方剂中主要用来缓羌独活等风药的燥性。

6、甘缓调和诸药:甘草。

《名医别录》:“无毒。主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为九土之精,安和七十二种石,一千二百种草。”

临床应用

单用主方治疗各种头痛还是不能一箭中的的,一定要按照方后加减法用药。既谓“清上”说明病在上,在脉象上也应该寸脉比较浮或有所上越。

头痛

汪某某,女,41岁,病人头痛多年,或痛在左侧,或痛在右侧,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经多方医治鲜有疗效。病人伴有胸闷心烦,性情急躁,口干纳减,夜寐欠佳。脉弦细数,舌质淡红苔薄白。诊为肝经风火头痛,治宜平肝祛风佐以清热。处方:川芎5g,白芷6g,羌活5g,柴胡6g,钩藤10g,甘菊花6g,蔓荆子10g,麦冬10g,黄芩5g,防风6g,细辛2g,葛根6g,甘草3g,夜交藤12g,服5剂后,头痛著减,余症亦瘥,但食量未增,前方加谷麦芽各15g,又连服10剂后,诸症均愈。(俞慎初医案)

三叉神经痛

女,39岁。患三叉神经痛,用各种止疼药只能缓解一时,疼痛发作如同电击。怕痛怕到恐惧感。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辩为寒邪入络,温通经脉。蠲清汤加减:当归9,川芎18g,白芍60g,羌独活各6g,白芷9g,细辛3g,防风9g,菊花9g,蔓荆子9g,苍术9g,麦冬9g,甘草6g。水煎服。每日一剂。5副。前后15副临床治愈。

按:笔者治疗头痛一般常用川芎茶调散、散偏汤、通窍活血汤、小柴胡汤等治疗。后来看到龚廷贤的组合方清上蠲痛汤之后,觉得是个捷径,涉及的头痛类型比较多,便开始以此方加减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用这个方子,需要辩证,不能困守。就像小柴胡汤如果只记得主方,而忽略了原方的随证加减药物,而另行用药,往往不效。用方药量不能过大。方中川芎用量大,是基于“头痛必用川芎”之考虑。因为有电击痉挛疼痛,故白芍量大取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之意。

  温馨提醒:本文所涉及之方药,仅供临床中医大夫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士可在当地中医大夫指导下使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