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元摄影 • 图文》西藏: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图文”属于摄影的第五个阶段(其它四个阶段分别为:技术、艺术、影调和后期)。在这个阶段,摄影人开始学习与探求在图像与文字之间搭建桥梁,通过文字的描绘,使所拍摄的画面,景情相生,思与景谐,诗情画意。当然,这就需要一点点文学功底,一些些文字兴趣和一天天锲而不舍的坚持了。

正如明末清初奇人吴乔在其《围炉诗画》中所云:“意思,犹五谷也。文,则炊而饭之;诗,则酿而为酒。”——自然与社会中的素材,犹亦五谷也。摄,则炊而饭之;文则酿而为酒。

1、《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后藏,阿里的湖光山色与内陆截然不同。羌塘高原,平均海拔4700米,花草不生,林木不长,一望空阔,无遮无挡。裸露的山体呈现出原始的本色,倒映在澄澈的明湖上,褐、黄、灰、白,层层迭迭,错错落落,给人的感觉,似乎是在另外一个星球上。

2、《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西藏,尤其是后藏,色彩就是这么特别,气势就是如此恢弘。

丝丝灰色的云缕从空而下,片片黄色的芦草铺满大地,中间横亘着那么一点点褐色的岗峦,没有花团锦簇,亦无万紫千红,而与其说是色彩单调,不如说是天地纯净。远处,“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李白),近前,“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王昌龄)。立于羌塘高原这片旷野之中,心清境静,四顾茫然,仰天长啸,“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

3、《驰骋雪原》

驱车进入羌塘高原上的双湖无人区,冰天雪地,天与云与山与原,上下一白。唯有这条褐色的大搓板路,蜿蜒曲折,伸入远方,通向雪原的深处。道路的尽头是“普诺岗日冰川”,冰川的最低处海拔5500米。驰骋在这种道上,一路上蹦蹦跶跶,扭着秧歌赴冰川,亦别有一番情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