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出英雄也出奸雄,曹操刘备孙权之外,还有辽东公孙度!
好了,让我们先放下诸葛亮,再把视线转回到司马懿的身上。魏明帝虽说没有同意司马懿建议,趁着蜀国内乱前去攻打,可对于司马懿的本事,他却是百分百的认可。就在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35年,司马懿被封为太尉,又得到了不少的赏赐。
在接下去的几年里,失去了诸葛亮的蜀国没有再发动北伐,被魏明帝吓走的孙权,也没有再大规模的过来骚扰,魏明帝似乎对主动进攻这两个国家也没有太大的兴趣,三个国家之间,就这样维持了一种短暂且不稳定的和平状态。
等到了公元237年的时候,魏明帝动手了,可他这一次的目标既不是西南的蜀国,也不是东南的吴国,而是东北方的辽东公孙渊政权。您可能会奇怪了,现在不是三足鼎立时期吗?怎么还弄出一个公孙渊来?别着急,听我从头给您捋一捋。
这说来可就有点话长了,早在汉灵帝时期,甚至是更早一点的时候,有一个叫公孙延的辽东襄平人,因为犯法被追捕,就带着儿子公孙度逃到了玄菟郡。公孙度长大以后,就在当地做了郡吏。
当时的玄菟太守叫公孙琙,他的儿子公孙豹在十八岁的时候不幸去世了。有一次,公孙度机缘巧合遇到了公孙琙,公孙琙看他跟自己的儿子年纪相仿,不由得就多关心了几句,这一聊才发现公孙度小的时候名字也叫公孙豹。
这可了不得了,公孙琙是越看公孙度越喜欢,两个人也是越聊越投机。公孙琙就做了一个决定,他要像照顾儿子一样对待公孙度,他先是送公孙度去读书,而后又为他娶妻成家。
等到公元169年的时候,朝廷给各州郡下发诏书,让大家为国家推举人才,公孙度就同另外几个人被举荐担任了尚书郎。公孙度抓住了这个机会,因为工作突出,一步步升任为冀州刺史。可不知道他怎么样得罪了什么人,外面流传了一些对他不利的谣言,公孙度又从冀州刺史的位置上被免职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公元190年,那正是董卓权倾天下的时候,董卓手下有一员大将叫徐荣(这个名字大家应该有点印象,当年诸多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曹操和孙坚都在他手下吃过败仗),徐荣跟公孙度是同乡,就因为这层关系,公孙度被推荐做了辽东太守。
按理说,公孙度这也算是衣锦还乡了,应该自己高头大马的骑着,乡里人敲锣打鼓的迎接着,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很多辽东人觉得,公孙度本来只是玄菟郡的一个小官吏,只是后来遇到了那样不正常的机缘,又靠着种种关系才做了辽东太守,他们打心里瞧不起这样的人。
还有一个事情,在公孙度发达之前,在辽东镇守襄平的县令叫公孙昭,他把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招入军中,做了一个伍长,咱们也不知道这伍长是个什么职位,反正是让公孙度心里一直不痛快。
这么几件事积攒到了一起,公孙度就开始发飙了。他刚到辽东上任,就下令把公孙昭给抓了起来,然后把他在襄平的市中心鞭打致死。除了公孙昭以外,那玄菟郡里的很好豪门望族也都遭了殃,比如田韶家,就因为平时没有给过公孙度恩惠,就被他找借口杀掉了。类似田韶家这样遭遇的,在辽东就有一百多家。
经历了这次惊心动魄的洗礼之后,辽东人都被公孙度吓的不行,没有人敢不听从他的命令。这是公孙度对内实施的恐怖控制手段,对外他也是一样的豪横。
当时在辽东的周边,还有一些小的少数民族部落和国家,他们虽然自成一家,可论军事实力,都远远不是辽东郡的对手,大家也都很识时务,不识时务的也被公孙度给打的听话了。就这样,公孙度以一个小小的太守身份,就向东方大海的方向扩张,让大家纷纷臣服,扶余国和高句丽等等小国都要听从辽东郡的调遣。
那会的中原一带,大家正在你争我夺打的不亦乐乎,听说辽东那块比较稳定,很多中原人士都纷纷去辽东依靠公孙度。这些人里面也有我们熟悉的身影,比如那位因为同华歆分割席子而出名的管宁,还有后的来东吴名将太史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