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后,他携父王妃子逃到大漠,繁衍出强大民族,形成一独特婚俗

说起古代的婚姻制度,大多数人熟悉的就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古代礼法严格,像父夺子媳,子娶父妃,兄抢弟妻之类的行为,是要被众人鄙视的。

但这不代表没例外,隋炀帝敢娶他爹隋文帝的妃子宣华夫人,唐高宗敢立他爹唐太宗曾经的才人武媚为皇后,唐玄宗敢夺儿子寿王之妻杨妃,甚至连一代明君唐太宗自己,也收弟弟李元吉妃子杨氏。著名的禽兽王朝北齐就更不用提了,文宣帝高洋敢侮辱哥哥高澄妻,结果自己死后,皇后李祖娥也被弟弟高湛强占。

这种婚俗叫收继婚,也叫转房婚,据笔者以往看过的网络奇葩贴分享,现在民间其实还有类似情况存在,当然往往会招来吐槽,而不是得到大众祝福。

像夫兄弟婚(丈夫死后,妻子改嫁给其兄弟,甚至叔伯甥侄)、妻姊妹婚(男子同时娶一对姐妹甚至多个姐妹,或者在妻子死后续娶其姐妹,比如《甄嬛传》里的皇帝就娶了纯元宜修姐妹,南唐后主李煜妻子大周后病逝,便立了大周后之妹为后,史称小周后)、妻继母婚(比如王昭君先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呼韩邪死后便改嫁和自己没血缘关系的单于儿子复株累)。

这些都属于收继婚的范畴。但是在古代,深受儒家礼法熏陶的汉族中原王朝往往对收继婚很鄙视,甚至法律也规定不许这样做,《明律》载:“兄亡收嫂,弟亡收妇者,各绞。”就是说哥哥死了,弟弟敢娶他妻子,这对男女都得判绞刑,反过来哥哥敢娶弟媳也是一样的结果。

律法也没能阻止民间继续这样的婚俗,虽然只是少数,虽然上不得台面,但这种婚俗依然存在,直到近代。事实上,汉人早在先秦时期就开始排斥收继婚了,父兄子侄争夺配偶会被史官骂得狗血淋头,比如春秋时期,楚平王为儿子聘娶秦女孟嬴为妻,谁知孟嬴长得漂亮,楚平王就抢了,还杀了儿子。

后来楚平王就遭了报应,他儿子的太傅伍奢死了,可伍奢的儿子——伍子胥逃了,他当上吴国谋臣,率吴军回来报仇当众把楚平王的尸骨抽了300鞭子。汉朝儒学兴起,人们的礼法观念越来越强,历朝历代都有律法规定不许搞什么收继婚,但有些皇帝自己都违背,更别提民间了。

做归做,但这样的婚俗在中原王朝是要遮羞的,但是,隔壁游牧民族就很理直气壮,比如匈奴人就长期实行收继婚制。《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父死,妻(娶)其后母;兄弟死,尽妻(娶)其妻。”哥哥死了弟弟继承其妻妾,父亲死了儿子娶庶母之类在匈奴那里都很正常。

事实上,这种婚俗不止匈奴族有,契丹、突厥、乌桓鲜卑、西羌等古代少数民族都普遍存在着,匈奴的只是最有代表性。如果按《史记》的说法,匈奴这个婚俗,其实也和华夏族有些关系,因为匈奴的前身也是华夏族,第一代匈奴单于头曼单于,还有个名字叫“淳维”,这是华夏名。

淳维是那个著名昏君——夏朝末代君主桀的儿子,《史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也就是说大概公元前1600年,夏朝被商汤灭掉后,夏朝遗民的一支往北边迁徙,进入蒙古高原,与当地游牧民族融合,产生了匈奴,而淳维就成了部落首领,类似的说法在《括地谱》中也有:

其(指桀)子獯粥妻桀之妻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徒(指北方游牧民族),中国谓之匈奴。

在鲜卑族、女真族、党项族、蒙古族崛起之前,匈奴族才是叱咤草原、实力最强大对中原王朝形成最大威胁的民族,按史书记载,淳维当年也是带着父王的妃子到了沙漠,按收继婚娶妃,繁衍后代,所以匈奴才会有收继婚俗,但这种说法有点让人怀疑真实性。

如果匈奴收继婚是因为第一代单于先这么做,后人才跟着学,形成了社会习惯,那要是第一代单于天天穿红衣服,后人是不是就必定也爱穿红?社会习惯怎么可能是这样形成,一定和环境有关系,是自然形成。或者,西汉汉文帝时期被派到匈奴出使,结果降了匈奴单于的宦官中行说的一段话才是正解:

父子兄弟死,取其妻妻之,恶种姓之失也。故匈奴虽乱,必立宗种。

也就是说匈奴是游牧民族,又常年打仗,逐水草而居到处搬家,男子死亡率高,留下孤儿寡母生活不易,这才有了收继婚习俗,因为匈奴怕自己的种族会灭亡。只是,匈奴这个民族最后还是消失了,公元4世纪后,匈奴在中国北方彻底衰落,匈奴的血缘融入汉族、月氏、鲜卑族以及后来的蒙古族、突厥族、契丹族中,再也没了昔日威风。

事实证明完全靠生育保证种族延续还不够,华夏文明延续5000年之久,靠的可不仅仅是人口,毕竟古代战争那么常见动辄就来人口锐减,但无论历史走到哪个时代,国人都有自己的信仰文化,有自己的民族脊梁,有礼仪之大有华服之美,有植在血液深处的风骨力量,这才是中华民族延续至今未亡的关键原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