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书法欣赏:灵气、才气和狂气迸发,堪称一枝独秀
陈独秀的书法创作形态非常丰富。手札、诗文稿乃实用为主,随手写来,可以不拘绳墨,天真浪漫,最见性情。陈独秀公私事务繁忙,交际广泛,笔耕不辍,故而这一类墨迹数量很多,虽然主要行草书,但风格多样,蔚为大观。专门创作的作品,篆隶楷行都有。陈研究文字学,篆书功底很深。篆书主静,必须气定神闲,方可从容。陈虽然身陷囹圄,丝毫不为所动,一切如常,不激不励,真大丈夫也。陈独秀的隶书并不是纯粹的“蚕头燕尾”式标准形态,而是夹杂了行书笔意的自由发挥式创作,但是隶书意趣一目了然。
行草书是陈独秀创作数量最多的,同时也是最能体现他性情的。从他行草书格调来看,便会明白他为何会批评沈尹默了。行笔飞动,逸笔草草,灵气、才气和狂气迸发,有时天马行空,有时敛容肃穆,读罢令人荡气回肠。
最有意思的是“杂体”,篆隶楷行皆有,必须每种书体都非常熟练,方可驾轻就熟,信手拈来,不拘一格。此种创作,最见文人性情。
言及至此,不禁要问,陈独秀的书法来源在哪里?从这些作品来看,行草书学过颜真卿、傅山和何绍基,行书取法米芾,写给台静农的《游韬光》笔意尤其明显。“金樽象管”对联(图2)取法章草,平添高古之气。“杂体”则来源于钞古碑和文字学研究,此处所列《杜照贤造像》即是“杂体”代表作,耳濡目染,下笔可见。很多碑帖也许不像专职书家那样反复临摹,主要是多看多读,有天纵之才。
陈独秀一生经历坎坷,性格狂放不羁、桀骜不驯,笔下有不可羁勒之气,纵横四海,气象万千。读绝笔书《漫游》,则感觉早已回归平淡,人生老境中呈现出天真浪漫。5月27日是陈独秀的忌日。在此对这位革命先辈表示由衷的敬仰之情。
书如其人、人书合一,在近代革命史中堪称一枝独秀。
书法欣赏:
释文:蹑屣郊行信步迟,冻桐天气雨如丝。淡香何似江南路,拂面春风杨柳枝。
释文: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海粟先生雅教,独秀。
补注:这是身居四川江津陋室时写赠给刘海粟的对联。这位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无论身居要职,还是身处陋室,始终注重气节。从内容和笔意,可见他坦荡刚强的胸怀和性格。
释文:石级穿林三百层,层层仄径绕山行。迎人密竹两旁立,裂地清泉一路鸣。山意不遮湖水白,钟声疏与暮云平。月明远别碧天去,尘向丹台寂寞生。(图1)
释文:《与孝远兄同寓江津出纸索书辄赋一绝》。何处乡关感乱离,蜀江如几好栖迟。相逢鬓发垂垂老,且喜疏狂性未移。
补注:忆旧怀人是陈独秀江津诗篇重要主题。1938年7月2日,陈同妻潘兰珍来到重庆。江津是他叱咤风云大起大落的人生最后一站,在江津短短数年,成了他生命里程的最后岁月。此间得到江津旧友方孝远诸多帮助。
释文:梅溪(水)平桥,乌山睡初醒。月明乱峰西,有客泛孤艇。除却数卷书,尽载梅花影。佛岑乡丈属书即正,独秀。
补注:这件书吴昌硕题梅石诗,是赠给台静农之父台兆基的。台静农在江津县城初见陈独秀,是鲁迅逝世二周年纪念之次日。陈、台见面的地方是邓仲纯的延年医院,邓是陈、台共同的朋友,台静农的父亲台兆基(字佛岑)也是陈独秀与邓仲纯的朋友,这样陈独秀在未见台静农之前就对他有所了解,因而有在延年医院等着见台之举动,以至于一见就“如同老朋友一样”。
原标题:“独”具逸格
来源:北京晚报 石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