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对辩证法

​

一、是与非

是非,是性质、原则、根本。是非是源,其它是流。是非对了,世界就对了;是非错了,一切都错了。做正确的事情,远比正确的做事重要。把握是非,是办事最大的遵循。在大是大非上,必须旗帜鲜明。

二、思与谋

要厘清任务。办事情,大体有“三要素”:办什么事;什么时间完成;工作要求成果是什么。对此,机关人员要冷静清醒,心中有数,明明白白。这是办好事的前提。在接受任务时,要聚精会神聆听机关领导安排,随时记录交办的事项,把领导意图搞清楚。

在领受工作中,不清晰的要询问,一般不轻易发表看法。对繁杂事项,要认真梳理,提出“执行方案”,请机关领导定夺;对简单任务,要加以“发挥”,让领导认可;对难度大的事,不要提否定意见,可以在领导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加以丰富完善。

要深钻细研。百闻不如一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也没有办理权。办事,机关人员要首先做一个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深入基层,身到、眼到、耳到、口到、心到,摸清底细,了解情况,拿出有分析、有建议、有见地的意见。办好事情的标志:科学性,周密严实,不留“空”字;可行性,符合实际,清晰明确,不留“难”字;适用性,符合政策,规定和群众利益,不留“患”字。

三、大与小

大小,是相对而言的。一事当前,以为是小事,没有去做,又出现另一个事,觉得还有大事,就轻易放弃,周而复始,结果只能是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来。在大小上,稀里糊涂,办砸了锅。这是极为错误的。要置“小”于“大”,胸怀全局;要以“小”见“大”,一叶知秋、见微知著;要从“小”到“大”,脚踏实地;要抓“大”放“小”,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要尊“大”重“小”,不以势压人,

要大事着眼。大,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曰大局之大,胸有大局,胸怀大局;二曰全局之大,一个地方、一个领域的事,对全国意味着什么,一件事、一些事放在全局意味着什么?机关工作人员,要拥有开放的理念、宽阔的视野、大气的作为,谙熟大事,把握大事,着眼大事,做实工作,破解难题。

小事是大事的基石。小事做不来,把大事办好,那是一厢情愿。耐心做好小事,才能干出大事。哪怕别人不屑一顾的杂事琐事,或者毫无意义的事,机关干部,也要做得津津有味。

比如,值班轮班、会议通知、座签摆放、后勤接待、打水扫地,说起来都是小事。不过,稍有不慎,就会捅漏子、惹麻烦、成大事。一旦有机会做事,无论大与小,都不慌不乱,缜密思维,胸有成竹,考虑周全,周到安排,措施得力,努力把事情做得完美些。

要融大贯小。“润物细无声”。大就是大。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作用就是大。一定要盯住大事业,抓住大事情,牵住大事件,集中精力把大事办好。

无论必做的事、改进的事,还是正常的事、特殊的事,要注重积累,掌握技巧,丰富能力。时间长了,便成为一种风格。遇到大事时,就很自然地考虑如何做,当断则断,当做则做。要积小成大。大事与小事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难易、重要程度相异。

机关工作中,有众多大事情,更有无数小事情。小事连着大事,小事构成大事,小事成就大事。把大事分割成小事,小事做好了,与大事便融汇在一起了。

四、缓与急

就是对事情的性质、轻重、顺序,做出准确判断,有序安排,一一做好。对于急事,要先急办不耽搁;对于缓事,则可等等放一下。要抓急不放缓,该做的事情,就努力做好。

要科学排序。在战略上,注重整体把握,统筹兼顾,分清轻重,弄清哪些是急事、哪些是缓事,先办哪些事、后办哪些事;在战术上,坚持重点突破,先急后缓,依序而行,集中精力办哪些事,按规定照常办哪些事;干净彻底办哪些事,顺其自然办哪些事;在主体上,根据职责,审事度人,按章行事,确定事情由谁去办,哪些事必须亲力亲为,哪些事要亲力不亲为,哪些事既不亲力也不亲为,有条不紊地推进。排序,就是优化办事结构,就是应用系统原理啊。

要急事第一。工作中常会遇到千头万绪、众多繁杂的情况,这就需要把握轻重缓急。不论是政务性还是事务性工作,要把最重要的记下来,按重要程度编上号码,把最重要的排在NO.1,依此类推。将大目标分成若干个小目标,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不要迷失在看似紧急的、次要的事情中。

要缓急适当。急事急做,当然对;有时急事缓做,也未必错。事情是多元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有机系统,又处在与其他系统紧密联系中。机关固定式、程序化、模式化工作多,然而,意外的、突发性的事情也会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机关人员都要用一颗平等的心对待,对事情有轻重、缓急之分。

在推进过程中,要进行“上下、左右、内外、正反、纵横”立体思考,把握主体、客体和中介要素,都是什么,然后再去作为。有时,紧急的事情,未必就是重要的。在做事的时候,要根据帕累托法则,将80%的时间与精力,放在20%重要的人和事上。面对某件事时,按能否不做,可否让别人做,如果一定要自己做、能否用最简单的方法做。

在根据授意、处置突发性事件时,要大胆往前站,边请示领导同志,边协调相关单位,边组织力量处理,决不能手足无措,尽最大努力把事情解决。

五,千里马与老黄牛

六,学与习。

1000时入门,

1000O小时内行,

十年专家

三十年权威,功夫本领。

七,作人与做事

养身,养心,养气。养志。合一。

曾国藩十二经。

歌舞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

人须事上磨,才能立的定。

八,大与小

九,内与外。内求,立强。外求,受气。

内求,小鸡,新生,外求,儿皇帝。

外,出门见贤思齐,三人行师,学习借鉴。

内,一日三省吾身,勇于改过,自新。

曾国藩昨日死,今日生。

十,数与术

心中有数,比例,位次,精准精细精确,3、14159的精益求精。

桥与船,方式,方洁,途径手段,模式格式,。

举一反三,不二过,从数到术道。

大数据,流量,数。用多了,数字经济,术。术中有数,数中有术。一物不知,深以为耻。知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防患于未然,,成其必然。

术与数结合=道。

黄金法则是数与术结合,成功之道。

一次,是数,重复是路经,国定下来是模式,坚久是理念。

十一,时间与空间

孔子,时间决定空间。周文王,空间决定时间,六个阶段。

王国维三个境界。

十二,知与行

荀子国宝,国器,国用。与老子三士之分。

十三,长远与当前。管仲,谷,树,人关系。

十四,快与慢。

十五,高与低。

站位要高,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着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横看成岭倒成峰,远近夕低各不相同时,需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是清醒和定力。

姿态要低。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劝君为丈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狐舟笠翁,独钓寒江雪。时,你被时代抛弃了,远离生活,远离群众了。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提高站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优势劣势,有利条件,不利条件,风险隐患,各种予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下来,到一线,先之劳之,与群众共同坚苦奋斗,克难改坚,筚路蓝缕,手,一起做事,最后回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经过大伙儿一起奋斗,最后达到目标,这是一个完整的从上到下的过程。

俯首甘为孺子牛,低头方见水中天。水利万物而不争。海纳百川,以其下也。容纳。

取决乎上,仅得县中。目标不能不高。

高不是高不可攀,脱离实际,低不是俗不可耐,共同提高。

十六,情与法。

十七。公与私。

公事不私议,公庭不言妇女,不言乱力怪神。

无私心,即是道,以及众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这就是集思广益,。君子与小人之别。

多是因公私关系没有摆正产生的。几顿饭,几杯酒,几张卡,但都与公私问题有联系。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必须时刻清楚这一点,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严格自律。

要敬畏权力,敬畏岗位,权力和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姓公不姓私,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法定职权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处理好公和私关系。

“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

“公私分明”就是要不踩红线、不越底线,这是第一重境界;

“先公后私”就是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是第二重境界;

“公而忘私”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是第三重境界;

“大公无私”就是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最高境界。

这四重境界,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升人生境界指明了。

仰俯是天地,

十七,干与学

人的能力从哪里来?从学习实践中来,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学习须勤于思考,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要重视实践,在干中学、学中干,只有做到了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才能明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尊道而为;才能取势——明大势、扬优势、去劣势,顺势而为;才能优术——善谋术、知领导艺术、懂技术,循术而为。

十八,勇与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