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写作数据,实现互动交流,产生情感共鸣
写文章是给人看的,文章有人看,看的人多,自己写起来就更有劲,更有动力。
那么,哪些人读过你的文章?有多少人对你的文章感兴趣?你的文章传播效果如何?了解这些问题,对于写作者来说,是件非常重要的事。
在传统媒体时代,我们想要了解谁看过自己的文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在新媒体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革新,很多平台和软件都可以让我们随时了解自己或他人的文章的传播效果。
这种实时的数据监测,能让我们随时看到每一分钟用户数据的变化,了解文章和内容的传播效果,从而了解目标人群的习惯和偏好,让写作更有目标性和指向性。
新媒体时代,了解读者的需求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也能让写作者写出满足读者需求,让读者喜欢的文章。
一般来说,文章的阅读数据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阅读数据
阅读数据展示了读者对文章的接受程度。一篇文章的基础阅读数据有三个,分别是阅读量、转发量和评论数。
阅读量表明有多少人看过这篇文章;转发量表明有多少人读完文章后还把文章转发到了其他地方,比如微信,微博、朋友圈等;评论数表明有多少人读完文章后主动留言参与了对文章的讨论和评论。
一般来说,这三个数据是正相关关系,阅读量越大,转发量相应地也比较大,评论数也会比较多。这些阅读数据,被认为是检验文章效果的基本标准。
关注文章、阅读文章的人多,反映了文章有较好的传播效果。阅读数据不高,或者低于自己的预期,说明文章可能存在某些问题,需要反思和改进。
但是,一篇文章阅读数据的好坏,并不能完全说明文章本身的质量。而那些数据好的文章也不一定代表这篇文章一定有很大的价值。
文章的阅读数据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比如文章标题、发布时机、发布平台,都会影响到文章的阅读数据。因此,不能简单地把阅读数据作为衡量一篇文章质量高低的标准。
二、文章影响力
想要了解一篇文章的影响力,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使用搜索引擎。可以把文章标题、文章中的关键词、或者文章中的某一句话,作为关键词在网络上进行搜索,看有多少关联的内容。
这些内容中,有的是原文转发,有的是内容引用,有的则是同一话题的多个讨论和延伸。这些都可以表明文章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力。
新媒体可以几百万倍地放大信息的传播速度。人们很难想象,一个普通人可能会因为一篇文章在一夜之间火遍全国,能够突然间吸引成百上千的粉丝。
而这些影响力,也会使写作者更加坚定写作的信心,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
三、互动效果
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写作者与读者的互动交流。写作者与读者的互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对文章内容进行探讨,读者可能会提出不同角度的意见,更多的素材,或者一些在文章中没有能够表达出的观点等。
二是提问,读者希望作者能够就文章中某方面的问题进行解答,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了解和掌握,使文章对他们有所帮助。
三是发表个人的感悟。有的读者看完文章后,会结合自己的体会,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或者讲述一些自己的经历和故事,分享给作者。
读者的反馈,能够真实地反映读者对文章的看法和意见,也是写作者了解文章效果最直观的方式。
过去读者反馈主要靠读者来信、来电。而现在,在新媒体平台上的文章,可以及时地得到读者的实时反馈,包括评论、留言、私信等。
写作者应该重视读者的反馈,如果有可能,一定要逐条回复这些评论和信息。这些回复,既是对互动读者的一种鼓励,又可以增进彼此间的信任,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同时,写作者也可以根据读者的反馈,及时修正自己的写作方向,实现写作内容的持续改进。
了解写作效果,是对传统写作过程的延伸。过去,写作者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构思和创作上,而新媒体时代,写作不仅需要进行前期的调研需求,还要进行后期的数据分析,持续满足读者的需要。这实际上也延伸了写作的概念和范围。
写作实质上就是一个沟通的闭环,通过推己及人,可以创作出打动自己,也打动读者的文字,以文字为纽带,实现写作者与阅读者情感的共鸣,进一步实现从写作向“大写作”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