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拥有惊世骇俗的神通,是因为他能掌握这种神奇的能量

王阳明,明代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心学一代宗师,中国哲学史上位居第一队列的圣贤级大牛。
大约在五百年前,王阳明在龙场悟道,阳明心学横空出世,自此之后,追随者无数。林则徐、曾国藩、梁启超、陈独秀、严复、胡适等,无一不是阳明心学的信徒。
蒋介石十分信奉和推崇阳明心学,依据阳明心学的“大中至正”,将“志清”之名改为“中正”,更是把台湾的草山命名为“阳明山”。而毛泽东自青年开始,就视王阳明为自己的精神导师,一生践行,获益匪浅。
视频——《心有光明月》
(点击以下视频观看)
暂停 01:15 / 25:25 直播 高清 倍速 全屏 到腾讯视频观看此视频

王阳明心学三大核心
王阳明心学有三个部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王阳明年少时候还是程朱理学的天下,那时主张格物致知,认为智慧是通过探究事物原理而来的。但是王阳明曾经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也没有格出什么道理,反而大病了一场。后来在龙场,置身石棺之中,才终于悟到,万事万物都在自己心里,所有的道理不必外求,世界的意义也是由你的内心赋予的,向自己内心求索就可以。
知行合一:“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道的理一定要与现实发生联系才有意义。知行不能分家,只知道不行动,其实还是不知道。
致良知:即是求得内心之理,然后去行动,去体悟。
王阳明的天眼通
王阳明有神通,这并不是一个秘密。最有名的故事就是他31岁时,为养病回到浙江余姚老家,开辟阳明书院草堂,静坐修习道家导引术,一月后竟然得了天眼通。当时有四个朋友来访,人还很远王阳明就派童子去迎接,让朋友大为惊异。
后来问起能够预知的理由,王阳明笑答:“只是心清。”后来很多人来找王阳明请教吉凶祸福,王阳明也大多能说中,大家都以为他这是得道了,王阳明却说:“此簸弄精神,非正觉也。”之后便放弃了摆弄这些神异。
这些神通虽然令人惊奇,但在佛教和道教中并不少见,也只是个人能力方面的。更让人震动的,是王阳明的另一种惊人神通。
天地感应
正德五年(1510年),王阳明任吉安府庐陵县知县,县内发生大火,烧毁一千多户人家,王阳明对天祈祷,而后风向改变,镇住了大火。
正德十二年,王阳明平定漳州匪寇,驻军于福建汀州府上杭,恰遇当地百姓饱受旱灾之苦,于是王阳明为民祈雨,大雨连降三日。
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当时王阳明手上无兵,打算先走水路去吉安府制定战略部署,不巧正是强劲逆风,王阳明心急如焚,于是在船头焚香对天祈祷,逆风很快变成了顺风。
这种神通之所以让人震动,是因为它涉及到了对天地之力的把握和运用。这道理和力量,究竟是什么?
神秘力量的来源
早在弘治十六年(1503年),王阳明应浙江绍兴府太守之邀,为当地百姓写下祈雨祭文时,说了这样一句话:“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这句话呼应着《中庸》中的另一句话:“至诚之道,可以前知……故至诚如神。”前知就是先知。
“至诚”二字,正是机关所在。
何为诚?即人们常说的诚心、诚意、诚信,古人所说的诚,也是这个含义,只是我们这个诚还浮在表层,古圣的诚则直透深层,诚的内涵,其实至为深邃。
造成这深浅的原因,就是王阳明所说的“心清”二字。古时的诱惑干扰少,人也普遍更质朴,更别说还有很多人在实打实地做修养工夫。心清才能心诚,心有多诚就有多大的力量,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周易》云:“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地。”心因至为沉静而相通天道,进而通于天地变化。这背后是一种高度的感应力。最浅显的例子,就是你对一个人有多少真诚,对方是能感应到的。人都是如此,何况对天地,有感天动地的诚心,才有感应天地的能力。
这类似于今天前沿科学所说的“高维”。我们看到的三维时空只是高维时空的降维展开,空间和时间只不过是一种假相。这就像一张二维的纸展开在三维里,从一个角到它的对角既有距离,跨越也需要时间,但是沿对角卷曲折起,这距离和时间便不存在了。
维度越高则越接近究竟真实,维度越低便越如虚如幻。《金刚经》视一切相为虚妄,最高的悟境之所以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道理就在这里。
在这样的层次下,像王阳明那样的预知,以及至亲之人的心灵感应之类,就是再自然平常不过的了,因为十世古今已归于当下,无边刹境都凝在心头。
王阳明如何改变了天道的原有轨迹?
王阳明祈天的能力跟绝大多数神通有着根本的不同。多数神通只是顺应于天道,脱不去一种被动性。王阳明的祈天则是改变了天道原有的运行轨迹,有着很强的主动性。
要明白这个问题,就要引出两个概念:“暗能量”与“诚力”。
物理学中有暗物质和暗能量的说法,认为它们在宇宙中的比重远远大于看得见的物质,作用和主宰性也要远远更大,只是很难观测。
我们的潜意识就是我们的暗能量所在之处,其作用和主宰性同样远远大于显意识。有个词叫“暗潮汹涌”,世间的一切事情,底下也都是暗能量在涌动,最终也受这暗能量的支配,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天意。
暗物质也是物质,暗能量也是能量,并没什么神秘,只是难度量、不可测而已。这就好像海,海平面或许是明媚平静的,可以一眼望去;海面下则越往深处越是无尽的黑暗和秘藏,深邃莫测。我们每个人和我们的生存,也是这样明暗的两层,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却都只是在最上面那层扑腾。
至诚所沟通的能量层次,正是暗能量这一层。人在这一层拥有的能力,就是诚力。至诚之时,人的暗能量与天地宇宙的暗能量相通一体,自然就既可以静处其中,也可以动于其内。所谓动,就是主动和调动,主动的是你之至诚,调动的是天地之力。有几分诚,便得几分诚力。
这动的一面,就是佛教所说的“愿力”。佛家高度重视发心和发愿的重要性,将其作为修行的前提和基础,立为菩提之根、如来之种,人们依此可以得到佛菩萨的加持、得佛菩萨接引而往生净土。西方的吸引力法则,说人的心念如何会招致相应的事物和境遇,本质上也是愿力的体现,因为这心念就是有所向而行的。
王阳明以至诚祈天的灵验,就是来自这里,是以愿力调动天地间的暗能量,来使事情向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
如何得到这种神通力?
诚是如此重要,要做到却是极不容易的。诚的基础是心清,众生则往往心浊。诚的反面是虚伪,众生却皆在欺人和自欺。修诚,等同于修心和修道。
当王阳明将目光锁定致良知的时候,其实是说良知是诚意的本体,致良知就是抵达诚意的路。诚意需要心清,致良知则需要省察克治心中的私意,殊途而同归。
王阳明的一生,也是意志坚定、坚持自我、特立独行的一生。在朱子学一统天下的时代,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说,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指责者层出不穷。
尽管如此,他在压抑自我、反省己过之后,坚信自己的学说正确、明澈——“在今只信良知真是真非处,更无掩藏回护,做得'狂者’。使天下尽说我行不掩言,吾亦只依良知行。”
这让我们看到,心学的一大真谛,内心力量的源泉所在,正在于遵循自己的良知、做真实的自己。这不是我行我素、恣意妄为,而是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是一种骨气和硬气。这其中,既有当下人心危机的根源,也有对治的药方,心病还须心药医。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人的心包含宇宙的一切信息,只是这样高远和深邃的心,却常常被私欲所填充,不能够海纳万物。圣人内心光明,能够映照万物。普通人的心,因为私欲和妄念的遮蔽,昏暗、浑浊,失却了那份光明。
本文由「月明天心」微信平台制作
文章图片转载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