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怎样理解“空性”

转自:少林寺官方网站

问:“空性”是佛教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但也是最常被人误解的概念。人们应该怎样理解“空性”?

  答: 空性是现象最本质的属性,现象是空性的表达。正如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去观察现象,我们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理解空性。

  我们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我”的观念。什么是我?你会说这个身体是我。身体由地、火、水、风这“四大”组成,也就是肌肉、骨骼、器官、毛发、水分、呼吸、气脉、热量等。这其中包括有形的,也包括无形的。单个来看,我们很难说肌肉、骨骼、水分、呼吸是“我”,否则,减肥成功后,你会感觉自己不完整了,因为有一部分“我”被减掉了,而实际上,你根本不会这么想,反而会觉得自己比以前更加完美。同样,我们吐唾沫、呼吸的时候,也不会认为自己被吐到了地上,或者被呼出去又吸进来。可见,“我”不存在于各别的四大中。

  那么思想、意识是不是“我”呢?思想意识只是一个个念头,心念的相续,迁流不住。任何时候当你想捉住念头,都处于前念已灭、后念未生的状态,如果念头是“我”,“我”在哪里?

  “我”也不存在于身体和心念之外,没有人会认为自己身心之外的某个人或某件物品是“我”。

  “我”是建立在身心组合体上的一个概念。既然是组合体,就是相对、依赖其组成部分而存在,没有独立固有的自体。又因各组成部分皆在不停的变化运动中,所以整体形成的同时自然处于解构的状态,不具有恒常性,且当体即空。然而,人们却坚信有自在实存的“我”,并由此生出对“我的”的执著,想方设法呵护保全。

  人如此,物、事亦如此。比如一张木桌的存在,依赖于木头、钉子、木匠的劳动、我们的觉知和观念等等。木头由树而来,树由种子、土壤、气候、阳光、雨露而来,种子由另一棵树而来……仅木头这一项,其由来就可以无穷追溯。其他各项亦复如是。可知,平常如一张木桌,也或远或近地与整个宇宙相关。

  任何一法,都或远或近地以一切法为缘而生住。诸法互为缘起,这是佛教的一个基本原理。懂得缘起,就不难理解空性。

  上面我试图从一两个比较容易理解的侧面简要地介绍了空性。我们虽然是通过言语、概念、分别心去初步地理解空性,但不要止于言思分别,这些只是路标,是指月的手指,顺着它或许可以到达目的地,可以看见月亮,但是路标、手指本身并不是目的地和月亮。

  空性不仅是概念,它是人、事、物本身。不论你理解不理解空性,空性都未曾有一刻离开过我们,但空性慧,即证悟空性的智慧,是佛教中独有的,也是我们需要通过闻思修逐步显发出来的。

  “你见与不见,我都在那里。”见到了,才知道一直在那里,从未离开。没见到,自是咫尺天涯,相逢不相识。见,要靠智慧,而智慧由戒定而来。所以,人们较为常见的一个误解,是认为凭世间聪明,靠言思分别,可以证悟空性,而不愿去老实持戒,对治烦恼。

  在空性的理解上,另一个常见的偏差是执著断灭,认为什么都是空的,善是空,恶是空,因果是空,修证是空,所以不用行善,不怕造恶,随心所欲,就是最高明的境界。祖师们一再告诫:宁执实如须弥山王,不执空如芥子许,要修行者千万警惕的正是这种对空的邪执。

  不思善,不思恶,是入定的境界,并且非初学者所能了达,而出定后,仍然要谨慎取舍善恶因果,积累福慧资粮,不可荒废了修行。

(0)

相关推荐

  • 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chóu)害. ...

  • 试着理解: 空性与缘起性空

    文/杏林箫客 所谓空性,是指万法的本体,细微到了极致,精妙到了极致,以致于脱离形迹,超乎于形迹之上,无所见,无所触,无所得,无影无踪,无形无相,故名为"空". 空,不是没有,而是一 ...

  • 如何理解空性

    如何理解空性       来源:经藏网      时间:2020-04-16 18:19:44 导读:空性是现象最本质的属性,现象是空性的表达.正如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去观察现象,我们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 ...

  •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附:理解与适用)

    ☞[招募律师站长]☜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 (2002年12月28日通过) 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情况,讨论了刑法 ...

  • 体谅与理解

    人生的路上,如果懂得体谅,懂得理解,懂得宽容,日子就会很温馨,也会很安宁. 人生的路上,如果缺少体谅,不能理解,没有谦让,日子就会很糟糕,越过越烦恼. 生活中的很多烦恼,就是源于我们不能够体谅,过分在 ...

  • 色盲患者看到的世界永远黑白的,他们是无法理解世界的真实色彩的

    哲学那点事(五)--我能认知什么?色盲患者看到的世界永远黑白的,他们是无法理解世界的真实色彩的色盲是由于视网膜视锥细胞中的光敏色素异常或不全所导致的色觉紊乱,从而缺乏辨别一种或多种颜色的能力.色盲又分 ...

  • 特级教师:初中阅读理解33个答题公式 60篇训练题,挑战1分不扣

    语文考试中,同学们普遍认为最难的不是作文,而是阅读理解.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篇幅大,内容深奥.要么不知道怎么作答,要么答了很多,却不在踩分点上,自我感觉良好,但得分却少得可怜. 而且在考试中,因为阅读理解 ...

  • 古人是这样藏锋的,大多数人理解错了!

    对于书法的初学者,想必在书店市场上应该看到许多关于书法笔法的论述,很多教材都在强调藏锋的重要性,起笔要逆锋藏锋,收笔也要回锋一下,特别是初学颜真卿楷书的人,老师一般会让学生逆锋起笔,如下图所示: 这种 ...

  • 电路模拟器如何帮助您理解任何电路

    电路模拟器是一种"观察"电路功能的工具.电子设备不容易用肉眼检查,如果你打开一个音频放大器,如果你没有设计和建造电子电路的经验,就很难判断它是做什么的. 模拟理解电路 电路模拟器使 ...

  • 法考过关经验贴|六字箴言“基础”、“理解”与“计划”

    法考并不是高考,分数高低对个人来说影响并不大,因此怎样用最少的时间与精力达到目标就是最重要的课题.我的法考经历可以总结为每天学一点,一学小半年:主要经验是"基础"."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