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真的酬勤吗?
有人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日不劳,则一日不食。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勤奋,是古往今来人人赞赏的美好品德。一生遵循这样的人生信条,成为一个勤奋的、热爱劳动的人,真可谓了不起。
那么,上天总是会厚爱那些更加勤奋的人吗?今天,我们来聊聊“天道酬勤”的话题。
01
关于这个成语的出处,有以下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这个成语出自《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另一种认为它出自《尚书》:“天閟(bì)毖我成功,天亦惟用勤毖(bì)我民。”这句话的原意是周天子在作战前昭告上天,感谢上天护佑他成功,感谢上天厚爱他的子民,因而起誓,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由此可知,“天道酬勤”并非直接出自圣贤经典。事实上,在“君子自强不息”和周天子“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背后,是一份为民请命的伟大使命。
勤奋是一种德,德的背后是起心动念,起心动念的背后是知见,即人生观、价值观。
有的人价值观有局限,为了很小的目标去奋斗,十分勤奋,目标达成之后,这份美德就放下了,这种勤奋是暂时的,价值是有限的;
有的人明白了人世间的真相,立下了高远的志向,勤奋就是生命燃烧的自然状态。正如君子的自强不息,也如周天子的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所以,勤奋,不是人生目标,而是路径。
志向才是人生目标,志向有多远大,勤奋就有多持久,多真切,多有价值!
02
再来看看被百姓们津津乐道的那些勤学故事,深读后我们发现,他们的成功,表面是勤奋,其背后无不是有着高远的志向。
曾国藩,天资不算聪慧,却十分勤奋。
某天,曾国藩在熬夜背诵科考书目。一个小偷摸进了他家,潜到房梁上,准备等他背完去睡觉时再下去偷东西。
结果曾国藩因为记不住内容,就反复诵读文章里的话,小偷忍无可忍,从房梁上下来骂道:“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然后把他反复诵读的文章背了一遍,扬长而去,留下曾国藩一个人目瞪口呆。
小偷一生都是小偷,而曾国藩却更加发奋读书,终成晚清名臣、一代大儒,流芳百世。
曾国藩的勤奋,成为普通人的励志典范——你再笨,也笨不过少年曾国藩吧?然而,曾国藩的成功到底来自什么呢?
来自志向。曾国藩曾说:
“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学,人谁得御我哉?”
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曾国藩超乎常人的勤奋背后,是一颗立志圣贤的心。
所以,“天道酬勤”的升级信条是:“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善人,并非小善之人,而是志向远大之人。上天不偏向任何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是会经常护佑那些“善人”。善的层面越高、越大、越广、越厚,收获就越丰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便是圣贤口中善人的最高境界。
03
在此,我们表达以下2个重要观点:
1、志向不同,行为作用的主体不同,则产生的反作用不同。
士人、能人、君子、贤人直至圣人,为社会作出的实质性贡献以指数级跃升,其反作用也呈现指数级跃升。
一个立志为君子的人,每天工作8小时,和一个没有志向,忙忙碌碌的人工作12小时,前者成功的概率会更高。
所谓“有志者事竟成”。志向越高,就越真诚,心生万法的机率就越高,正所谓“诚则成也”。此时的美德,不仅仅是勤奋了,心明眼亮的“明”也有了,就会有更多的智慧,因而,事情能做成。
切忌以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缺失。有高远的志向才能有高远的战略,如此再去勤奋,就会事半功倍。
人生重大战略是建设心灵品质。我们立志成为君子,就能改变行为作用的主体,收获最大反作用。
2、志向不同,行为作用的作用处不同,则产生的反作用不同。
有一位企业家说,他听18分钟的学习课程,必须用2倍速度,9分钟就要听完。有时候听不清,宁可再听一遍,也不能用正常速度听。
因为,他太紧张了,每天必须忙,不敢闲下来,闲下来心里就会发慌。
然而,大多数的人都是忙在事上。
一个志向远大的人,最明白时间应该花在哪里。不仅仅是忙在事上,更重要的是忙在心上。行为作用的作用处不同,则产生的反作用不同。作用处可以在事上、德上、道上、心上,其中在心上用功的行为作用,其反作用能较快提升心的层面,道德事的层面随之较快提升。
心上最大的行为作用就是明心净心,忙在心上的勤奋,小的行为作用就可以产生大的反作用。
同仁们,天道未必酬勤。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志向远大之人,勤奋是自然状态。
正如阳明先生所言:“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深深地祝福大家,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成长自己,拥有光明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