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故事 | 的士TAXI 行不更名 坐不改姓
1930年代,汉口五族街(今中山大道)上的出租车与人力车,左汉口基督教青年会,右东方大旅馆。
的士 中山马路的弄潮儿
公共汽车叫巴士Bus,出租汽车叫的士Taxi,当初这两样东西从西洋传进来时,都是用的音译。汉语中有很多外来词,这也是与时俱进与世界接轨的必然,老祖宗留下的词汇不够用,国外的东西传进来时,词汇也进来了。
香港澳门至今仍用巴士称呼公共汽车。上世纪80年代有部香港喜剧电影《巴士奇遇结良缘》风靡一时,巴士售票员阿义见义勇为在巴士上救援了受扒手欺侮的少女阿珍,及两人的爱情故事。不久,公司实行无人售票(十几年后,内陆城市公交也实行了无人售票),阿义失业,他只得考驾驶执照,当上了司机。
内陆城市Bus这个词一般都不用了,而称“公汽”,就像轮船、铁钉、煤油、火柴代替了洋船、洋钉、洋油、洋火一样;但的士的称呼在民间则沿用至今,官方称“出租车”。“打的士”,显然是中西结合的口语,足见汉口人的文化包容。三轮“麻木”也沾了光,汉口人称它为“麻木的士”。
1907年初春的一个夜晚,富家子弟亚伦同他的女友去纽约百老汇看歌剧。散场时,他去叫马车,问车夫要多少钱,虽然离剧场只有半里路远,车夫竟然漫天要价,多出平时10倍的车钱。亚伦感到太离谱,就与车夫争执起来,结果被车夫打倒在地。亚伦伤好后,为报复马车夫,就设想利用汽车来挤跨马车。后来他请了一个修理钟表的朋友设计了一个计程仪表,并且给出租车起名“Taxi-car”,这就是现在全世界通用的“Taxi”(的士)的来历。1907年10月1日,“的士”首次出现在纽约的街头。
据说此车为汉口最早的汽车
到十九世纪末,汉口代步的工具依然是马车和人力车以及肩扛的轿子,直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租界方向传来汽车发动机的轰鸣,那正是后城马路元年,距今已是115年。
民国元年(1912年),工业文明的产物、机械作动力的汽车——出租汽车,作为营运车出现在汉口租界,只比美国纽约第一辆Taxi-car晚了5年,始作俑者乃最早开出租人力车行的法商梅神甫(梅旎),与时俱进,牌头也由利通人力车行换成了利通汽车公司,有小汽车6辆,在汉口歆生路挂牌经营的士。
一时门庭若市,官吏商贾、名门闺秀,争相乘坐,赶赛马场、赴舞会、兜风,以此显摆。虽租金不菲,1小时5元银洋,为当时马车租金的3倍,仍生意兴隆,应接不暇。后英商、俄商的车行相继开展的士业务。
初时,的士只在租界内行驶,汉口华界尚无可供汽车行驶的道路。看着洋人开着顶棚敞开的小汽车兜风,华人也跃跃欲试。1916年,汉口后城马路全线修通,汽车由租界开进了华界,中国商人开了3家车行,鄂商罗洪喜的扬子江车行开在华界的张美之巷(今民生路)。1928年,武汉有出租车行44家,出租汽车100辆。直到1949年解放,汉口、武昌都有的士运行。
解放后,大力发展公共汽车、电车,出租汽车因为使用小轿车,认为是“资产阶级”的奢侈品,小轿车有级别的干部才能坐,那是“工作需要”,的士从街头消失了二十多年。
直到1971年10月1日,由武汉市人民汽车公司开展出租汽车业务,增设“小车连”管理经营,弃用轿车,选择吉普车作出租汽车,15台“北京”牌吉普车在火车站、航空路等处设站候客,如同合作社的三轮车,由站点调度员发车,生意红火。逢节假日,出租站点门庭若市,供不应求,年轻人结婚租出租车接“新姑娘”非常时髦。
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武汉出租汽车得到快速发展,国营的、集体的、个体的,一拥而上,公司有34家,车辆1052辆,进口车唱主角,二手的“皇冠”、“菲亚特”、“拉达”满街跑,“上海”牌轿车紧随其后;满街“夏利”,物美价廉颇受欢迎;后来本地产品“东风”系列一家独大,江城尽是“薄荷青”。到1996年武汉的士有12137辆,按规划中心城区的士数量控制在15000辆。
如今,新型出租车方式,数千台网约车出现在武汉街头,手机网上预约,召之即来,不需站在街头拦车,车可开到离你最近的地方;网上付费更为方便,在你下一次预约前付费都行。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