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周仲瑛治肺炎的经验
新朋友点击关注↑↑↑,
老朋友请点赞转发(*´゚∀゚`)ノ
首届国医大师周仲瑛,悬壶桑梓六十余年,在中医药的世界里,劈风斩浪,谱写了一曲曲妙手回春的乐谱。在很多内科疾病的治疗上,更是彰显了其独特的技巧与方法,比如对肺炎的治疗,周老就其别样的见解。周老治疗肺炎有何秘诀与经验?且在正文中一探究竟吧!
一、肺炎多属风温,治分卫气营血
由于肺炎患者大多表现有高热、咳嗽、气急、胸痛等肺热症状,因此一般多属温病中的风温范畴。临床上多数患者见卫、气证,少数见心营证、血分证,应用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基本可以反映其病理演变,并作为指导治疗的理论依据,说明中医对肺炎的治疗是有其基本规律可循的。
1、卫分证
风温初起,外邪由口鼻而入,或由皮毛内侵,肺卫受感,故见卫表不和、肺失宣肃的表热证。本病虽以春月与冬季为多,但其他季节亦可发生,故部分病人因时令关系,且可表现兼暑、夹湿的症状,甚至持续到气分阶段。
风热乘袭肺卫,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口干微渴,舌尖边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者,治宜辛凉解表,疏风透热,轻宣肺气。轻者可以辛凉轻剂桑菊饮为主,较重者选辛凉平剂银翘散。常用药如豆豉、薄荷、荆芥、桑叶、菊花、银花、连翘、桔梗、牛蒡子。咳嗽较甚加前胡、杏仁、大贝母、枇杷叶;痰多而黏加瓜蒌皮、冬瓜仁、竹茹;胸痛加郁金、枳壳;夹湿而见胸闷,头重身困,口黏苔腻者,酌加藿香、佩兰、半夏、橘红、茯苓、薏苡仁;兼暑而见身热心烦,汗出不畅,头昏胀,溲黄灼热者,配新加香薷饮,或加六一(鸡苏)散、鲜荷叶、银花露等。
邪在卫分,病尚轻浅,治疗要点在于“宣”、“透”。轻清宣透可使表邪外达,使用得当,常能阻止病邪深传。若早予苦寒清里,反致热郁难解。临证即有因早投苦寒,发热不降,复经解表而汗出热退的例子。
在由卫入气的过程中,常见到卫分之邪未除,肺经已有蕴热的卫气同病证,或因暴热暴冷,先受温邪,继复感寒,而致寒邪束表,肺热内郁,高热时有寒意,汗少,烦躁等。治当解表清里,宣肃肺气,径用麻杏石甘汤酌加辛散之品。若表闭无汗而咳嗽不剧者,用荷杏石甘汤(薄荷、杏仁、石膏、甘草)加味,可使邪从汗解。
2、气分证
气分证多属由卫入气,少数可因新感引动肺经伏热,初起即见气分症状,临床表现以里热偏盛为特点。主要病机是邪热壅肺,灼津为痰,以致肺气郁闭,肃降无权,甚则热伤肺络,亦可兼有热郁胸膈之候;或见热郁少阳之证;若热传阳明,可致肺胃热盛,或因痰热交阻而成结胸,或见腑实热结之证,亦可因肺移热于大肠而见下利;个别严重者,痰热蕴肺,可以蒙蔽神机。
治疗痰热壅肺,一般宜清热泻火,泄肺化痰。气分初热,咳喘,身热汗少,或恶风未罢,脉浮滑数者,可选辛凉重剂麻杏石甘汤;气分大热,高热汗多不解,烦渴,面赤,喘咳气粗,脉洪大滑数,舌边尖红赤者,可选白虎汤;挟湿者选苍术白虎汤;痰热较甚,咯痰量多,质黏色白或黄,苔黄腻者,配千金苇茎汤清化痰热;痰热结胸,胸脘痞满胀痛,呕恶口苦,苔黏腻色黄,予小陷胸加枳实汤以苦辛通降;若热郁少阳,寒热起伏,胸胁苦满,可用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少阳阳明同病则选柴胡白虎汤;邪热从肺传胃者,酌用凉膈散泄热通腑;肺热郁闭,痰热有内蒙心包趋势者,急以三黄石膏汤宣表清里。
常用药物可取麻黄、杏仁、甘草、石膏、知母、黄芩、竹叶、芦根、鱼腥草、银花等。热郁胸膈,胸中懊而烦,可配栀子、豆豉清宣透热;若痰热壅肺,痰多色黄可酌加桑白皮、冬瓜仁、薏苡仁、桃仁、蒌皮、葶苈子;痰浊壅阻,胸闷苔浊可加瓜蒌、半夏;咳嗽甚者配大贝母、桔梗;胸痛配郁金、橘络、枳壳、旋覆花;咳血加郁金、茅根、藕节、茜草;痰热结胸加黄连、瓜蒌、半夏;腑实热结,便秘,腹痛拒按,或便溏热臭不爽,加大黄、芒硝;肠热下利配根、黄连。
清气分之热,常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每收良效。但从不少病例看来,通过深入辨证,分别运用辛寒、苦寒、甘寒甚至和解少阳之法俱可获效,说明必须根据病情的轻重,病机的演变转化,采取相应的治法,才能更好地提高疗效。
气分证是肺炎最常见的主要证候,大多数患者都要经过“气分”这一极期阶段,因此把好“气分”关,正确运用清气法,是阻断病势发展的关键,对缩短疗程,提高疗效都至关重要。
3、心营证
一般而言,热入心营多属肺经热毒炽盛,加之素体正气不足,阴血内亏所致。间亦有正气未衰,邪热过盛,直趋心营,以致心肺同病,热伤营阴,但仍以邪实为主。营气通于心,营分有热,或痰与热结,蒙蔽神明,均可见心经证候,临床表现热扰心神或窍闭神昏的特点。
治疗以清营泄热,化痰开窍为大法。热灼营阴,高热暮甚,烦躁,舌质红绛,脉数者,用清营汤;若肺热发疹,可用银翘散去荆芥、豆豉,加丹皮、赤芍等药;若邪入心包,神识不清,酌选菖蒲郁金汤、万氏牛黄丸,病势重者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
药如黄连、黄芩、银花、连翘、丹皮、赤芍、郁金、远志、天竺黄等。营热伤津,舌质红绛,加生地、玄参、麦冬等护阴生津;如气营两燔可加知母、石膏、山栀子以清泄气热;痰热壅盛,气急鼻煽,加全瓜蒌、葶苈子、桑白皮;咯吐血痰者,酌加茜根、茅根、紫珠草、羊蹄根;热极生风加钩藤、石决明,另服羚羊角粉、紫雪丹。
叶天士曾说过:“入营犹可透热转气。”风温营分证的透热转气法,确实十分重要,药如豆豉、银花、连翘、赤芍、丹皮、生地等,临证若能恰当应用透热转气法,可在较短时间内使营分之热转气而解,防止病情进一步深传,可见叶氏的论点在临床上是很有实用价值的。
此外,还须注意营热内盛与热入心包的主次。心肺同居上焦,风热犯肺以后,如患者出现烦躁不安,神志不爽,错言乱语时即应注意早期治疗,防止邪传心包;若已出现谵语神昏,舌謇肢厥,则示病已内陷,当清心开窍,以救其急。
据临床所见,半数患者在恢复期因热伤肺津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肺胃阴伤证候,且尤以气、营证为多见。症状表现为咳呛痰少而黏,或夹血丝,胸膺刺痛,手心灼热,神疲乏力,舌质红或淡红,苔薄黄,脉数少力。用养阴清肺之法治疗,可有助于恢复,方如沙参麦冬汤,药用南北沙参、麦冬、百合、玉竹、地骨皮、天花粉、冬瓜仁、杏仁、川贝母、枇杷叶等。如气阴两伤者加太子参、五味子;胸痛配旋覆花、瓜蒌皮、橘络。
此外,尚有部分病人在恢复期没有典型阴伤表现,仅出现低热、胸胁隐痛、微咳等余热不清,络气不和的症状,宜采用清化肃肺和络之法调治善后,药如杏仁、薏苡仁、冬瓜仁、郁金、南沙参、瓜蒌皮、竹茹、枇杷叶、丝瓜络等。如邪恋正虚,而致病情迁延者,在清肺化痰养阴法的基础上,适当配伍活血通络之品,有助于病灶的消散吸收,药如桃仁、红花、郁金、旋覆花之类。
二、肺炎并非尽属风温,必须审证求因施治
虽然肺炎多属风温范围,但亦有部分病例不表现风温证候,临床上中医诊断有时感、咳喘、类疟。这类病例多无卫气营血的传变过程,部分病人是在原有慢性肺系疾病的基础上复感外邪而继发。
表现为时感症状的患者,其中有属风热者,与风温卫分证基本相似,治疗亦大致相同,但病情轻,病程短,肺热症状不突出。属风寒者,经用辛温解表法治疗,不但汗出热解,且肺部炎症亦获消散吸收。
宿有久咳或咳喘的患者,由于痰浊素盛,肺卫功能不强,复加新感引发肺炎,表现为风寒外束,痰浊(热)壅肺的咳喘证。症见咳嗽声重,气急而喘,痰黏量多或黄稠,恶寒身楚,身热不著,无汗,烦躁,舌苔厚腻,脉滑而数。治予解表清里,宣肺化痰,方如华盖散、越婢加半夏汤、定喘汤。痰浊盛者合葶苈大枣泻肺汤、三子养亲汤。
至于肺炎“类疟”病例实为少见,从邪伏膜原治疗更属特殊,吴又可解释达原饮说:“其时邪在夹脊之前,肠胃之后。”无非言其邪深而痼,乃属原本痰浊素盛,复感时邪,湿热秽浊深伏少阳、膜原所致,故临床当结合辨证,不可拘泥。
一名好中医必知的基本处方一览
想要成为一名好中医,对中药知识的了解,肯定是必不可少的,而对于方剂的记忆与运用,也是令很多人感觉头疼的事情,所为何?方剂众多,记不住呀!但一些很基本的处方,总还是要记住吧!小编今天就分享一批必须熟记的基本处方,好好看哟~
徐灵胎说:“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能识病名,而后求其病之所由生;知其所由生,又当辨其生之因各不同而症状所由异;然后考其治之之法。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药,或病名同而病因异,或病因同而病症异,则又各有主方,各有主药,千变万化之中,实有一定不移之法,即或有加减出入而纪律井然。”的确,治疗每一种病必须辨证求因,才能确定治疗方针。同时,一病有一病的主治法,也必然有主方和主药,这是治病的基本法则。在这基础上,再根据具体病情加减出入,灵活运用,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前人留传下来的成方,都是通过实践得来的,必须加以重视。特别是几个基本方剂,必须熟悉。现在择要说明,以见一斑。
1.四君子汤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为补气主方,用于脾胃薄弱,食少,泄泻等症。气不运者,可以加陈皮,名异功散;胃寒者,可以加木香、砂仁,名香砂六君子汤。
2.四物汤
生地、当归、白芍、川芎。为养血主方,用于肝血虚滞,妇人经水不调。气血俱虚,可与四君子汤同用,名八珍汤;除去生地、白芍,名佛手散,能行血活血。
3.六味地黄丸
熟地、山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为养阴主方,用于肾水亏乏,腰痛遗精等症。虚寒者可以加附子、肉桂,名桂附八味丸;内热者,可加黄柏、知母,名知柏八味丸;单加肉桂,名七味地黄丸,能引火归元;加五味子,名七味都气丸,能治痨嗽。
4.四逆汤
附子、干姜、炙甘草。为回阳主方,用于寒盛阳微,四肢厥冷,水泻不止。寒伤血分,脉细欲绝,可加当归、木通,名当归四逆汤;风湿相搏,身体烦疼,可加白术、大枣,名术附汤。
5.桂枝汤
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为调和荣卫主方,亦治伤风。汗不止者可加附子,名桂枝加附子汤;精关不固,可加龙骨、牡蛎,名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倍白芍,加饴糖,名小建中汤;再加黄芪,名黄芪建中汤,治中气虚寒腹痛。
6.麻黄汤
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为发散风寒主方,用于寒热无汗,脉象浮紧。挟外湿者,可加白术,名麻黄加术汤;去桂枝,加石膏,名麻杏石甘汤,治表邪内陷,肺热气喘。
7.银翘散
银花、连翘、豆豉、荆芥、薄荷、牛蒡、桔梗、甘草、竹叶、芦根。为风温初起主方,用于发热、口渴、脉象浮数。咳嗽者可加杏仁、象贝,宣肺化痰;热重者,可加山栀、黄芩清气。
8.六一散
滑石、甘草。为清暑主方,用于身热烦渴,小便短赤。清心可加辰砂,名益元散;散风可加薄荷,名鸡苏散。
9.平胃散
苍术、厚朴、陈皮、炙甘草、生姜、大枣。为化湿主方,用于满闷、呕恶、舌苔白腻。痰多者可与二陈汤同用,名平陈汤;泄泻溲少,可与五苓散同用,名胃苓汤。
10.五苓散
茯苓、泽泻、猪苓、白术、桂枝。为利湿主方,用于小便不利,饮水吐逆。无寒但渴者,可除去桂枝,名四苓散。
11.十枣汤
芫花、甘遂、大戟、大枣。为泻水主方,用于水饮内停,胸胁满痛。
12.琼玉膏
生地、人参、茯苓、白蜜。为润燥主方,用于津液枯涸,气虚干咳者。
13.五仁丸
桃仁、杏仁、柏子仁、松子江、郁李仁、陈皮。为润肠主方,用于津枯大便困难者。
14.白虎汤
石膏、知母、甘草、粳米。为清热主方,用于壮热、口渴、汗出、脉象洪大。气阴虚者,可加人参,名人参白虎汤;挟湿者,可加苍术,名苍术白虎汤。
15.黄连解毒汤
黄连、黄芩、黄柏、山栀。为泻火主方,用于三焦积热,狂躁烦心,迫血妄行等症。
16.普济消毒饮
玄参、黄连、黄芩、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薄荷、僵蚕、升麻、柴胡、桔梗、甘草、陈皮。为清温毒主方,用于大头瘟、咽痛口渴等症。
17.清骨散
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甘草。为清虚热主方,用于骨蒸劳热,阴虚,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
18.三仁汤
杏仁、蔻仁、苡仁、厚朴、半夏、通草、滑石、竹叶。为清化湿热主方,用于湿温身热,胸闷,渴不欲饮。
19.达原饮
厚朴、常山、草果、槟榔、黄芩、知母、菖蒲、青皮、甘草。为治湿热瘟疟主方,用于湿浊挟热,阻滞中焦,寒热胸闷,舌苔厚腻等症。
20.二陈汤
姜半夏、陈皮、茯芩、甘草、生姜。为除痰主方,兼能理气,祛湿和中。如顽痰胶固,可加胆星、枳实,名导痰汤;胆虚不眠,可加竹茹、枳实,名温胆汤。
21.消气化痰丸
姜半夏、胆星、橘红、枳实、杏仁、瓜蒌仁、黄芩、茯苓。为清痰热主方,用于气火有余,炼液成痰。
22.三子养亲汤
苏子、白芥子、莱菔子。为平痰喘主方,用于气实痰多,喘满胸闷。
23.保和丸
山楂、神曲、茯苓、半夏、陈皮、莱菔子、连翘、麦芽。为消食主方,用于嗳腐吞酸,腹痛泄泻等症。气分郁滞,可与越鞠丸同用,名越鞠保和丸。
24.小活络丹
川乌、草乌、川芎、地龙、胆星、乳香、没药。为活络主方,用于痰湿入络,手足麻木等症。
25.天王补心丹
枣仁、当归、生地、柏子仁、天冬、麦冬、远志、五味子、人参、丹参、玄参、桔梗。为安神主方,用于健忘,怔忡,失眠,虚火上炎等症。
26.牛黄清心丸
犀黄、黄连、黄芩、山栀、郁金、辰砂。为开窍主方,用于邪陷心包,神识昏迷。
27.金锁固精丸
潼沙苑、芡实、莲须、龙骨、牡蛎。为固精主方,用于精关不固,滑泄不禁。
28.牡蛎散
煅牡蛎、黄芪、麻黄根、浮小麦。为固表主方,用于阳虚自汗。
29.诃子散
御米壳、诃子、炮姜、橘红。为涩肠主方,用于泄泻不止,脱肛。
30.补中益气汤
黄芪、人参、甘草、白术、陈皮、当归、升麻、柴胡、姜、枣。为升提主方,用于中气下陷,或气虚不能摄血。
31.七气汤
厚朴、半夏、茯苓、紫苏、姜、枣。为行气主方,用于气分郁滞,胸满喘促。
32.越鞠丸
香附、苍术、川芎、神曲、山栀。为舒郁主方,用于胸膈痞闷、吞酸呕吐、饮食不消等症。
33.十灰散
大蓟、小蓟、侧柏叶、荷叶、茅根、茜草、大黄、山栀、棕榈皮、丹皮。为止血主方,用于劳伤吐血。
34.桃仁承气汤
桃仁、大黄、桂枝、甘草、元明粉。为祛瘀主方,用于蓄血及妇人经闭。
35.小柴胡汤
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姜、枣。为和解主方,用于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目眩等症。
36.逍遥散
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薄荷、生姜。为疏肝主方,用于头痛目眩、抑郁不乐及妇人月经不调。火旺者可加丹皮、山栀,名加味逍遥散。
37.瓜蒂散
瓜蒂、赤小豆、豆豉。为催吐主方,用于痰涎壅积上脘。
38.大承气汤
大黄、厚朴、枳实、元明粉。为泻下主方,用于实热便闭,腹痛拒按;津液不充者可去元明粉,加麻仁、杏仁、芍药,名脾约麻仁丸。
39.木香槟榔丸
木香、槟榔、青皮、陈皮、蓬莪术、黄连、黄柏、大黄、香附、牵牛子。为导滞主方,用于胸痞、腹胀、便闭,或下痢、里急后重等症。
40.化虫丸
使君子、鹤虱、槟椰、苦楝子、芜荑、胡粉、枯矾。为杀虫主方,用于因肠寄生虫引起的腹痛阵作。
以上方剂,仅从病因和证候等方面提出一些通治的例子。雷福亭曾说:“尝考丹溪治病,凡遇气亏者以四君子汤,血亏者以四物汤,痰饮者以二陈汤,湿食者以平胃散,都以四方为主,更参解郁治之,药品不繁,每多中病。”可见掌握通治方剂也是临证上必需的,但是通用方也当切合病情,不等于笼统施用。大凡每一个病都有主方,一病有几种证候又各有主方,这里所说的通治方是一方能治多种病的,这就在了解通治方之后,还应进一步钻研各病的主方和各种证候的主方,才能更细致地随症化裁。
正确的“煮”中药
现在,中医药正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但是,当您把一包包中草药拿会家以后,到底该怎样正确地煎煮和服用呢?下面我们来谈谈。
煎药工具怎么选?
现在有些朋友对此不大在意,用平时煮饭的铝锅来熬中药,这是不对的,一般情况下,中药不能用金属器皿来煮,因为金属器皿中所含的各种金属成份会与某些中药的成份产生化学反应,而且其中某些重金属被析出后会被人体吸收,从而影响人体的健康。最好用砂锅、陶罐、搪瓷、不锈钢亦可。
但是,有的朋友会发现,药壶在开始煮的时候会漏水,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用泥渣烧制的药壶会有一些缝隙,传统的做法是,在第一次使用以前,先用药壶熬些玉米面,熬好以后,药壶的缝隙就会被堵住了。如果您用砂锅煮药,那么记住,一开始不要使用大火,否则砂锅会出现裂锅现象,要先用小火,等砂锅整个都热了,再适当加大点火力。
铁锅在煎煮山楂、五倍子等中药时,会生成不溶于水的鞣酸铁。
中药汤剂的质量与选用的煎药器具有密切的关系。现在仍是以砂锅为好,因为砂锅的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其传热均匀缓和,这也是自古沿用至今的原因之一。
此外,也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煎器。但是不能使用铁锅,铜锅,主要是因为铁锅或铜锅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
在煎煮药时能与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如与鞣质类的成分可生成鞣酸铁,使药液的颜色加深。与黄酮类成分可生成难容性聚合物。与有机酸类成分可生成盐类。这些都会影响汤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
中药饮片是否需清洗?
如果实在觉得草药有些泥沙,可以用水迅速漂洗一下,切忌浸洗,以免成分丢失,细小种子类的药材会被冲走流失。
煎药前需不需要浸泡?
需要!
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这是因为来源于植物类的中药多是干燥品,通过加水浸泡可使药材变软,组织细胞膨胀后恢复其天然状态,煎药时易于有效成分浸出。
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1.5小时。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2-3小时。
煎药需要多少水量?
经络技巧公众号提示水应浸过药材面2-3cm为佳,轻轻摁住药材,水面刚好漫过手背,一些花草类的药物吸水量较大,在浸泡半小时后水位下降,另加凉水至标准水位,再开始煎煮。
煎药应掌握什么样的火候?
在药液未沸前宜用急火(大火)
沸后改用文火(小火)
煎药温度的高低,中医称之为“火候”一般习惯上称为“文火”或“武火”。所谓文火,就是弱火,温度上升缓慢,水份蒸发较慢。
所谓武火,就是强火,温度上升快,水份蒸发的也快。如煎药时火候过强,水份蒸发快,会影响有效成分的浸出,也容易糊锅。
反之,火候弱,煎煮的药效果就差。一般是在未沸腾前用武火,至煮沸后再改用文火,保持在微沸状态,可减慢水份的蒸发,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煎药应需要多长时间?
各不相同
1.一般药物,头煎煮沸后,再煎20—30分钟,二煎煮沸后,再煎15-20分钟。
2.质地较轻或含芳香性成分较多,如解表、芳香化湿、行气等类药物,煎煮时间应适当缩短,头煎煮沸后再煎10-15分钟,二煎煮沸后5-10分钟即可。
3.补虚药、矿物药及根茎类等质地厚重坚实、不易挥发的药,则应延长煎煮时间。头煎煮沸后,再煎40-50分钟;二煎三煎,乃治四煎沸后,再煎30-40分钟即可。煎煮时间均以药液煮沸后计算。
可以煎煮多少次?
中药汤剂每煎煮1次时,有效成分的提取率约为45%,也就是说中药汤剂煎煮3次后,已提取有效成分的90%左右,如果药物只煎煮1-2次,则有效成分总损失量为30%-55%,补益药就更多,故提倡煎煮2次为佳。
处方中单包的药如何煎熬?
『后下』▼
一般在中药汤剂煎好前5~10分钟入煎即可
『包煎』▼
1.花粉类药物、细小种子果实类中药、药物细粉,如蒲黄、葶苈子、黛蛤散等均应包煎。
2.含淀粉较多的药物,如浮小麦、车前子等在煎煮过程中易焦化,也需包煎。
3.附绒毛药物,包煎可避免绒毛脱落,混入汤液中刺激咽喉,引起咳嗽等不适症状,常见药物如旋覆花、枇杷叶等。
『烊化』▼
一些胶类或糖类药物,如阿胶、龟版胶、鹿角胶、饴糖等。宜加适量开水溶化后,冲入汤液或加入汤液中烊化服用。
『另煎』▼
一些贵重中药,如人参、西洋参、鹿茸、冬虫夏草等。为避免浪费,可以单独煎煮取汁液,兑入煎好的汤剂中服用。
『冲服』▼
一些难溶于水的药物,如牛黄、三七粉、羚羊角粉、朱砂、硇砂等。宜研极细粉后用汤剂冲服。鲜药,如鲜竹沥汁、鲜生地、鲜芦根等,按医嘱取汁冲服。
煎好的药液最好立即滤出,每剂约50-200ml,混合后分次服用。如药液太多,可将混合的药液大火浓缩后再服用。最好当天煎制,当天用完。如果是代煎的真空包装汤剂,根据代煎真空包装的提示,冰箱冷藏尽快服用完毕。
煎煮后如何服用?
1.服药的温度:根据病情需要。
温服:汤剂大多需温服。特别是一些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的药物。
冷服:即将煎好的中药汤剂放凉后服用。一般来说,寒剂宜冷服,适用于热证。
热服:将煎好的中药汤剂趁热服下。一般而言,热剂宜热服,适用于寒证。比如外感风寒时一定要热服,服后盖好衣被,吃热粥,助出汗,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药效。
2.服药的剂量。具体根据医嘱病情需要,有的是分服(分次服用),有的是顿服(一次性服用)。
服药的时间
汤剂一般每天一剂,分早晚二次服用。
至于饭前还是饭后服则主要决定于病变部位和性质:一般来讲,病在胸隔以上的(心、肺),如咽痛、感冒、头痛、眩晕等应在饭后服用。如病在胸腹以下,如胃、肝、肾等疾患,则要饭前服用,某些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要在饭后服用,滋补药要空腹服用,安神催眠药应在睡前服用,特殊方剂应遵医嘱。
附:常用药引子
俗话说:“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药引子亦称引经药、引药,主要是指能引导处方中的诸药集中于某一部位或脏腑,直达病所,使之更好地发挥治疗效果的药物。
具体来说,药引子主要有以下功效:
增强药物疗效。健脾胃助消化的中药汤剂,常放入大枣;产后淤血多、乳汁少等,常会用到生化颗粒或生化丸,最好用红糖送服,以增强补血散寒、祛淤的功效。
直达病处。中医认为,盐味咸,可引药入肾,作为药引能帮助药物直达病变处,更好地发挥补肾的作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等,最好用淡盐水送服。
缓解“毒性”。清热解毒药药性寒凉容易伤胃,含贝壳矿石类的中药较难消化,都需要用米汤送服,可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顾护胃气。应用甘遂、大戟等有毒或烈性药物时,常常用红枣做药引,缓解毒性。
常见药引子的用法用量
生姜汤:常用于送服治疗风寒感冒、胃寒呕吐、脘腹冷痛等病症的中成药,如通宣理瞵丸、理中丸、附子理中丸等,亦或是中药汤剂。一般用生姜3、5片。水煎取汁,温热送服中药即可。
稀米汤:主要指粳米汤或糯米汤,能保护胃气,减少苦寒药对胃肠的损伤。常用于送服寒性较重的中药汤剂或中成药,如三黄泻心汤、牛黄清胃丸等。一般用粳米或糯米适量熬成稀粥,取上层汤汁,趁温热送服药物即可。
蜂蜜水:常用于送服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的中药,如百合固金丸、养阴清肺丸、麻仁润肠丸等,一般用枣花蜜或槐花蜜5~10毫升,冲入温水300毫升,送服药物即可。另外,蜂蜜还能减少中药苦味,使中药更好入口。
大枣汤:常用于送服益脾胃、养心安神的中药,如人参健脾丸、归脾丸、香砂养胃丸等。一般用大枣5~10枚,加水煎取汁,送服药物即可。
淡盐水:常用于送服补肾药,如大补阴丸、六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等。一般取食盐1~2克,加温水300毫升左右,溶于水后送服药物。
葱白水:常用于送服治风寒感冒、鼻炎,痘疹类病的药物。多以大葱白1~2段切碎,煎水取汁送服药物,或入汤剂同煎。
竹叶水:常用于送服清热利尿的中成药,如导赤丸、萆分清丸等。一般取竹叶6克,加水煎煮取汁,待温送服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