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关宁军·军制篇14—武将、文官、太监,明朝皇帝更信任谁?
关宁军,晚明镇辽之精锐,纵横关内外二十载,是局势的压舱石,是战事的救火队,但其留给后世的背影却扑朔迷离,耐人寻味。经过一年多的筹备,'探秘关宁军'系列文章正式上线,我将以《地形集》《军制篇》《战例考》《人物志》四大板块为纲,全面探寻明末辽东,深度探秘关宁辽军。
本文《探秘关宁军·军制篇之十四——武将、文官、太监,明朝皇帝更信任谁?》是我'探秘关宁军'系列的第二十篇文章。
1.以文驭武
'担任警卫的士兵总要受其他哨兵监视,怕他们企图造反或者暴动。出于同一原因,指挥官从来不许统率大军,整个军队置于哲人参议院(Philosophic Senate)的管辖之下,由这个机构发放薪俸以及军事装备。'
这段文字出自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记述,描写的是万历年间他出使明朝时的所见。
从一个外部视角审视当时的明朝军政,会帮助我们从内部印象中剥离出来,更客观地看待问题。
利玛窦提到的'别的士兵'有可能是锦衣卫;'指挥官'指武将,而'哲人参议院(英文Philosophic Senate,意大利原文是Mandarini letterati,即:文书官僚)'——当指兵部。
历经近一百年的较量,兵部逐步从五军都督府手中夺得了军权,这也和明廷中文官集团——乃至皇帝本人的支持有关。
在明代,武将、文官、太监三方势力中,武将集团是最先失去皇帝信任的
五军都督府代表武将集团在朝中的势力,明初时一度把持着明军的平时管理和战时调遣之权,可以说是握着明朝的刀把子。
以武力开国的朱元璋和朱棣当然知道武将专权的危险,于是他们一方面极力剪除军功显赫的武将集团,一方面大力扶持文官,以文驭武。
文官集团对原属武将的权力进行了瓜分,重点包括三个方面:军事决策、军令和军政。
军事决策:至明中后期,均由内阁参与。内阁创设于永乐时期,至正统时,内阁票拟成为制度。
军令和军政:调兵和命将敕书由兵部上请,皇帝裁决,内阁起草,内府用宝,兵科审核,武将无权插手。
如此安排,正应了那句老话:战争这事太重要,绝不能交给军人。
当然,明朝皇帝也怕文官专权,故而在每个节点都要分权,不使其独大,尤其在地方;但有时分权太过,又造成多方扯皮,贻误军机。
于是,明朝祭出了督抚制度。
明中后期,文官已牢牢掌握军政、军令大权,武将在文官面前只能乖乖听话
2.督抚分权
起初,督抚因事而设,事毕即撤,人选出自皇帝身边,事情越大,权力越大。
每遇到一件事,就设一个官,如果镇不住,就再设更大的官,直到官职大到能把散沙拢成一盘为止,这是明朝后期的常态。
厅官、司道、巡抚/按、经略、总督、督师……文官名头越来越大,武将最大的却始终是总兵。
明朝中后期,武将分镇守、分守、守备三级,相应地,文臣也分为督抚、诸道(监司)、厅官三级。
厅官听命于诸道、诸道听命于督抚,'每见一事,督抚必行之司道,司道必行之厅官'。
各级文官明确统属后,再节制各级对应的武官:督抚掌管省镇(布、按、都三司、总兵)一级,诸道节制协路(副将、参将)一级,厅官管理卫堡(游击、守备)一级。
看似文武对称,但实际上,凡监司以上文官,都有权力约束总兵,也就是俗称的'武遇文,降一档'。
一言概括督抚和总兵的分工即:'督察主竭忠讨寇,实核布闻;总督主征集官兵,指授方略;巡抚主督理军务,措置粮饷;总兵设法教练,身亲战阵。'
3.矛盾所在
虽然文官完全压制了武官,但文官内部却并非铁板一块。
还拿粮饷这件事为例,虽然督抚负总责,但具体主管的是督饷郎中和厅官,后者与督抚来自不同的系统,到了边镇,虽然名义上互为统属,但具体业务上常有分歧。
嘉隆年间的兵部尚书杨博就曾指出:'该(蓟)镇粮饷虽有总督兼理于上,郎中、主事分承于下,缘彼此原非专属,甲可乙否,动见抵牾。'
就算督抚比较强势,诸道、郎中们都乖乖听话,边镇也未必就能高效运转,因为层级过多、请示太频素来是兵家大忌:'兵粮之计,动禀上司,千里往来缓不及事。'
讽刺的是,督抚赴任前,朝廷会授予敕书(委任状),敕书上出现最多的一句话是'听尔便宜行事',但你要真的以为这是有意放权给你就太天真了。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只存在于演义小说中,现实中,无论文臣武将,'专擅'是朝廷最忌讳的。
隆庆首辅高拱就曾说:'(总督)责任本重,递年来议论太繁,迫责太过,以致动而掣肘,人怀顾忌。所以事无大小,必待奏闻,宁坐失事机,而不敢便宜从事,使人得议其后也。'
另一方面,明朝中后期僵化死板的军事方针也让前方文武们无所适从——既强调互相支援,又强调各守其土,一旦战事失利、边庭不守,皇帝常以专擅、失机为借口,将边臣治罪。
4.太监坐镇
平面几何中,三角形的结构是最稳固的,所以为了制衡文官和武将两方,明朝皇帝还需要一个支撑点。
这个支撑点,当然不可能再来自文官。
虽然明朝皇帝大都不争气,但从立场的角度看,他们却是对大明最忠心不二的一群人,因为他们是大明的控股股东。
与此相对,文官集团中虽然也涌现出很多名臣,但其前赴后继的动机大都是出于个人的利益和声誉考量,他们只是大明的职业经理人——就算哪天大明倒闭了,他们只要换个老板,照样领工资。
这就势必导致皇帝和官僚的利益分化,后者从皇权的代理人变成特权的代理人。
对皇帝来说,更可怕的是文官集团人多势众,而皇帝却是孤家寡人。文官抱团取暖,绑架皇权易如反掌。
没有哪一个朝代比明朝更盛产忠臣和奸臣,这也是明代政治混乱的反映: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
明廷实际的决策权都握在文官手里,而皇帝——只是名义上权力最大的人——他坐在龙椅上,只是方便文官做事,师出有名。
朝堂如此,地方亦然。景泰三年六月,巡按福建监察御史许仕达奏请:'近年福建布按二司分巡、分守地方官员,多有年久不易,与所属官吏情热,恣意妄为。今后宜听镇守、巡抚、巡按官岁一更委'。
所以如果你是皇帝,而且不想就此妥协,你该怎么办呢?
答案很明显:找到一群不依附于文官,只忠于皇帝的人,赋予他们权力,让他们制衡文官。
在明代,这群人只能是太监。
明朝太监的权力,本质上是“戴着面纱的”皇权
改朝换代,文官还能继续吃饭,太监则只有死路一条,所以对皇帝来说,太监是完全可信的,是真正的自己人,因而唤作'内臣'。
内臣不仅环侍大内,还被皇帝派往地方,甚至前线。
在九边,镇守太监与总兵并称内外镇守,下面的分守、守备内臣则负责监军副将、参将、游击、守备等武官,各级文官也一并受其监视。
除掉魏忠贤后,崇祯一度撤回了镇守内臣,权力交还给前方文官,但不久就发生了内阁大学士钱龙锡与蓟辽督师袁崇焕密谋,先斩后奏,擅杀边帅之事,崇祯作为皇帝,完全不知情。
痛定思痛,崇祯不得不重新启用内臣监军,朝中文官纷纷反对,崇祯却说:'苟群臣殚心为国,朕何事乎内臣?'
内臣监军,和总兵并称“镇守”是明代一大特色
于是,明朝皇帝通过太监延续了皇权体制的运转,太监的权力就是带着面纱的皇权,太监掌印,皇帝放心。
当然,光有掌印的可不够,还得有捉刀的——也就是锦衣卫。
然而,不管皇帝如何设计,都改变不了一个客观事实:文官+武将,几乎垄断了大明的财政和武力,总体来看,天平仍是失衡的。
有趣的是,文官自己替皇帝解决了担忧。
锦衣卫的前身是拱卫、仪鸾二司,创立于洪武年间,在永乐时开始失去皇帝的信任,东厂、西厂乘势崛起
5.兵将之隔
为了更有底气地压制武将,嘉靖二十五年以后,各镇督抚纷纷建立了直辖的标兵,按营编制,简称'督标''抚标'。
总兵麾下标兵则称 '镇标'。
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督/抚标都要优于镇标。
另一方面,虽然总兵名义上握有全镇之兵,但其直辖部队只有镇标,其他部队仍要通过副将、参将、游击等下级武官间接指挥。
如果一个总兵想造反,他能直接调动的只有镇标,其他部队非但不会响应,甚至可能配合抚标前来弹压,何况抚标往往比镇标更精锐。
明朝后期,边镇经制兵中的精锐力量全部掌握在文官麾下
退一万步讲,就算一位总兵能忽悠全镇的将领跟着他一起搞事,甚至把巡抚的部队也拿下,其最终的结局也仍是被镇压,因为上面还有总督和督师。
你能动员一个镇的兵力有啥了不起?人家总督手里握着好几个镇,永远都是N打一。
那么,大明边镇的这些营兵,到底是如何编制、管理和指挥的呢?我们下期继续。
作者/首发时间:虎头彻 202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