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忆秦娥》的艺术手法有多精妙:每一个字都内涵丰富
第201篇文章,4076字
作者:丁十二
昨天写了一篇文章,对李白和毛主席的两首《忆秦娥》进行了比较赏析,但是因为篇幅的原因,对两首词解读都不够透彻,尤其是李白的词,所以导致很多人低估了李白这首词。笔者说改天专门出一篇文章为大家讲解这首词的精妙之处。
既如此,择日不如撞日,撞日不如今日。
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李白这首《忆秦娥》,它凭什么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其艺术手法又有多精妙!
《忆秦娥·箫声咽》
唐·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此词是词牌《忆秦娥》的创制词,“箫声咽”不是题目
词,最早始于南朝梁,形成于隋唐,晚唐及五代十国后开始兴盛,至宋代达到顶峰。所以评论中说词是宋代才出现的就是胡咧咧了。
词区别于诗歌最明显的形式,就是词可以没有题目,但必须有词牌名。每一个词牌就意味着一种格式和一种规则,后世用此词牌填词都必须符合此格式,否则便不能称为是这个词牌下的词。
举个简单例子,拿《浣溪沙》这个词牌来说,《浣溪沙》能随便改成《忆秦娥》、《玉楼春》吗?不行!因为《浣溪沙》是词牌,其格式是固定的,而《忆秦娥》又是另一个词牌;但是诗歌就不一样,诗歌没有诗牌,只有题目,这个题目是可以更改的,比如李白《静夜思》改成《无题》,可以吗?可以的,只是这需要经过李白同意才行。
为什么聊这一点,因为《忆秦娥·箫声咽》就是“忆秦娥”这个词牌的创制词,说白了,忆秦娥这个词牌的规则格式就是这首词定下的基调,后世再多变体,其根源于此。主席的《忆秦娥·娄山关》大气磅礴,傲视古今,但是其填词的基本格式和要求,在千年前李白早已定下。
说完词牌,我们再来说说题目,“箫声咽”不是题目,“箫声咽”是词的首句,后人为了区分,加到了词牌后当作题目,但它不是题目。题目是干嘛用的,用来阐述主题的,一首诗必须有题目,因为它要表明这首诗的内容和主题,即便是李商隐的《无题》,那也是有题目的,突然间好像明白了李商隐的《无题》为什么那么难理解了。
正如前面所说,题目是用来表达主题和内容的,但词在一开始的时候,本身就是用来在宴会酒席之间演唱助兴用的。所以它并不需要什么题目,只要有固定的格式即可。而词加上题目,也就意味着词的逐步诗化。表明词的内容已经和诗一样,承载了一些主题和思想,这个过程就是词诗化的过程。
没错,这一成就的主要贡献者就是苏轼,所以可以看到在苏轼之前的词大多都是没有标题的,例如欧阳修的《浪淘沙·把酒祝东风》,“把酒祝东风”是首句不是题目。再比如冯延巳的《谒金门·风乍起》,“风乍起”是首句,不是题目。而在苏轼之后,词基本都带了标题。
在主席的《忆秦娥·娄山关》中,“娄山关”是题目,是表明了词的内容主旨的。
而《忆秦娥·箫声咽》中“箫声咽”不是题目,不能代表和表达这首词的思想内容。很多人一看到“箫声咽”,就觉得这首词呜呜咽咽,儿女情长,格调低俗,并非如此。
神话典故的反向运用,“秦娥”二字已见悲情
词的开篇,“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一句化用了“弄玉和箫史”的美好爱情故事,不过这里作者反用此典故,妙不可言。
秦娥本是指秦穆公女儿弄玉,刘向《列仙传》载:箫史善吹箫,得到秦穆公女儿弄玉的热爱,婚后每日教弄玉作凤鸣召来凤凰,秦穆公为作凤台。数年后,夫妻随凤凰飞去。做了天上地下让人羡慕的神仙眷侣,真是一段美好的爱情故事。
后世诗词创作中,大都正面引用此典故,如:“弄玉有夫皆得道,刘纲兼室尽登仙。”“中有学仙侣,吹箫弄山月。”等,都是正面引用典故。
而李白则不同,李白词中的“秦娥”是指代长安城中一位美丽的女子,这位女子并不是姓秦名娥,根据扬雄《方言》:“秦晋之间,美貌谓之娥。”所以这里是指代一位美丽的女子。
为什么要强调美丽的女子,一来是文学和大众对美的追求,美丽的事物更能激起人的同理心;第二点,越美丽的东西破碎毁灭,人们内心越悲痛,越不能忽视。
这里李白反向化用“弄玉和箫史”的爱情故事,便是产生了如此效果。我们说在神话故事里,秦娥和箫史乘凤飞去,做了神仙眷侣。可是在现实中,秦娥却被呜咽的箫声惊醒了美梦。
于现实中的秦娥,美梦才是她的美好,可是却破碎了,被箫声打破了。
本来是属于她但没有得到的美好却毁灭了她已经得到的美好,一瞬间,所有的美好都同时破灭。
其内心失落可想而知。
无情的月,多情的柳
一直以来,在诗词中,月亮都是多情的象征,寄托了人们的各种情感。在李白的其他诗中,也是如此:“举杯邀明月”,月是对饮的酒友;“莫使金樽空对月”,月是知心的好友;“举头望明月”,月是乡愁;“秋风清,秋月明”,月是相思的红娘。“我寄愁心与明月”,月是传情的信使。
而唯独在这首词中,“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秦楼外的那一轮清月,不管秦娥是在美梦中,还是被呜咽的箫声惊醒,她都默默照着秦楼,在天上默默看着这一切,冷漠无情的像个旁观者。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来设想一个场景:
月亮第一天上班,看到人分别:太悲伤了,我也要哭了;
第二天:悲伤,哭;
……
第n天:今天的第x对,总的第m对;
……
没错,正是因为那轮清月已经见惯了这种离别场面,所以才如此冷漠。
所以“无情的月”实际暗示了离别经常发生,这样的秦娥太多太多。可以佐证的还有与之对应的灞桥边“多情的柳”。
《三辅黄图》:“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柳”与“留”同音,所以古人折柳寓意挽留之意,表达不舍之情。但是留肯定是留不住的,所以折别的柳枝就成了一些夫妻最后的音书。
“年年柳色”,这一点,灞桥边的柳就像是奈何桥上的孟婆,人到了奈何桥,孟婆就给你一碗孟婆汤,饮尽与前尘往事作别;到了灞桥,柳殷勤的递上自己的枝叶,折吧,折了,我明年还能再长出来,这可能就是你们最后的一点牵绊了。
所以,年年柳色,柳枝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它不能休息,它一休息,离别的人最后的牵绊都没了。
悲伤吗?悲伤!可是如果没有这柳,连这份悲伤都无处寄托无处安放。
第三点,“月上柳梢头”多美的画面。秦娥,多么美丽动人的女子。
可是很奇怪的是,这么美好的两个事物放到一起,反而让人心生悲戚。因为,良辰美景,本应该成双成对,但是秦娥却孤苦一人。
再一次,所有的美好瞬间破碎。
其艺术手法之高,让人拍案叫绝。
清秋时节,咸阳古道,千年同悲
自古逢秋悲寂寥。
秋在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中,往往都是带有一种悲凉色彩的。所以“悲秋”成为文学中一个永恒的命题。
自《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秋天就被渲染上了一层悲凉的色彩,这与秋天本身的季节特征有关,秋天到了,草木凋零,一片萧瑟,与春天的百花齐放和夏日的勃勃生机比起来,秋天就显得格外萧条落寞。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中国的诗人大多是怀才不遇的文人士大夫,他们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秋天本来是丰收的季节,但是他们命途多舛,无法作为,于是就感慨秋日之悲肃,实际上是他们内心的悲愁。
还有一点就是秋天到了,也就意味着一年快要到头了,这一年又蹉跎了,一事无成。人们不会在冬天去感慨,因为这一年已经到头了,一事无成已经成为事实了,不必再去纠结。只有在秋天,觉得还有机会挣扎一下,但是又用不上劲,就悲天悯人发一通牢骚。
虽然如此,但是也确乎在人们的脑海中留下了一种印象:说到秋天,便有萧瑟、悲凉之感。
词中“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清秋节”便是表示一年快要到头了,丈夫本该要回家了,所以女子才会登高远望。
但是要注意,女子选的这个地方还不是别处,而是乐游原,乐游原是长安城边最高处,举目四望,一览无余。如果说女子是在阁楼看,看到的可能是一院一树的萧瑟,但是在乐游原,看到的就是满城满世界的荒凉萧瑟,这种视觉冲击和情感碰撞是极其强烈的。
再者,秦娥选的时间不是秋季普通的一天,而是“清秋节”,即重阳节。重阳节本就是和家人丈夫登高赏秋的日子,可是秦娥却是孤单单一人登高。登上长安边最高的乐游原,远望丈夫离开的方向,看到的是什么:咸阳古道音尘绝。
咸阳,乃是秦朝京城,至汉、唐时从京城长安往西北经商或从军,咸阳为必经之地。“古道”表明年代久远,从这条路上离开的丈夫不胜其数,登高远望的秦娥也不胜其数。但目之所及,音书断绝。
一瞬间,这一个秦娥便代表了无数秦娥的悲戚命运,跨越千年,悲戚与共。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悲的不再是秦娥,而是历史
登高远望,秦娥还看到了西风吹拂下,一轮残日照着汉代皇帝陵墓的荒凉景象。但是如果你只看到了陵墓的荒凉与秦娥的落寞,那就陷入小格局了。
北宋词人柳永写了一首《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其中有一句“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苏轼一向看不起柳永,但是却对这一句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不减唐人高处”。
苏轼说的“唐人高处”,正是以“博大开阔的意境,高远雄浑的气象”为特征的盛唐气象。那还有什么比“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更具代表性。
可见此词开宋人格调之先。
不仅如此,“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这八个字还有更深的内涵。
“汉家陵阙”不只是普通的汉代皇帝的陵墓,而是一个王朝,一段历史的印记和证明。
到这里,秦娥已不再是普通的女子,而是诗人的眼睛,诗人借秦娥之眼,穿越千年,时空交错,这中间有多少王朝更迭,多少盛衰交替,多少离合悲欢……
这一瞬间,没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所有的时间界限、空间界限都被打破,在时空的隧道里,浑融交杂在一起。
一瞬间,一切消失不见。
留给人类的,只有那一缕尘埃,那错落的陵墓和牌楼,而陪伴它们的只有萧瑟的西风,如血的残阳。
这不是秦娥望不到良人音讯的悲苦,这是整个历史的悲壮。
就在这一瞬间,确乎有什么东西破碎了,也是必将要破碎的,那是整个人类的美好。
所以,周汝昌老先生评价这首词说:当此之际,乃觉凝时空于一点,混悲欢于百端,由秦娥一人一时之情,骤然升华而为吾国千秋万古之心。
王国维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
李白此词,已开宋词之格调,毫无晚唐靡靡之音。
其成词时间之早,其艺术手法之精妙,其境界之博大,其气象之雄浑,其格调之高远,其思想之深邃,对后世影响之深远,实是当之无愧的“百代词曲之祖”。
---End---
作者:丁十二
号慕瞻舟人,诗词爱好者。
心随东坡,小舟从此逝
不念过往,江海寄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