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简写作》:掌握“读、写、改”短文的技巧,持续输出优质作品

简洁来自精挑细选而非粗暴压缩。

“有力的文章是简洁的。句中不应有多余的字,就和画中没有多余的线是一样的。不是所有的句子都要写短且不包含细节,但是所有的字必须言之有物。”这就是精简写作的精髓,简洁、高效、耐人寻味。重要的信息往往简短,有力的写作务必凝练,掌握短文写作的精湛技巧,降低沟通的成本,提高效率。

《精简写作》这本书所讲述的写作内容与技巧,实际上是针对英文写作,但与中文写作,存在异曲同工之妙。精简,对于人类沟通语言是共性的要求,能够用最简洁的字、词讲述出事情的原委,没必要长篇大论,啰嗦大半天都讲述不清楚一件事。书中从“读”、“写”、“改”三种途径,讲述了如何写好短文,内容简单,一目了然,但要真正意义上掌握其中的写作技巧,需要下点功夫,认真研究、吸收、反复练习,并长期坚持写作。

学习精简写作,主要有三种途径:①通过阅读来学习;②练习最好的短文写作方法;③将长文本削减到合适的字数。与其说这是三种途径,倒不如说这是三个步骤,读短文,写短文,改短文。“读”、“写”、“改”是三个过程,层层加深,最难掌握的是“改”,需要对文章中的字、词进行删减。在删减的过程,则要谨慎辨别字面意义上极其细微的差别,文章反复被打磨,最后的删减变成了点晴之笔,创造出了短文这个宝石最耀眼的切割面。

一、读短文

如果你的目标是写得既短又好,必须先阅读你能发现的最好的短文。你得有个摘录本,在自己写下的只言片语旁记下你最喜欢的作者写的优秀短文。从收集的短文中获取灵感,写出自己的“短文”。可采用摘抄原文、模仿写作、发表感想等形式记录下来,收集到自己的笔记本。因此,我们必须拥有一本每天用于短文写作的笔记本。如果你想写好短文,你就必须去读短文,并且对这么做不抱偏见。

1.收集短文,随时记录

在阅读短文时,需收集短文,留意、发现、研究无处不在的短文。“短文”可以是简短的一句话,也可以是一篇精简的文章,甚至可以是一部精彩的短篇小说。所有收集到的短文应包括:诗词、格言和寓言、名言警句、简介、标题、广告、标签、边注、歌词、宣传语、短信、邮件、博文、新闻、文学作品、故事、演讲和其他林林总总的短文。它们来源于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其中的奥妙,从平常所见看出其中的不平凡。例如:塑料瓶上的商品信息,可以做到言简意赅地表达,信息全面,通俗易懂。

如果你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看到很棒的短文,也可以用手机拍照下来,稍后再写到笔记本上。短文,是无处不在的,没有具体的界限,因此,我们必须用平常的心态平等地去对待。正如英国作家戴维·洛奇所说:“任何小说家或作家,不能将自己和卑微、低俗、下贱的语言隔离开。”唯有我们调整好心态,用心平气和的态度对待各种各样的短文,取长补短。

2.针对性地阅读,有目的性地去追“短”作品

优秀的短文应具备三个要素:专注、巧妙和精细。对任何文体而言,只有专注才能做到言简意赅,巧妙地运用环境、人物等描写,结合精细的写作技巧,才会呈现出耐人寻味的作品。阅读一部作品,要有选择性地进行重点阅读。大的章节有重点,小的片段也有,篇章、简介、轶事、段落都有重点,通过阅读重点内容就可以把握整部作品所讲述的内容与思想。而做笔记,则需将最好的段落记在你的笔记本上。

阅读过程感到迷茫时,要问自己三个问题:重点是什么?在这句话中,作者到底想说什么?这个作品“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由此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回归到阅读的状态。遇到缺乏重点的内容,可以绕过去,继续阅读下文。辨别这类内容,主要具备四个特征:①主题太宽泛;②绕弯路;③作者缺乏受众意识;④文章杂乱,重点不清晰。

如果你找到了一个擅长写短文的作家,就长期追踪他的作品。如果他有自己的网址、脸书或推特账号等,可以关注它。通过学习作者的语言特征或仔细分析文本,挖掘出最好的短文写作方法,并学会运用它。从他们的作品中提炼那些成功的写作技巧,转化成为自身的技能,特别是那些善用专注、巧妙和精细的语言来写短文的作家的作品。

3.学会做标注,在页边空白处写作

要做一名真正的读者,你必须在书上做标注。例如:在关键词上画圈,概述语言模式,在书的边边角角做笔记,探讨语句的意义。我们用这样的方式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学习、思考、分析、探索和记录。我们要学习短文写作技巧,首先应将边注视为一种短文体裁。并记住,这些“边角料”只因一名读者而存在,那就是作者本人。由此,在读书过程做标注必须准确到位,切实地掌控住作者的思考方向。

在书中的空白部分写作是一种探索个人观点的方法,写作的内容呈现了读者的思维轨迹,最后,书中重要的内容都汇聚在读者的脑海和书中的空白处中。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我们的手边不能缺少笔,至少我们需要在脑海中和作者及其文章进行对话,并养成在页面边角记下这些想法的习惯。我们每读完一个作品,都快速浏览自己的边注。用我们的笔继续和作者进行对话,或用简洁的语言总结自己的观点。

当我们在空白处写作时,可以适当运用比喻、影射、象征等手法及音韵可以让文字脱颖而出。类似歌曲中的歌词,用短短的几句话表达出非凡的意境,不论故事有多短,充分运用人物、冲突、事件、地点和旁白,达到印象深刻的效果。值得关注的一点,那就是文章中的“术语”,我们试图在空白处把术语变成“俗语”,让读者都能够看得懂。

二、写短文

一篇好的短文所具备的核心要素,包括文章的语序、语法的省略、从正式到非正式的套话俗语、各种文法细节以及平行结构。如何写好短文成为了我们关注的重点,文章的结构、内容和语言变成了关键。恰当地设计了文章的结构,更具可读性、更令人印象深刻;文章的内容要学会切中重点,更能简洁明了、发人深省;巧妙的语言组成、词语顺序,能让文章更带节奏感,富有变化,还可以附带音乐的美感。

1.恰当设计文章结构,巧用平行结构

文章结构一般分为:二元结构、三元结构和平行结构。短文写作最基本的方法是使用“二元结构”,在文学写作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则是三元结构,而平行结构则是调整文章结构,显得更加稳定,富有平衡感。文章的结构相当于人体的骨架,支撑着平衡,举足轻重,好的文章结构决定了文章的价值与层次,决定了文章的篇幅与好坏。

在短语、句子、段落和文章中,由两个语素/要素或者两个事物组成称之为“二元结构”。例如:遗传学的双螺旋结构、计算机的二进制及其他的文化表征中都有的体现(如:阴/阳,开/关,高/低音)。用“二元结构”对事物进行比较区分,更能让人容易理解,通过对比的两个要素更能表达出事物的原委,更具有说服力。从抽象到具体,从一般到特殊,从旧事物到新事物,都可以运用“二元结构”进行写作表达。

两个元素将世界一分为二,方便比较、对比。三个元素将世界合二为一,提供了整体感。在“二元结构”中存在的两个元素的基础上,再加入一个元素,形成三位一体,称之为“三元结构”。二元结构可能对于“比较/对比”、创造性的矛盾、冲突、摩擦、惊愕或讽刺来说是完美的,但三元结构构建一个完整或更大、更完整的三维世界。

例如: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

请赐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

请赐予我智慧,去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三个细节、三个案例、三个名字、剧中的三幕,开始,过程,结束,都可以巧妙地运用“三元结构”,从句子层次到结构层次,由部分到整体,提供了整体感。构建出来的“三维世界”比“二元结构”更让人接受,阅读过程中更容易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更显得丰富多彩。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单位或事物,能够表达出同等的意思的词语,他们都处于平衡的位置,称之为平行结构。平行结构的运用不局限于句子与句子之间,还可以贯穿在整个作品之中。也可以巧妙地运用平行结构的效果来调节文学作品的结构,将文学作品中的“二元结构、三元结构、平行结构”的单位或事物维持在平衡的状态,给人阅读带来更愉悦的感受。

2.内容有所侧重,要切中重点

每篇文章,每一部作品,都有其重点内容和主要思想,写作更应该如此。主要内容重点写,次要内容略写或者尽量删除,把重点的内容详细描述清楚,将问题的来龙去脉说清楚,让读者一看就能够明白你所写内容。次要的内容是为主要思想搭建桥梁,非必要删除时,巧妙地略写,构建作品的完整性,同时体现内容的充实。

要想行文流畅,就要紧扣重点来写作。写作就像拉弓射箭,弓是主语,弦是动词,箭穿过信息的射程,在最后的着力点突然停住,射中了靶心。我们写出来的作品,必须集中在重点内容上,切中重点,才能吸引读者完成阅读。倘若一篇文章,从头读到尾,都是流水账,根本找不到重点所在,也弄不清楚所说问题是什么,那么这篇文章的价值就会显得很低,甚至说没有存在的价值。

切中重点,紧扣主题,表述简洁,精简写作,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写短文,就应该用最少的文字把问题讲述清楚,用简短的语言描述出前因后果,既可以让读者清楚问题所在,也能领悟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文章价值的体现,在于没有浪费时间,也可以收获新知识,并挖掘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注重语序,学会变换节奏

每一篇文章都是由一个字、一个短语、一两句话堆砌而成的,它倚重所用到的每一个字,其成败取决于语言风格上最微小的选择,甚至包括标点符号。句子由字和词语组成,每个字和词语的顺序不同,会给读者呈现出不同的感受,并且会影响到文章的价值。而句子与句子之间也存在着长句和短句,长句和短句之间的排序也会形成对应的节奏,巧妙、合理的排序给读者的体验愉悦,反之则会影响读者的阅读兴趣。

句子分为简单句和复杂句,也分为主句和从句。复杂句可以拆分成几个简单句,两者之间存在着可逆的变换关系。但是,我们在没有掌握运用复杂句的技巧前,尽量地用简单句进行写作。简单句对创作者而言,容易掌握,更能把一个事情或问题讲述清楚;对读者而言,容易理解,无需再花费时间去分析复杂的语句。而主句与从句的运用,在于内容上的突出,主要内容用主句,次要内容用从句,重点内容,重点突出。

优秀的短文写作可以从长文章中提炼出来,特别是在长篇论文和书本中,长短节奏的律动在段落层面就很管用,可以控制读者阅读的势头。句子中的字词顺序,长句与短句之间的排列顺序,不同的排序引起不同的强调效果,呈现出不同的动律效果。例如段落由一两个长句子开头,接着以一个简单的句子结尾。就好像长句子积攒的势头需要一个比句子更强的阻力给它急刹车,而这个阻力就是来自句尾的短句。

三、改短文

优秀的短文作家必须是个讲原则的“剪刀手”,要删掉堆砌的文字,精简语言,为自己预留出更多的空间。为了确保文风简洁、重点突出、用词精确,在何时进行删减、删什么、如何删,都应该是每个优秀的短文作家必须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我们每个人在改写短文时所思考的核心要素。

1.借鉴经典句子,善于改写

我们在读书笔记中记载下来的那些名言警句或优美的句子等,要学以致用,经过再次加工后,生产出来属于自己的语言。这就是改写的套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到更远,走得更快。但是,我们必须要警惕,“改写”并不等同于“抄袭”,“改写”的手法是建立在句子原有的结构上,创造出另一个新的意境或寓意。

莎士比亚曾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这句话非常有深度,寓意深刻。然而,多萝西·帕克在这句话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把这句话运用到内衣设计思路上,改成“简洁是内衣的灵魂”,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惊喜。这就是巧妙改写的魅力所在,通过改写部分词语,或者改写整句话,令语句的意思达到惊艳的效果。善于借鉴我们积累的优质句子进行改写,创造出令人惊奇的语句。

2.依据词语软硬变化,适度修改

词语有褒义、贬义、中性词之分,语句有硬性语言和软性语言的区别。在不同的语境中,运用不同风格的词语和语气。即使我们不能确保每个字、词都能准确运用到位,但至少在相同的感情色彩句子中,要精准运用恰当的词语和语气。语气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所用的词语,只有把握好词语的运用,整个句子的语气就容易掌控。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朗读一些优秀的作品,感受里面的节奏、韵律、连贯性、行文风格及意义。通过对比自己写的作品之后,有利于判断词语和语言的变化程度,更容易发现所在的问题,再次进行修改,这样的修改方式会更有效果。

3.删除冗文,精简修饰

不得不再次提起唐纳德·默里的格言:“简洁来自精挑细选而非粗暴压缩。”删减冗文是一件非常困难而烦躁的事情,在删掉多余的词的同时也是在与文本斤斤计较,需要辨别并保留更为有力的词。留下主题句,减去没用的修饰语成分。但在删除过程中,建议采用“先修剪主干,再抖落枯枝烂叶”这种方法。

删除冗文的方法或许有很多,我认为最实用的是“简洁五原则”。无论是在写作过程,还是在修改过程,都应该严格遵守这五个原则:

① 删掉那些没什么实质意义的词,比如:有点儿、真的、实际上;

② 删掉意义重复的词,比如“各种各样”和“各式各样”;

③ 删掉那些含义已被其他词涵盖的词,如“可怕的悲剧;

④ 用词语来代替短语,例如“在……情况下”变成“如果”;

⑤ 把否定变成肯定,例如“不包括”变成“删除”。

这样“修剪”后,留下来的文字都是有力的词语,是我们经过精挑细选之后精简之作。

4.适当摘录原文,养成“缩文减文”的习惯

我们经常会用最短的文字来表达最重要的信息,也通常会用某句摘录以达到目的。但是,过度简洁的作品会丢失原文的内容。因此,在创作过程中适当摘录原文语句,确保不违背原文。我们可以有力地引用原文,但要选取最好或最相关的材料作为你的论点和论据。过度删掉原文的一些字会损原意,需要认真负责地检查摘要的准确性以及与上下文的关联性。

修改可以贯穿于任何阶段,养成“缩文减文”的习惯是必要的。运用75%法则——即用预想的3/4的长度写出文本。运用上文提到的删减技巧将文本删减到这个长度,特别注意在进行写作和演讲中要重点突出。创作者始终都应坚持:文章的主旨和行文结构都应该简洁明了。通过养成“缩文减文“的习惯的过程,不断提升写作的水平,才能做到切中重点,精简写作,输出优质作品。

四、结语

“恰当的语序和用词可能胜过一千张图片”这样的说辞并不夸张,比如林肯的发言,马丁路德金博士的演讲等,这些精简的语言能够引人入胜,勾勒出的画面填满人们的内心,点燃灵魂。因简洁带给我们的惊喜,不仅提升写作能力、创作的新意,还可以让我们脑海里形成清晰的逻辑思维。

文要精炼。文无废话就像画无冗笔。句子可长而饱满,但须字字珠玑。这样的文章,才是“精简写作”追求的最终目标。在数字媒体时代下,能够最快实现有效沟通的文体则是精简的表述。避免冗余,删除不必要的重复,留下有力量的词语,围绕重点内容,直奔主题,可以节省时间,降低沟通的成本。

“简洁来自精挑细选而非粗暴压缩”对于新手而言,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打磨,才能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最终才能培养出精简写作的能力。如果你与我也是精简写作的推崇者,建议你反复阅读、研究,有任何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宝贵的意见,相互交流学习。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