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随笔:响石潭记 / 轩诚清读(第1652期) 2024-06-23 12:28:49 美丽赏析:石头的作品总能从平凡处入手,看似随意信笔流出的文字,寥寥数句,却能让人反复的品味、琢磨。发现生活中的美、传递生活中的美,首先是因为你的内心有美。行走人世间,美在何处?让石头告诉你。 文:李国鸿 清读:梁轩诚 好些年了,凡是遇到已开发的旅游景点则大多绕道而行,只因我们这群人见不得熙熙攘攘,又恐自然盛景之地碰见不文明现象,或者文化重地发现过多的现代物件,反倒抹杀了历史的厚重沧桑,令行路破卷之意顿失,故追寻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的原始风貌成为旅行癖好。一夏日难耐,老兄空间召唤。丢下案牍之劳,也忙里偷闲一回,顺风驭"马",北山随心。放“马”一路走去,虽沟深壑险少人迹,满目净荒翠,却别有一番风光和滋味。行到礼泉建陵镇牛角塬附近,路口拐角处一个废弃老村庄引人勒缰。媒体刘兄端着"长枪短炮"冲锋在先,几人兴趣随后。只见七八户老屋安静坐在苒山的半梁上,老态龙钟,尽显沧桑,似有不少故事要对来客讲说。庄口腰粗的槐树十余棵,自然罗列。有斜靠的,有直立的,有歪脖子的,还有几棵被雷击火烧,却仍挣扎出三两簇绿叶,灼灼有意,让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生命力的顽强。一家醒目的砖雕门楼精心雅致,少说也有半个多世纪岁月。虽已残破,苔痕上阶绿,草色满园青,尘灰蛛网,断壁残垣。后院一孔窑洞半塌半陷,半扇石磨深埋蒿草,即使沧桑颓废,也掩盖不住这户人家曾经拥有过的发达岁月 。几家门口一条大沟,七扭八拐,隐没向远处。一只野鸡在沟边不远处呱呱啼鸣……此情此景,不由得让人唏嘘感叹:庄园寂寞,往事云烟,贪嗔痴中露端倪。二正当中午,一行人沿着眼前一条马路跨沟过坎,待"人马"添好料,稍作修整,很是惬意。于是,随心所欲下一步的去处,这是老习惯。一番打听,竟向乾县地界的响石潭慕名奔去。途中,一直在讨论石潭为何而响的来由,一时获益良多。原来东昭陵西乾陵,中间孪生响石潭,一个在礼泉,一个在乾县。遗憾的是,礼泉小河沟里的响石潭已经干涸作古,断了流水,只能成为人们嘴边相传的故事,所以乾县响石潭更成为我们的念想。火辣辣的太阳开始发力,人不困马却乏时,还未找到响石潭的精准方位。正当我们进行"自嘲+自虐+自赏"之际,一个半大娃娃甩鞭赶着一群绵羊突现眼前,令我惊疑的是,放羊娃伴着脆生生鞭响,喊出天籁一般的声音:"想看响石潭,跟我羊走,一直就到!"这一刻,简直就像黑夜人遇到了明灯,我心里这个美呀,甭提啦!赶紧招呼其他人,回头一看,尽是果树碧叶、荒草萋萋,友们早不见了身影,原来走岔了路。随即发挥手机作用,简直胜过褒姒戏诸侯的烽火台。很快,散了的队伍重新聚拢,一行人乐滋滋地跟在一群羊的屁股后面听从导航。怪不得有圣贤曰: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在人生旅途中,不明白就问,莫要似懂非懂,更不可不懂装懂。路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一旦方向错了,一错百错步步错。相反,假如方向选对了,不怕慢单怕站,每一个脚印就是向目标的更近一步。跟着羊群在芳草碧叶中七扭八拐,猛然间,刚才还围绕周边的果树密林倏忽无踪,像是凭空消失一般,突入眼帘的是一道道深沟大壑,宽广深远,纵横交错。几条盘山小路蜿蜒爬行,一段儿能得见,一段儿隐没不见,长长短短,通向沟底一处水电站。这时候我发现,先前还隐约在前的放羊娃和羊群,没了影。咦,莫非是响石潭派来的引路童子不成?满眼苍翠,沟底一泓碧水,远远如宝玉。我先激动了起来,扯起了嗓子,喂的一声,传得很远很远,余音袅袅。顿时,大家激情四溢,吼秦腔的吼秦腔,唱民谣的唱民谣,一路的鞍马劳顿感不见了影儿,欢呼着向沟底所在的响石潭位置挺近。可是,看似咫尺的响石潭,却因为阡陌交错,排斥我们逡巡于翠绿之中、石潭之外,一时半会儿竟然有迷路之嫌。正当一行人焦躁上心、团团打转,一位中年大嫂从我们本以为是绝路的迎面土崖后面出现。激动的是,大嫂问明缘由后,爽朗大笑,一回身,一招手,一句话:要看响石潭,跟我走。攀谈之下,才知道大嫂和放羊娃是一对母子。哎呀,我滴个天,唯物论者都要觉得,这是响石潭有灵气——前面有放羊娃扬鞭指向,后有农家大嫂引路,并且引路人是母子!这个响石潭咋个样咱先按下不表,就凭一路上遇到的善缘,已经让我们对响石潭敏感得稀里哗啦了!三到了,到了,终于见到你了——响石潭。粗犷豪放的黄土沟壑间,你有飞瀑白练,又不限于垂瀑柔美,自然如珠帘;荒沟叠嶂间,你的泉一窝套一窝,昼夜叮咚,又不限于清凌不息;泉边层石巧夺如骏,马蹄声碎的神奇,又不限于传说……到此,石潭之响,清晰觉知。仰望来时的路,路已在天上,我们却如临地府。眼前的土崖断面夹道迎客,偶有巨石凭空突兀,宛如飞来一般,令人赞叹其鬼斧神工之余,又百思不得其解;远远一株山杏红果累累,闪耀在荒沟野畔,惹人垂涎;片片芦苇沿生,灰鸽飞旋,时起时落,相映成趣。泉聚生溪,顺沟向下游自然而去,先行此处的一对恋人告诉我们,此水直通礼泉甜水湖。看来,溪汇成河,海河由此,不在远近,息息相关,万物莫不相联相通矣。日头偏西,凉风习习。土崖一边幽幽一边明,蓝天一线仰头见。顺着泉溪逆流归途,眼前逐渐开阔,一根根大尺寸抽水泵扬程继起,清澈的泉水被输送到沟塬上的庄稼地,方圆村子的粮果畜菜尽享润泽,生机盎然。难怪这里的风土人情如此热情厚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呐!远望夕阳,余晖洒满沟梁,掬饮几口泉水,再洗一把脸,神清气也爽。再不舍,也得走了,还是老话说得好:梁园虽好,亦非久留之地。天色渐晚,重要的是,我们来过,经历过,用心体会过,在认真的情怀间就有了缘分。于是乎,分别自然洒脱,笑一笑容,挥一挥手:再见,响石潭! 赞 (0) 相关推荐 泌阳县白云山丁沟探寻记 --人在旅途 12月12日,丽日蓝天,这是入冬以来最温暖的日子.沐浴着下午和煦的阳光,我深入白云山西麓的丁沟做了一番初步的探查. 从贾楼往东至北湾,驻车于此.出北湾北行,登上山坡,翻过垭口,下面就是曲 ... 【赏古天地】内蒙古河套文化博物院——阴山岩刻(人面图腾与圆穴组图岩刻) 接下来为您介绍内蒙古河套文化博物院的一件镇馆之宝.大家请看,就是我身后的圆穴组图的人面像. 为什么堪称镇馆之宝呢?首先是因为,它已经成功地申报了国家一级文物.而其年代之久远也令人瞠目. 到底有多久远呢 ... 石勇强/探寻少年时走过的沟底 探寻少年时走过的沟底 石勇强 上星期回老家,陪父母去村里最东边,也是全村地势最低的地方前哨里那块地,在我家桃园修剪树枝.快干完活时,母亲笑着说,旁边那条通到沟里的路你过去走过,今年铺了水泥,你不下去看 ... 精品连载 || 石岗作品:《大记》(一)轩诚清读(第501期A) 轩诚浅语: 我含泪读完了石岗先生的<大记>,之所以含泪,除了作者文字使然外,还有就是石先生开篇所言"我写我'大',不纯粹抒发我的热爱怀念之情,我记述他的主要事迹,从中可以看出中国 ... 精品连载 || 石岗作品:《大记》(三)轩诚清读(第503期B) 上期结尾: 人就是这样,当一个人无路走的时候,他可能就会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来.也就是这个手艺,让他度过了生命中最艰难的岁月,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传统农业在中国消亡之前,他都靠这个手艺养活自己,娶妻 ... 精品连载 || 石岗作品:《大记》(七)轩诚清读(第507期B) 上期结尾: 我二姐后来和我大一起到宝鸡修水利,她的优秀被领导看中,就安排她到三原县一个大国营企业去当工人,她的勤劳和良好的品德得到了回报. 文:石岗 诵读:梁轩诚 我大在宝鸡峡水利工地上是出了风头的 ... 经典赏读 || 石岗作品:《石子见孔子》轩诚清读(第493期A) 轩诚浅语: 古人云读书在"三上"确实非常准确,如我,许多的读书时间就在这"三上",故枕边.厕边.包内的书就是我喜爱与常读的书.现代人使用了坐便,而我更是使用了马 ... 人文艺术 || 丹枫作品:《美石美刻•美妙人生》/轩诚清读(第618期A) 小菲浅语: 篆刻艺术,是书法和镌刻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篆刻兴起于先秦,盛于汉,衰于晋,败于唐.宋,复兴于明,中兴于清.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一方印中,即有豪壮飘逸的书 ... 691期B || 李格珂:西瓜记/轩诚清读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时刻 小菲浅语: 作品朴实生动,感情真挚,作者用流畅的语言,生动详细地描述了关于父亲种瓜的过程与父亲的善良质朴,读起来亲切自然.好不容易卖掉 ... 863期|| 张妥:速记石岗忽培元/轩诚清读 石岗点评: 国务院参事.大作家.书画家忽培元先生来石岗书院讲课,张妥兄弟起个大早,单位请了假,又约了三五文友,特地从西安驱车赶来听课.张妥听讲认真.提问得当,回家当晚写的随笔很有意思,马屁拍得也很到位 ... 942期 || 张妥随笔:火车晚点了/轩诚清读 妥说 | 文史 | 艺术 | 诗词 | 文苑 | 经典 | 诗经 丽梅赏析: 幽默风趣的语言文字能给生活带来许多快乐,且看作者在列车晚点的情况下仍然能创造出愉快的心情,用跳跃着 ... 953期 || 轩诚:石岗赋/轩诚清读 妥说 | 文史 | 艺术 | 诗词 | 文苑 | 经典 | 诗经 志英赏析: 数年前,梁轩诚约同见石岗先生,说他是"粹然儒者",这句话一直记得.因为几年来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