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教育资源建设新模式

教育资源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充分发挥网络等信息化基础设施优势、构建网上学习环境的重要条件,包括电子音像教材、媒体素材、课件、案例、文献资料、题库、教与学工具等多种类型。为进一步全面促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提高学校在教育管理、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水平,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基于网络环境的教育资源建设新途径,使资源库、校园网成为学校数字化管理平台,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我校于2006年3月申报了国家“十一五”课题《基于网络环境教育资源建设策略与应用的研究》国家级课题。并于2007年3月由中央电教馆正式立项,立项编号:061920407。

一、教育资源库建设目标

通过课题的研究,力争达到初步建立符合现代技术规范、具有学校特色并能在学校教育教学发挥重要现实作用的基于网络环境的教育资源库的行政管理系统、电子备课系统、学籍管理系统、成绩管理系统、学生综合素质管理系统、校产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应用资源模块,提高学校现代化管理水平;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在教学方式、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向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积极建构、个性化发展的方向转变,带动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实现教育资源库的应用与教科研工作相互促进;教育资源库的应用应成为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信息素养、教育观念的更新、探索教学模式的创新、教科研的水平等专业化成长的平台,提高工作能力;教育资源库的应用要努力使学校德育工作的渠道更加广阔、内容更加广泛。资源库的应用还应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便于家校联系,形成家校教育合力。依托宝坻一中教育信息网站,建成具有我校特色的、高质量的教育信息资源库。

二、建设原则与策略

1、依据新课程标准建设

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应紧密结合教学改革的最新精神,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引导,重点建设开发一批围绕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资源,如新教材的配套网络学习课程、利于学生发展的研究性学习资源、主题网站资源等,尽快满足课改的要求。

2、遵循国家技术规范和标准

要按照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规范》、《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等国家相关技术和教育规范标准建设资源,使其具有强大的开放性、兼容性、可持续性,真正实现国内外优质资源共享。

3、自建与购买并重

一是积极引进,购进成熟的课程资源、数字图书馆、影视资源、互动学习资源等优秀教育资源,并进行加工改造,实现资源共享;二是自主开发,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资源建设队伍,有针对性地征集、开发出适合教与学的网络资源。

4、全员参与,共建共享

每位教师既是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者也是教育教学的使用者。因此要组织广大教师做好资源建设基础性工作,建设教育教学资源库时要保证资源库具有目的性、规范性、先进性、科学性、优化性、时效性、个性化、交互性、学科性、动态性、前瞻性、实用性、开放性、安全性等特征。逐步将现有教学资源按学习主题(模块)进行挖掘提炼和重新组合,实现经验、智慧的共享。

要树立全局观念,打破共享壁垒,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加强教师间资源的开放与共享,在尊重教师劳动成果和版权的前提下,鼓励教师共享自己的案例、课件和教研成果。

5、骨干带头,活动推动

学校将制定相关制度,加强资源建设骨干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资源应用和研究能力。要依托信息中心,通过各种竞赛评选活动征集有自主知识版权的优质资源,如通过优秀教师示范课、骨干教师优质课、青年教师良好等活动程获取优质课录像、教学设计、课件等宝贵一线资源。通过论文评选、出版论文汇编把广大教师总结的优秀教学经验整理成集、进行推广。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各种竞赛收集中小学生电脑作品。

6、科研拉动,任务驱动

积极开展新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课题研究,借助科研力量、专家智慧、先进经验,结合教育前沿理论发展,指导学校开展校本课题行动研究,带动资源建设走向,提高资源应用效益。

采取科研立项的方式,集中教师的力量,既分工又合作,进行模块化、系列化建设工作,以任务为导向,将终结性评价变为过程性评价,跟踪管理资源的开发过程,最后进行评估、试用、推广。

三、措施保障

1、统筹规划,切实加强对资源建设工作的领导

各职能处室、备课组分工合作,信息中心人员热心工作、广大教师积极参,按照教育部颁布的资源建设相关规范,研究制定我校教育资源建设的规划及实施方案。

2、规划、购建我校教育资源平台及基础资源库

建立符合国家标准、基于校园局域网、开放式的资源建设体系和资源平台,将资源库系统同学科网站结合起来,以资源库系统作为后台资源支撑,以学科网站作为前端用户视图,形成学科群资源应用平台。

充分调动全校教师、学生参与学科教学资源网站群应用平台的建设,搭建“教与学”并重的资源建设体系,建设出一批优秀的、与学科教学密切相关的学科教学资源,并将资源同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资源的使用效益。

3、加强应用研究,不断提高教育资源应用效益

教育资源建设要结合课程教材和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开展。如开展网上教研、网上答疑、网上备课等应用研究,最大限度的使用资源。

4、建立激励机制,加强检查评估

通过优秀教师示范课、骨干教师优质课、青年教师良好课等评选活动,推动资源建设。通过优秀教学设计评、课件评比、说课广泛收集实用资源。利用学科组、备课组考评及时收集教学计划、总结、读书笔记、教学论文等常规资源。

5、发挥专业人员优势,网络下载资源

组织信息中心人员利用晚值班网网空闲时间段,下载教育教学需要的视频资源、课件、素材等。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提升网络速度。

(0)

相关推荐

  • 备课网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国家官方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提供涵盖教学资源.活动指导.在线教研.优课展示在内的全品类超全资源,一步满足所有需求. 网址:https://w.url.cn/s/A4cLcD0 ...

  • 极简技术||101教育PPT立体图形展开还原

          101教育PPT是一款免费的提供资源检索下载.课堂互动应用的优秀教学工具,支持电脑端.手机端.微信小程序等全终端应用工具,它具有三大突出优势: 一是资源精准检索,能够按照学科.版本.章节快 ...

  • 学用系列|亲测体验“人教数字教材”升级“人教智慧教育平台”

    数字教材不是简单的教材PDF转制,新版"人教数字教材"已经升级为"人教智慧教育平台",升级之后的人教智慧教学平台是为中小学教师和教学教研管理者提供备课.授课以及 ...

  • 探索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新模式

    本报记者 张萌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改善人民生活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园林绿化改善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的基础作用逐渐显现.为了建设风景更优.环境更宜居的绿色城市,园林城市.森林 ...

  • 山西省开创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新模式

    近日,太重集团.华新燃气.潞安化工等四家企业与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科技大学签署共建.共管.共享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协议.此次签约,充分发挥企业.高校双方在科技.人才和资源等方面的互补优势,整合资 ...

  • 广告资源整合新模式

    滕斌圣 虽然"中国制造"已经遍布全球,但是消费者对其低质低价的偏见依然存在.如果说创新解决的是"能不能的问题,质量解决的是"可靠性"问题,那么品牌解决 ...

  • 如何探索规模化养猪“托管”新模式

    导读:"我们急需找到一种积极而有效的方式,改变规模化养殖出现的种种问题,推动规模化生猪养殖由量到质的飞跃,进而实现我省畜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作为安徽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郑久坤 ...

  • 创立1年营收过亿,斯尔教育怎样用新模式闯关财会赛道?

    已购买<培训行业这一年·2020>的读者可在多知网订阅号对话框回复"新书惊喜",找"教育知多多"领取惊喜,并参与读书话题讨论. 抓住直播电商的流量洼 ...

  • 以新时代的眼光解集体经济发展难题!温泉镇探索“资本立镇”新模式

    海淀山后网 2020-01-03 今天上午,温泉镇探索"资本立镇"集体经济创新路径新闻发布会在温泉镇政府举办. "我太难了"是2019年年度流行语.这句话一方面 ...

  • 书里有品积极探索短视频矩阵,新模式助力全民阅读

    短视频时代,如何让更多的人爱上读书?如何利用短视频种草好书推进全民阅读?7月4日,国内知名阅读服务平台书里有品邀请了出版社代表,阅读服务知名企业,短视频营销行业代表,在杭州共同探讨如何运用短视频矩阵等 ...

  • 知识点!探索机构养老的新模式,新思路!

     // 2019-12-27 // 养●老 社村通智慧养老 养老事业有我更专业 免费试用系统哦~ 中国社会进入老龄化,养老需求多样化,传统的养老模式无法满足多样化的养老刚需,因此养老模式必须要做出改变 ...

  • 探索教师专业发展新模式

    寻找技术与思想的融合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在很多时候不尽如人意.不少中小学教师反映,实践性.操作性强的培训,如带班.课堂教学示范,看起来容易模仿,但是真正运用到自身的教育实践时,却总感觉&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