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代最稀缺的勇气,是允许自己不活成别人期待的模样

早上好啊,假期结束了,大家都回归工作了吧?和你说啊,我昨天发生了一件挺突发的事儿,今天的标题便是我的有感而发。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知道你是否也有过和我一样的经历,就是自己感觉啥事儿都没做,却伤了孩子天大的心,孩子哭得稀里哗啦,自己也手足无措。
我幸好在不算太晚的时间里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和孩子把事儿说开了,这“误伤”的心结,才算是打开了。
云开雾散,雨过天晴。
事情的过程是这样子:

01

昨晚哥哥Joshua要完成家庭作业口算题,100道题,同时我也按要求得统计孩子的完成时间,计算速度。我按往常一样,按下手机上的秒表放一边,看着孩子开始做题,就去陪弟弟练钢琴。
眼看弟弟一节课25分钟的钢琴陪练都结束了,我才意识到哥哥平时如果写完会喊我看看,这会儿反常得鸦雀无声,我心里一动,就想走去Joshua房间,看看他是否做完了。
我推开半掩的房门,就看到哥哥赶紧把手机放在一旁,然后拿起笔伏案写起来。这基本上大家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我见孩子也知道我过来了,索性就坐在旁边,也不出声,径直拿起手机看秒表的数字,发现秒表显示在3分钟左右就不动了。
我把秒表关了,跟Joshua说,“你几乎没开始做呢,那从现在开始重新计时吧,我在旁边看着你做。” 孩子表情复杂地看了下我,然后抿抿嘴继续做题,边做边咬笔头说,“这些都太难了,我不会做。”
“真的不会做吗?从第20道题开始,就全部都不会了?”我问。
孩子抿抿嘴没有回答,低头专心做了起来。
但我也明显看到孩子的完成速度越来越慢,哪怕我在旁边,他发呆的时间也越来越多,还时不时整个人趴在桌子上做题(被我喊起来),最后半拖半就,额外再花了25分钟的时间,才把所有的口算题做完。但老师发作业的时候,明确提出希望孩子能够在10分钟内做完。
做完口算题,哥哥还是低着头,一句话都不说。我心里知道,孩子平时其实挺自律的,很少见他花那么长时间来完成作业,但还是觉得得和孩子说清楚学习规则,于是就拉了个小椅子坐在他旁边,跟孩子说,“我觉得,就今晚写作业这件事情上,我们需要聊聊。”
Joshua低着头没看我,也没回应,我就从学习态度开始说起,大道理基本上也都是咱们熟悉的那些,主要表达“这样子低效完成作业的行为不应该”的核心思想。

02

听完我一番话后,Joshua几大滴眼泪就落在桌子上,湿了作业本,然后跑到书桌旁的睡床上趴着哭了起来。
孩子哭得很伤心,稀里哗啦那种,但一句话都不说,我只好过去拍拍他,尝试性地问问他哭泣的理由。
孩子们向来跟我亲近,当我这么问的时候,哥哥也坦诚说,“妈妈,你批评我,所以我很伤心。我不想你批评我。”
我当时心里第一反应是,我让孩子伤心了,第二反应是,可孩子真的做错了啊,作为父母是应当说清楚的。所以综合了这两个想法后,我尝试换一个角度,重新和孩子把观点说一遍。
我当时的心态是,我觉得孩子不专心是因为不够重视家庭作业导致的,所以我尝试从“为什么作业要完成”、“为什么高效完成作业很重要”以及“为什么学数学需要认真”等角度来阐释,另一方面,我也尝试解释自己说这些,并不是批评,也不是抱怨,就是觉得这是孩子可以优化的地方,所以提出提醒。
我试图让孩子知道我是善意的,“你看,我的语气从进门后到现在都是温和、不急不冲的,我这根本不是批评啊,你说对吗?”我特地这么强调。
孩子最后停止了眼泪,但看起来还是闷闷不乐
我并没有释然的感觉。
因为我清楚的知道,这场谈话,从头到尾都是我在说孩子在听,孩子由始自终都没表达过自己内心的想法。可我一时也摸不着头脑,“这误会应该都解开了吧,怎么孩子还是闷闷不乐呢?”
我尝试问Joshua,“听我说了那么一大堆话,你能不能告诉我你在想什么?”孩子摇摇头。
我再问,“那你的感受是怎么样呢?觉得我刚说的可以接受吗?” 孩子不点头,也不摇头,整个脑袋也垂下去。
“你还是不开心,对吗?”我试探性地问。
孩子点点头。
孩子不说,家长只能靠猜。脑光一闪,我想到个结论,于是我斟酌了一下用词,问了出口:
“你……是不是觉得……妈妈批评你,是因为觉得你达不到妈妈的要求和期望?
你之所以伤心,更主要是因为你觉得自己达不到妈妈的要求,让妈妈失望,所以很难过?”
没想到孩子听到我这段话,立刻又大哭了起来,整个头钻在被窝里,眼泪大块大块地掉落,还不停的点头
那一刻我深刻地明白了,我虽然刚刚很温和也很平静地提醒孩子要“做正确的事情”,也反复强调“自己论事不论人,这不是批评是沟通”,但我的行为和举动,以及一直在讲的大道理,反而给了孩子一个信号:
“妈妈的肯定和爱,是有前提条件的。”
在Joshua的感受里,父母希望孩子做作业能仔细、认真,所以在他做得好的时候,觉得“这是应该的”,而在他玩心大起不想做作业的时候,觉得“这是值得好好谈谈的事”,于是当我准备好道理和例子,试图去告诉孩子“什么才是应该做的事情”,对孩子的打击就很明显。
换位想想,Joshua已经是小学二年级的孩子,他心里怎么会不清楚什么是“正确”什么是“不应该”呢,又怎么不清楚后果呢(明明15分钟的作业前后做了1小时),但他当下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好玩的心,当我进去房间发现他拖拉的那一刻,他已经有后悔和难过的情绪了,所以我越是强调道理和正义,在孩子的感受里,就越显得冰冷和有距离。
道理说得越多,包袱就越多,我所有的言论里都没有攻击的字眼,但这所有的一切,都构成了攻击的阵型,孩子最终伤心的,并不是说我说的大道理和语气,而是孩子感受到的——
那种“我觉得你(做得)不够好,所以我要好好说说你”所折射的“有条件的爱”。

03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是符合萨提亚冰山理论的。
冰山理论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暗喻,指的是就像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每个人能够被外界看到的行为表现或应对方式,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大约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另外的八分之七藏在水底。▼
暗涌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体,则是长期压抑并被我们忽略的“内在”。揭开冰山的秘密,才可以帮助我们去看到每个人深层次的渴望、期待、观点和感受,看到对方真正的自我。
可以说,孩子最开始“不喜欢被批评”只是孩子的表层理由,
而真正深层次的恐惧是“害怕达不到父母的期待”以及“害怕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要求”。
这才是为什么我说了半天,却总感觉没有和孩子达成同频对话的深层次原因。
“哥哥,你觉得妈妈对你的期待是希望你能够快速做完100道口算题并且不出错,就跟你认识的最厉害的小朋友一样,是吗?”我问Joshua,孩子点点头。
“傻孩子,我不在乎成绩,最起码你考多少分,对我来说,真不重要,你相信吗?”我拍着Joshua的背问他,孩子低着头没说话。
“我跟你讲一个故事,你就明白了。”我开始跟Joshua讲起了我自己的故事。
我小时候学习成绩不错,连续在学校里每一科都是100分的成绩,在我的学习史上是真实存在的事儿,以至于我那段时间的考试卷子,都是全年级老师一起改,一边改还一边查我有没有错。
后来我生了场病请假在家,几天回来后又遇到考试。考完试的下午我因事兴起去办公室找老师,没想到一走到门口,就听到老师喊:“怎么口字笔画都弄错,真是可惜了,99分!”
我当时就在办公室门口,看到一群老师围在一起看卷子,老师一转头看到我,直接就说了一句,“你过来看看,你怎么这都写错啊,你好好数一数!”我凑过去看了一下卷子,原来一个字的部首口字是3笔,被我写成4笔,因此错了。
本还想跟老师解释下,但一抬头,就看到平时疼我的老师,摇摇头说一句“可惜”就走去忙其他事情,我当时愣在当场。
“哥哥,那是我小学的事情,你想想我现在都30多岁了,可我到现在还记得那个场景,是不是印象很深刻啊?”我说到这里,问起了Joshua,他点点头。
“你猜,我一个从来没拿过99分的孩子,看到一直都很疼我的老师因为我拿了99分而摇头,我后来会怎么样去看待学习的呢?”我笑着问Joshua。他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你可能没想到,但我自从那一次后,就基本上没持续拿过100分了。
我会有100分,也会出些错误,比如98分、96分,或者其他分数,我不记得了。但我不在乎,我当时的想法是,100分很好,可是96分、98分也不差啊,为什么老师要那么失望,人总是有粗心大意的时候,这次粗心下次改过来就好了,也没关系啊。
虽然之前考100分并没有任何人要求我必须得考,我可能真的碰运气考了那么多次100分,但当100分成了我的标签后,就会无形中转成别人的期待,所以老师在那一刻才会摇头,才会让我好好想想。
可我后来也很快发现,会犯错误的我,更自在和轻松了。
当我不再全科100分的时候,老师就不会再一起围着看我的卷子,而是开始把我当成一个'也会犯错误’的孩子,不认真的时候会提醒我,做得好的时候会表扬我,而不是觉得我就应当100分,我就应当在卷子上做到完美。
我承认老师当时让我看卷子的情景挺让我印象深刻的,不然我也不会记了那么多年,但我发现我做不到为了老师的期待而悬梁刺股维持辉煌,我反而希望一切该怎么来就怎么来,考试能考多少分就多少分,只要都是我付出努力的结果,我有尽力就好。
我觉得这种真实的感觉,挺好的。
孩子并没想到我给出的是这个答案,Joshua还有点不相信地问我,“你不在乎啊?”
“是啊,为什么要在乎呢?”我问。
“你都不在乎了,那你是如何保持成绩呢?”孩子问我。
我想了想,总结了一下,“我觉得我小时候有两件事情做对了,但这不会只是我能做的事情,很多成绩好的小朋友都能做到,这可能称之为大家的一点点'共性’吧。”
“是什么呀?”孩子开始好奇地问我。
第一件事情就是提高学习效率,尽早把作业做完。
每个人在不同阶段都有自己的责任,作为学生,完成作业和上好课是基本的责任。我喜欢放学回家第一时间把作业做完,把作业一早做完可幸福了,大把大把的空白时间都是自己的。我小时候可皮了,爱玩游戏爱看漫画爱看杂志,做完作业我就把时间花在感兴趣的地方,大人的心思有什么呀,无外乎就是希望小孩子好好写作业、乖乖上学校,其他时间段做什么,我爸妈还真不管。我省下来的大把时间,都随我钻研,我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孵化的。
另一件事是我觉得学习和知识很美好,持续进步很吸引我。
其实学习挺辛苦,特别我到了高中理科不大好,学得就比较痛苦了,但无论我考试成绩如何,并不影响我对学习的喜欢,我觉得我能看到知识带给我的美好,也愿意去吞那份汗水和煎熬——哎,你也知道看到自己没做好的时候,自己给自己的压力得有多大。我坚持的动力是因为喜欢知识海洋带给我的奥秘,所以才花那么多汗水去探索,我从小给自己打气,只要在持续进步,这就够了。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比我成绩好的人比比皆是,比我这个学历更厉害的大把,我也没啥特别光芒四射的简历和奖状,可是这并不重要,每个人的成长都是自己的,我对自己的成长有要求,但我也对自己有爱和宽容,我是觉得,世界那么大,容得下baby-steps,就是像小婴儿一样,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前进着。会有跌倒也会有迷茫,这是正常的啊,我们去面对就好了。”
听到baby-steps的时候,哥哥就湿了眼眶,主动拥抱了我。
“所以,刚刚妈妈跟你讲的那些大道理,并不是嫌弃你。我爱你是因为你是你,并不是你得考完美的100分,我才爱你。连我自己都做不到100分,我为什么需要你100分呢?相反,你一直有很多地方都需要我学习,陪着你长大的过程中,我也向你学到了很多,我相信和你在一起生活的日子,是咱们都一起成长的日子。
和你说那些大道理,更多的是因为我自己内心的担心,我担心现在数学学得越来越难,你会不敢也不知道如何去面对,所以我才迫不及待想跟你说说专注的重要性、说说那些我小时候学习踩过的坑。但更深层的,我是想跟你开放式讨论如何提高作业效率,一起去找你更舒服的学习状态,我以为就事论事的谈论,就不会有任何的伤害。
对不起,是因为妈妈描述得不够准确,让我们的对话产生误会,让你认为我只爱考100分的你,是我的错。我在这点上没考虑仔细,让你受委屈了。
我摸着Joshua的脑袋,认真告诉他。
孩子抱着我哭了起来,然后摇摇头说,“没事了,我知道就没事了”。
这一刻,孩子终于破涕而笑了。

04

当孩子心结打开后,重新讨论如何提高写作业的效率,如何面对拖拉,如何找到更舒服的学习状态,我们头脑风暴的线索也多了很多。
后来我们讨论了很多方法,我也知道孩子释然了,他重新找到了自己的角色,以及自己的努力方向。
那一刻给我的感受是,不吝惜时间和耐心去了解孩子内心,是很重要的。
对于年纪小的孩子来说,他们对自己的剖析能力并不够,本身就不擅长表达情绪和感受,哪怕Joshua已经8岁了,可遇到委屈还是首选情绪堆积、不善表达。孩子没有办法一早就明白自己冰山底下的深层感受是什么,他能发出的信号,或许只有那露出水面的1/8,所以深层次的沟通无论在孩子哪个年龄段,都很重要。
我最开始也以为就事论事的讨论就不是大道理,但我忽视了孩子在做错事的时候,事后也真的会有懊恼和后悔。当我并没有自以为是认为我的判断一定是对的时候,我才能看到孩子的不妥当之处,找到了孩子内心深处想表达又不知道如何表达的恐惧,这才真正让孩子内心得以被开解,重新找回努力的信心,又有坚持做自己的决心。
说到这里,我知道你肯定想问,如果时光再倒流一次,看到孩子作业拖拉玩小动作,那要怎么介入才合适?
我的答案是你要去试,揣摩一下自己该怎么说,怎么说才合适,然后谨慎地去试。
我昨天的第一反应是得和孩子谈谈,这是真实的感受。我尝试从我理解的正确的事情开始谈起,我也以为只要语气平和、用词谨慎,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毕竟孩子拖拉磨蹭、约定好的事情不完成,这并不是多么少见的事情,说开了就好。
但我会观察孩子的表情,会敏感于孩子始终不释然的行为,会想去了解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始终“闷闷不乐”。而在找到孩子内心的恐惧后,我开始讨论自己的过去和经历,才算是真正打通孩子去接纳我前面说的“大道理”的桥梁。
孩子在听完我的故事后才是真切地相信,我说的“论事不论人”是真的,我就是单纯地想和他讨论如何优化效率,如何面对问题,而不是只有他优化了效率,面对了问题,我才爱他。
积极心理学里有一个概念叫“情绪大象”,指的是:
我们的感性思维,比如直觉、情绪,就像是一头大象;而我们的理性思维,就像是骑在大象上的人。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是在用理性做决策,但事实上,真正决定我们往哪走的,是那头大象。
大象的力量,远比骑象人的力量,要大多了。
孩子的情绪状态是波动的,他在面对大脑中的大象和骑象人的时候,他的大脑也是分裂的、矛盾的。情绪大象能够被稳当驾驶,只能靠爱和共鸣。在理性层面很难做到的时候,如何通过打动内心的情感,感动大象,让大象有动力迈开步伐,这是每个父母都需要回答的难题。
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我也深刻地感受着,孩子内心最想听的其实是父母真实发生的故事。面对孩子做错的事情,每个父母都值得好好花点时间,和孩子多说一点自己的经历,发自内心的经验分享能感染孩子。
其实当我们和孩子分享真实的故事时,每一个经历背后,折射的还是自己深层次的价值观,以及自己是如何看待养育的哲学问题。

就好像《小别离》《小欢喜》《小舍得》这些热门剧里讨论的家庭教育议题一样,面对成绩、面对努力、面对兴趣……一件件交织在孩子生活中的大事件,我们又是否问过自己是怎么看呢?
我喜欢发展心理学里提到的对父母的期待,“做一个敏感、真实和积极的父母”,没有人能保证自己和孩子的交流100%都是完美,做完美的沟通和对话本身并没有意义。但保持敏感和积极,能够让我们及时知道该往哪个地方走。
父母的角色不是为了改造孩子,而是为了让孩子有力量成为自己。当孩子知道自己始终被无条件地接纳着,也能允许自己会有犯错误的时刻,并能在家人的安抚下重新调整好角色和状态时,很多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案,自然而然就会出现。

因为对自己保有善意和关怀,孩子才有力量去主动想办法来解决问题。

在对自己有爱和期待下,人才会有力量去向上看、往前走,这才是孩子更舒服、自在、弹性的状态;而我们和孩子的对话,唯有真正看到孩子脸上释然的笑容,才能算是找到了冰山底下那深层次的需求。
这也是昨晚的沟通给我的思考。无论对孩子,还是对父母,都很重要。
纪念一次真实的养育反思,just take baby-steps,互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