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宋襄公:仁义而无霸业悲情死去,妻子搞奶孙恋人生善终
引
春秋五霸历史上因评判标准不一样,存在着许多争议,宋襄公在唐代司马贞撰写的《史记索隐》和隋唐颜师古晚年力作《汉书注·诸侯王表》中位列春秋五霸之一,司马迁也认为宋襄公应该跻身春秋五霸,对他评价很高,他的理由是:"襄公之时,修行仁义,欲为盟主。襄公既败于泓,而君子或以为多,伤中国阙礼义,曪之也,宋襄之有礼让也。"
宋襄公在历史上所遭受的评价呈现出两极分化,也有人对他的教科书般的“仁义,守礼”极为反感不屑,一代伟人就曾批判他:“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我个人认为,宋襄公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德配位,武功不足,欲戴王冠,却不能承其重!”他就是一个资质平平的人,做一个守成之君勉强尚可美其名,欲称王称霸,国力不允,才具欠佳,拿我们现在的话讲就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生活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丛林社会,他的守旧注定他只能悲情地死去,留存着争议青史留名。
难能可贵的是他一生践行着他恪守的“仁义和礼仪”,即使身死国灭也在所不惜。悲情的是他不是一个普通人,他是一国之君,他的一意孤行不仅带来身死国灭的危险,而且引起了蝴蝶效应,他的死也宣告着一个春秋时代的结束,战国时期的开启。
仁义悲情的霸主
宋襄公的时代正值春秋战国交替之时,周天子威望式微,难以维持开国时制定的一套礼仪制度。从前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成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当时各诸侯国国君都有一个“会盟诸侯,成就霸业”的人生理想,宋襄公也不例外。
列国争雄并起,之前的兄弟之国攻伐逐渐频繁,相互兼并灭国,根本上就是为了一个“利”字,所以说春秋无义战,但发动战争却又要“师出有名”,因为“义”在天下百姓心中。
列国争雄,要想成就一番霸业,就很考验一国之君的智谋,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时期最为标准的两位霸主,政治韬略出众,才能、成就、品行都首屈一指,实至名归,史称“齐桓晋文”。
齐桓公死后,宋襄公雄心勃勃,很想继承齐桓公的霸业,如今很多人都会批评他的迂腐、愚蠢、守旧,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宋襄公绝不是一个“空谈仁义”的沽名钓誉之辈,他一生的言行理念是将周礼贯彻始终的。
让国之美。《史记》有记载,“桓公病,太子兹甫让其庶兄目夷为嗣。”公元前652年,宋襄公(名兹甫)之父宋桓公病重,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兹甫继承王位顺理成章,但他向父亲恳请让贤于庶兄目夷:“目夷年长与我,且忠义仁义更甚,请立目夷为国君!”宋桓公征求长子目夷的意见,没想到目夷辞让:“让贤太子之位,其为最大之仁,我岂能比之,况废嫡立庶,不合祖制,恕我不能受之。”
目夷这货为了回避王位,竟然跑到了卫国,一直等到宋桓公嗝屁了,宋襄公继位后才回来,被宋襄公封为相国,执掌宋国军政大权辅佐自己,他们的“王位让贤”一时传为佳话。
以孝扬名。宋襄公的母亲是卫国公主,在生下他之后,因故遭宋桓公离弃,被遣归卫国,思子而不能往。《诗经·卫风》中有《河广》一诗写的就是这个故事,其诗原文为:“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大意就是:
谁说黄河广又宽?一片苇叶渡对岸。谁说宋国路遥远?踮起脚跟在眼前。谁说黄河广又宽?河宽难容小木船。谁说宋国路遥远?一个早晨去复还。
从诗歌中可以感受到宋襄公之母思子心切,盼望相见的急切心情。宋襄公是一个孝子,同样也思念母亲,他继位以后本想接回母亲,却怕国人议论他违背君父生前的意愿,背上不忠骂名。为此,他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在离卫国最近的地方修筑望母台,
宋国人都知道宋襄公母子的故事,望母台这个庞大的工程的启动时候,很多百姓主动前来帮忙修筑,人多力量大,在百姓的帮助下,望母台很快就修好了,每年他都要在此办公,举行望母大典,宋襄公也成为了宋国人民心中忠孝的表率。
平定齐乱。《史记》有记载,“桓公与管仲属孝公于宋襄公,以为太子。”齐恒公在管仲活着的时候,曾经一起与宋襄公商量把太子昭托付给宋襄公,让他在必要的时候帮助太子上位,宋襄公欣然允诺。
管仲死后,齐桓公重用三个奸佞小人竖刁,易牙,开方,竖貂为了打消齐桓公的猜忌主动阉割了自己,易牙只因齐桓公一句“遍尝美味,迄今不知人肉味道何如?”易牙就杀死幼子做成肉羹呈其品尝,开方本是卫国的长公子,却放弃卫国储君不做,侍奉齐桓公15年,即使是亲爹病故,也不回家瞅一眼。
这三个人都是狠人,却都是利益熏心之辈,齐桓公病重的时候,这三人竟然将齐桓公幽紧宫中活活饿死,齐国大乱,太子昭被迫逃亡宋国求助。
宋襄公曾经受人之托,决定要践行诺言。他向各诸侯国发出通知,要求各国派兵助其到齐国平乱,维护大义,结果各诸侯国听而不闻,只有三个小国一起前往。竖刁,易牙,开方本就不得齐国人心,宋国前来主持公道,齐国人民就和宋襄公一起反对竖刁,易牙,开方及其拥立的公子亏,把无亏与竖刁杀了,赶走了易牙,在国都临淄迎接公子昭回国,齐乱终平,宋襄公因此义举博得声望威名。
图谋霸业。宋襄公侥幸平定齐乱后,变得膨胀起来,开始图谋霸业,目夷劝谏他说:"以小国讨论担任盟主之力会合诸侯是祸患。"襄公不听 ,没想到一语成谶。
宋襄公先是威逼小国臣服于己,然后欲效仿齐桓公,会合诸侯,确立霸主地位,各大国均不服。公元前639年春,宋襄公首次在鹿地首次会合诸侯,以盟主自居,引起齐楚两国不满。会后他擅自决定当年的秋天再次在盂地会盟。
再次会盟的时候,宋襄公不带兵甲赴会,结果会上与楚成王发生冲突,被恼怒的楚成王派兵抓到楚国当了囚徒,后被放归,两国由此结怨。
公元前638年,宋襄公派兵攻打支持楚国的郑国,郑国向楚国求救,楚国采取围魏救赵战术,出兵伐宋国国都,宋襄公回师救援,两军在泓水河隔岸相遇,历史上有名的泓水之战爆发。据《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记载:
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泓水。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泓水大战”,宋襄公遵守“仁义”的原则,紧守“军礼”,奉行“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原则,沉浸在高尚思想中,可是在权力争夺中,根本无人在意是否仁义,包括楚军在内,泓水之战因为宋襄公思想顽固一败涂地。
这一战,宋襄公身败名裂,沦为千古笑柄,霸业烟飞灰灭,他本人身负重伤,回国后威望一落千丈,百姓们也怨恨他,亲人们更是从心底里瞧不起他,暗骂他是个大草包、蠢货。宋襄公不久后就一命呜呼,留下二十多岁的美貌妻子王姬(周襄公的姐姐)独守空房,儿子宋成公继位,后宋成公死,其孙宋昭公上位,此时王姬已经四十岁了。
乱伦坏礼的王姬
宋襄公的死预告着旧时代的结束,贵族式的战争退出历史舞台;礼乐崩坏,无所不用其极的丛林法精神则开始粉墨登场,宋襄公的悲情不仅仅在于一战毁名,而且还在于他恪守的仁义道德连妻儿都不屑于遵守。
王姬虽然不是宋成公的生母,但也是他母亲辈的人,宋成公明知王姬放荡,一直对王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宋昭公即位后,王姬依旧把持朝政。
宋昭公继位后,王姬喜欢上了宋成公的儿子鲍革,想玩奶孙恋,《左传》中形容公子鲍“美而艳”,所以王姬对他十分的念念不忘,就暗示想与他私通,但公子鲍不肯。
王姬见软的不行,就来硬的,一次骗公子鲍到宫中,想方设法灌醉了酒,然后打算来个霸王硬上弓,公子鲍很是挣扎了一番后还是拒绝了。
王姬见公子鲍软硬不吃,就开始琢磨其他办法,她为了得到心上人也是够拼,她派人四处打听公子鲍喜欢什么?打听的人回来告诉她公子鲍一方面喜欢礼贤下士,门下聚集许多有各种才能的人,另一方面公子鲍喜欢做公益收买人心。
王姬一想明白了,公子鲍是不甘心做公子,他想得到宋国的天下,那就投其所好,帮助他得到天下,做好他的“贤内助”。
公元前612年,宋国出现大旱,公子鲍想要施恩百姓收拢人心。王姬便为他提供大量的粮食和金银财宝,供公子鲍施舍百姓,笼络人心。
王姬以子鲍的名义,广施天下,大行善事,一时间,子鲍在国人中一时美名鹊起。子鲍一看,这王姬就是聪明,不用费口舌,就知道自己想法。他确定要加大筹码,借王姬之手,完成他政治上的野心!
宋昭公后来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秘密策划将穆、襄二族的后裔都赶到国外去。王姬就把这个消息透露给公子鲍,公子鲍派人悄悄告诉穆、襄二族:宋昭公死党公子卬三人撺掇国君,要把你们全部赶出宋国。
穆、襄两族得到消息后,起兵围攻朝堂,杀死了公子卬三人,逼迫宋昭公给他们一个交待,公子鲍趁机出面调和矛盾,最后达成了和解条件:宋昭公可以继续当国君,但不许追究穆、襄二族围攻朝堂的过错。
朝堂之乱后,公子鲍赢得了宋国世家大族的支持,同时和王姬的关系更加亲密,宋昭公则一蹶不振,开始纵情声色,荒怠朝政。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王姬为了彻底得到公子鲍的心,决定弑君篡位,助公子鲍登基。有一年冬天,宋昭公要到孟诸打猎,王姬和公子鲍精心谋划刺杀宋昭公:等宋昭公出城打猎的时候我派人关了城门,国君龙游浅水,这时候你号召国人,就能轻易地杀了他。
没想到走漏了消息,有人劝说宋昭公不要去打猎,宋昭公算是一个奇葩的君主,他听到消息后不去采取措施严加防范,反而带上大量的钱财不慌不忙出猎,他说:祖母要害我,呆在国内也防不了,不如先痛快了再说。
在路上,有人劝说宋昭公流亡国外,宋昭公却说:
“我不能跟我的大夫以及祖母甚至国人们搞好关系,哪个诸侯肯收留我。而且我本来是国君,现在跑到国外当人的臣子,还不如死了算了。”
宋昭公高高兴兴出猎之后,和随从们吃了顿野餐,将大量钱财分给他们,让其自寻生路。追兵到来,宋昭公孤身一人冲杀,结果被兵丁乱刀砍死,那一年是公元前611年。
宋昭公死后,公子鲍在祖母王姬、世家大族及百姓的支持下顺利登上王位,史称宋文公。宋文公为了报答祖母王姬的帮助,乖乖上了祖母的床,一代美男就这样成了自己祖母的男宠。
宋文公在位21年,一直和祖母王姬保持着不伦恋,直到公元前589年去世俩个人先后死去。宋襄公活着的时候因为仁义之师为后人笑,死后夫人又差点给他戴绿帽子,怎一个惨字了得?
结语
宋襄公恪守周礼欲行仁义之师,却被天下人及后人耻笑,其妻王姬行奶孙不伦之恋,丢尽了周王室的脸面,却逍遥自在,无人能奈何。男人为了面子,什么蠢事都能干得出来,女人为了爱情,任何东西都可以抛之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