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奥塞梯之旅:10万保证金拿到通行证,禁止携带相机无人机
“为什么要去北奥塞梯,那里很美也很不平静,并不值得你冒这个险。”印古什边境工作人员听说我要去北奥塞梯,就跟踩了他尾巴一样的惊讶:“如果坚持要去,请留下你的摄影器材和无人机。”
在向导兰卡尔与当地司机的双重担保后,我还要带上10万卢布的保证金票据,以及单反、镜头、无人机的寄存条,才最终拿到印古什去往北奥塞梯的特别通行证。以工作人员的口吻来判断,我应该是第一个拿到此类通行证的中国人。
最有意思的是,边境人员还特地叮嘱:本地司机与车辆虽然不要办理通行证,但由于其中一个路段是车臣的,所以进车臣后还得办一张通行证,费用20卢布。拿到这张打着运输名义签发的通行证时,司机忍不住吐槽:那里原本是印古什的土地,如今本国人都得办证才能去。
按照俄罗斯学者罗格在《印古什文化》一书中的描绘:700多年前的印古什面积是现有的26倍,结果被车臣与沙俄一点点瓜分,才有了如今随便走几步都得办理通行证的尴尬处境。
其中最尴尬的是2009年,印古什和车臣、北奥塞梯达成一致以卡孜别克山为界,而早期修建北高加索连接北奥塞梯的两条公路都被划入车臣地界,使得印古什人想去北奥塞梯只能途经车臣,否则就得翻越5000多米海拔的卡孜别克山。当然,本地人与车辆实际是不用办理通行证的,但多了我这么一个老外又另当别论了。
至于游客办理通行证的原因无外乎三个:首先是北奥塞梯与南奥塞梯的争议尚未解决;其次是印古什与车臣属穆斯林国家,而北奥塞梯则以东正教为主;第三个就是官方对外宣称的“缺乏旅游接待设施与安全保障,通行证包含保险等信息,方便救援”。
现代考古学家通常认为奥塞梯原住民是白种游牧民族阿兰人,属于伊朗语系的一个分支,公元7世纪还曾建立阿兰尼亚王国,公元10世纪拜占庭帝国打通丝绸之路后,奥塞梯被当成是其中的一个中转站,基督教从此正式传入。
中世纪期间,蒙古与金帐汗国的两次大规模入侵,迫使阿兰人不得不迁离躲避战火,部分人下山抵达格鲁吉亚的卡尔特里附近,也就是现在的南奥塞梯,另一部分则翻越北高加索山脉在达隆河谷定居,1767年被沙俄占领后改名为北奥塞梯-阿兰附属国,而彼时的格鲁吉亚则宣称南奥塞梯是其固有领土,双方就此结下恩怨。
苏联成立初期分别测得北奥塞梯面积8000平方公里,可开发面积约25%,而南奥塞梯3900平方公里只有不到10%的面积可供开发,由于格鲁吉亚也是苏联加盟国之一,且奥塞梯资源匮乏、气候恶劣等等因素也不具备大规模移民条件,因而将南北奥塞梯划入格鲁吉亚版图,各方争议得以暂搁。
然而,这个争议到了苏联末期时又被摆到了台面上,1990年,南北奥塞梯相继宣布以自治国身份加入苏联,格鲁吉亚则表示不予承认,就在双方冲突一触即发时,北奥塞梯开放边境安置南奥塞梯7万难民,结果部分难民一路向北跑到了印古什境内,原本国土就被周边各国不断掠夺的印古什自然不会让步。于是乎,奥塞梯同时爆发两场小规模对抗,即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印古什与北奥塞梯。
司机与多数阿兰人一样,他们都认为北奥塞梯是个独立的国家,最显著区别是1995年与俄联邦签署的“权力共享协议”,规定北奥塞梯可以拥有自己的军事力量。
这份协议签署的时间很有意思,刚好是俄罗斯十万大军横扫车臣的第二年,也可以理解为俄罗斯安抚北奥塞梯是不想爆发更大冲突,所以,当车臣冲突即将结束时(2005年),北奥塞梯拥有自主军事的权利又被收回了,连带当年签署的共享协议也被废掉,从此与其他加盟国一样把外交和军事交给俄联邦。
在俄联邦眼里,北奥塞梯的发展潜力远远不如北高加索三国(印古什、车臣、达吉斯坦),但仍然为其提供了相当多的援助,使其经济水平持续上涨十多年,2005年人均GDP仅4.1万卢布,到了2007年就上升到7.6万,2017年已超过30万卢布,是高加索地区人均收入涨幅最高的国家。
在车上,向导兰卡尔无数次用“高加索明珠”来形容弗拉季,据说面积(291平方公里)、人口(35万)、经济以及工业实力等等,几乎各方面都排在高加索地区前列,在俄罗斯内战与二战期间,这座城市走出来的军人更是立下赫赫战功,因而成为苏联十大英雄城市之一。
漫步在街头巷尾,似乎有种身处圣彼得堡的错觉,无论是步道与电车并排的设计,还是街道两边的建筑风格,几乎没有太大差异。
从官方公布的信息可以看到,北奥塞梯原住民占比约63%,俄罗斯人25%,亚美尼亚与格鲁吉亚人约占7%,由此可见,北奥塞梯绝大部分人都是东正教信徒,信奉穆斯林的车臣与印古什人可以忽略不计。所以,首都弗拉季除了1906年修建的一座清真寺外,其余大型建筑基本都是教堂。
按照一名亚美尼亚牧师的说法,北奥塞梯所有教堂除周日礼拜与周二维护外,其他时间都可以免费参观,部分教堂还会提供免费食宿,非信徒遇到困难也可以向教堂求助。个中缘由也很简单,在高加索战乱连年的艰难期,只有教堂敞开大门接纳无家可归者,当一切归于平静后,当初获得救助的那些人又回头向教堂捐款捐物,使得这个做法变成传统延续至今。
从游客角度出发,北高加索首都的旅游资源其实并不算多,城区内只有国家博物馆、荣耀纪念馆、中央公园(科斯塔植物园)等等可供参观的地方,因此,兰卡尔与本地司机一致建议我去看跳蚤市场,据说是高加索地区规模最大、商品最丰富、物价也是最低的市场。
到了郊外才知道,所谓的跳蚤市场其实并不单指二手物品,也有不少小玩意儿都是新的,比如家用的陶瓷餐具,精美程度丝毫不亚于欧洲知名品牌,还有自己缝制的丝巾、手套、皮鞋等等,当然,价格都是一样等等很便宜。
兰卡尔指着一个老人的电器摊位说:高加索地区工业孱弱,别说汽车,就连热水器、电风扇等等小家电都没有能力制造,苏联时代还能分点东西,解体后俄罗斯自身难保无暇顾及,因此,当地不少人做起了二手家电的生意,从格鲁吉亚或阿塞拜疆买来欧洲淘汰的家电,简单维修再转卖到北高加索,因颇高的性价比很受当地人青睐。
正说着呢,司机突然就跑去跟一个摊主谈起了价格,原来是他家空调缺少一个专用的外挂支架,等了很久才遇到有匹配的型号。
实际上,一开始兰卡尔跟我说规模很大的时候,我还有点不太相信,因为整个首都也就30多万人口,再大也就这么点规模。直到我们走了一个小时还没到头的时候,我才不得不承认:这个二手市场是真的很大,而且品类比兰卡尔所说的要齐全很多,甚至连一些非常有年代感的黑白小电视、格鲁吉亚风情浓郁的茶壶都有,当地妇女自己缝制的各种衣物和玩具,也是这座市场的畅销货。
最出乎意料之外的是,二手市场里居然有很多早已孤本的俄文书籍,比如乌克兰作家兰德尔的《约会》,这可是苏联时代被断定为是“下九流”的颜色书籍,作者锒铛入狱后,出版商还被连坐到倾家荡产;还有记录沙俄贵族糜烂生活的《舞女》;讲述沙皇退位,保皇党明面抵抗、背后争夺黄金的《沙皇大宝藏》等等。
更关键的是,这些粗制滥造犹如地摊文学的书籍,只要你告诉摊主买书的理由,价格会低到30卢布,甚至5卢布都有可能。
晚饭在一家格鲁吉亚餐厅解决,有烩牛肉、烧肉饼、羊骨汤、烤羊肉、腊肠和牛肉沙拉,还有一壶正宗的高加索葡萄酒,买单时候被告知1800卢布,按照当时汇率计算大约175元人民币。
这个价格着实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虽说之前在印古什与达吉斯坦的消费也很低,但从未有过如此夸张的消费水平,这也让我兴起了记录北高加索物价消费的兴趣。事实证明,在之后的北高加索山村行程中,我的认知近乎无底线的一再被刷新(下一篇内容)。
(纪实旅行不易,希望能得到您的认可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