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桂枝汤临床应用

组成和用法

  组成:桂枝去皮三两(9g),芍药三两(9g),生姜片三两(9g), 大枣擘十二枚,甘草炙二钱(6g)。

  用法:上五味,口父 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挚挚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现代用法:水煎服,温覆取微汗)。

  适应症状:外感风寒表虚证。症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本方不单可用于外感风寒的表虚证,对病后、产后、体弱而致营卫不和。证见时发热自汗出,兼有微恶风寒等,都可酌情使用(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热、产后及病后的低热、妊娠呕吐、多形红斑、冻疮、荨麻疹等属营卫不和者)。

  禁忌证:表实无汗,或表寒里热,不汗出而烦躁以及温病初起,见发热口渴,咽痛脉数时,皆不宜使用。(凡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禁用。服药期间禁食生冷、黏腻、酒肉、臭恶等物。)

临床应用

  感冒

  南方的春天,久雨低温,若素体阳虚之人,春寒雨季,终日身寒洒淅,周身酸痛,困重不舒,用桂枝汤佐以祛风药,每多获效。

  吴某某,男,47岁。1980年3月10日就诊。病者入春以来,经常感冒,自觉周身不适,酸疼胀痛,关节胀痛,背部如冷水浇样,淅淅恶寒,不发热,鼻塞流清涕,舌苔白润,脉浮缓而弱。药用桂枝汤加味: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5g,防风6g,秦艽10g,威灵仙10g,生姜3片,大枣3枚。嘱服2剂,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服药后,病者有身如日浴之感,诸症若失。遂以原方加生黄芪15g,白术10g,再服2剂告愈。

  按:桂枝汤治虚人感冒是首选方,加入祛风的防风、秦艽、威灵仙,既可疏风胜湿,又可达表祛邪。表证一罢,再合玉屏风散,使之益气固表与调和营卫共行,以求治本。

  腹泻

  夏日腹泻 夏暑酷热,外热内寒,人与天地之气相应,肌表热,脾胃寒。加之恣食生冷,常可诱发腹泻。习惯用霍香正气散治时行腹泻,是不成文的规矩。然而夏天的泄泻,尚嫌其表散太过,用桂枝汤健运脾胃,振奋中焦,拨乱反正,似乎有高于藿香正气散的所在。

  李某某,男,32岁。1982年7月9日就诊。病者盛夏之时,恣食生冷,凌晨顿觉腹痛形寒,继之肠鸣泄泻,大便稀溏而薄,周身酸胀困倦,四肢清冷,肌肤凉润,脉缓而软,舌淡,苔白润。药用: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5g,广木香10g,藿香10g,神曲15g,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温服,并嘱其药后啜热粥一小碗。

  服1剂药后身暖如日浴,泻止大半,再剂其症状消失。

  按:桂枝汤健运脾胃,有其独到之处。桂枝配甘草温养脾胃之阳;芍药配甘草和脾缓急、止痛;伍姜、枣调和营卫。全方内可健脾胃,外可和营卫。既治在里之寒,又散在表之寒,其妙在温而不燥,无姜、附辛热之弊。泄泻剧者,加白术、茯苓;轻则加神曲、广木香;呕者,加陈皮、半夏。如此加减化裁,其效优于藿香正气散。

  肌肉痛

  四肢肌肉疼痛,多责之于风湿痹痛,一般从活血祛风定痛求治。然而临床上因于营卫不和、气血不足者,用桂枝汤调和营卫,稍佐通经活络的药物,亦为临床常法之一。

  王某某,女,39岁。2005年3月6日就诊。病者述四肢肌肉疼痛已多时,近四五天两上肢从肘关节至腕关节处,肌肉似抽搐样痛,不停地按摩,疼痛始缓解,停不多久又似抽掣、肌肉跳动,两手无措。两膝以下至踝关节以上肌肉亦疼痛,并每隔一二天抽筋,屈伸不利,腓肠肌掣痛,其他无明显体征。六脉平和,舌苔薄白而润。无风湿病史,抗“O”、血沉均正常。病起于浆洗衣被之后,局部亦无红肿。权且从调和营卫入手求治。药用桂枝汤加味:桂枝10g,白芍10g,桑枝15g,牛膝10g,安痛藤15g,炙甘草5g,生姜3片,大枣3枚。嘱服4剂,以观动静。

  服前方2剂后,自觉四肢肌肉疼痛明显减轻,4剂服毕,疼痛基本消失。病者来诊谓无何不适,只求巩固。诊其脉和缓,舌苔薄润。遂守原方再进4剂。

  半年后因感冒来诊,告之四肢肌肉疼痛未复发作,近期疗效甚著。

  按:桂枝汤系为调和营卫剂,正因其有滋阴和阳、调和气血的功效,故肌肉疼痛亦可假调和营卫之功而获效。但必须指出,加桑枝通经活络,加安痛藤活血止痛,若下肢疼痛甚,加忍冬藤、晚蚕沙,既合桂枝汤调和气血以治本,亦可作引药下行以治标,临床有其独特之功效。

  自汗

  自汗出多属肌表不固,但久之可使卫外不固而阳虚,是汗出耗津伤气之故。用桂枝汤合玉屏风散,或桂枝加附子汤,应因人因病而异。

  郑某某,男,49岁。1958年3月10日就诊。患者自述初则每夜汗出,没有介意。继之白天动则亦汗出,且容易感冒。感冒则鼻塞流清涕,诸身酸楚,淅淅恶风,但不发热,偶尔不药自愈,多数是须经药物调治才能康复。脉浮缓而虚,舌苔白润。拟用桂枝汤加味: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5g,生姜3片,大枣3枚,生龙牡各15g。嘱服2剂后再行酌定。

  服前方后,汗出略减,但好转不明显。自觉仍四肢清冷,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脉浮缓而虚。守上方,去龙、牡,加制附片10g,嘱再服3剂。服药后,身暖,汗出止,四肢回温,脉缓软有力,舌苔白润。拟用桂枝汤原方,药量如上,再合玉屏风散(生黄芪15g,防风10g,白术10g),服5剂后,一切如常。

  按:论中有“发汗后,遂漏不止,其人恶风”的记载,用桂枝加附子汤主治。其宗旨是汗后阳虚。本例营卫不和,脏无他病,虽未经发汗而汗出不止,故取桂枝加附子汤获效。继之以桂枝汤合玉屏风散,一则调和营卫,一则温阳益气固表,两方合用各建其功,是阳虚表不固的有效调理剂,临床每多获效。(朱文元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中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LQ)

(0)

相关推荐

  • 经方:桂枝加附子汤(桂枝汤症,发汗太多)

    桂枝加附子汤 [原文]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 ...

  • 经方:四逆汤(回阳救逆)

    四逆汤 [原文]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又名]回阳汤[作者]张仲景[出自]<伤寒论 ...

  • 从六例咳嗽医案看经方辨证临床思路及方法

    更新时间:偶尔更新,随意写写 微信公众号:经方日记 全文字数:4719 阅读时间:15分钟 作者:毛进军,本文选自<经方活用心法>部分医案 咳嗽(肺炎) 梁某某,男,56岁,工人.咳嗽伴大 ...

  • 《金匮要略》瓜蒌桂枝汤临床应用

    时间:2021-02-01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5版 作者:喻嵘 苏联军 原文: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瓜蒌桂枝汤主之.瓜蒌桂枝汤方:瓜蒌根二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 ...

  • 强大干货:经方实战临床讲义!(整理版)

    張步桃演講(整理版) ●分類: 一.眼科 二.耳鼻喉科(耳鳴) 三.內科(暈眩‧痛風‧高血壓‧糖尿病‧腹瀉‧腦性麻痺‧退燒‧雜病) 四.呼吸系統(感冒‧氣喘‧慢支‧肺氣腫‧TB‧肺炎‧肺癌) 五.肝膽 ...

  • 用经方治疗临床各科疾病的经验体会

    ​彭坚:用经方治疗临床各科疾病的经验体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第五期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班培训班讲课稿(2014年4月23日成都·6月4日济南 ) 导言 方剂是中医临床的核心和灵魂,我经常强调:中医 ...

  • 强大干货:经方实战临床讲义

    传承岐黄薪火,一个有质地有温度的公众号 艾御享堂 作者/張步桃 ■眼科 1.結膜炎,角膜炎→由內到外或由外到內屬少陽→小柴胡湯+木俨荩染樱 蔚子+菊花. 2.結膜炎,角膜炎→由下到上屬陽明→葛根湯+川 ...

  • 小经方 强大干货:经方实战临床讲义

    今天 作者/張步桃 ■眼科 1.結膜炎,角膜炎→由內到外或由外到內屬少陽→小柴胡湯+木俨荩染樱 蔚子+菊花. 2.結膜炎,角膜炎→由下到上屬陽明→葛根湯+川芎:便秘+大黃:竹葉石膏湯. 3.暈眩,飛蚊 ...

  • 从六例咳嗽医案看经方辨证临床思路及方法 – 经方派

    咳嗽(肺炎) 梁某某,男,56岁,工人.咳嗽伴大量咳痰半月余.2008年7月18日初诊. 半月前,患者在市某医院因右肺癌行右肺全切术,正准备化疗时,因感冒而继发左肺感染,咳嗽.咳出大量浓痰,夜间尤甚, ...

  • 陈士铎:胸痹 ;彭坚:用经方治疗临床各科疾病的经验体会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彭坚:用经方治疗临床各科疾病的经验体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第五期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班培训班讲课稿 (2014年4月23日成都·6月4日济南 ) 导言 方剂是中医临床的 ...

  • 用经方治疗临床各科疾病的经验体会(六)

    十八.胸痹心痛 30.乌头赤石脂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 邹某,男,64岁,湖南邵阳人,2011年9月17日上午11时初诊 患者半年前检查,有心房扩大,冠心病,心绞痛,每次发作,心痛如绞,放射到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