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应该把农历改回他原来的名字
《夏小正》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记载星象变化的天文历法,以北斗星的斗柄位置来指方向、分季节、定农时,创建于夏朝初期,所以叫做夏历。
关于《夏小正》的记载最早出自《礼记·礼运》篇,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至杞,而不足徵也,吾得夏时焉。”司马迁在《史记·夏本记》篇也说:“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云。”所以,世人公认《夏小正》是孔子带领学生到杞国考察“夏道”时所发现的。有网友曾问:商朝以前还没有文字,那么《夏小正》是如何记录天象变化的?余以为商朝以前没有文字的说法还要商榷,毕竟在中国很多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先商时期的字刻,也就是骨刻文。考古界对于骨刻文的研究论证也已经进行了很多年,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出来。
就算按照商朝以前没有文字,最先《夏小正》被口口相传,有了文字以后再被记录,最后被孔子整理收录,这样的逻辑也是合理的,毕竟《夏小正》一共才只有463个字,其中一部分还是后人的注释。其实这些不是重点,重点是《夏小正》所记录的那些天象变化。日本学者能田忠亮在《夏小正星象论》中考证,《夏小正》记录的星象变化是西元前2000年的实际天象。西元前2000年是夏朝初期,而《夏小正》是现存唯一的夏代历史文献。
汉武帝时期,司马迁对古代历法进行修缮,恢复以正月为岁首的夏历旧制,划定24节气以指导农事。此后历朝历代也对历法进行过多次修缮,并且一直传承沿用至今。
夏历并不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是根据月亮的运行轨道和太阳的运行轨道综合编制而成,是一部非常科学的天文历法。只要你稍微留意下就会发现,每个月的农历十五月亮都是圆的,每年的夏至和冬至都是日照时间最长和最短的一天,而且夏历还诠释出月相变化和海水潮汐之间的关系。正是由于对自然规律的不断总结,才逐渐启发和形成了以“天人合一、中正仁和”为内核的中华文明。
1970年以后夏历改称农历,然后他原来的名字就慢慢地被人淡忘了。或许我们应该把农历改回他原来的名字,也可以用夏历来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