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主筋说

《灵枢·经脉》明确提出足太阳经“是主筋所生病”。现分析入下:

1- 太阳膀胱经脉与经筋

经脉与经筋相伴循行,生理上相互依存,病理上相互影响。具体而言,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筋肉骨节皆受十二经脉之血气濡养,经筋以其“结、聚、散、络”之特性,维系脏腑与经络,经筋受邪可累及经脉而引起脏腑疾患。

关于“太阳主筋所生病”,张介宾认为与其经筋分布循行有关,“周身筋脉唯足太阳为多为巨。其下者结于踵,结于腨,结于腘,结于臀;其上者,挟腰脊,络肩项,上头为目上冈,下结于……故凡为挛、为弛、为反张戴阳之类,皆足太阳之水亏,而主筋所生病者”。 这与足太阳经经筋循行“结于外踝……上结膝……结于踵……结于腘……结于腨外……结于臀……结于舌本……结于枕骨……结于鼻……结于……结于肩髃……结于完骨……”密切相关。

因此,“太阳主筋所生病”作为足太阳经脉的主治病候,与其经筋分布有关,即“太阳主筋”与经筋有区别也有相关。

2-经筋与卫阳

《灵枢经校释》记载经筋分布范围为“起于四肢末端的爪甲,结于关节,上于颈项,终于头面,而不与内脏相联”“位于人体表浅筋肉间”;而《素问·痹论》记载卫气分布范围是“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又“阳受气于四末”,可见卫气输布范围与经筋分布范围极为相似。《素问·生气通天论》记载:“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王冰注:“阳气者,内化精微,养于神气,外为柔软,以固于筋”,认为经筋禀受卫阳的柔养与固摄,且卫气从四末阴阳数筋并发、向心速行,布散阳气,柔则养筋,因此经筋与卫阳关系密切。

综上可知,足太阳经脉、卫阳、经筋三者之间有着密切关联。“太阳主筋所生病”应有下列含义:一为其经筋所过之处结点附近,即肌肉、肌腱、筋膜等组织的血脉阻滞不通,或失于濡养所致关节痛、转筋、抽搐等病;第二,卫阳是否充盛直接关系到经筋的刚柔强健,卫阳盛则温煦经筋,卫阳不足即可发生筋所生病,即阳气不温、寒则反折筋急的病症;第三,卫气在人之体表,与经脉脏腑为里为内相对,筋肉皆属外属表,故广义上来讲,筋所生病其实代指了属外属表的病症。

3-肝主筋与太阳主筋

肝主筋所生病,主要与肝藏血的功能有关,具体体现在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方面。在《素问·五脏生成》有“肝之合筋也”,《灵枢·九针论》中的“肝主筋”和《素问·痿论》的“肝主身之筋膜”,皆说明肝在体合筋,筋脉需要肝血的濡养。同样在《素问·上古天真论》有“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肝血不充则筋脉失养。《素问·经脉别论》更指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表明肝经阴血充盛才能养筋,筋得肝血所养,才能运动灵活。可见,“肝主筋”与肝藏血关系密切。

4-太阳主筋所生病的应用

足太阳经经筋所过之处、结点附近所出现的筋病,可考虑在经筋循行分布范围内选取穴位或以经筋疗法进行治疗。如腰背肌筋膜炎就与经筋分布范围有关。腰背肌筋膜炎是因寒湿、慢性劳损而使腰背部肌筋膜及肌组织产生的非特异性炎性反应,由于寒湿多客于足太阳膀胱经或督脉,所以与“太阳主筋所生病”有关。背俞穴为脏腑之气转输流注于腰背部的腧穴,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条侧线上,所以背俞穴滞针提拉法对腰背肌筋膜炎有明显疗效。针刺背俞穴使紧张的肌筋膜松弛,疏通腰背部经络,于肌肉筋膜之间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此外,背俞穴还调动阳气以温煦经筋,故尤适用于风寒束表、经筋拘急疼痛者。现代经筋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以三阳经为三步疗法,第一步便是足太阳经筋疗法:顺着足太阳经筋线从足到头方向进行全线按、揉、点、推、弹拨等松筋理筋,使足太阳经筋全线松解为佳。

太阳主一身阳气,所以温通阳气对经筋病的治疗尤为重要。经筋病的治疗“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燔针加快病变局部的气血运行,温通阳气,舒筋缓急。《素问·血气形志》记载:“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熨即药物热熨,利用其温热作用温通筋脉;引即导引,摇动筋骨支节以缓节柔筋。《景岳全书·卷十一》也有“以灸治者,当随其急处而灸之,盖经脉既虚,须借艾火之温以行其气,气行则血行,故筋可舒而歪可正也”,即卫阳不足,可借艾火以温阳气、舒缓经筋。。

《灵枢·营卫生会》记载:“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张介宾解释:“太阳,足太阳也。内言营气,外言卫气”,说明太阳主筋所生病,即指属外属表的含义。临床采用浅刺针法作用于浅筋膜层,是卫气循行、留存的部位,从而发挥其抵御外邪的作用。同时,卫气还是针刺“得气”的基础,正是浅刺的刺激作用激发人体的卫气,使卫气至病所,驱邪外出。另外,浮针疗法是将针体沿浅筋膜层行进,不深入肌肉层,只在皮下的刺法,临床常用于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和颈肩肌筋膜综合征,针入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刺中激痛点,并在病变周围进行扫散等手法,可有效改善激痛点对周围组织造成的阻塞挛急状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