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正定:兴隆寺
正定县隆兴寺位于县城东门街,始建东晋十六国时期,根据时史记载,初建时称为“龙腾苑”,公元586年(隋文帝六年)在苑内改建为“龙藏禅寺”;唐朝改为“龙兴寺”;清朝又改为“隆兴寺”,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
下图:在隆兴寺摩尼殿方向拍摄千年古刹二维图全景。 走进隆兴寺,没有见到山门,下图正门为康熙御匾的“天王殿”。 下图:“天王殿”内弥勒佛像。佛像始建于金代。 “隆兴寺”建筑布局近似于北京故宫。主要建筑分布于一条南北中轴线及其两侧。寺前迎门有一座高大琉璃照壁,经三路三孔石桥向北,依次是:天王殿、天觉六师殿(遗址)、摩尼殿、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康熙御碑亭、乾隆御碑亭、御书楼(遗址)、大悲阁、集庆阁(遗址)和弥陀殿等。在寺院围墙外东北角,有一座龙泉井亭。
下图:始建北宋时期面阔九间的“天觉六师殿”遗址,在民国初期坍塌。 下图:"隆兴寺"有堪称中国古建筑六绝,六绝之一为艺臻极品“摩尼殿”。“摩尼殿”面阔和进深均为七间,重檐歇山顶,殿身及四面和中间各有歇山抱厦,平面布局十字型。是"隆兴寺"最有价值一座古建筑。 下图:古刹六绝之二:“摩尼殿”内长15.7米,高7.5米“五彩悬山”壁塑。北宋时期绘画的观音壁塑曲线优美,质态优雅,和“摩尼殿”座向相背。 下图:“摩尼殿”正门外北宋时期塑造12位天兵神将的“石香炉”。 下图:“隆兴寺”内“香火地碑”群,青石石材,在清代康熙五十三年间(1714年)后相续建立,但在文革时期遭严重砸坏,先后于1984年粘结后重立。 下图:“隆兴寺”内“圆寂慈思大师”碑以及以后历代圆寂“隆兴寺”大师功德群。青石石材,立于元代至正六年(1346年)及以后相续建立,但在文革时期遭严重砸坏,于1984年粘结后重立。 下图:“隆兴寺”内“碑楼门”,庑殿斗拱翘檐顶,被中国古代建筑学家梁思成称“珍品”。但在文革时期被砸坏,现存建筑为1986年重建。穿过“秒庄严城”牌坊后,就是通往“戒坛”甬道。 下图:“隆兴寺”内“戒坛”,石材台阶为明代遗存,阁亭建于康熙年间,三层四角翘尖重檐顶。 下图:“戒坛”内“铜铸双面佛像”,阿弥陀佛铜像双手做禅定印,铸造时期为明代弘治六年(1493)。 下图:“戒坛”甬道右侧为“嘉庆御碑”,记录嘉庆帝西巡五台山回京进过“隆兴寺”时作“九言诗韵”。 下图:“戒坛”东侧为平面方形双层“慈氏阁”,始建于北宋时期。 下图:“慈氏阁”内北宋时期独木雕塑“木雕弥勒菩萨”,高7.4米。 下图:“慈氏阁”前方为古刹六绝之三“隋龙藏书碑”,碑刻于隋朝开皇六年(586),书写人不详,但是我国书法楷书鼻祖。碑地为龟蚨,盘绕蛟鳢半圆形碑额。
下图:“隋龙藏书碑亭”东西侧分别为康熙乾隆帝御碑亭。 下图:“戒坛”西侧为平面方形双层“转轮阁”,始建于北宋时期。 下图:“转轮阁”内古刹六绝之四“转轮藏阁”,建于北宋时期,建筑上采用大弯梁和移柱造结构,称为木构建筑之杰。 下图:古刹内“大慈阁”,建于北宋开宝四年,是“隆兴寺”主题建筑之一。三层歇山顶上盖绿琉璃瓦。 下图:“大慈阁”内古刹六绝之五“铜铸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铜像在北宋开宝四年(971)奉太祖赵匡胤之命铸造。千手表示扶持众生,千眼表示观照世间。铜像铸造技术凸显中国古代冶金史上一大奇迹。 下图:“大慈阁”内“石质须弥座”,为北宋时期艺术珍品。 下图:“大慈阁”殿内多层斗拱交错建筑结构。 下图:“大慈阁”北侧1300多年树龄“国槐”。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曾在树下驻足休息。 下图:古刹内“弥陀殿”始建于明代正德公元1510年。 下图:“弥陀殿”内“千手观音”。 下图:“弥陀殿”内“莲花座释迦摩尼佛像”。 下图:古刹内“毗卢殿”,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歇山顶檐下为乾隆帝“毗卢佛殿”御匾。 下图:“毗卢殿”内古刹六绝之六“铜铸毗卢佛”,佛像为始建于明代万历帝及生母慈生皇太后御制。佛像三层四身相连,毗卢佛面向四方,和底层圆鼓形一千多尊小佛莲座而成。 下图:古刹后花园“龙腾苑”。 下图:“龙腾苑”内金代时期广惠大师经幢。 下图:“龙腾苑”内北朝时期石造像。 下图:“龙腾苑”内明代时期三门“三世中丞”许家牌坊,估计是异地迁移进后花园内。 下图:“龙腾苑”内明代时期“龙泉井”。 下图:“龙腾苑”内历代时期古刻碑。 “隆兴寺”是中国研究宋代寺院建筑布局以及佛教文化比较典型的重要实例,近代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赞誉京外名刹当首名推“正定隆兴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