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权臣当“工具人”有什么下场? | 循迹晓讲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作者:瑞鹤

编辑:马戏团长

全文约4500字 阅读需要12分钟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电视剧《军师联盟》当中,由某失足演员扮演的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前,说出了一句流传很久的话——“我做了一辈子别人的手中刀,这一次我要做执刀人!”

且不说这位男艺人的私德如何,就事论事,演技还是在线的

当别人手中的刀,这种滋味太难受了,司马懿对此想必是深有体会。当然,司马懿算是人中龙凤,他可以有机会做执刀人,而绝大多数“别人手里的刀”,永远没有成为执刀人的机会,甚至有可能用过即弃。

但是,人之所以为人,毕竟是有主观意识的,如果一个人被当成了工具,那就得让他尽可能抹去一切主观意识,甚至心甘情愿去赴死,这事儿吧,说的难听点叫洗脑。

当然啦,洗脑这件事并不是近代才有的产物,被洗脑的人,也不必然只是神风特攻队或者希特勒青年团员,任何时候,只要想把人当工具,洗脑就是必须的。而在这个时候,当事人哪怕头脑一热,当了一秒钟的工具,那也算是洗脑成功的表现。

天无二日,非夺权不可了

话说多了,扯回来。司马懿的故事可以继续讲下去,在司马家几代人的努力下,曹魏江山已经是摇摇欲坠。司马懿之后是司马师,司马师之后是司马昭。到这时候,司马家要篡权,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那也没办法,自秦以降,帝制社会下,皇帝跟权臣就没好好相处过。别的不说,西汉的霍光家族什么下场,东汉的梁冀家族什么下场,司马昭知道,当时的皇帝曹髦也知道。

央视版《三国演义》中的司马师(右)司马昭(左)

司马家权势熏天,跟皇帝翻脸是迟早的事儿,要么,就是皇帝赢了,到时候司马家除了灭门没有第二种可能。要么,就是司马家赢了,到时候曹髦或者别的姓曹的皇帝就得遵循一整套禅让的仪式,把江山让出去——好消息是,直到汉魏之交,禅让下台的皇帝大抵还能保住性命,汉献帝后来当了山阳公,活得比曹丕都长。

但不管怎么样,司马家族肯定还是小心翼翼地推行着自己夺权的计划,皇帝曹髦对此不但有所察觉,而且还不能忍受。

此时的曹髦虽然被誉为“小曹操”,但毕竟年纪轻轻,公元260年,曹髦只有19岁,相当于一个高三学生的年纪,这个年纪的皇帝,既然不能忍司马昭,那就去杀了他。

怎么对付打不死的皇帝

曹髦的这一招看似简单,但是,在很多时候,看似简单的东西往往是有效的。曹髦贵为天子,这个身份就相当于免死金牌,如果不是遇到心狠手辣的,或者头脑简单的二愣子,一般人还真不能把他怎么着。

于是,甘露五年五月初七,也就是公元260年的6月2日,曹髦带着自己的那点儿贴身卫队就冲向了司马昭的府邸。

央视版《三国演义》中的曹髦

按理说,司马昭老谋深算,势力雄厚,比曹髦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但事发突然,洛阳城里司马昭就算接到报信,也只能让家兵出来抵挡。而这个时候,曹髦的身份是管用的。

皇帝陛下遭遇的第一队敌人是司马昭的弟弟屯骑校尉司马伷及其部众,曹髦左右之人怒声呵斥他们,司马伷的兵士都吓得逃走了。

接下来,皇帝陛下遇到的第二队敌人,是中护军贾充的人马。曹髦大概也看出自己皇帝身份护体,是有了免死金牌,于是亲自持剑搏杀,这时候,贾充的兵士也知道这位天子不能惹,纷纷向后退避。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曹髦会一路杀到司马府上,那么所有跟着司马昭的人,也就一起玩儿完了。

那些兵士并不傻,知道这种事情,一般都会“只诛杀司马家人”,自己一般不太会被波及。所以,宁可装傻充愣,也绝不上前。

这时候,司马家族急需一位工具人,挡住这位不可阻挡的皇帝。

央视版《三国演义》中的贾充和成济

而就在这时候,太子舍人成济问了一句他可能会直到死都后悔的话——“今日之事如何?”有问必有答啊,贾充正急得团团转,这个二愣子既然问了,那就他了,于是厉声言道——

“公等养汝,正拟今日,复何疑!”

这话一出,成济总得做点啥。从听到这话,到做出抉择,时间最多十秒钟。现在,让我们把历史暂停一下,看看这十秒钟之内,成济会有几种选择。

成济的决断

汉魏晋那会儿,中国传统的封建社会在渐渐趋于解体,秦制之下要求任何人都要忠于最顶头的皇帝,这和封建社会的道德是不一样的。

在封建社会中,一个人只要忠于他最直接的上司就够了,如果这个最直接的上司跟皇帝起了冲突,那么封建道德是要求此人维护上司,而秦制道德是要求此人维护皇帝——举个例子,伍子胥在封建道德下是值得赞颂的,但在秦制道德下是必须谴责的。

当然,秦制道德在汉朝的外儒内法之下,披上了一层儒家的外衣,逐渐深入人心。

但不管怎么样,成济面临的都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他的直接上司,贾充和司马家族,以及皇帝本身,这两股势力不共戴天。成济当然可以选择为司马家尽忠,拼死抵抗皇帝。但这么做,他在皇帝这边就成了乱臣贼子。一旦曹髦控制了局势,他肯定是逃不掉的。这也不是没有先例。

吴起趴在楚悼王身上被乱箭射死

战国那会儿,楚悼王去世,主持变法的吴起被楚国贵族群起而攻之,吴起最后趴到楚悼王尸体上被贵族乱箭射死了,事后,那些参与射杀吴起的贵族,一个都没跑,全被诛杀。敢对先王尸体动兵器,就已经是这个下场,那么,敢跟皇帝正面对抗,下场只会更惨。

请注意贾充说的话其实非常隐晦——养了你这么久,“正为今日之事”,今日之事怎么办呢,那可没说,贾充更没有说要成济杀掉皇帝。如果成济杀掉皇帝,不用想,他肯定会被当作替罪羊给处死。这也就是之前那些小兵不敢动手抵挡皇帝的理由。那么,成济好歹也是个官,他能不能不自己动手,指使手下的人去做这个脏活呢?恐怕也不行,如果可以的话,司马伷早就这么干了。

有人说这成济是死士,养他就是为了让他有一天如豫让荆轲那样一死报恩,这种可能性其实不大。为什么呢,如果是死士,他断然不会事到临头还问怎么办,而应该毅然决然地为主人牺牲性命。总之,只要阻拦皇帝的,肯定死罪没跑,如果成济想要活命,这些道路统统行不通。

那么成济能不能反戈一击,杀死贾充,带着士兵去“弃暗投明”,干掉司马昭呢?如果他真这么干了,那他就可以说是再造社稷的功臣。

金钱,跑车,美女都能打动奉先的心

可问题是,我们不要忘了成济生活的那个年代,封建道德还是非常重要的。想说服一个人背叛自己的主人,也不是不行,但这得事先做很多工作。远的不说,董卓想说服吕布背叛丁原,是做了不少工作。王允想说服吕布背叛董卓,也做了不少工作。吕布后来的确诛杀了董卓,从理论上讲算是“再造汉室的功臣”,但结果怎么样呢,还是被骂成三姓家奴,身败名裂。

类似的事情在成济这里不具备可行性。曹髦没有提前收买他,退一万步讲,就算他真的这么做,“再造魏室”,那也会被人戳着脊梁骨骂,下场大概率不会比吕布好到哪里去。

那能不能什么都不做呢,就把武器扔地上,爷不干了。你们神仙打仗,我这人伺候不起,溜了溜了——这么做更不行,他如果犹豫不决,皇帝和贾充随便谁都能把他当场杀掉。

既然忠君和忠于上司矛盾了,成济也还可以有最后的选择,那就是自杀。

春秋末年,晋灵公派刺客刺杀赵盾,刺客知道赵盾是好人,又不能违背君命,于是“触槐而死”,成济也可以这么做,能保全自己的名节,但命是保不住的。

所以,自打成济问出那句话开始,他就已经没退路了,横竖怎么看,他都是死。但他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些,甚至可能贾充都没意识到,在电光火石之间,一问一答,就已经让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了工具人。

工具人成济的下场

当然,我们知道,成济是不可能想这么多的。他脑子一热,拔出长戈就向皇帝刺去,当场把曹髦杀了。可能这个抉择连罗贯中都觉得太蠢,有没有让你杀皇帝,你何苦呢?于是三国演义里,这一段被改成了这样:

贾充呼成济曰:“司马公养你何用?正为今日之事也!”济乃绰戟在手,回顾充曰:“当杀耶?当缚耶?”充曰:“司马公有令;只要死的。”成济撚戟直奔辇前......。

反正不管怎么样吧,成济的这个工具人,只当了不到一分钟,但这已经足够,司马家族得以保全,接下来,这个工具就要背锅了。

央视版《三国演义》中的司马昭哭曹髦

随之而来的是司马昭的表演时间。司马昭闻讯,大惊,自己跪倒在地上。太傅司马孚奔跑过去,把曹髦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哭得十分悲哀,哭喊着说:“陛下被杀,是我的罪过啊!”

当然,“我的罪过”这事儿,也只是说说,弑君大罪总得找个背锅的。一开始,尚书左仆射陈泰劝司马昭杀了贾充,司马昭不允,这个“不允”,可以反映出两件事,第一,贾充可能真没明确说“只要死的”,不然的话他必须死。第二,贾充其实也是工具人,但这个工具人当的比成济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人家有司马家的DNA,捅了天大的篓子就是可以不下课,就跟曼联的某位挪威籍主帅似的。

接着演,很快,太后的旨意到了,大意是说:当初援立曹髦是看中他“好书疏文章,冀可成济”,但是不成想“情性暴戾,日月滋甚”,我这个太后数次呵责都不奏效,后来和大将军司马昭商量要废立之,大将军认为他年幼无知,但还可以雕琢,要以观后效。但没想到他得寸进尺,还拿弓箭射我的宫殿,弓箭甚至落在我的面前。我前后数十次让大将军废立他。曹髦知道后,贿赂我的身边人打算下毒药害我。后来事情败露,就要出兵入西宫杀我。幸亏大将军及时知道,而他自己混杂在士兵之中,被大将军的将士杀死。这小儿“悖逆不道,而又自陷大祸”,应当“罪废为庶人,此儿亦宜以民礼葬之”。

演到这个地步,其实已经很可以了,接下来就得找背锅的。DNA不能动,名宿不能动,背锅的只能是成济了。

央视版《三国演义》剧照

司马昭下令诛杀成济和他的族人,已经是成济杀掉皇帝之后的二十天了。这二十天,成济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史书没有记载。他有没有期望凭借大功升官发财,不得而知,有没有稍微意识到哪里不对头,祈求司马家人饶过自己,史书也没有记载,不过,到了这一步,记载不记载都无所谓了。工具人这事儿犹如百草枯,它给你后悔的时间,但不给你后悔的机会。

反正,成济还是被杀了。《三国志》是这么记载司马昭对成济的看法——

大将军文王上言:“······骑督成倅弟太子舍人济,横入兵陈伤公,遂至陨命;辄收济行军法。······欲遵伊、周之权,以安社稷之难,即骆驿申敕,不得迫近辇舆,而济遽入陈间,以致大变。哀怛痛恨,五内摧裂,不知何地可以陨坠?科律大逆无道,父母妻子同产皆斩。济凶戾悖逆,干国乱纪,罪不容诛。辄敕侍御史收济家属,付廷尉,结正其罪。”

于是,成济就这么丢掉了性命。据《魏氏春秋》记载,成济兄弟不服罪,光着身子跑到屋顶,大骂司马昭,被军士从下射杀——如果这事儿是真的,那么成济肯定不是死士,哪有死士死的这么有戏剧性的,一如《疯狂的石头》里黑皮骂道哥的场景。

《三国演义》关于成济之死,着墨不多,却更加传神——

昭曰:“成济大逆不道,可剐之,灭其三族。”济大骂昭曰:“非我之罪,是贾充传汝之命!”昭令先割其舌。济至死叫屈不绝。弟成倅亦斩于市,尽灭三族。

所以怎么说呢,当工具人,沦为成济这样的下场还是有可能的。只是很多时候,当事人自己义愤填膺,觉得在做什么了不起的大事罢了。

央视版《三国演义》中,成济人生的高光时刻,弑君背锅,当了司马家的工具人

从古到今,总有那么一波人,都对领导老板有谜一样的信心:我和老板关系铁、我能力强、我为老板立过功流过血、我为老板主动背黑锅、我手里也有老板的把柄——所以老板一定不会丢下我的!但成济祖上姓成,不姓司马不姓贾,还能说什么呢。

让我们用鲁迅的话来结尾吧——

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湾子了。

有更其直捷了当的说法在这里——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那些作乱人物,从后日的“臣民”看来,是给“主子”清道辟路的,所以说:“为圣天子驱除云尔。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