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电视烧屏问题难解,技术的旧麻烦又碰到产品的新问题?
在大众对电视产品需求深化的背景下,曾经“众望所归”的OLED电视,在光华散去后,正在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最近,三星发布了一支用户帮助用户检查自家OLED电视面板是否烧屏的视频,通过纯色屏幕的呈现试图帮助用户更好地观察屏幕上的烧屏痕迹。如果出现烧屏,会是类似的情形:
事实上,很久以前就有不少人在讨论OLED电视的烧屏问题,只不过彼时技术刚刚兴起,远超LCD的画质让很多用户心动,烧屏问题也被大众因为新鲜感而选择性淡化。
但如今,技术的激情散去,露出的现实的骨感。当三星这样的主要电视厂商都开始教用户怎么识别OLED烧屏时,就可见问题的普遍性与广泛性,已经引起大量电视消费群体的关注。
曾经无比光鲜的OLED电视技术,究竟怎么了?未来又走向何方?
无法规避天然缺陷的OLED,
正在面临双重“C位难题”
OLED是带有“基因缺陷”的,现在这个“基因缺陷”正在被后天环境所放大。
1、OLED娘胎里的问题,只是被技术所拖延而并未解决
电视显像技术说起来是一门复杂的技术,但真的要区分LCD、OLED这些也并不难,说白了,LCD是有统一的背光源,覆盖上各种透光性不一的“膜”来产生颜色,而OLED则没有背光源,而是每个像素点自力更生,二极管自己发光发色。
因为不是吃“大锅饭”,所以OLED色彩更好、更纯,一度被寄予厚望。但是,每个像素点都干自己专门的活,长期承担某个显示任务的像素点就容易形成固定姿势,扭转不过来了,再有其他显示任务分配时,就没办法完成。
做习惯了,就只会做那一件事了。
这是一种技术上的“基因缺陷”,即根子上的问题,OLED就好像天生聪颖的孩子,但体质却很差。
目前所有的OLED技术优化,都是要让“体质”更好一点,或者说,是让出现毛病的时间再推迟一些,但总体而言,它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OLED的技术基因缺陷问题。
2、电视重回家庭“C位”,让OLED技术问题无处躲藏
如果一个孩子先天条件不好,后天给予悉心照料,倒也可以平安成长。
但是,对OLED而言,消费者的客厅不是工厂的实验室,后天环境的逐渐“恶劣”,加剧了OLED问题的出现。
事实上,回过头来看,OLED兴起的这些年,恰恰是全球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候,用户的眼睛从电视面板转向Pad、手机,电视的观看率是下降的。显然,当人们购置必需品,而又不经常使用它时,OLED的技术问题就被掩盖。
毕竟,一天就看那么一会儿,甚至都不打开,烧屏也就无从谈起。
但是,越来越多的市场数据表明,大众观看电视的频率在上升,电视逐渐回到高频应用的情境下,成为家庭C位,此时,消费者手中的OLED产品也逐渐面临更高频的应用。
先天基因缺陷,原本被好好养着,现在不能“养尊处优”,一方面问题更加频繁显现,另一方面消费者也越来越关注此类问题,而不是因为不经常打开而漠不关心。
3、电视节目内容的“C位”,炙烤每一个OLED二极管
在电视回归家庭C位之外,还有一个“C位”问题,给OLED带来后天生存环境的“麻烦”。
如上文所言,OLED的技术缺陷原因在于单一像素自发光着色,不能长期从事同一个颜色的任务,否则便只能显示这一个颜色了。
而至少目前的电视观看习惯中,存在着大量的“C位”内容:坐在屏幕中间,穿着差不多颜色衣服的新闻主播;因为追剧而万年不变的台标;因为追看足球比赛而常常显示的球员名字框、比分框……
它们对OLED的影响不一,但同一显示内容越是频繁出现,烧屏现象就会越严重。
国外某测评网站花费了1年时间对多台某主流品牌OLED电视进行评测,日播放5小时,结果,长期播放新闻频道的电视,出现新闻主持人和新闻滚动信息栏幽灵般的“剪影”:
右下角的台标几乎深深刻进了屏幕,这一情形也出现在另一台长期播放FIFA的电视上,左上角记分牌、右下角球员名字显示位出现烧屏。
而恰恰,无论是看新闻还是追体育,毫无疑问都是当下消费者最为频繁观看的电视内容,OLED面临后天的“恶劣生存环境”,而消费者没有怜悯,发现技术的华而不实后,往往会选择用脚投票。
OLED遇挫,什么才是真正属于未来的电视技术?
当OLED的烧屏问题已经到了主流厂商都不得不出面帮助消费者识别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正视问题,并思考电视显示技术应有的几个“姿势”:
1、技术:用户不一定要,但你得有
OLED电视可以在明明存在着可以短期预知问题的情况下大量铺货,很明显是出于在一个快速进步的时代抢占市场、夺取声量、提前占位的目的。
这就好像说,这是先进的技术,所以“不烧屏的时间够用了”,哪怕只是一年的时间的较为重度的使用就出现严重的烧屏问题,也是应该值得容忍的。
虽然很多用户还没有出现烧屏问题,但这不代表技术问题就可以被忽视,用户不一定需要重度使用,但你得有保证用户重度使用的能力。
这是一种警醒,传统LCD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起码经久耐用没有大的毛病。好在,从已有表现来看,QLED等电视显示技术正在遵循这样的原则,大大降低了烧屏等问题出现的几率,在色彩表现并不逊色的情况下大大提升了显示质量的稳定性。
我们不讨论OLED、QLED之争谁是对的,起码这一点,QLED就胜了一筹。
2、产品:家居生活的消费升级已经脱虚向实
严格来说,近些年来兴起的消费升级浪潮有三种逐渐演化的表现:
追求更“好”的,例如买更贵、更有“档次”和格调的家电产品;
追求更“潮”、更有“意思”的,例如所有和“智能”相关的家居产品一时成为消费焦点;
追求现实价值的提升,这一时期,普通人在经历互联网科技喧嚣后,选择回归现实价值,伪智能、伪技术、伪格调的产品不再受欢迎。
OLED电视消费热原本是消费升级第二种表现,但随着技术先天缺陷的逐渐暴露,加上消费者理念的转变,在第三种消费升级思潮兴起下,OLED可能会失去市场的认可。
3、场景:改变生活方式,才有“未来”电视
在物联时代,优秀的电视产品和技术需要先后满足两项条件:给予优质画面呈现,然后在内容上连接物联网世界。
众所周知,当下的电视产品早已脱离了当初只能看电视台直播的属性,而融入移动互联网成为重要的智能终端,其地位不亚于手机、PC。
就如苹果卖手机的同时卖的是软件生态一样,电视产品的市场竞逐越来越像“软”方向靠拢,如何与家居产品联动,如何连接更多的互联网服务,都成为重要考验。这时候,三星这类电视厂商凭借庞大的终端生态有着先发的竞争优势。
但是,说一千道一万,先过好显示关才是讲好一切故事的前提,OLED的问题不仅自身的,也给生态构建造成了障碍。
谁都是历史的过客,但OLED可能太快了一些?
最早的电视拖着庞大的身躯,用CRT的方式显像,彼时的技术是用上万伏的高压轰击屏幕产生像素;
后来,“液晶”概念出现,纤薄的LCD风靡十数年,虽然色彩、亮度不尽如人意,但它稳当地服务了社会很久;
随后,改进LCD背光的LED出现,亮度更好、颜色更佳;
一个偶然的机会,OLED开启了用自发光的历程,与此同时,原本已经发展30多年的量子点技术开始在显示领域大放异彩,QLED横空出世,这是一种更兼具色彩和稳定性的技术……
最传统的电视,一向走在技术的最前沿,与科技进步同频。可以说,即便是当今广泛认可的三星QLED显示技术和面板产品,也终将成为电视技术发展中的过客。
只不过,历史的长河中,有些如白驹过隙,有些则大放异彩,OLED短短几年就显露出严重的烧屏问题,它不是过去电视的最优解,也不会是未来电视的最优解。
现在,又一种新的显示技术出现——Micro LED,包括三星在内的主要大厂都在积极投入Micro LED研发,试图与QLED一道变革电视技术,两条腿走路。
如同机械结构某一姿势维持再久也能轻易改变,但人的姿势维持过久就难以扭转一样,Micro LED以无机物显像,会比LCD、LED等有机物显像更具备抗烧屏能力,带来更优质和更稳定的色彩表现,具有下一世代显示技术的潜力。
但无论如何,不管是麻烦缠身的OLED,还是广受好评的QLED,亦或是备受期待的Micro LED,最终市场表现如何,仍然需要消费者的选择来决定。
*此内容为【科技向令说】原创,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完】
曾响铃
1钛媒体、品途、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多家创投、科技网站年度十大作者;
2 虎啸奖高级评委;
3 作家:【移动互联网+ 新常态下的商业机会】等畅销书作者;
4 《商界》《商界评论》《销售与市场》等近十家杂志撰稿人;
5 钛媒体、36kr、虎嗅、人民日报客户端、澎湃新闻等近80家专栏作者;
6 “脑艺人”(脑力手艺人)概念提出者,现演变为“自媒体”,成为一个行业。
7 现为“今日头条问答签约作者”、多家科技智能公司传播顾问;
重点关注领域
1人工智能 |区块链 |汽车产业链| 内容创业 |新零售
2 电商 |新媒体营销 |企业级服务| 家居业 |社区O2O
3智能手机 |网红| 体育IP |互联网金融 |无人机
4共享经济 | 直播、短视频 |传统企业转型
最新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