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微博实现地理科普和教学
2007 年,中国第一个微博网站“饭否网”问世,叽歪网、腾讯滔滔网也相继跟进,但是当时微博旋风并未能刮起。时隔两年,2009 年8 月,新浪微博开始内测,高调打出“这年头,没有个‘围脖’,还真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的标语。随之,腾讯、网易、搜狐、凤凰网等网站都开始加入这场角逐,至此,各大网站对微博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状态。据大公中原新闻网报道,在中国大约4.5 亿网民中,微博用户数量已超过两亿。
微博和微信都是新兴自媒体,微博是把自己的臭袜子放在街上,让大家都来闻味,靠臭的等级吸引关注;而微信是直接把臭袜子塞到朋友或关注你的人的鼻子里,喜不喜欢先让你闻闻味再说。QQ是在家里晒臭袜子,微信是在小区晒臭袜子,微博是在广场晒臭袜子。微信生活在丰衣足食极尽奢华的世界,微博生活在水深火热,民不聊生的世界。
缺少正确的学习目标,学生就难以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从而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的意识。而微博帮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给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的意识。
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是地理课教学的重要环节。目前,课时多、作业量大的现状还没有得到完全的改变,真正做到有效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学生并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地理教师如利用微博便捷、高效、参与面广的特点,课前把要讲的核心内容、课后把课中的内容关键词发到微博上,设置一些趣味性的小故事,引导学生关注,可以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延伸和补充。
大多数微博都提供网页登录和客户端登录两种形式的服务,如果学生对课程内容有所不解,他就可以利用课后的休息时间,用手机登录微博,发布自己的问题,这样教师和其他同学都能方便快速地了解到他的问题,给予他及时的帮助。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微博上的交流,了解自己上课的效果以及学生对难点重点的掌握程度,从而及时地反思教学。
微博良好的技术支持可以保证其应用于移动学习具有有效性。学生可以躺在床上、行走在路上、篮球场上„„随时和同学、伙伴探讨问题,可以快速形成庞大的网状学习群体。通过微博,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地点几乎不受任何限制,有了突发的疑问或者对某个问题的看法, 可以随时随地发出信息;微博平台的其他群组人员如教师可以随时接收。
如今,信息传播的渠道越来越多,一个人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所有的讯息和技术,封闭的思想和教学方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更应该实现与学生之间真正的“零距离”沟通,从而获得信息利用最大化。从某种角度讲,微博算是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和论坛的潜在替代品之一,可作为与学生交流的一种方式。
虽然微博的信息是碎片式的、随意的,甚至充塞着很多无用信息。但是,一旦这些简短的信息和学校、社会公共热点、焦点问题相关联,信息发布者自然成为知情者和评价者,容易形成高度的信任度;一旦大量的简短信息集中围绕在某一个事件下,就很容易形成一种具有压倒性的网络舆论氛围。微博中蕴含着一种新型话语权。
微博的便捷性,特别是即时发布与获取信息的功能,一下子让地理课教师与学生的活动距离拉近了,不管教师在校内还是校外,国内还时国外,家中还是旅途中,只要想与学生交流,通过微博可即时了解对方发生的事和所处的状况,犹如就在身边,为地理教师的身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2009年8月,新浪推出“新浪微博”(2014年3月27日改名微博)内测版后,就坐上了火箭。到2011年,微博用户数就突破了2亿。借助微博,门户网站和社交也有了关联。这让腾讯掌门人马化腾感到了不安。他曾在清华管理论坛上公开表示,腾讯历史上遭遇过的最大的危机就是“新浪微博”崛起,当时一听到某个大学建了微博群,自己就紧张。在互联网的历史上,几乎没有一个产品经历了从流行到沉寂后,还能再次流行起来的。但微博是个特例。
当时外界也普遍不看好微博做社交,认为微博上的内容不像微信朋友圈,具备强社交关系。由于早已经过了用户增长的爆发期,早期的微博重度用户又开始把大量时间分配到了微信上,这不但导致市场形成“微博不太活跃了”的认知,也影响到了内部员工的士气。
微信是一个潜在的比较大的竞争对手,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交手之后,大家也是比较泾渭分明了。社交和社交媒体区分还是比较明显的。过去两年多里,每一个重大的社会新闻,不论是2014年马航失事,还是2016年王宝强婚变,都是在微博上爆出并发酵的。
微信是社交网络,微博是公开的社交媒体。微博决定进一步强化微博的媒体性以及平台的传播效率,加强重点内容的运营,让渠道下沉,改善信息流算法。
微博用户正在更趋年轻化和移动化,有80%的用户是18-30岁的年轻人,其中移动端占比达到89%。微博在18个垂直领域月均阅读量超100亿,微博上的网红账号达到了3.6万个,网红粉丝数达到3.85亿,高学历占比75%。
微博天生有两大差异化能力:热点聚合强传播和基于兴趣的强关注,这带来了社交化营销模式的革命。未来,社交化营销将围绕流量经济、粉丝经济和品牌经济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