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凤清于老凤声——分宜中学高中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其一)

分宜中学第十一届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高中语文组的比赛已经结束两天,一直想着怎么对本次比赛该有一个怎样的总结。思忖再三,觉得没有比李商隐的“桐花万里丹山路,刍凤清于老凤声”更合适的了。
十人参赛,二男八女,各有千秋,各擅其长,基本展示了各自的风采,呈现了各自的特点:子龙还是一如既往的从容不迫,毓雯、郭惠还是一如从前的激情飞扬,婉温还是气场十足,露梅还是构思巧妙,陈菲仍然可以细细剖析,雨君、春霞仍是娓娓道来……
一天半的课听下来,多有可喜。
一是课堂组织形式多样,呈现百花齐放的特点。黄露梅的《静女》以流行歌曲《遇见》的经典歌词串起整个课堂,且能从爱情的遇见,延伸到中国历史上的君臣遇合,再联系到芸芸众生每个温情的遇见,有新颖有厚度;郭惠的《荷塘月色》与《我与地坛》比较阅读,切合了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要求,是群文阅读的一个很好尝试;夏侯婉温的《芣苢》《插秧歌》以诵读推进,带着学生反复诵读,由音韵节奏而手法技巧而内容情感,渐次深入,探究诗歌的奥妙;陈菲的《我与地坛》紧扣我与地坛的关系,细细剖析,逐层递进,由景而情,由情而理;任子龙的《静女》由读而写,由写而演,由演而议,由议而想,再到改,整个课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胜在自然流畅……
二是文本解读深入细致,研读有独到见解。廖毓雯的《故都的秋》能从文人审美体验出发,引领学生对故都的秋景进行独具自我思考的解读,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与文学审美能力;陈菲带着学生细细口味景语,咬文嚼字,领悟文字后面的情语与理语,可谓入木三分;郭惠带着学生穿梭在史铁生与朱自清风格截然不同的文字里感受两位大家的心路历程,感知两种不同的人生际遇与生活理想,选取的切入点让课堂有机而有效……
三是课堂活动丰富多彩,教学活动有载体。课堂活动是教学开展的有效载体,一堂课得以顺利进行,是因为课堂教学活动能把学生纳入到学习的体系里,从而推动学生能真正融入课堂,进行高效学习。子龙的读读、写写、演演、议议、想想、改改等活动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在一连串的活动中随教师渐次深入地走进《静女》;俗话说书读遍其义自现,婉温的课堂以变化多样的诵读活动驱动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不断的诵读中体悟诗歌,让学生明白怎样读及为什么这样读;比较阅读、小组合作、个体展示、静心体悟等多种教学活动穿插中大家的课堂里,真正做到了以任务为导向,以活动为载体……
九堂课听下来,其实也多有可思。(待续……)
(0)

相关推荐